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979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江南中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高中课改实际,特制定江南中学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具体目标

1.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总之,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最具体验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去感受生活、考察社会、体验人生、探究自然、完善自我。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社区服务

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所在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

为社区成员进行生活服务、家政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劳动和各种义务活动等。

1.社区文化活动:

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

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等。

3.志愿者活动:

在学校建设的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

4、捐助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捐助活动,组织捐助活动,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爱心。

(二)社会实践

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1.军训:

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

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和值周班制度;

3.德育基地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观察、调研活动;

4.学校传统活动:

、校运会、成人宣誓仪式等;

5.社团活动:

参加1—2个团委、学生会社团部登记的社团活动,或参加学校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学习等。

(街舞俱乐部,文学社等)

四、课程管理

(一)组织建设

学校要非常重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

专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要职责分明。

1、政教处职责:

(1)领导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组工作,与总务处一起统一安排学校公益劳动,与团委、学生会和年级组共同组织各年级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2)对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进行策划、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3)与教务处合作,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

(4)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2、班主任职责:

(1)班主任接受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对全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负责。

 

(2)对全班学生就遵章守纪、文明礼貌、交通安全等内容进行教育,保证班级各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对班级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小组的组成进行指导和协调,填写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有关汇总表交教务处。

(4)加强与各指导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各活动小组的动态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将课程评价结果报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5)学期课程学习结束后,将活动小组的有关材料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学生注意事项:

(1)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不开展活动,更不能弄虚作假。

(2)活动前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教育活动,明确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各小组外出开展活动限在本市区进行,凭班主任和政教处的请假条出校门,各成员不能分散活动。

要将前去活动的地点、联系方式告知班主任、政教处及家长。

外出途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活动一结束立即回校,不要在外逗留。

(当天活动情况汇报表并交指导老师或班主任。

 (3)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维护江南中学学校声誉。

 (4)在校内活动时,不能干扰其它年级的正常上课,禁止在开展活动的时间内做与综合实践活动无关的任何事。

(二)、实施保障

1、制度保障:

(1)考评制度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工作,逐步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和各级评比中,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情况纳入学年先进评比和毕业考核中,实现以制度驱动课程实验,以制度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2)课程评价制度保障

①评价原则:

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

②评价内容:

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③评价形式:

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2、资源保障:

从硬件设施上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等,并且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取他人之长为己之所用。

另外在新课程的实施之前,要作一些前期学习宣传的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五、课程实施

(一)社区服务

1.课程安排

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分别安排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取得,每个学年分别完成5个工作日活动时间,社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具体如下表

江南中学社区服务计划表

类型

活动内容

时间

主要负责部门

社区文明建设

1、社区志愿者活动

2、社区义工活动

 3、社区文化建设活动

高一

政教处、团委

校园文明建设

4、主题月宣传活动

高二

团委

 5、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高一至高二

校办

6、帮贫助困活动

2.组织形式

(1)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

①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组织;②由学生自行组织“某某社区服务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

 

(2)时间安排:

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3)活动记录:

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江南中学社区服务记载卡》交社区记录。

(4)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向班主任提交“社区服务活动设计方案”,经班主任审核后,上报政教处和教务处,批准后,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服务活动。

(5)在学生进入社区服务之前,学校团委必须与学生参与服务的社区管理机构,通过不同方式取得联系,以便争取社区的支持。

为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6)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体验与感受。

3、学分配置与学分认定 

(1)社区服务学分配置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可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行安排,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个学分。

社区服务不设置选修学分。

(2)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

  社区义工、青年志愿者、帮贫助困、公益活动如拥军优属、敬老扶幼、法制宣传、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维持交通等三年内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个学分。

学分认定依据:

  社区义工——可以是学校组织,也可以自行组织。

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

社区服务记载册(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小组成员互评、自我小结等),被服务对象签名,家长签名,实绩展示(文本与图片)配以社区活动申报制度、公示制度、举报制度、成果展示制度、抽查与回访制度等。

  青年志愿者——学生自行组织或团委有计划组织,每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

需有青年志愿者活动记载册,被服务对象或服务单位负责人签名,家长签名,阶段性总结,团委书记或政教主任签名。

  帮贫助困——学生自行组织,每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

学分认定依据同青年志愿者学分认定依据。

主题宣传活动——学生自行组织,每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

学分认定依据同青年志愿者学分认定依据。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学生自行组织或校办有计划组织,每小组人数不得少于3人,学分认定依据同青年志愿者学分认定依据。

以上活动均以学年统计,三年内累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以是否参与为依据,没有参与或时间不足者不予学分。

基本学分的认定主要以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时间来确认。

(二)社会实践

1.课程安排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多样化,学生三年中不得少于三周,至少要有一周时间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合计)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内传统活动、各类培训学习、课外社团(小记者团)、志愿者活动等)。

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或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学年段

项目

时间

长度

参加人员

学分

负责人(部门)

高一

军 训

开学初

一周

全体学生

2

政教处、班主任

高一

值星班

每学期

一周

全体学生

2

政教处、班主任

高一至高二

校运动会

每人合计至少一周

部分学生

2

政教处、班主任

高中三年

中学生团校、党校、

课外社团(小记者)、成人宣誓仪式

部分学生

政教处、团委、

高一至高二

各类社团、文学社

部分学生

团委、语文教研组

2.组织形式

(1)社会实践活动课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组织,一般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不少于4人,同时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时间安排:

三年总数不得少于三周,其中军训一周,值星班一周,均安排在高一,其他见计划表。

(3)活动记录:

学校组织的活动由学校相关负责部统一制表记录。

(4)参与交流:

当一项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小组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

同时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提交一份活动小结或体会文章。

小组成果报告在班级或年级交流,个人的活动小结或体会文章在组内交流。

3、社会实践学分配置与学分认定

(1)学分配置

  社会实践学分设置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

   社会实践每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得少于三周,三年内共计6个学分为必修学分。

   除必修学分内容的实践活动外,三年内其它实践活动不少于三周,计2个学分为选修学分。

(2)社会实践学分认定

     社会实践基本学分6个学分,选修学分为2个学分。

    军训——军训是学校定期的德育内容,一般各为一周时间,按要求完成军训和可得2个学分。

(军训考核表记录)

   学分认定依据:

考勤制度、过程记载;个人小结;一定的标志性摄影材料;相应辅导员或教官签名;班主任签名。

   补修制度:

因故不能参加者,于次年补修。

达到相应要求,则给予相应学分。

无故不能参加而又不补修者,则不能得相应学分。

    校内传统活动、班级值周活动——三年内活动累计不少于一周时间即得2个学分,按学年统计。

    学分认定依据:

有关奖励证书;政教处行事安排表;查阅相应记载册;值周生活指导教师签名。

  社团活动(小记者)其它活动——累计工作日不少于1周得2学分,按学年统计。

学分认定依据:

  社团活动——学校颁发的社团称号复印件及社员名册,活动记载册,小组互评表,相应的成果报告或获奖证书,个人小结,指导教师签名。

   校内兼职——学校的聘任书,活动记载册,政教处主任或团委书记签名。

六、安全保障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安全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

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一方面要利用开放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防安全事故,注意自我保护。

一切行动听指挥。

服从老师和学生干部的领导。

严肃考勤纪律,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有事有病必须请假。

不准擅自单独行动。

  第二、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要预防学生校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校外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1、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

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哪些机构、单位、自然条件下开展活动,教师和学生要事先加以规划,对活动范围、条件、背景等因素作周密的设计和安排。

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

  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

  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意识。

  第三、动员社会力量,各方协作,确保安全。

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以及交通、公安、医院等部门,在饮食、交通、医疗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江  南  中  学   社   区  服  务  记   录  卡

班级         姓名          活动日期     年     月      日

服务对象

姓   名

 

地   址

 

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

 

 

活动目标

 

 

 

 

活动方案

 

 

 

 

 

 

家长意见

 

 

 

班主任或领

导小组意见

 

 

 

组员互评

 

 

 

 

 

服务接受单位评价

 

 

                                 

 

活动小结(附表)

 

 

 

 

 

 

 

 

 

 

江 南 中 学 军  训  记  录  表

 

班级      军训时间      军训场地         填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