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192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docx

3亲子活动资料集亲子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

牙签造型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   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3、   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发胀的黄豆,牙签,正方形纸,泥工板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兴趣

师:

你们看我手上是什么?

有几根?

(二)摆一摆,发挥想象力

1、师:

请你也到桌上拿12根牙签,然后用这12根牙签来摆正方形,看看谁摆的最多。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三)拼一拼,启发思考探索

1、师:

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些黄豆,请你仍用这12根牙签和黄豆搭起来,试试能不能搭出更多一样大的正方形?

2、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四)搭一搭,鼓励创造想象

1、出示牙签搭建的正方体。

2、幼儿第三次操作。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的兴趣

师:

今天小朋友很能干,让牙签和黄豆摆出了各种漂亮的造型,回去后还可以再试一试,摆出更多更好看的造型,好吗?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纸杯》

花园新村幼儿园马莉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纸折的杯子、纸杯,每人一个;不同质地的杯子;毛笔;白纸;蜡烛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了解纸吸水易变形、变烂的特点。

A、玩“饮料店”游戏,请幼儿选一个杯子自己盛饮料;

B、请幼儿用纸折的杯子盛水,观察纸折杯子的变化。

提问:

纸折的杯子怎么样了?

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

纸遇到水后会吸水,这样纸就会变软,慢慢渗水、变形、烂掉。

(2)发现两种不同纸杯盛水后的不同点并寻找原因。

A、提问:

纸杯也是纸做的,为什么却能盛水?

请幼儿拿一只一次性纸杯,通过折折、刮刮、抠抠等方法去探索、发现。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蜡)纸杯上为什么要涂蜡呢?

B、小实验:

用蜡在纸上涂一层,再用毛笔蘸水涂,观察其现象。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蜡有什么作用?

小结:

蜡不吸水,蜡涂在纸杯上就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纸在蜡的保护下,遇到水也就不会变形了。

(3)了解纸杯的优点。

提问:

你在哪里用过纸杯?

纸杯有什么优点?

小结:

让幼儿通过与其他材料做的杯子进行比较,发现纸杯具有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大班主题 我自己

身体真有用

内容与要求:

1、   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

2、   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

活动设计思路:

大班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发展的飞跃期。

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在无意识地观察着自己及旁人的身体,并发现其中的不同和变化:

如小文会跳舞,我掉了颗牙齿等等。

本版块以身体力行的操作、运动活动为主,让幼儿在“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动,并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在发展运动能力的同时,为自己的身体感到自豪。

活动提示中的内容,可随时因地制宜的展开,如在晨练及户外活动时,教师应善于在各课程之间建立联系,而并非割裂地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以体验运动乐趣、探索发现身体奥秘为主。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提示

身体真有用   小木偶的舞蹈   木偶跳舞   个别活动   听听《木偶历险记》的故事,请出小木偶为大家跳个舞,观察木偶跳舞,找找他跳舞的特点,学学他的舞蹈,并尝试操纵小木偶的舞蹈。

      拷贝不走样   集体活动   游戏1、四位幼儿为一组,轮流做动作传至下一位,请第四位幼儿猜猜动作表示的意思,并接受集体评议。

游戏2、用替代物搭建框架,代表镜子。

一人当“照镜子的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自己想象的动作,大家当“镜子里的人”进行拷贝。

      红绿小木偶   区域活动   准备纸剪小人,红绿纸及各式美工材料,,分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左右,说说它们的区别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按照右红左绿的方法制作红绿小木偶,将红绿小木偶摆出不同的姿势、造型。

   运动员俱乐部   我们的身体真灵活   个别活动   玩说相反的游戏,发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动起来,想一想试一试要活动这些部位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感受我们的身体真灵活/

      运动场上露一手   小组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组成运动队,报名参加自己最拿手的项目,展开训练。

分头进行高台跳水、竹竿舞、打虎跳、踩高跷、跳箱等运动项目的比赛,决出名次。

      才艺表演真精彩   个别活动   -用“身体来说话”,在集体面前大胆展示自己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优势,如舞蹈、打球、跳高、爬杆等运动,体验野趣,培养自信。

   会动的身体   动动我们的身体   个别活动   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进行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木头人”“滚动的小球”等,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身体内的秘密   家园互动   身体外面的部位可以动,里面部位会动吗?

通过问问爸爸妈妈,查找资料等方法,乐于探索身体内部的奥妙,初步感知那些“看不见的动”。

如心脏、胃等器官的运动和主要功能等。

我和别人不一样

内容与要求:

1、   知道是自己人群中的一个,体验和大家做朋友的快乐。

2、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活动设计思路:

进入幼儿园,幼儿成了“集体”中的一员,但由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势,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争吵。

幼儿必定要在集体中学习谦让、妥协、包容。

学习在集体中生活,体验拥有朋友的快乐,同时由于性别意识的初步萌芽,幼儿也对周围的人充满了好奇,因此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探秘质疑,渲染一些典型事迹,宣扬积极情绪。

活动形式以幼儿互动为主,不宜以集体活动形式展开,教师需做的是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及不露痕迹地创设环境和材料,让环境和材料做“不说话的老师”。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提示

我和别人不一样   男孩女孩对对碰   街头采访队   小组活动   分男女若干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讨论采访内容。

将纸对折,利用户外活动时间采访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并用标记的形式记录采访内容。

      采访统计图   小组活动   运用“交集图”的形式归纳记录采访结果,并进行讨论统计:

分别统计男、女孩喜欢的内容,发现男女有哪些不一样,哪些一样的地方。

      男孩女孩排排队   小组活动   1、   为男孩女孩图片排队,根据图片的不同特征,尝试用不同的间隔排列,在自己排好的人物中,用数量进行归纳,并进行交流,归纳出相同的排列方法。

2、   尝试玩游戏“我们要请一个人”舞蹈“男女双圈舞”等

   大家在一起   不同的人   集体活动   准备“不同类别的人”小图片,4——5人为一组,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展示分组办法的记录、交流、比较分类的方法,评价哪组想出的方法多。

尝试从年龄]男女、肤色等多个维度进行自我介绍。

      做名片   个别活动   收集观察不同的名片,比较不同名片的图案或标记。

了解名片上有些什么及它们的意义。

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名片,并互相交换。

      迷迷转   区域活动   观察自己及同伴的特征,能根据指令迅速做出反应,在游戏中体味乐趣,促进观察。

   我不生气了   拉拉钩   区域活动   1、   向父母几同伴了解着急生气时是怎样调节情绪的,联系生活经验,互相交流,如何与同伴和睦相处。

2、   尝试遍一个“我不生气了”的小故事,并结伴进行情景表演。

3、   学唱歌曲“拉拉钩”。

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情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并能两人合作创遍简单的动作进行演唱。

      学做不说话的小老师   区域活动   1、   准备6以内加减式题卡,两人一组玩游戏“你抽题目我来算”,尝试用动作表示加减,体会加减符的不同。

改变规则,尝试用表情来表示对错。

2、开展“微笑节”活动,画一张笑脸,送一个微笑,收集微笑徽章,比比谁是朋友最多的微笑小天使。

和影子捉迷藏

内容和要求:

1、   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到好奇。

2、   在比较中,感知和探索影子的基本特性。

活动设计思路:

在户外活动时,幼儿自然地对自己身体的影子产生兴趣。

并随之产生了很多问题:

影子怎么有长有短?

影子怎么老是跟着我甩不掉?

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测量影子的过程是一个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幼儿在教师同伴提示下自然习得一种新本领时会感到无比的喜悦。

同时猜谜编谜也应淡化技能要求,而使幼儿在了解影响特征的基础上主动创遍,“童言无忌”。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提示

和影子捉迷藏   会变的影子   有趣的影子   个别活动   在不同的情况下找自己的影子,请父母和孩子在夜色里,灯光下和孩子一起找影子。

谈论对影子的体验,如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

影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还看见过哪些影子?

      画影子   小组活动   两三人自由结伴,设法把有趣的影子画下来。

动脑使影子的形态各异,说说影子的方向特征及自己的发现。

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影子。

      猜影子   区域活动   投放材料:

动物、人物、各种物品及其影子,变换不同动作,对应找朋友。

   影子有多长   量一量   个别活动   自由结伴,互画影子。

用多种方法不同工具尝试进行测量,量量自己的影子有多长,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换个地方测量自己的影子有多长。

      学一学   集体活动   交流: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量得正确,请会用自然物首尾相接测量的幼儿进行演示,注意手的动作,以及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尝试用首尾相界的方法为同伴测量影子,比较与同伴自测的结果是否相同。

   和影子做游戏   猜谜游戏   区域活动   猜谜语并说说理由,尝试自己编谜语,体会编谜语要编出事物的特征,但不能说出谜底。

结伴创编谜语:

共同挑选和修改,并自己创编有关“影子”的谜语。

      玩影子   区域活动   玩手影:

两三个幼儿对着墙做不同造型的手影。

通过想象变换手上的动作,感知影子的变化。

和影子赛跑:

与自己或同伴的影子赛跑。

踩影子:

分组踩影子比赛,哪组留下的人数多为胜,踩到的暂时退出游戏。

      影子戏   区域活动   影子戏:

老鼠嫁女儿。

通过观赏影子戏,了解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

幼儿尝试表演影子戏。

活动方案资源:

1、活动名称:

小木偶的舞蹈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进一步体验人的身体各部位都会动。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环境与材料: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流程:

舞蹈欣赏→讨论表演→展示交流

活动过程:

1、木偶跳舞

以《小木偶历险记》的故事,引出小木偶。

(幼儿自己选择,每人请出一个木偶)我们一起欢迎小木偶来为我们跳个舞。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

小木偶

l   提问:

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l   师小结:

小木偶只有大关节能动,他们的动作都有停顿和定格,而我们人就不一样了,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也能动,我们的动作柔软、连贯。

2、学做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学跳木偶舞。

提问:

小木偶除了会跳这些动作外,还会跳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3、游戏“拷贝不走样”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4、给小木偶拍照:

1)个别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记录小木偶的动作,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

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5、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

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

数一数我给小木偶拍了几张照片,说一说:

我的小木偶在干什么。

6、听音乐,自由学学记录的动作。

2、活动名称:

运动员俱乐部

活动目标:

1、了解运动中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运动能使自己的身体更灵活。

2、积极尝试富有野趣的活动,能灵活调控自己的身体。

3、勇敢地接受挑战,体验运动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1、幼儿具有部分相关运动经验。

2、运动器材提供:

跳箱、竹竿、高台、橡筋、垫子、高跷等。

3、安排好活动场地与器材摆放位置。

4、照相机和摄像机,作好全程记录。

活动流程:

设疑探索→组队练习→才艺表演

活动过程:

1、我们的身体真灵活。

1) 引出话题——做个说相反的游戏怎么样?

师生一起做游戏:

师—我的右手摆一摆  幼—我的左手摆一摆

       师—腰儿向右弯弯   幼—腰儿向左弯弯

       师—跳跳跳、向前跳  幼—跳跳跳、向后跳

师小结:

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发现我们每个人从头到脚,从上到下,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动起来,我们的身体真灵活。

2)想一想,我们人的哪些部位可以动呢?

动动这些部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l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述,师提示:

动动我的脚,向上跳一跳,我们长高了!

l   找个好朋友,把你想出来的精彩动作表演一下,也可以学学别人的好样子!

l   请个别幼儿做小小教练员,一起学学他的动作(鼓励幼儿灵活调控自己的身体,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师总结:

我们大家都有灵活的身体,都喜欢蹦蹦跳跳做游戏。

想不想练练身体露一手?

2)活动前先做准备动作能够让我们的手脚放松,关节活络,这样才能玩得又开心有安全。

现在大家的感觉怎么样?

做了热身运动,我们感觉自己的身体更灵活了,更有信心接受挑战了!

2、运动场上露一手。

1)幼儿自由结伴组成运动队。

l   现场秀一把,参加自己最拿手的项目。

l   选择同一个项目的朋友要为自己的运动队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让大家都能记住你们,还要推荐一名队长在表演时简单介绍一下。

l   在训练时,好朋友要互相关心,别人有困难帮一帮,别人做危险动作时要提醒一下。

2)幼儿分成五组结伴练习(高台跳水、竹竿舞、打虎跳、踩高跷、跳箱)

l   高跳下、打虎跳、跳箱项目落实人员确保安全保护,竹竿舞适当进行指导性参与,高跷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l   师巡回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人员分配、场地设置作大致调控,确保活动的安全,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和密度。

3、才艺表演真精彩。

1)各队轮流进行表演,表演前先请队长作介绍。

各队轮流上台表演,首先我们请出的是***队。

先请队长介绍一下:

我们是***队,因为我们都能------请大家看我们的精彩表演。

(观众掌声呼应)

2)其他幼儿边看边议,为表演的运动员加油鼓劲。

3)每组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商议为他们设定一个奖项或评选一个运动小能手。

4、结束部分:

为勇敢的小运动们颁奖,共同庆贺胜利,让每一个幼儿体验挑战成功的愉悦。

延伸活动:

刚才看了精彩的才艺表演,你还想来试试别的项目吗?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积极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

3、活动名称:

动动我们的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环境与材料: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流程:

尝试发现→探索交流→游戏互动

活动过程: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

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

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游戏:

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

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

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小秘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4、活动名称:

测量我们的身高

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环境与材料: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活动流程:

情景设疑→猜想记录→验证留疑

活动过程:

1、   情景引入:

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   设置疑问:

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

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   幼儿猜想及记录:

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   验证:

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   活动延伸:

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

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5、活动名称:

我的牙动了

活动目标:

  1、了解乳牙、恒牙的概念,知道什么年龄阶段开始换牙。

  2、培养爱护牙齿、保护口腔清洁的意识。

环境与材料:

  l、牙齿模型(最好是有几颗牙齿可以动)(或图片)。

  2、大牙刷、和牙齿模型比例适中的小虫子。

  3、泡沫塑料、塑料丝线。

活动流程:

引出话题→了解认识→学习方法

活动过程:

  l、利用班上幼儿乳牙脱落来引出话题。

问问小朋友的牙为什么会掉?

2、了解乳牙和恒牙的不同。

告诉幼儿我们出生后长出的牙叫乳牙,等小朋友长到6岁或7岁的时候,这些乳牙就慢慢地完成了它们的任务,我们就要换上更坚固更强有力的恒牙了。

  3、出示牙齿模型,帮助幼儿认识牙床、牙根等部位。

让幼儿讨论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不同部位的牙都有哪些作用。

4、听故事《小虫牙》。

提醒幼儿在换牙的时候不要用舌头舔牙床,不要吃太多的甜食,要早晚刷牙。

了解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换牙的机会,如果没有保护好恒牙,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5、借助《刷牙歌》和大牙刷进行表演活动,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活动延伸:

  l、用泡沫和塑料丝制作小牙刷,并用自己制作的牙刷表演刷牙歌。

  2、请患过牙病的幼儿讲讲牙医是怎样给他们看牙的。

  3、活动区布置牙医诊所,进行看牙的游戏。

3、   活动名称:

身体里的加工厂

活动目标:

1、   知道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懂得保护胃的基本常识。

2、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环境与材料:

课件、图片、人体器官模型

活动过程:

1、   看课件:

吃下去的东西哪里去了?

   讨论:

食物在人体中主要的加工厂在哪里?

2、   认识胃的构造及功能。

(1)出示人体器官模型:

(2)找找胃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胃长得怎么样?

(3)胃的作用

(4)小结: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消化吸收食物的作用。

3、   保护胃。

(1)说说哪些食物对我们的胃有好处?

(2)讨论:

如何保护我们的胃?

(3)小结。

4、活动名称:

学做不说话的老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巩固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根据同伴的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

环境与材料:

6以内的加减试题卡。

活动流程:

巩固运算→游戏讨论→小姐提升

活动过程:

一、   巩固6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   “出手指”的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2、   “拍手、跺脚”的游戏:

复习6以内各数的加减法。

二、   游戏“你抽题目我来算”。

1、   幼儿两人一组,自由结伴。

2、   甲抽题目让乙算,甲用不说话的方式,如:

表情、动作、眼神、等,让乙知道答案对或错。

3、   幼儿分组尝试,老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4、   讨论:

哪些动作或表情可以被用来表示对或错?

为什么?

5、   改变规则,再次尝试。

三、   加、减大不同。

1、   出示5+1=?

5-1=?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加减,体会加减符的不同。

2、   小结:

我们的身体真棒,不用说话也能通过各种方法来做数学题,而且每个人做的方法都不同,真了不起。

5、活动名称:

大家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尝试合作完成美术作品,根据主题发挥想象力。

2、能用完整、童趣的语言大胆讲述作品中主题的内容。

环境与材料:

纸、笔、FLASH动画

活动流程:

欣赏故事→提问讨论→结伴游戏→活动延伸

(一)、欣赏FLASH

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放FLASH)

(二)、讨论:

1、这个故事中最先出现的是什么?

2、后来出现了什么?

3、你能把这些图片连起来讲个有趣的故事吗?

(三)、游戏:

1、自由结伴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

2、每个小组都围成圆圈面对面坐下,各自在纸上画一个喜爱的画像。

(如鸟、树、花、人)

3、把自己画的画传给右边的同伴,按同伴纸上的图象主题,继续添画。

(鼓励幼儿创新)

4、当自己的画的一张画传到自己的手中,适当添画和涂色,完成作品。

(四)、编故事:

(延伸活动)

把自己与同伴合作玩的画编成小故事,讲给同伴听。

6、活动名称: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活动目标:

1、以快乐的情绪唱歌,体验歌曲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

2、在反复演唱自己名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