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944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docx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题库13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能量转化与本质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汽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电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生产、生活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常见的转化方式有()

A.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电能

C.化学能~核能~电能D.化学能~生物能~电能

3.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

4.使用时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A.水电站B.核电站C.酒精燃料电池D.锌锰干电池

5.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解质都为稀硫酸)()

A.B.C.D.

6.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7.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的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8.铁制品上的铆钉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制成()

A.铝铆钉B.铜铆钉C.锌铆钉D.锡铆钉

9.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10.下列现象与原电池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容易生锈

D.银质奖章(纯银制成)久置后表面变暗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白铁(镀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

12.下列装置是否为原电池?

判断依据是什么?

13.判断下列装置是原电池的是()

14.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G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15.如图所示,把A、B插入C的溶液中,闭合电键K后电流仪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且B上有气泡产生,则A、B、C可能是以下哪一组物质()

A.A—AgB—FeC—HCl

B.A—CuB—ZnC—CuSO4

C.A—ZnB—石墨C—H2SO4

D.A—石墨B—ZnC—H2SO4

16.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

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17.原电池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可能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的是 ()

 A.Cu+2AgNO3→Cu(NO3)2+2Ag      B.2Fe+O2+2H2O→2Fe(OH)2

 C.NaOH+HCl→NaCl+H2O   D.2H2+O2→2H2O

18.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B.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C.正极、负极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D.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少

19.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B.正极有O2逸出

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上有H2逸出

20.下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写下了一些记录:

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④

21.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A的金属性强于B

B.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

2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23.如图: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n极附近溶液的PH值(填“变大”、“变小”、“不变”)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总反应式为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

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24.对于原电池的电池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表偏向的为正极

25.下列各装置中,烧杯中盛有海水,能够形成原电池并且铁为正极的是()

D.

A.B.C.D.

2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

锌片:

Zn-2OH--2e-→ZnO+H2O,石墨:

1/2O2+H2O+2e-→2OH-

据次推断锌片是()

A.负极,被氧化B.负极,被还原C.正极,被氧化D.正极,被还原

27.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阴极B.正极C.阳极D.负极

28.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镁B.铁C.铝D.铜

29.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可能为()

A.铝B.铜C.锡D.硅

30.以铁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溶解1mol,铜片上析出1mol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

C.铁片溶解2g,铜片上析出1gH2D.铁片溶解1mol,硫酸消耗1mol

31.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l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32.在实验室欲加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采用()

A.纯锌跟稀硫酸溶液B.纯锌+稀盐酸

C.粗锌(含少量铜)跟稀硫酸溶液D.粗锌(含少量铜)跟醋酸溶液

33.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34.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35.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Y>X>ZD.Y>Z>X

36.把a、b、c、d4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

则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b>c>dB.a>c>d>bC.c>a>b>dD.b>d>c>a

37.有A、B、C、D四种金属。

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B.D>A>B>CC.D>B>A>CD.B>A>D>C

3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c相连时,c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A.a>b>c>dB.a>c>b>dC.c>a>b>dD.b>d>c>a

39.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铁放入海水中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40.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4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表示的是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金属腐蚀与防护

1.下列几种铁板,在镀层被破坏后,最耐腐蚀的是()

A.镀锌铁板B.镀铜铁板C.镀铅铁板D.镀锡铁板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镀锡的铁皮,破损后铁皮反而易被腐蚀

B.纯铁比生铁更易被腐蚀

C.金属的电化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D.金属腐蚀的本质是M-ne=Mn+而被损耗

3.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会发生锈蚀,其中铁锈蚀的速度最快的是()

4.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金属防腐处理的是()

A.油漆B.表面打磨C.制成合金D.电镀

5.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过程速率最慢的是()。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6.下列方法不能用于进行金属防腐处理的是()。

A.油漆B.铝热反应C.电镀D.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7.(97年全国)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H2B.Fe2++2e-====Fe

C.2H2O+O2+4e-====4OH-D.Fe3++e-====Fe2+

8.(98年上海)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10.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铁放入海水中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

A.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B.镀层被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C.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氧化铁

D.电化腐蚀中作为正极的金属材料更易被腐朽

12.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会发生锈蚀,其中铁锈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C)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13.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C)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14.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B.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C.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13.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中的电极反应:

Fe:

、Sn:

、Sn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中被腐蚀的金属是、其电极反应式为。

比较

(1)、

(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答案】:

(1)

(2)

、增大。

(3)Zn、

废电池污染与处理

1.(00年上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

程,其首要原因是(C)

A.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B.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解析: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已越受到人们重视,废电池中含有汞等多种重金属离子,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

B

2.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

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

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B.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

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

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用

3.目前,有一家著名的清洁公司对废旧电池的回收这项事业迈出了有利的一步。

设计了废电池回收程序:

(ABCDE)

(1)放置废电池回收箱;

(2)定期专人上门收集;(3)电池分类(普通电池、纽扣电池)

(4)市内库房分类储存;(5)集中到一定数量后运至郊区放置地点,依电池种类装入集装箱内封存,直至国内成熟的废电池回收技术出台。

但是目前回收渠道不畅,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电池生产企业星罗密布,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没有能力组织回收工作

B.国内垃圾处理场的处理工艺有待改进

C.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废旧电池不当处理对自身的危害及自己在回收环节的重要性

D.废电池的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收集、分类、运输、处理等,牵扯面广

E.电池中所含的金属价值不高,进而可获得的利润有限

与电解有关

1.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是(B)。

A.CdB.NiO(OH)C.Cd(OH)2D.Ni(OH)2

2.碱性蓄电池(爱迪生蓄电池)是由Fe电极和镀有Ni2O3的Ni片电极所组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充电时阳极里的电极反应式为(D)

A.Fe+2OH--2e-=Fe(OH)2

B.Ni2O3+3H2O+2e—→2Ni(OH)2+2OH-

C.Fe(OH)2+2e—→Fe+2OH-

D.2Ni(OH)2+2OH--2e-→Ni2O3+3H2O

3.国外最新研制的溴—锌蓄电池的基本结构是用碳棒作两极,电解质是溴化锌溶液。

现有四个电极反应:

①Zn-2e-=Zn2+②Zn2++2e-=Zn③Br2+2e-=2Br-④2Br--2e=Br2。

那么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是(A)

A.④①B.②③C.③①D.②④

4.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他的作用。

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C)

A.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PbO2+4H++SO42-十2e=PbSO4+2H2O

B.充电时铅蓄电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PbSO4+2e=Pb2++SO42-

C.用铅蓄电池来电解CuSO4溶液,要生成1.6gCu,电池内部要消耗0.05molH2SO4

D.铅蓄电池充电时,若要使3.03kgPbSO4转变为Pb和PbO2,需通过20mol电子

5.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D)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值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解析:

放电时该装置作为原电池,氢元素由0价升高为+1价,H2是负极,H原子失电子变成H+离子,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减小。

镍元素由+3价降低为+2价,镍元素被还原。

因此A、B不正确,D正确。

充电时该装置作为电解池,氢元素由+1价降低为0价,氢元素被还原。

C正确。

6.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

NiO2+Fe+2H2O

Fe(OH)2+Ni(OH)2,其中NiO2充当的是(C)

A.电解池阳极B.电解池阴极C.电池正极D.电池负极

7.如图所示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C)。

A.(4)(3)

(2)

(1)B.(4)(3)

(1)

(2)C.(3)(4)

(1)

(2)D.(4)(3)

(1)

(2)

8.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镍氢电池可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1/2H2+NiO(OH)

Ni(OH)2。

电池放电时,其负极反应为,其正极反应为,在电池充电时,其阳极周围溶液的pH值不断,其阴极周围溶液的pH值不断(填“减小”或“增大”)。

答案:

H2-2e-+2OH-=2H2O2Ni(OH)+2e-+2HO-=2Ni(OH)3+2OH-减小增大

例1:

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下面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

下列有关爱迪生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A.放电时,Fe是负极,NiO2是正极

B.蓄电池的电极可以浸入某中酸性电解质溶液中

C.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解析:

蓄电池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原电池的负极是较活泼的金属,A正确。

放电时,Fe是原电池的负极,Fe失电子被氧化成Fe2+离子。

由于负极——Fe的附近聚集较多的Fe2+离子,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不正确。

充电时蓄电池起电解池作用,充电时电源的负极应与蓄电池的负极(Fe,此时作为电解池的阴极)相连接,发生还原反应:

C正确。

该蓄电池的放电和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分别是:

放电:

负极

正极

充电:

阴极

阳极

可见反应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的,B不正确。

答案:

B、D。

例2:

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A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正极

AgNO3

D

石墨

负极

CuCl2

解析:

通电后a极板增重,表明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a极板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析出了金属单质,因此可确定a极板是电解池的阴极,与它相连接的直流电源的x极是负极。

选项C中x极为正极,故C不正确。

A中电解液为CuSO4溶液,阴极a板上析出Cu而增重,阳极b板上由于OH-离子放电而放出无色无臭的O2,故A正确。

B中电解液为NaOH溶液,通电后阴极a上应放出H2,a极板不会增重,故B不正确。

D中电解液为CuCl2溶液,阴极a板上因析出Cu而增重,但阳板b板上因Cl-离子放电,放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Cl2,故D不正确。

答案:

A。

例3:

右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mL(标准状态)气体。

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其质量为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4)AgNO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AgNO3溶液的pH,H2SO4溶液的浓度,H2SO4溶液的pH。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为

g。

解析:

电解5.00%的稀H2SO4,实际上是电解其中的水。

因此在该电解池的阴极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