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556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松阳县城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docx

松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编制目的

为了实现松阳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导松阳县城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第1.2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04~2020年。

其中,近期:

2004~2010年;中期:

2011~2015年;远期:

2016~2020年。

第1.3条规划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

(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4;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10;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13号);

(5)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218)号。

(6)《松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7)《松阳县公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

(8)《松阳县村庄布点规划(2004-2020)》;

(9)《松阳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4.3)》;

(10)其他相关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划等。

第1.4条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县域行政区范围。

面积1406km2,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第二层次:

城市规划区范围。

按照城市规划行使统一规划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面积约99km2。

第三层次: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

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面积为35km2。

第1.5条适用范围及适用程度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均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严格执行本规划;对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县域范围以内的土地利用和各类建设项目布点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任何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即使不符合规划的规定,也无须做出更正,直至用途有所改变或建筑进行重建为止。

如果更改用地或建筑物的用途,或对用地、建筑物进行任何其它的开发重建,则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是规划所准许的。

第1.6条规划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加粗并加下划线的部分为《松阳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强制性内容。

第1.7条法律效力

规划自批准之日起正式生效,对于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划一旦正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

如果规划确实需要变动,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变更。

第1.8条解释权属

规划疑虑之处,由松阳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2.1条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将松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丰厚、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基本现代化地区。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5~2010年):

全县达到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格局。

第二阶段(2011~2020年):

工业化达到中后期水平,城镇化进入比较成熟的水平,全县部分指标和县城、古市镇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完成生态县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全面实现规划目标。

第2.2条发展战略

1、确定松阳的总体发展战略为:

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推动、借力发展;集聚建设、跨越发展。

2、空间发展引导

形成“盆地丘陵经济区—中低山生态保护区”的总体格局。

其中盆地丘陵经济区分优先发展区和促进发展区,中低山生态保护区分控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1)优先发展区:

包括松阳县城和古市镇的城镇建设拓展区。

重点保证松阳县城的扩展空间,为城市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2)促进发展区:

为松古平原城(集)镇密集区,是县域城镇发展、产业布局的支撑性区域。

重点加强对松阴溪流域的整体性保护;协调好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的关系。

(3)控制建设区:

主要为松古平原向山区过渡的丘陵、低山区。

重点引导城镇、工业用地集中建设;积极防治地质灾害。

(4)限制建设区:

主要包括县域范围内海拔600m以上的区域以及各类生态保护区。

以生态保护为主;引导该区域内村民的外迁;确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用地范围,严格限制开发强度;严禁在陡坡开发、开矿,或进行与生态保护、旅游基础设施无关的建设。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3.1条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1、到2010年松阳县域总人口为23.23万人;到2020年为23.44万人。

2、到2010年,县城市化水平争取达到45%;2020年达到75%。

第3.2条城镇发展战略

确定“极核增长、联动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

第3.3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规模结构

分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三个等级规模。

中心城市为松阳县城,规划期末人口为15.0万人;中心镇为古市镇,规划期末人口为2.0万人;一般镇为玉岩镇(规划期末人口0.30万人)、象溪镇(规划期末人口0.20万人)和大东坝镇(规划期末人口0.15万人)。

2、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分为三类:

综合型小城市(松阳县城)、工贸镇(古市镇、象溪镇)和农贸镇(玉岩镇、大东坝镇)。

3、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心一轴两区”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1)一心:

指松阳县城,形成县域城镇人口和产业极核。

(2)一轴:

依托龙丽高速公路、50省道,形成县域城镇和产业布局发展轴。

(3)两区:

指除上述两者之外、城镇密度相对较小、城镇之间联系松散的地区。

分东北部城(集)镇点状分布区和西南部城(集)镇点状分布区。

4、城镇发展协调

加强“松阳县城-望松-叶村”片和“古市-赤寿-新兴”片城镇的发展协调。

统一考虑各片区内的用地功能布局,统筹安排片区内的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环卫、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等社会设施。

条件成熟时,应积极实施各片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第3.4条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1)确定各城镇、中心村取供水指标如下:

表3-1:

松阳各镇及中心村的供水指标

年限

指标

近期

(2010年)

远期

(2020年)

松阳县城单位人口供水指标(万吨/万人.日)

0.4

0.6

其他乡镇单位人口供水指标(万吨/万人.日)

0.35

0.5

中心村单位人口供水指标(万吨/万人.日)

0.3

0.4

(2)水厂及供水水源规划

规划完成和平山水厂8万吨/日的供水规模,并保留白露岭水厂1万吨/日的供水规模,两个水厂都以东坞水库为水源;

古市水厂水源为庄门源水库和梧桐源水库,近期供水能力为1万吨/日,远期供水能力为1.5万吨/日;

六都水厂以六都源水库为水源,远期供水能力1.15万吨/日;

谢村水厂以谢村源水库为水源,供水能力550吨/日;

新处水厂以西源水库为水源,供水能力800吨/日;

象溪水厂以雅溪坑水库为水源,供水能力7000吨/日,原毛弄水厂近期备用,远期停用;

板桥水厂以余庄源水库为水源,目前供水能力200吨/日,规划扩建板桥水厂,扩建后供水能力1000吨/日;

三都水厂以里庄水库为水源,供水能力500吨/日;

四都水厂以四都源为水源,供水能力500吨/日;

大东坝镇水厂以石仓源和小港源为水源,供水能力4000吨/日;

玉岩镇水厂以直坑源水库作为水源供水能力3000吨/日;

枫坪乡水厂以枫坪水库作为水源,供水能力1300吨/日;

安民乡水厂以安民溪作为水源,供水能力400吨/日。

2、排水工程规划

在松阳县城和古市镇分别兴建污水处理厂,松阳县城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市东侧松阴溪下游,远期规模5万吨/日,古市镇污水处理厂位于镇南侧松阴溪下游的工业区旁,规模1万吨/日。

其它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各中心村污水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处理。

3、供电工程规划

(1)县域负荷及用电量预测详见表3-2。

(2)规划措施

规划在县城西北部预留一处500kV丽西变电所;规划建设松阳220kV工业变,规模容量按3×15万kvA或3×18万kvA考虑;在2015年左右,建议在古市樟溪一带择址建第2座220kV变电所;110kV西屏变增容至2×3.15万kvA;建设110kV黄南变、110kV毛弄界变和110kV新兴变;110kV园区1#和2#变和110kV江南变,根据负荷实际增长情况安排建设,规模容量均为2×4万kVA。

表3-2:

松阳县域负荷及用电量预测

项目

年份容

大方案

小方案

负荷

(万kw)

电量

(亿kwh)

负荷

(万kw)

电量

(亿kwh)

2010年

16.42

8.21

11.61

6.97

2015年

23.79

11.89

17.05

10.23

2020年

30.02

15.01

25.06

13.78

4、电信系统规划

(1)预测县域装机容量、电话总数、普及率如下:

表3-3:

松阳县域装机容量、电话总数、普及率预测

项目

年份

装机容量

(万门)

电话数

(万部)

主线普及率

(线/百人)

人口

(万人)

2010年

8.6

6.5

25~28

23.23

2015年

11.7

8.8

35~38

23.32

2020年

14

10.5

45

23.44

(2)规划措施

在原有的城区、古市母局的基础上,向大东坝、象溪、玉岩等交换电辐射;建议在城区内,考虑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路边(FTTL),部分实现光纤到用户(FTTH)。

5、广播电视规划

(1)规划期内,有线网络基本要求如下:

表3-4:

松阳县有线网络基本要求

项目和内容

年份

有线网入户率(%)

有线网传输能力

有线网规模和容量

县城

城区

2010年

≥70

95~98

22~30套电视节目,≥4套调频广播节目

A.带宽≥750MHZ

B.调频广播16套。

C.电视节目59套。

其中标准22套,增补37套。

D.其它功能。

2020年

≥90

100

30~59套电视节目,≥10套调频广播节目

(2)规划措施

进一步完善城区光缆干线和联网的一级主干线;城区光缆线路应逐步过渡到地下型式,其它区域的线路原则上仍以架空敷设为主。

6、燃气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县域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为近期为90%,中期为95%,远期为100%;农村居民燃气气化率:

近期为80%,中期为85%,远期为100%;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县域城镇公共建筑及部分工业企业的气化。

(2)气源规划

规划近期燃气气源为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为县城远景预测燃气气源。

管道液化石油气输配系统设计应与天然气供应系统相衔接。

(3)用气发展规划

规划确定县域城乡居民生活耗热定额规划指标如表3-5:

表3-5:

居民生活耗热定额规划指标

耗热定额

规划期限

镇区居民

(MJ/人·a)

其它镇区居民

(MJ/人·a)

农村居民

(MJ/人·a)

近期(至2010年)

2300

2090

1250

中期(至2015年)

2510

2300

2090

远期(至2020年)

2930

2510

2300

液化石油气近期年用气量为1036吨,中期年用气量为1507吨,远期年用气量为2056吨。

(4)气源厂站规划

县城可建设瓶组天然气气化站作为管道燃气启动气源、过渡气源。

规划在县城南面、高速公路以北建设一座占地1.5公顷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解决县城用气。

(5)输配系统规划

规划县城管道燃气输配系统采用中低压二级系统。

低压输配管道采用枝状布置方式,中压输配管道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县域燃气输配系统采用中压一级系统,环状与枝状结合的布置方式。

7、供热工程规划

(1)热负荷规划

工业企业热负荷指标按12t/h·km2进行估算,公共建筑热负荷指标按50kcal/h·m2进行估算,居住小区生活热水供应热负荷指标按10w/m2进行估算。

(2)热源规划

在县城热负荷大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蒸汽锅炉房,作为集中供热热源;其它城镇,应积极创造条件将分散、小型的燃煤锅炉逐步改造成为燃油或燃气锅炉。

(3)热网系统规划

规划热力管网采用以枝状为主的布置方式;在工业企业和其它大型热用户前设置用户蒸汽引入口装置,在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用户前设置集中热力站或区域热力站。

第3.5条县域社会设施规划

1、教育

至规划期末,同龄人口小学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初中升高比例达到95%。

(1)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

大力兴办农村幼儿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

(2)加大小学布局调整力度:

小学教育按照县级、镇级和中心村级配置。

规划县城内配置7所小学,共300班;古市镇校扩大现有规模为24个班,保留并扩大岗寺小学为12班;其余建置镇设置12班以上的小学;村庄布局较为密集的中心村可集中设置并扩大规模;山区小学适当减少。

(3)适当调整中学布局:

规划县城设置4所中学共165班;古市设置2所中学共69班;其余建制镇(玉岩、大东坝、象溪)设置12班初中。

(4)加强职业中学的建设:

扩大现有松阳职业中专规模为54班;新建古市职业中专,规模为24班。

(5)成人教育:

发挥全县技校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和职工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完善电大、函大、自考、职业技校、农校等多样化的成人教育体系,开展实用技术和岗位体系。

(6)特殊教育:

吸引符合条件的残疾少年儿童进入普通中小学就读,县级小学可创办特教班。

2、医疗卫生

(1)县级医院:

中心城区保留现有县人民医院,扩大县中医院规模,新建1所综合性医院;古市镇扩大县第二医院的规模。

(2)中心卫生院:

其余建制镇(古市、玉岩、大东坝、象溪)建设完善为片区的中心卫生院。

(3)中心村卫生院及卫生分院、全科医疗站:

各保留乡政府驻地中心村仍保留乡卫生院,其它一级中心村及有条件的中心村可建卫生分院,二级中心村建立全科医疗站。

(4)部分中心村及基层村建立卫生室。

(5)组建县“120”急救中心,承担全县医疗急救任务。

(6)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努力巩固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积极做好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降低发病率。

(7)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积极做好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卫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文化

(1)县城完成“一中心三馆一宫一院”(县文化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影剧院)的改造及建设。

(2)其余建制镇(玉岩、大东坝、象溪)及乡政府所在中心村均建成一个功能相对齐全、设施相对完备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使全县四分之三以上的乡镇达到“山花乡镇”标准,5个以上乡镇通过省“东海明珠”乡镇验收。

(3)其它中心村设置村级文化站。

4、体育

(1)县城:

建成一座综合性的体育中心。

(2)中心镇:

建成有一定水准的供本片区乡镇共用的体育设施。

(3)一般镇:

建成与中学运动场相结合的运动馆。

(4)中心村:

与文化站结合布置体育活动场地。

第3.6条县域中心村布局规划

松阳县域共设置29个中心村,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集镇型中心村,是在原有乡集镇基础上建设的中心村;另一类是一般中心村。

村庄名单详见表3-6。

表3-6:

规划中心村一览表

类型

中心村名

数量(个)

集镇型中心村

望松、叶村、斋坛、三都、竹源、四都、赤寿、新兴、樟溪、谢村、新处、枫坪、板桥、裕溪、安民

15

一般中心村

西屏镇

铺门、竹溪

14

古市镇

黄圩、岗下

玉岩镇

根坑、坳头

象溪镇

靖居包、雅溪口

大东坝镇

蛤湖、宅街

新兴乡

内孟

赤寿乡

界首

樟溪乡

力溪

新处乡

坳后新村

合计

29

 

第四章城市发展规划

第4.1条城市性质

确定松阳县城的城市性质为:

松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4.2条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预测

2010年城市人口为8万人,2015年为11万人,2020年为15万。

2、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近期末控制在9.6km2以内,规划期末控制在15km2以内。

第4.3条城市发展目标

1、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至规划期末将松阳县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发展的子目标

(1)构筑城市与自然互相协调发展的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2)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形成功能完善、路网结构合理、通行能力高的城市道路系统;

(3)加强城市工业园区建设,培育成为具有特色的现代制造工业基地;

(4)积极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5.1条城市用地综合评价

规划将城市用地分为三大类:

1、Ⅰ类用地:

城市建设首选用地。

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无洪涝侵害,不占基本农田,工程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低,对工程建设无影响。

2、Ⅱ类用地:

有条件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

(1)Ⅱ1类用地:

地势较低,地形平坦,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大块农村居民点;该类用地需经过改造处理后,才能进行城市建设。

(2)Ⅱ2类用地:

交通条件较差,被高速公路隔离;该类用地需跨过较高的建设门槛才能进行城市建设。

3、Ⅲ类用地:

不适宜建设用地。

包括:

不受防洪设施保护的洪水淹没区,高差较大地区,风景区用地,远离现状建成区用地,地形破碎的用地。

第5.2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城市用地以南北方向发展为主,适度向东西方向发展。

第5.3条城市布局结构

总体上形成“两心、两轴、三点、四片”的城市总体结构。

1、两心:

组织一主一次两个公共活动中心。

(1)主中心:

在老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主中心,其功能由行政办公、传统商业、文化、旅游等构成。

(2)次中心:

沿松阴溪、临独山公园建设城市公共活动次中心。

以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主。

2、两轴:

建设城市公共设施生长轴,保护松阴溪生态景观绿轴。

(1)城市公共设施生长轴:

沿环城西路、新华路建设南北向城市公共设施生长轴,并延伸至松阴溪南侧,沟通城市主次公共活动中心。

(2)松阴溪生态景观绿轴:

以松阴溪为轴线,串联延庆寺风景旅游区、独山公园、滨江公园等形成生态景观绿轴。

3、三点:

分别以独山、西屏山和蛤蟆垄水库为中心,重点建设三个城市公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四片:

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

(1)老城区片:

由松阳老城及往东的城市拓展区组成,其功能是组织传统商业、行政办公、文化教育、旅游服务、居住等功能。

(2)水南区片:

重点组织城市商业、金融、游憩、对外交通、居住等功能。

(3)工业区片:

该片用地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用地向北、向东发展。

(4)风景区片:

在接线公路西侧建设风景旅游区,以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为主。

第5.4条居住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型居住社区,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协调,建设绿色生态型的生活小区。

2、规划结构

居住用地总体上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街坊)两级布局,依据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规划形成2个居住片区、5个居住区(居住街坊)。

3、居住用地指标

规划期末居住用地为470.98公顷,人均31.40m2,占城市建设用地31.41%。

4、用地布局

老城区居住用地由居住街坊和居住区构成,用地面积312.31公顷,约居住9万人;水南新城区由2个居住区组成,用地面积158.67公顷,约居住6万人。

5、配套设施布局

中小学布局:

原则上结合居住区布局,在考虑适当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的同时应考虑对周边村镇的服务。

表5-1:

规划中小学布局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性质

现状班级规模

规划班级规模

备注

1

松阳一中

高中

38

48

原址扩建

2

松阳三中

初中

36

36

职业中专改建

3

民族中学

初中

36

45

4

城南中学

初中

36

近期保留,远期异地新建

5

职业中专

中专

46

54

异地新建

6

县实验小学

小学

47

36

缩小班级规模

7

西屏镇校

小学

18

30

原址扩建

8

西屏小学(暂名)

小学

54

新建

9

城南小学(暂名)

小学

48

新建

10

水南一小(暂名)

小学

54

新建

11

水南二小(暂名)

小学

42

新建

12

水南三小(暂名)

小学

36

新建

注:

规划小学按30人/班,中学按50人/班计算.

幼儿园布局: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原则上结合居住区布局,考虑适当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

第5.5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规划目标

(1)与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体系,提高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

(2)用地指标:

根据国家规范和浙江省相应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结合松阳县的实际,规划期末公共设施总用地为194.45公顷,人均12.96m2,占城市建设用地12.97%。

2、规划结构

规划期末形成“二心一带六轴”的城市公共设施结构。

(1)“二心”:

以县政府、西屏山公园为核心,改造周边的公共设施,塑造老城区的公共设施中心;以独山公园为核心,结合布置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构建水南新区的公共设施中心。

(2)“一带”:

沿松阴溪北岸形成一条商业休闲带。

(3)“六轴”:

沿要津路、新华路、环城西路、太平坊路、长松路和规划独山大道布置公共设施,形成六条城市公建轴。

其中要津路、新华路、环城西路、太平坊路和长松路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向城市新区延伸。

3、用地布局

(1)行政办公用地

保留并改造现有老城市的行政办公用地,同时在水南新区、独山东面和西面布置一块集中的行政办公用地。

现状县政府用地予以保留,并扩大其用地范围。

至规划期末行政办公用地为26.34公顷,人均1.76m2,占城市建设用地1.76%。

(2)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形成一个城市商业中心、五条商业街和一个商业休闲带:

①在独山东侧布置较大规模的商业金融用地,形成水南新区商业中心;②沿独山大道(暂定名)构筑现代特色商业街,同时改造完善太平坊路、长松路、新华路和要津路商业街,形成五条商业街;③在松阴溪北岸结合滨江绿化以及开放空间,开发具有较高档次的商业设施,形成滨江商业休闲带。

保留现有的浙南茶叶市场、紫荆路和新华路交叉口的粮油副食品市场、江滨公园东侧新华综合市场;在水南新区、高速公路接口以北规划一机动车交易市场,占地4.7公顷;在50省道以北、上松线西侧规划一农贸批发市场,占地1.98公顷;改造并扩建城北菜市场,并结合设置香菇市场,占地0.6公顷;在长虹路和环城西路交叉口新建一综合市场,占地0.51公顷;拆除现有太平坊路小商品市场和长虹路以东的粮油批发市场;香菇市场移至规划农贸批发市场内。

规划期末商业金融用地为88.17公顷,人均5.88m2,占城市建设用地5.88%。

表6-5:

规划市场布局

序号

市场名称

地点

面积(公顷)

备注

1

浙南茶叶市场

长虹路北侧

4.32

保留

2

机动车交易市场

水南新区、连接线西侧

4.71

新建

3

农贸批发市场

40省道西侧

1.98

新建

4

粮油副食品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