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9720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1 大小:21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1页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1页
亲,该文档总共1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1-2页初步体会余数的含义,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3-4页初步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5-7页练习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解答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

怎样求商是计算有余数除法最关键的一步,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求商的方法。

在安排上是由易到难,先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再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求商。

在形式上是由直观到隐蔽,先是能够在图上看到商,然后是图上不显示出商。

在方法上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理解求商的思考。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指导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学生在初学试商时,出现一些不顺利甚至错误并不奇怪。

要把这些不顺利和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试商的方法和要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脉络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课时安排:

有余数的除法2

练习一3

综合练习2

 

第一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谈话:

小朋友,新年好!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是老师第一次帮小朋友们上课,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相互合作,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好不好?

2.口算:

16÷4=48÷8=30÷6=56÷7=

24÷3=45÷9=25÷5=64÷8=

问:

你想到哪句口诀?

二、导入新课

谈话:

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计算,但是,有时候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时候,有时候可以正好分完,有时侯却不能正好分完。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新课

1.提出问题。

(1)新年里,小朋友们来小红家作客,妈妈拿出10枝铅笔,她要考考小红,妈妈要小红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分给客人们。

请小朋友们帮小红参谋下,怎么分才合理。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每人分得同样多。

(3)谈话:

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

(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

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

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

……同桌同学拿出10根小棒代表十枝铅笔一起来分分,并把分得的结果填在书本第一页的表格中。

2.探究新知。

(1)分一分(出示纪录表)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2

3

4

5

6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

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交流答案。

(2)说一说

①谈话:

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②小结:

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

(1)表

(2)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2

5

3

3

1

5

2

4

2

2

6

1

4

(3)写算式

①观察表

(1)

提问: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

分完了吗?

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

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

分完了吗?

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

10÷5=2(人)

提问:

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像这种正好分完的还有其他分法吗?

②观察表

(2)

谈话:

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

有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10÷3)可以分给几个人?

分完了吗?

还剩几个?

这1枝还能分吗?

强调:

这1枝铅笔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

10÷3=3……1

③认识与数。

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

1呢?

如果不知道,赶快看书,看哪个小朋友先找到。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

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谈话:

10枝铅笔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

有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10÷4)可以分给几个人?

分完了吗?

还剩几个?

这2枝还能分吗?

⑤谈话:

10枝铅笔每人分6枝,可以分给几人?

有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10÷6)可以分给几个人?

分完了吗?

还剩几个?

这4枝还能分吗?

强调:

每次剩下的枝数不够分的情况下才有余数,所以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4)概括:

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

余数表示什么?

四、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观察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告诉你的伙伴!

2.你认为今天的新课要注意些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份后有余数的情况?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

课外延伸

回家拿出12颗糖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

每种分法写一个除法算式,看看有几个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

明天来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

12÷7=1(人)┄┄5(颗)12÷8=1(人)┄┄4颗。

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小结: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

今天我们学习。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引新。

(1)出示题:

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3=2(盘)

竖式:

答:

可以放2盘。

师:

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

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

2.教学试商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

(2)小组讨论:

商是几?

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

(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

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

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

(没有)再想一想:

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

(有)

7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

“6”表示什么?

师生在谈话过程中完成如下板书:

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

(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

(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

(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

(4)竖式中,商1或3行吗?

为什么?

5.尝试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评价:

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讨论:

哪些商合适?

哪些商不合适?

为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

(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

)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余数要比除数小。

 

第三课时:

练习一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1~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根据题目意思说出算式:

有18枝铅笔,每人分得相同的枝数,正好分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没有正好分完,有剩下的铅笔,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分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商?

(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4.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学生说图意,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描述图意。

(2)学生填写完相关的算式。

(3)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1)请学生口答商是几。

(2)学生独立计算。

(3)根据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和评点。

(4)提问:

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得注意些什么?

4.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列式解答。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结合题意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三、拓展练习

1.出示:

24÷□=□……□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指导学生要有次序的写出算式。

2.30本书,每个小朋友分4本,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还剩多少本?

3.学校买回50个篮球,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四、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四课时:

练习一(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363÷92×856÷8

7×46×436÷45×6

28÷712÷63×935÷5

2.口答。

15里面最多有()个453里面最多有()个7

44里面最多有()个833里面最多有()个6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继续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来进行比赛做题,看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对。

二、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63÷9=67÷9=

40÷8=47÷8=

①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夺红旗比赛)

②反馈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③提问:

根据计算结果,以上两组题可以分成几类?

(两类,一类是没有余数的除法,一类是有余数的除法。

)想想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商?

2.完成练习一第5题。

师:

小朋友们做题非常认真仔细,可是也有一些“小迷糊”,不信,你看!

(1)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作出判断后独立改正。

(2)讨论总结有关各题的错误原因。

3.完成练习一第6题。

师:

相信我们班里没有“小迷糊”,应该都“小精灵”吧,那么我们去开开小火车,看谁开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完成练习一第9题。

师:

你们的火车已经安全到站了。

小蚂蚁们也想赶快回家,因为下雨了,它们想找个地方避雨,可是该到哪个蘑菇下面躲雨呢,小蚂蚁们正发愁呢,我们去帮忙吧。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分组合作解决问题,最后组织相应的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典型错误或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评点。

三、课堂总结

 

第五课时:

练习一(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练习一第10~15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6<57()×7<43()×5<38

()×4<31()×8<26()×9<60

2.看图填算式。

20÷3=□(个)……□(个)

20÷6=□(串)……□(个)

让学生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注意后面的单位名称。

13÷□=□(盘)……□(朵)

13÷□=□(朵)……□(朵)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提醒学生注意后面的单位名称,再让学生填写算式。

3.用竖式计算。

64÷846÷879÷448÷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提醒注意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题目,思考:

除数最小应是几,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提问:

如果除数是6,再根据题目中已给的余数,想想商可能是几,那么被除数能不能确定是多少呢?

(2)提问:

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通过这题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问:

□÷8=5……□,余数最大是(),被除数最大是()。

你会做吗?

(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11~14题。

(1)第11题。

学生弄清图意,完整口述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时,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第12题。

请学生弄清图意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各自的理由,注意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不同。

(3)第13题。

第13题可适当提示学生把“2元”换算成“20角”。

(4)第14题。

了解图意:

结合小猴的话观察左图,知道一共有27个小方块;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也可以实际观察弄清搭成的两种大正方形分别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

再想一想,如果每8个小方块拼搭成一个立方体,可以搭多少个。

3.完成练习一第1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补充习题》第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0>()×8()×3<264×()<21

9×()<5367>()×7()×8<66

2.用竖式计算。

26÷756÷948÷739÷6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二、练习

1.第1题。

观察图,为什么有两个算式?

根据你所填的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

2.第2题。

让学生试做,完成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想哪句乘法口诀?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第4题。

让学生观察图,完整口述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算式的意义。

5.第5题。

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算式的意义。

 

第七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65÷7= 25÷5= 52÷6=

 

3.填上合适的数。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集体交流。

(1)35个车轮最多能装几辆小轿车?

(2)19包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包?

还剩几包?

(3)46个同学要乘车去观光,每辆车限乘5个,需要几辆车?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5)果园现在有55箱水果,每辆运输车最多能装8箱水果,

(提问题并解答)

(6)同学们排队做缆车上山,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小红站在第5位,应坐第几辆缆车?

小明站在第25位,应坐第几缆车?

 

第二单元认数

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苏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千以内的数,三年级(上册)教学万以内的数,适当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增加教学的循环,适量延长认数教学的时间,能降低教学的难度。

这是仔细研究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后作出的科学安排。

认识数要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要掌握数序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到的数。

教材把发展学生的数感作为教学任务,优化全单元的内容结构,妥善处理知识、技能教学与应用的关系,努力改善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

学生已经认识了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和百位,能够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两位数。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方法,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和判断,倡导策略与方法多样化。

教材里没有总结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不过分突出某种方法而排斥其他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千以内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能按指定要求从某个数起数到一千;能根据千以内数的组成及含义,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以及整百数加整十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1000以内数的基础知识,能正确地数数、读数、写数、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课时安排:

认识千以内的数3

练习二1

比较数的大小1

练习三1

复习2

综合练习2

 

第一课时:

认识整百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用学具表示整百数和一千;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数量大约是几百,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电脑、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认数

1.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并说说组成。

   23     65     96 

2.数百以内数。

(出示方块图)

(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得出:

10个一是十。

(2)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得出:

10个十是百。

板书: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

3.教学例题。

(1)问:

一板表示几个百?

三板就是几个百?

也就是几百?

8个板呢?

(2)师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九百,再摆一百。

问:

九百添一百就是几个百?

(板书:

10个一百)问:

10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

板书:

10个百是一千。

二.写、读整百数

1.计数器拨珠。

(1)出示计数器,指名说说已知的数位排列顺序。

(2)想一想:

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400吗?

学生动手拨,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3)说明:

计数器上表示几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就表示几百。

(4)练习:

拨出200、600、1000。

2.写数。

(1)怎样来表示我们刚刚拨的数呢?

说明:

4个百就是4百,在拨珠时,只有百位上拨了4个珠,在写数时,在百位上写4,十位和个位上一个珠都没有,就写0。

学生练习,问:

十位和个位上的0能不能不写?

说明:

如果0不写,就只有4,0起占位作用。

(2)根据计数器上拨珠的情况,请学生写数,指名板演。

300、600、700、900

(3)在百位上再添一百,问:

此时是几个百?

也就是多少?

想一想:

一千应该怎样写?

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千位上写1,其余各位(百位、十位、个位)没有数字就用0表示。

三.教学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1)出示例题图,问:

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怎样列式呢?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200+300=问:

怎样计算200加300呢?

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并和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出思考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填数。

请学生先顺着读一读,再倒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