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126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某市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千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及其承办单位1

1.2承办单位概况1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2

1.4项目概况4

1.5结论与建议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6

2.1项目建设背景6

2.2项目建设必要性13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8

3.1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18

3.2泛珠九省农产品流通现状20

3.3XX地区农产品流通现状21

3.4XX市农产品物流需求分析22

3.5建设项目市场预测25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7

4.1项目选址27

4.2项目用地区位分析27

4.3项目用地概况28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34

5.1项目用地功能分区34

5.2各功能区生产技术方案36

5.3总平面布置及工程结构方案39

5.4园区交通组织方案41

5.5公用与辅助工程41

第六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45

6.1环境保护45

6.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47

第七章节能50

7.1编制依据50

7.2能耗分析50

7.3节能措施50

7.4节水51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定员52

8.1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52

8.2机构定员53

8.3人员培训53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及工程招投标55

9.1建设周期55

9.2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设想55

9.3工程招标56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7

10.1投资估算57

10.2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58

第十一章项目财务分析59

11.1编制说明59

11.2财务分析59

11.3不确定分析62

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63

12.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63

12.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65

第十三章风险分析与对策67

13.1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67

13.2风险程度分析69

13.3风险防范措施69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72

14.1结论72

14.2建议73

1.总论

1.1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千亩早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单位:

某某有限公司。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总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设施农业拱棚1000亩蔬菜用地,马铃薯种薯繁育2000亩,机井6眼,大型喷灌设备6台(套)。

建设地点:

某某市。

建设期限: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人民币):

728万元。

资金构成:

基地,土地,租赁费(6年,)240万元,引进优良品种种子费200万元,配套机井6眼72万元,大型喷灌设备6台(套)204万元,电力设备12万元。

(6)资金筹措:

资金来源自治区农业产业办支持补助488万元,企业自筹240万元。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马铃薯一级以

上籽种量达4000吨,扩大社会就业岗位40人,带动2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

引进全国各地及国外优良品种10余种,增加更新换代当地马铃薯种植品种25000亩,带动基地2000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马铃薯、蔬菜收入达到3000元/年。

(8)项目申报单位:

某某有限公司

负责人:

某某

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宁夏某某某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某某市唯一一家集马铃薯种薯繁育、鲜薯运销和蔬菜、小杂粮加工运销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公司是某某市马铃薯(农产品)外运协会下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地38亩,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职工50人,建有大型批发市场2处,占地60亩;拥有仓储窖200孔,库容2万吨;拥有种薯繁育基地3000亩;拥有大型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场所一处,占地21亩,现代化农机具18台(套)。

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化模式,倡导“安全消费”、“绿色消费”,全心全意为客商和农户之间架起金桥,全力推销“无公害马铃薯”和鹰嘴豆、豌豆、荞麦、蚕豆、扁豆、莜麦等小秋杂粮,和无公害优质新鲜蔬菜。

2006年,向全国各地市场及国外市场运销马铃薯30万吨,加工运销小杂粮1万吨。

当年,被某某市评为马铃薯外运龙头企业。

2007年我公司与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签订了马铃薯、大白菜、西芹、白萝卜、大麦、荞麦等当地农产品出口销售合同总计8000余吨,现已保质保量的发出了2000余吨,计划至12月30日完成全部预定出口任务。

预计明年的发展形式会更好。

我们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抓好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全国“六盘山”马铃薯优质品牌,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优质马铃薯,并力争以出口创汇来带动当地马铃薯支柱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到某某市原州区、西吉和彭阳三个县(区)的近20多个乡镇,能带动近2000农户投入原料基地建设,可帮助5000多农村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人均可增加收入500多元;可带动近200名富余劳动力投入马铃薯运销行列,增加劳务收入8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可提供社会就业岗位40个;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尽快提高农民的集约化生产水平和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当地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某某市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区,是宁夏回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属国家重点扶持的干旱贫困地区之一。

马铃薯是当地的传统优势作物,具有一定的抗旱性,是当地农民喜食爱种的特色产品,同时也是最有产业化开发前景的支柱产业。

常年种植面积150多万亩,总产量180多万吨,以占粮食25%的播种面积,稳获占40%的总产量。

经济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全市年加工淀粉系列产品12万吨左右,市场销售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鲜薯年销售量达20—400万吨。

常年蔬菜种植面积30多万亩,总产量约150多万吨,当地消耗20%,外销75%,加工消耗5%,属经济型作物,有良好的种植经济效益。

由于产地无污染、无公害,品质优良,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已打入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某某的马铃薯产业发展高度关注。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固视察时指出:

“一定要把薯类当作产业来发展,把产品变成产业,而且要变成优势产业”。

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把马铃薯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主导产品,从科技研发到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都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生产水平低,特别是在流通领域还没有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龙头骨干企业,专业市场、仓储转运库老化,品种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建立现代化耕作模式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了马铃薯的产业升级增效,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等种植农作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

项目建设对马铃薯、蔬菜产业升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产品商品市场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入WTO,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然而,人们在欢欣鼓舞之余发现,三年多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虽有增长,但远低于预期,且前景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定位不准,营销策略有误等主因之外,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WTO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

现代商品是离不开产品品质的要求,产品优良的品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对商品尤其是农产品的价值提升和价值实现关系极大。

产品优良品质是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是产品进人市场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标是使产品实现更高的附加值,为产品创造更多的商机。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购买力不断提高,人们的购物观念正由过去以实用、廉价为准则转变为产品的质量、价格等。

保证产品的良好品质实际上是对产品质量的第二次投资,是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而农产品因受其生理特点的制约,一般很难较长时间在各地都得到新鲜供应,从而造成其供应的产地与非产地、旺季与淡季的较大差别,因此必须以良好的品种和服务,如繁育优良品种,进行科学种植,可保持马铃薯、新鲜蔬菜的质量,其外表新鲜、气体交换和呼吸代谢正常。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某某市是国家重点贫困地区,主要受干旱缺水影响,自然条件差,农作物生长、丰产不容易。

多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病返贫、因灾害致贫、因经营不善而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当地所有的种植作物中马铃薯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

其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是任何谷类作物无法相比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平均单产由“七五”期间的530.9公斤提高到“十五”期间的1500公斤,在六盘山阴湿山区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最高生产水平突破了3000公斤。

据测算,马铃薯亩产值一般为300—450元,分别是小麦的2.25—3倍、豌豆的2.14倍、胡麻的2.14倍和玉米的1.25—1.4倍,在生态条件适宜的地区,马铃薯亩产值可达到800—1000元。

马铃薯收入占到农民家庭收入的30%以上,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渠道,各类蔬菜种植每亩产量平均可达到6000公斤,其产量的优越性决定了种植的经济价值。

项目建成后,经过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的马铃薯商品薯,每亩可增产2000斤以上,且产品品质有所保证,按市场需求适时配送供应,每公斤预计可增值0.20元,每吨增加收入200多元。

(2)项目建设是市场需求增加的客观要求:

一是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等国家是马铃薯主要消费国,气温高、湿度大,不适宜马铃薯种植和鲜薯的保鲜储存,鲜薯流入主要靠西北、西南和东北三大生产区供应,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日趋重视,膳食结构追求科学合理搭配,消费时尚走向绿色化和素食化。

马铃薯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人送美名“地苹果”,是百吃不厌的保健食品,将成为人们的首选食品而逐年增加,接近西方国家的消费水平。

三是一些食品加工行业和大型食品超市,近年对马铃薯(鲜薯)的市场需求也有扩大趋势,并且需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这种需求的长期性和生产的季节性差异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商机。

某某地处六盘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冷凉,比较适宜马铃薯种植和储藏。

储藏期可以从当年九月份收获后,一直延续到来年三月份以后,长达半年之久,可实现反季节销售,延长供应期,商家和农民都可从中获益。

(3)项目建设是促进马铃薯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马铃薯产业是某某市既定的支柱产业,对某某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一五”规划种植面积200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吨。

淀粉加工120万吨,留种、食用、饲料用40万吨,鲜薯销售40万吨。

目前,淀粉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以上企业少,流通企业仅有一家,马铃薯种植虽具优势,但广大农户的种植意识较落后,再加上全市优良品种籽种量有限,且无法提升,导致现有马铃薯的品种退化,(大部分农户仍然使用当年产的5-6代的退化商品薯作种)马铃薯商品薯品质差。

销售量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减少。

这些因素是制约某某马铃薯产业发展主要瓶颈。

创建现代化的大型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种植基地,走现代化大农庄耕种模式。

对促进产业升级及后续产业深化开发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项目建设能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

近两年,在某某市某某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全市每年外运销售马铃薯(鲜薯)15—20万吨,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已打开了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有2000多农民经纪人直接从事短途运输、产品收购销售及市场劳务服务,每人直接增加收入达3000余元。

马铃薯鲜薯仓储库建设,主要是销售鲜薯和种薯通过保鲜仓储延长并扩大市场销售渠道。

项目建成后通过品种更新换代可提高马铃薯产品品质,有效增加市场销售数量及价格,提高农民收入。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1市场分析

产品种类与销售情况:

某某市是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年种植面积130--150万亩,总产鲜薯150--180多万吨。

产品种类主要有商品菜用薯、淀粉加工专用薯、全粉加工专用薯及油炸食品专用薯四大类。

其中:

商品菜用薯年销售量约15—20万吨左右,约占生产量的10—12%,淀粉加工用薯80—100万吨,占53—55%,种薯15—18万吨,占10%左右,食用薯25万吨,占14%左右,饲料及其它用薯17万吨,占9%。

鲜薯大部分销往西安、武汉、上海、福建、广东等2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淀粉及其加工制品主要销往京、津、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供销两旺。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农户与外地客商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合作关系,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销售网点和窗口。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马铃薯营养丰富,产品用途广泛,可加工食品类型多样,市场潜力很大。

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马铃薯6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年消费量28公斤,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有14公斤。

今后,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会日趋强烈,特别是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鲜薯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不但国内东南沿海大中城市的需求趋旺,国外东南亚等国家及中东市场的进口量也有急剧增加趋势。

主要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竞争力:

与全国相比,某某马铃薯生产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无污染,生产的鲜薯表皮光洁美观,块茎大而整齐,内质指标优良,属无公害绿色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投入价格较低;农田投入多用农家有机肥,化肥投入较少,生产成本低。

鲜薯收购价一般在400—600元/吨,比国际市场低90元/吨左右,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某某市马铃薯主产区生产基地已经于2005年通过了宁夏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农产品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准予在马铃薯产品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这无疑会对我市马铃薯鲜薯的外运销售产生积极的影响。

3.2建设条件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某某市马铃薯主产区位于六盘山“湿岛”辐射区,平均海拔高1800—2300米,年降雨量400—650毫米,年平均气温6.2℃,马铃薯生长季的6—9月份平均气温16—24℃,这种高海拔区的冷凉气候条件,限制了传毒媒介的生存和繁衍,是马铃薯生长的优势生态区域。

项目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

全年太阳总辐射为127.6千卡/cm2年,生理辐射67.78千卡/cm2年。

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h,日照时长百分率约为57%,有利于马铃薯绿色光合作用。

≥5℃有效积温2732℃,7、8、9三个月平均温度16.2℃,6—9月份平均日昼差11.9℃,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与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有利于营养转化和干物质积累。

全年降雨量的60%集中在7—9月份,完全能满足马铃薯的需水要求。

土壤属黑垆土,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理化性状好,富含钾元素,有机质含量高,生产的马铃薯块茎大,商品率高,质量好。

马铃薯产区远离城市、工矿区,工业污染少。

农民种植马铃薯大量施用农家有机肥,化肥、农药施用量少,农田生态系统化学污染轻,具备了生产无公害马铃薯的有利条件。

某某市某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某某市唯一一家以农产品流通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民营龙头企业。

并在全市各县(区)24个行政村建立了运销服务协会或经纪人队伍,服务网络遍及全市农村各地。

经营服务范围涉及全市城、乡和周边地区。

并与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了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建立种薯繁育生产基地3000多亩,建立无公害商品薯生产基地5万亩。

具备了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4.项目建设方案

4.1项目选择原则

本着符合国家产为政策;符合某某市农业发展规划;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良好;投资效益高,见效快的原则进行项目选择。

4.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2.1新建阳光拱棚1000亩;

4.2.2喷灌马铃薯繁育基地2000亩;

4.2.3机井配套6眼;

4.2.4200千伏安变台一座;

4.2.5大型喷灌设备4台(套)。

4.3技术与设计方案

2000亩喷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采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耕作模式建立,全部实行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做业,给水选用自动化喷灌进行灌溉,大型喷灌设备每次可覆盖460亩的灌溉任务,在干旱少雨时节可有效的保证农作物必需的水份。

能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更能满足一季双收,和部分优良早熟品种生长需要。

4.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某某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冯堡、庙湾村。

4.5项目建设时间

项目自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建设完成,2008年以后10年进行使用。

5.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728万元,其中基地土地租费240万元,引进优良品种种子费200万元,配套机井6眼72万元,购置大型喷灌设备6台(套)204万元,电力设备12万元。

5.2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所需728万元,资金来源从自治区农业产业办支持,项目单位自筹二个方面解决。

5.3资金构成

申请自治区农业产业办支持资金主要用于:

1.引进优良品种种子费200万元;

2.配套机井6眼72万元;

3.大型喷灌设备6台(套)204万元;

4.电力设备12万元。

项目单位自筹主要用于:

基地土地租费240万元。

6.效益评估

6.1经济效益

全部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一级以上马铃薯籽种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640万元,上缴税金38.4万元,净利润可达262.6万元,投资利润率可达到36.1%。

成本效益分析

1.销售收入=产量×销价=4000×1600=640万元

马铃薯种薯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每公斤1.6元。

产量按每亩2吨计算,面积2000亩。

2.税金=销售收入×6%=38.4万元

3.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折旧

①直接材料为引进籽种费用200万元;

②直接人工按40人,每月500元计算

直接人工=40×500×12=24万元

③制造费用按照设备设计,每小使用电力90度,一次喷灌30天,(依次循环交替进行喷灌。

)全年共需灌溉4次,0.74元/度计算制造费用=90×24×30×0.74×4=191808元.

机械化做业燃油费12万元,合计31.18万元

④折旧土地租赁按6年折旧(无净残值)240/6=40万元/年,

设备按6年折旧净残值10%

72+204+12=(288-288×10%)/6=259.6/6=43.2万元

生产成本=①+②+③+④=339万元

4.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成本-税金

=640-339-38.4

=262.6万元

5.投资利润率=年净利润/总投资×100%

      =262.6/728×100%

=36.1%

6.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一是可以极大增加全市优良马铃薯籽种的种子储备量,可对当地部分落后退化品种进行有效的更新换代,解决农户换种难的问题,使农民当年种植就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益;二是可以通过试点推广和改变现有的落后耕作模式,实现机械化耕种,为发展全市马铃薯产业化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可提供社会就业岗位40个,解决部分社会待岗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四是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树立品牌,达到产品出口要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