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0161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docx

温州医学院儿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1.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①新生儿出生体重男3.3女3.2

12岁内的儿童正常体重推算公式:

1-6月:

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

体重()=6+月龄×0.25;2-12岁:

体重()=年龄×2+8;2~12岁身高()=年龄×7+70()。

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4,6个月44,1岁46,2岁48,5岁50,15岁接近成人。

胸围出生时平均为32,上臂围>13.5为营养良好,12.5~13.5营养中等,<12.5营养不良

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方法1.均值离差法:

正态分布2.中位数、百分位数法:

正态和非正态分布。

3.标准值的离差法4.指数法5.生长曲线评价法

3.体格生长评价的内容:

①发育水平:

横向②生长速度:

纵向观察③匀称程度:

身材匀称?

体型?

头颅骨发育:

前囟:

1-1.5岁闭合,骨缝:

3-4个月闭合,后囟:

6-8周闭合。

4.性早熟:

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

性发育延迟:

女孩14岁以后,男孩16岁以后无第二性征出现。

脊髓下端:

胎儿时:

第2腰椎下缘,4岁时第1腰椎

5.运动的发育:

2~3月抬头;4-5月,翻身;6月,双手向前支撑坐;8-9月,用上肢拖着身体向前爬;9-12月独站片刻,1岁,独走几步。

6.窒息的预防措施:

(1)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2)分床睡,婴儿床上无杂物(3)就餐时勿大笑、大哭(4)饮食习惯,细嚼慢咽(5)不吃整粒的瓜子、花生、豆子及带刺、带骨、带核的食品(6)不玩体积小、锐利、带有毒性的玩具和食品

7.婴儿窒息的抢救:

步骤:

1.确定伤病者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2.实行5次拍背法1)将婴儿俯卧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向下,放在大腿上,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和颈部2)另一手手掌掌跟在背部肩胛3.如堵塞物未被排出,实行5次压胸法1)将婴儿翻转使其仰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向下,放在大腿上,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和颈部用另一手的两指在胸骨适当位置压迫5次4.检查口腔,如堵塞物仍未被排出,可重复实行拍背法及压胸法动作

主动免疫:

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免疫力。

被动免疫: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①接种工作的准备:

场所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应温暖。

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摆放有序。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②受种者的准备:

注射部位皮肤应清洁,防止感染;接种最好在饭后进行。

第四章儿童营养

1.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小儿对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较成人高;婴儿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较高,年龄越小,蛋白质供给量相对较多;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加,所需能量增多;生长发育消耗的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需;排泄消耗的能量。

小儿总需能量为以上五方面能量的总和。

日龄1周的新生儿约为60(2500),第2—3周约100,一岁以内婴儿每天为110(460)。

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3岁减去10,15岁是为60。

2.婴儿每日需水150,以后每3岁约减去25,至成日每日需40—45.

3.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喂养在小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满足营养需求:

母乳各种营养物质齐全且比例合适,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坑内⑵增进身体健康⑶哺乳方便易行⑷促进情感交流⑸有利于母亲恢复:

降低疝、肿瘤发病率,可逐渐消耗妊娠期储备的脂肪。

4.母乳喂养的护理:

⑴鼓励母乳喂养⑵维护乳母喂养⑶指导哺乳技巧①建立母乳喂养:

产后2周容易建立催产素分泌的条件反射,因此,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②指导哺喂方法(清洁准备→哺乳姿势→两侧乳房先后交替哺乳,每次尽量排空一侧后再换另一侧→退出乳头→喂后)③掌握哺乳时间:

婴儿2个月之前,提倡按需哺乳,随成长,可采取按时喂养,一般每2—3消失喂一次,每次喂乳时间约为15—20分钟④评估喂养情况⑷掌握母乳禁忌:

乳母感染或患有重症,心、肾等疾病时不宜喂养。

5.一般生后10—12月完全断奶

6.辅食添加原则:

⑴添加方式,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一种到多种⑵添加时机:

辅助食品的添加应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

天气炎热或患病期间应减少辅食量或暂不添加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⑶食物质量:

添加食品应单独制作,不要以成人食物代替⑷注意观察

7.辅食添加顺序:

4—6个月;泥状食物;用勺;6次奶,渐至一次餐,开始晚上禁喂。

7—9月;末状食物;学用杯;4次奶,一餐饭,一次水果。

10—12月;碎食物;断奶瓶,手抓食,手抓食,自用勺;3次奶,一次水果,二餐饭。

8.幼儿膳食安排:

食物应细、软、碎,易于咀嚼,食物多样化、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饮食以每日3餐,另加2—3次点心或乳品为宜。

学龄前小儿膳食安排:

4—7岁与成人接近,三餐外仍有1次下午点心,品种多样化,避免坚硬、油腻、辛辣。

避免挑食,偏食和多吃零食。

学龄儿和青春期少年膳食安排:

生长快,蛋白需60,学龄儿食物种类同成人,应含足够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以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第五章

1我国儿童医疗机构分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中的儿科。

2急诊抢救的五要素:

人、医疗技术、药品、仪器设备及时间。

3不同年龄小儿适宜的室温、相对湿度:

新生儿:

22-2455-65%婴幼儿:

20-2255-65%年长儿18-2050-60%

4幼儿对住院的反应:

反抗、失望、否认。

5与患儿沟通的途径:

①语言沟通:

优点:

能较清楚较迅速的将信息传递。

缺点:

不同程度的沟通注意技巧②非语言沟通③游戏④绘画

6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一)交谈技巧:

1主动介绍2使用适当方式3耐心倾听4注意声音效果5适时使用幽默6真诚理解7注意保护隐私

(二)非语言沟通技巧:

1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2平等尊重的体态动作

7小儿疼痛评估内容:

①疼痛原因②目前疼痛情况1)疼痛部位2)疼痛发作和持续时间3)疼痛性质4)疼痛程度5)疼痛表达方式6)伴随症状7)影响疼痛因素8)对患儿影响

8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

适合3岁以上小儿

9疼痛处理原则:

A询问及评估B相信C选择D给予E鼓舞及促进

10小儿用药特点:

①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②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③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④胎儿、乳儿易受母亲用药的影响⑤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11氯霉素中毒产生灰婴综合症;3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退烧药;服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苯巴比妥、地西泮、阿托品哺乳期慎用,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哺乳期禁用。

小儿退烧药常选对乙酰氨基酚,禁用复方解热止痛片,患水痘时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2口服法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鼓励和训练患儿直接服药,注意不要让患儿完全平卧或在其哽咽时喂药,喂药时最好抱起小儿或抬高其头部,以免呛咳。

婴儿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任何药不应混与奶中哺喂。

13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或每日(次)剂量=患儿体表面积(m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或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14小儿体表面积计算:

<30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0.035+0.1;>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15液体疗法常用溶液;①非电解质溶液②电解质溶液:

生理盐水、碱性溶液、氯化钾溶液③混合溶液④口服补液盐溶液(溶液):

用于给急性腹泻脱水患儿进行口服补液疗法,配方为:

氯化钠3.5g,枸盐酸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

临用前以温开水1000溶解。

16几种常用混合溶液的简便配置

混合溶液

张力

加入溶液

5%或10%葡萄糖

10%氯化钠

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

2:

1含钠液

1:

1含钠液

1:

2含钠液

1:

4含钠液

2:

3:

1含钠液

4:

3:

2含钠液

1

1/2

1/3

1/5

1/2

2/3

加至500

加至500

加至500

加至500

加至500

加至500

30

20

15

10

15

20

47(30)

——

——

——

24(15)

33(20)

17三定:

定量、定性、定速;补液原则:

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两补:

见尿补钾、惊跳补钙。

补钾原则;①见尿补钾或来诊前6h曾拍过尿②补钾浓度0.15-0.3%(<0.3%)③禁忌:

静脉直推,可能引起心肌抑制死忙④一日补钾总量静输时间不少于6-8h⑤静脉补钾时间4-6h

18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

(1)累积损失量:

①补液量:

轻度脱水30-50,中度脱水50-100,重度脱水100-150②输液种类:

低渗性脱水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高渗1/3-1/5张含钠液③补液速度:

原则上先快后慢,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开始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2:

1液),按20于30分钟至1小时内静脉输入。

其余累计损失量在8-12小时内完成,约每小时8-10

(2)继续损失量①补液量:

腹泻患儿按每天10-40计算②补液种类:

1/3-1/2张含钠液,同时注意补钾③补液速度:

于补充累计损失量完成后的12-16h均匀滴入,每小时约5(3)生理需要量①补液量:

一般每代谢100(418)能量需要120-150水,婴幼儿每天需水60-80。

②补液种类:

钠、假、氯的需要量各为2-3(100)可用1/4-1/5张液补充,口服,不能口服者静滴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含0.15%氯化钾)③补液速度:

同继续损失量。

19腹泻引起脱水第一天补液总量:

轻度脱水90-120,中度脱水120-150,重度150-180.液体种类:

低渗性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1/2张含钠液,高渗性1/3-1/5张含钠液。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1.新生儿:

从期待结扎至出生后慢28天称为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

2.新生儿分类:

(1)根据胎龄分类:

①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260~293d)的新生儿。

②早产儿-小于37周(259d)③过期产儿-胎龄≥42周(294d)

(2)据出生体重分:

①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g②低出生体重儿,<2500g。

<1500g的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1000超低出生体重儿③巨大儿,>4000g者。

(3)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

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4)高危儿:

①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②异常分娩的新生儿③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3.正常足月儿的护理措施: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新生儿出生后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保持...舒适体位,专人看护,避免物品阻挡...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②保暖:

戴帽、母体胸前怀抱、母亲“袋鼠”式怀抱、热水袋、婴儿暖箱、远红外辐射床等。

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辐射式保暖床,毛毯。

③喂养:

提倡早哺乳,按需哺乳。

无法母乳喂养的,510%葡萄糖水,如无消化道畸形,吸吮吞咽功能良好的,给予配方乳。

④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勤洗手,清洁无菌。

保持脐部清洁,75%⑤预防感染:

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勤洗手,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⑥健康教育⑦发展性照顾(减少不良刺激;减少声音和光线刺激;其他措施-舒适体位-侧卧,提供非常营养性吸吮,保持平静。

6.小于胎龄儿在宫内常处于慢性缺氧状态,易发生围生期窒息、胎粪吸入综合症、红细胞增多症等。

护理:

①积极复苏,密切观察呼吸情况②维持体温恒定③维持血糖稳定④促进亲子关系⑤并发红细胞增生者可进行部分换血。

7.新生儿窒息:

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免除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治疗要点】①预防及积极治疗孕母疾病②早期预测③及时复苏:

按复苏方案。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和环境(保温)④复苏后处理。

【护理措施】

(1)复苏:

①复苏程序:

严格按A→B→C→D步骤进行。

A通畅气道B建立呼吸:

拍打足底和摩擦婴儿背部以促进呼吸。

无自主呼吸的应加压给氧。

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但不盖住眼睛;同期频率为40~60次/分,吸呼比1:

2。

C恢复循环: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s后,心率<60,或心率在60~80不再增加,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可采用双拇指法:

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后背。

中示指法:

操作者一手中示指按压胸骨体下1/3处,另一只手或硬垫支撑儿童背部;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1次),压。

下深度为1.5~2,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壁;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波动。

D药物治疗: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的应用。

②复苏后监护:

监护的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和窒息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注意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大小便异常、感染和喂养等问题。

(2)保温:

维持患儿肛温36.5~37度(3)家庭支持。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

【病因】①缺氧@围产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呼衰@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②缺血:

心跳停止或严重的心动过缓;重度心衰或周围循环衰竭。

【发病机制】

(1)脑血流量改变:

①不完全性时,器官间血液重新分布,脑血流↑;如缺氧继续存在,脑血流灌注下降,血压↓,遂出现第二次血流重新分布,此时大脑皮层矢状窦旁区和其下面的白最易受损。

缺氧及酸中毒还可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缺血性损伤。

②完全性窒息:

无二次血流分布,损害以丘脑和脑干为主,而脑外气管和大脑半球损害可不严重。

(2)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

①低血糖和代酸②产生减少,细胞膜钠泵、钙泵功能不足(3)神经病理学改变:

①足月儿皮质梗死及深部灰质核坏死②早产儿二则脑室周围出血和脑室内出血多见。

【临床表现】①意识改变②肌张力变化③原始反射异常④惊厥。

据病情不同可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

兴奋、激惹、下颏出现颤动。

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

无瞳孔改变,前卤张力正常,脑电图正常,预后好,中枢性呼衰。

@中度:

嗜睡、反应迟钝、及张力减低。

前卤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减弱,瞳孔缩小,脑电图异常,可留有后遗症。

@重度:

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前卤张力增高,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瞳孔放大,多数留有后遗症。

脑电图明显异常。

【治疗要点】①支持疗法②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③治疗脑水肿④亚低温治疗【护理措施】①给氧②降温③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降温、维持、复温、监测④早期康复干预。

9.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①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生理活性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缩,稳定肺泡内压,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

在18~20周开始产生,缓慢增加,35~36周迅速增加,故在早产儿更为多见。

糖尿病孕母、围产期窒息、低体温、各种原因所致的胎儿血流量减少、早产儿,均可诱发。

②的缺乏→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顺应性降低。

呼气时功能残气量明显降低,肺泡易于萎陷,吸气时肺泡难以充分扩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缺氧和2潴留。

由于肺泡通气量较少,导致通气不良,出现缺氧紫绀。

缺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导致在动脉导管、卵圆孔水平亦发生右向左分流,青紫加重,缺氧明显,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也可导致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出生时可以正常,也可无窒息表现。

在生后2~6h内出现呼困,呈进行性加重,表现青紫,呼气性呻吟,呼吸浅表、节律不整,稀奇事胸廓凹陷,出现鼻翼扇动,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听诊两肺呼吸音降低,早期无罗音,以后可听到细小水泡音,心音减弱,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h后明显好转。

【辅助检查】气血分析、和S比值、X线检查、胃液震荡试验。

【治疗要点】纠正缺氧;替代治疗(取仰卧、左侧、右侧、和再仰卧位各1/4量缓慢注入);维持酸碱平衡;支持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自主呼吸受阻;气体交换受损;营养失调;感染。

【护理措施】①保持呼吸通畅②供氧:

头罩选用适合的型号,辅助呼吸、呼气末正压呼吸()③保暖④喂养⑤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肺透明膜病

湿肺

多见于早产儿

见于接近或是足月儿

常存围产期窘迫

孕妇可能有服用镇静剂史

缺乏

肺液吸收延迟引起

胸片呈通气不足,有支气管充气影

肺片充气正常、肺纹理增粗,肺间质和肺泡积液症

需持续给氧数天,常需辅助呼吸,病情重,预后差

有时需氧,不需辅助呼吸,病情轻,预后好

10.胎粪吸入综合症发病机制:

缺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不张→肺泡通气-血流灌注失调失衡;破坏→缺氧、新生儿持续肺a高压;胎粪内胆酸、胆绿素胰酶等→肺组织炎症性反应→肺水肿、肺透明膜病。

【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困、呻吟、三凹征、发绀。

严重者常有意识障碍、颅压增高、惊厥等,以及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低钙血症和肺出血等。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除引起严重青紫外,还可出现心脏扩大、肝大等心衰表现。

【护措】①保持呼吸通畅②合理用氧③保暖和喂养④密切观察病情⑤健康教育。

11.新生儿黄疸:

是胆红素(大部分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现象。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

生后2~3d

生后24h内出现

消退时间

生后2~3w

>2~4w长

退而复现

血清胆红素

<205.2μ

>...

上升

(-)

>5

一般状态

良好

12.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

①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尿路感染、细菌毒素)②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胎粪延迟排迟、低血糖、缺氧、酸中毒)【治疗要点】①找出病因,治疗基础性疾病②给予蓝光疗法③保护肝脏④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⑤适当用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

13.新生儿溶血病: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临床表现】①黄疸,溶血者出现早,上升快,黄疸深②贫血,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③肝脾肿大④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14.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做好相关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

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

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

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②喂养:

黄疸期间常表现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为养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

保证奶量摄入。

(2)针对病因的护理:

①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②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

纠正酸中毒,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③合理安排补液计划(3)健康教育: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配合。

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若为红细胞G6缺陷者,需拒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1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寒冷、早产酒精消毒,有分泌物者先用3%的双氧水棉签擦拭,有肉芽组织可用硝酸银烧灼局部。

做好皮肤护理。

⑤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卡介苗。

⑥新生儿筛查:

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半乳糖血症。

⑦健康教育:

促进母婴感情建立;宣传有关育儿保健知识、新生儿筛查。

4.早产儿特点:

(1)外观特点:

体重<2500,身长<47,哭声轻,经济软弱,四肢及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足底纹少,

(2)生理特点:

①呼吸系统: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浅表而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如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s,或虽不到15s,但伴有心律减慢(<100次/分)并出现紫绀及四肢肌张力下降称呼吸暂停。

..②循环系统:

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③消化系统:

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

④血液系统:

血小板数量略低,贫血常见;、、贮存较足月儿低,易发生出血、贫血、佝偻病。

⑤泌尿系统:

...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低钠血症。

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可发生晚期代谢酸中毒。

⑥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的关系。

...易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脑室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⑦免疫系统:

...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很不完整。

⑧体温调节:

....能力差,基础代谢低,产热少,易散热,导致硬肿症。

5.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①维持体温恒定:

体重小于2000g者尽早置婴儿暖箱保暖,室温24~26,湿度5565%②合理喂养:

尽早开奶,提倡母乳喂养。

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间歇鼻饲喂养。

早产儿缺乏依赖凝血因子,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C、D、E和铁剂。

③维持有效呼吸:

维持2在50~70,29093%,呼吸暂停者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予氨茶碱静滴。

④密切观察病情:

除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外,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情况。

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要精确。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定时巡回。

防治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为低体温、硬肿、多器官功能损害。

治疗:

@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支持疗法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纠正代谢紊乱。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低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感染、窒息有关。

@营养不足与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护理措施;1、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若肛温>30℃,>0,提示体温低,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

(2)肛温>30℃时,多数患儿<0,提示体温很低,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热。

每小时提高箱温1~1.5℃,箱温不超过34℃,在12到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节箱温。

(3)如无上述情况者,课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

2、合理喂养能吮吸者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能量供给。

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加强皮肤护理,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5、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硬肿程度、有无出血症状等。

6、健康教育。

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能量和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临床上常见的3种类型:

能量不足引起的消瘦型,蛋白质不足引起的浮肿型,之间的消瘦-浮肿型。

病因:

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多、消耗过大。

2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