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568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植被破坏

(1)原因:

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后果: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保护植被的措施

(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思考

1.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恢复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对本地区带来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 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小气温差异;增加降水,减小风速;增加生物多样性。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2.原因:

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类型

含义

有效办法

目的

就地保护

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方式

建立自然保护区

维护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迁地保护

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思考

2.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有什么区别?

答案 就地保护是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环境保护起来,以便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其范围比较广,保护的对象是生态系统。

迁地保护只能是对单一的物种进行保护,它主要适用于对高度濒危的物种进行抢救,以避免该物种的灭绝。

就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的办法是建立动、植物园等。

探究点一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探究活动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0~7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在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沟壑中修建__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因此,在开采这一类矿产时要有计划地________________,开展矿区________________工作,避免因采矿引起大规模水土流失。

答案 

(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4)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 封坡育林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 淤地坝

(5)煤炭 存放表土 土地复垦

解析 第

(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森林的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呈正相关。

(2)题,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从而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相反植被遭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3)题,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降水、风、地形、土壤,这些因素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

第(4)题,由于黄土高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就要在工程、农业技术、生物措施等方面做好工作。

第(5)题,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煤炭尤其是在露天开矿时,应做好表土存放工作,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

反思归纳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措施

具体表现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种草,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工程措施

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平整土地、开展土地复垦等

农业技术措施

改良灌溉方式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施肥、选育良种、深耕改土、轮作套种、地膜覆盖等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与建设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牧区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牧

开发风能、太阳能、农村小水电、沼气,营造薪炭林等,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探究点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

探究活动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如果申请专利,他将超过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墨西哥电信大亨)、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人)等人成为全球首富。

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

据此回答

(1)~(3)题。

(1)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2)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  )

A.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B.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使水稻基因突变

C.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

D.东北地区,可利用黑土地肥沃的土壤培养优质水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

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

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1)B 

(2)C (3)A

解析 第

(1)题,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2)题,培育水稻良种需要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海南岛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

第(3)题,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大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对人类影响极大。

反思归纳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质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点训练一 保护植被的措施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在一起,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  )

A.综合治理与开发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

C.修筑梯田D.烧荒耕种

3.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  )

①改革耕作技术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答案 1.D 2.A 3.C

解析 第1题,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

第2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烧荒耕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第3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

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故不合适。

对点训练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6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联合国设立“生物多样性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最大限度地开发生物资源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确保世界粮食安全

D.禁止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

5.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么快的灭绝速度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不断增长 ②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生物进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上建立了很多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B.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C.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D.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

答案 4.B 5.A 6.C

解析 第4题,当前,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

第5题,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物种灭绝,但速度要慢得多;题目中的“这么快”是题眼,应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思考。

第6题,“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才是建立基因库的最主要的目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对点训练三 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7.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

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

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  )

C.水土流失(  )D.水体污染(  )

(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

(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欧洲表现较突出的是________。

(4)环境问题乙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上游地区该环境问题对地区A造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丙 甲 乙 丁

(2)黄土高原

(3)丙

(4)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河湖淤浅,洪涝加剧

解析 第

(1)题,思路分析如下:

(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3)题,欧洲经济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多,降水丰富,酸雨危害严重。

第(4)题,乙为水土流失,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地区A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河湖蓄水能力变差,易发生洪涝。

课时作业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①a—饲料 ②b—养禽 ③c—秸秆 ④d—发电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③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③

答案 1.B 2.A

解析 a代表为养禽业提供饲料;b代表牲畜的粪便可以用来发展沼气;c代表秸秆作为发展沼气的原料,最终以废渣液的形式回归土壤,增加土壤肥力;d是用沼气发电改善农村的生活用能结构,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读下图,分析回答3~4题。

3.该图表示的主题是(  )

A.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B.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C.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

D.森林资源的分布

4.图中A、B两地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 荒漠化

C.草场退化 荒漠化

D.荒漠化 水土流失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分析图示地区,图例所示阴影地区是我国农垦区与牧区的交界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较为严重,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区。

第4题,图中A地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B地处于黄土高原,据此判断各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1973年长江沿岸刀鱼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10年80吨,2011年12吨。

2012年长江刀鱼开捕已经超过20天,镇江渔民却一点收获也没有。

由于产量稀少,当下刀鱼卖到最高8000元的单价,冲上了天价的宝座。

据此回答5~6题。

5.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

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

C.长江含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

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6.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

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由于刀鱼价格昂贵,吸引渔民大肆捕捞,导致刀鱼数量急剧减少。

第6题,只有限定捕鱼量和捕鱼期,才能实现刀鱼的可持续捕捞。

江西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生态处理垃圾。

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

C.费用较高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8.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9.生物降解是自然净化的一个生要机理和途径,下列关于生物降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

B.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

C.将生物降解应用于垃圾处理工艺,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D.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答案 7.C 8.A 9.B

解析 第7题,蚯蚓不仅能吃掉食物垃圾,且蚯蚓制造的“副产品”,如排泄物和脱落的表皮,是草坪极好的肥料。

这一过程符合生物循环原理,且费用较低,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但这一过程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如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等。

第8题,蚯蚓能减少70%的有机垃圾,而且消除了垃圾的臭味,因此,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了环境。

B、D两项属于经济角度,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C项明显错误。

第9题,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

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如塑料。

因此,生物降解不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也可能造成某些污染物的蔓延,带来更多的危害。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和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

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简述解决目前青海湖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流域内封山育林育草,提高涵养水源能力,确保入湖水量;防止水体污染;严格控制湖区及周边工程建设,防止沙化面积扩大;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生产规模(退耕退牧还湖还林草);正确引导旅游业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加强宣传和环保执法,提高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与法律观念;加强环境监测与研究,实施科学保护措施;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解析 目前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湖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做起。

11.下图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土地资源是__________,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该土地资源退化严重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其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防治该土地资源退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草场资源 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

(2)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3)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

解析 

(1)读图,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和青藏高原区,所以该土地资源是草场资源。

主要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

(2)甲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是草场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主要人为因素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的再生能力。

(3)防治草场的退化,有效措施是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