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30581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护理质量控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质量控制.ppt

《护理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质量控制.ppt(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质量控制.ppt

第四节、护理质量控制,一、护理质量标准及标准化管理二、控制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三、护理质量评价,

(一)概念

(二)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三)标准化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四)护理标准体系结构(五)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一)概念1、标准2、护理质量标准3、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标准:

是衡量事物的客观准则,是技术管理与工作质量管理的依据,是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或其他事物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例如:

怎样才算体重超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2024.9正常2529.9超重大于30肥胖症,护理质量标准:

是判断护理工作质量的准则,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

分为国家标准(如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市级标准、院级标准。

如今我国加入了WTO,护理管理逐渐达到了国际标准。

例如:

物品灭菌怎样才算及格?

高度危险性医疗用物(如注射器等)必须无菌,不得检查出任何微生物;中度危险性医疗用物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低度危险性医疗用物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

是指制定、修订、执行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过程,是护理管理的关键。

意义:

有利于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有秩序地进行。

标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1、以标准为中心,注重业绩评价的管理;2、以标准为中心的系统整体管理;3、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参与授权式管理;4、标准化、科学化统一管理;5、以患者为中心,逐渐完善各项标准。

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原则:

1、标准制定方法:

管理者和执行者共同参与,抓住关键环节,制定出护理工作标准,反复思考讨论,拟定出草案,有关专家进一步修订,经护理部认可,提交医院审批执行,标准制定原则:

1、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实事求是的原则;4、系统标准的原则;5、数据化的原则。

1、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护理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ISO09004-2国际标准(引言)中指出:

“在一个组织中质量的创造和维持取决于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目的是保证顾客的需要得到理解和满足”医院中顾客就是患者,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是标准化管理的首要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立质量输入标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人不能录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物品材料不要购进;未经质量教育培训的人员不能上岗;消毒不合格的物品不能使用等预防标准体系;预防标准的制定三查七对制度;室内消毒隔离制度;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等等。

3、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

4、系统标准的原则;5、数据化的原则:

制定定性和定量标准,使各级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定期进行抽样检查,按照统计学原理,用样本质量了解分析整体质量。

(四)护理标准的体系结构1、质量标准的分类2、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护理技术标准体系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护理信息管理标准,1、质量标准的分类:

(1)根据使用范围:

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文件书写标准(如体温单的规范书写)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2)根据管理期望:

规范式标准:

由专家制定经验式标准:

各医院根据本医院经验制定(3)根据管理过程结构:

划分为结构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等。

(4)根据使用目的:

方法性标准和衡量性标准。

2、护理质量标准体系: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护理也不例外。

护理业务技术的特点是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为了更好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必须做到护理技术标准化管理。

(1)护理业务技术标准体系1)基础护理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值为8590%)基础护理及格人数基础护理及格率=X100%抽查基础护理的总人数2)护理诊疗技术操作标准:

(标准值为9095%)考核护理技术操作及格人数护理技术操作及格率=X100%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总人次数,3)危重、一级护理质量标准:

(标准值:

8590%)特级、一级护理患者及格人数特级、一级护理及格率=X100%抽查特级、一级护理患者总人数4)整体护理质量标准:

(二甲以上医院开展率100%)开展整体护理单元数整体护理开展率=X100%全院护理单元总数,5)新业务、新技术引进与开发标准:

论文发表篇数实现技术革新率=X100%要求达到技术革新或论文发表次数标准值:

每年完成本院新业务、新技术=2项,在地方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篇。

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

标准值:

无菌物品灭菌及格率100%,一次性物品“五个一”执行率100%。

7)护理文件书写标准:

(标准值:

9095%)书写合格份数护理文件书写及格率=X100%抽查护理文件份数,

(2)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标准要求:

开设生命绿色通道,设导医服务,消除门诊“三长一短”现象;设首诊负责制;医院各标志清晰,环境绿化,方便患者。

标准值:

患者满意程度达100%患者满意人数护理服务标准率=X100%被抽查患者总数,(3)护理管理质量标准:

岗位责任制一般护理管理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需要大家共同执行的管理制度,(4)护理信息的管理:

1)护理信息的特点是:

来源广泛、内容繁杂、随机性大、质量要求高。

2)管理的内容:

护理信息的收集:

可以从院内采集,如护理工作的各种报表,其他辅助科室的统计数字等。

护理信息的处理:

通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等,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储存和利用。

(五)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是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论,在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网和文明医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建立和实行对医院宏观管理所运用的方法。

有法可依:

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工作同时进行。

1、医院分级管理:

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医院:

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病床数在100张以下)。

二级医院:

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病床数在101500张之间)。

三级医院:

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病床数500张以上)。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实际执行中,一级不分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医院,梅州市中医院,二甲医院,如刘伦恩纪念医院、梅州市梅江区妇幼保健院等属于一级医院。

2、医院评审:

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一种医院质量评估制度,国际上通称“医疗机构评审”,其含意是由一个医疗机构之外的专业权威组织对这个机构进行评估,以判断评定这个机构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

2011年4月发布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是目前医院评审的最新标准。

(1)各级医院基本标准:

是各级医院都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医院开业资格认定的标准,若达不到“基本标准”,不予通过,定为不及格医院,新申请开业的医院则不予批准。

(2)各级医院分等标准:

甲等:

分等标准考核须达900分以上(含900分)乙等:

分等标准考核须达750分至899分丙等:

分等标准考核在749分以下(含749分)(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按1000分计分划出来的),二、控制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标准化管理(三)PDCA循环管理(四)全面质量管理(ISO),

(一)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质量教育:

把护理人员当做“社会人”和“抉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能自由地表达意见。

2、建立健全责任制:

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各负其责、把好质量关。

二、标准化管理,1、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2、加强基础与环节质量控制,3、综合、系统地执行标准化管理,(三)PDCA循环管理PDCA循环,又叫做质量环,是管理学中一个通用的模型。

于1950年被美国的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APActionPlanCDCheckDo,P(plan):

计划D(do):

实施C(check):

检查A(action):

处理,

(1)计划阶段1)收集资料:

如在查房的时候收集。

2)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出各种影响因素。

3)找出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影响的因素有主次之分,要抓住主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制定明确的计划:

包括实施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责任部门、执行者和方法等。

(2)实施阶段(3)检查阶段:

检查实施的进度和效果(4)处理阶段:

1)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将经过反复验证之后证明是正确的纳入有关制度或标准内;2)发现新的问题,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1)某医院发现本医院里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发生尿道感染的概率比其它医院高出10%左右。

(2)于是该医院成立调查小组调查原因。

(3)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该医院使用的留置尿管的材质与其它医院的不一样之外(该医院采用橡胶管,其它医院大多采用硅胶管),其它影响因素如:

导尿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质量、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短、病人的年龄等都无多大差别。

(4)调查小组决定购置一批硅胶导尿管,并在几个科室先使用,观察效果。

(5)指定的科室的病人留置导尿管时使用硅胶导尿管。

收集资料,调查原因,找出主要因素,制定明确的计划,实施计划,(6)一段时间之后,统计使用硅胶导尿管的几个科室的病人尿路感染率,发现比其他使用橡胶导尿管的科室的感染率低。

(7)调查小组得出结论:

以后该医院里需要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一概改用硅胶导尿管。

检查效果阶段,处理阶段:

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纠正错误的,肯定正确的。

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解决。

2、PDCA循环特点:

(1)大环套小环。

大环相当于护理部的质量管理,小环相当于各个护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小小环又相当于每个护士个人的质量管理,

(2)阶梯式运行,(四)全面质量管理(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

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ISO,产品销售服务,产品加工与服务相结合,法律顾问型服务,药物、病房环境、门诊的就诊条件等,护士给病人打针、送药和一些基础护理等,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医院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