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606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三维学习方案新版新人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热力学温度:

T=273.15k+t

3.温度计

(1)用途:

测物体温度。

(2)种类

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按测温物质分为水银、酒精、煤油温度计。

(3)原理:

常用温度计依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温度单位:

摄氏度(oC)

使用方法:

①估②选③看④放⑤读。

4.体温计

(1)用途:

测量人体温度。

(2)量程:

35oC—42oC。

(3)分度值:

每一小格代表温度值为0.1oC。

(4)结构特点:

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缩口。

(5)使用方法:

测温前要选甩;可离开人体计数;消毒时用酒精棉擦。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物质存在状态为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

(1)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熔点:

晶体熔化时温度。

(3)特点:

晶体熔化不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不断吸热不断升温。

3.凝固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凝固点:

晶体溶液凝固时的温度。

(3)特点:

晶体凝固时不断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不断放热不断降温。

4.晶体:

有一定熔点的固体物质。

如:

海波、水晶、石英、冰。

5.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点的固体物质。

如: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三、汽化与液化

1.汽化

(1)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方式:

蒸发和沸腾。

蒸发定义:

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蒸发特点:

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腾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液化

(1)定义: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法: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常见现象:

雾、露、“白气”、石油液化气、水缸“出汗”。

四、升华与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如:

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冬天积雪变少。

2.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霜、雪、雹、冰花、冰棒上“白粉”、灯泡内壁变黑。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2.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知道晶体熔点,会查熔点表。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4.知道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

知道蒸发过程吸热及其应用。

5.知道沸腾现象。

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知道沸腾过程吸热。

6.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7.能说明解释自然界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摄氏温度规定的方法

常用温度计采用摄氏温度,符号用t表示,单位符号是oC。

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oC,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C,在0oC和100oC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oC。

在今后学习中大家要知道大气压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是0oC,沸水的温度不是100oC。

2.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的方法

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③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④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待示数稳定后再计数;⑤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量人体温度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内,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4.蒸发和沸腾现象区别与联系。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必须达到沸点并继续加热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温度降低

温度保持不变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要吸热

5.六种常见物态变化过程与物质状态及吸热、放热情况理解识记图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与联系

晶体

非晶体

状态

固体

固体

熔化过程

吸热

吸热

凝固过程

放热

放热

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没有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放热

持续吸热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o

 

A.知识与技能类问题处理方法

【例题1】据《北京晚报》报道:

2009年1月4日,阴天,气温约为-15oC,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提出你的见解,说说这雪为什么不见了呢?

(2)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答案】

(1)雪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当时气温(-15oC)说明没有雪熔化的条件;“脚下干爽”说明没有留下水迹,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入到沙中。

而雪是可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消失的,所以只可能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例题2】有一杯很烫的水,要使这杯水冷却得快些,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

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答案】方法一:

在很烫的水中加冰块或加冷水。

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低温物体吸收烫水的热量,使烫水放出热量降低温度。

方法二:

将这杯水倒入大盆里或大碗里,增加水的表面积,使水蒸发较快,温度快速降低。

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增大液体表面积,从而加快水蒸发,使烫水放热冷却得快些。

方法三:

用嘴吹气或用电风扇吹。

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加快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水分蒸发,使烫水放热冷却快些。

【解析】蒸发致冷。

能使水快速蒸发的做法是冷却这杯水的最佳途径。

那么自然就会想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和空气流动。

从三个方面来做都是可行的。

【例题3】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室外冻冰的衣服会变干B.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C.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D.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答案】D

【解析】回答这类问题要求同学们对物态变化要了如指掌,要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现象的特点。

A是固态直接变气态是升华现象;B是液态变固态是凝固现象;C是气态变液态是液化现象;D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

冰花附在玻璃内表面上,是凝华现象。

B.过程与方法类问题处理办法:

【例题4】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相同。

②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表中:

时间

t/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T1/oC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T2/oC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oC。

经过40分钟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oC;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oC,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③除了通过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答案】①质量;②20;39;52;泡沫塑料比棉絮保温效果好;③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解析】

问题

(1):

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

控制变量法。

问题

(2):

现在研究两种物质的保温性能,除了保温材料不同外,其余影响水温变化的各个量都应一致。

水的多少会影响水温变化吗?

答:

会,所以应控制水的质量也相等。

问题(3):

水自然冷却达热平衡后,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有何关系?

答:

相同,室温为20oC。

问题(4):

实验进行到40分钟时,泡沫塑料组的水温为多少?

与水的初温相比降低了多少?

答:

41oC,降低了39oC。

问题(5):

实验进行到40分钟时,棉絮组的水温为多少?

与水的初温相比降低了多少?

答:

28oC,降低了52oC。

问题(6):

降温快的保温效果好还是降温慢的保温效果好?

答:

降温慢的。

问题(7):

实验结果表明哪种材料保温效果更好?

答:

泡沫塑料。

问题(8):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哪两种方法?

答:

相同时间条件下,比较物体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条件下,比较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

问题(9):

除了通过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答:

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较两者所用时间的长短。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问题处理办法:

【例题5】阅读《向天取水》这篇短文,回答提出的问题: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

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7%。

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建造水库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哪些物态变化?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解答。

(3)水库大坝建成上窄下宽,原因是什么?

(4)针对每一个家庭而言,请你提出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这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也是中考热点命题内容。

(1)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这个过程为汽化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个过程为凝华现象;冰变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为熔化现象。

所以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凝华和熔化。

(2)干冰降雨的过程蕴涵哪些物理知识呢?

我们知道将干冰播撒在冷云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那么空气中水蒸气部分会液化成小水滴,部分水蒸气可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这个过程包含了液化和凝华现象。

(3)建水库大坝用来储水,是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也这样做过。

这里所说的大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产生的压强随尝试的增加而增大,大坝下面做的宽能防止水的较大压力,不至于冲坏大坝。

(4)节约用水是全体公民的职责,对祖国、对社会、对人类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对每个家庭而言,节约用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合理实施。

①用洗米水浇花;②用洗碗水再洗菜;③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④及时关掉水龙头,并且关紧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夏天喝冰镇饮料,瓶的外壁常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以下现象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它不同的是()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草叶上的露珠

C.秋天早晨往往有浓雾D.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吸热D.干冰凝华吸热

3.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

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液化

5.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请熄火加油!

”“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6.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

C.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

D.为了防止病人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

7.当室内温度为20oC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8.在寒冷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

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9.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

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10.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1.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12.关于“雨、雪、雾、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的雪是汽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气压)可知:

(1)80oC的酒精是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oC,此时应选用(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14.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的熔化活动中,作出了如图的图像,从图像可知,这种固体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15.罕见的冻雨、雪灾,造成巨大损失。

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温度低于0oC),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热量。

16.我国北方地区常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

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17.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晾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18.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

这是由于水的温度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

1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

20.夏天,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的泄气发生现象形成的,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的(填“上”或“下”)。

21.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很烫,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

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称)热的缘故。

22.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用热风干手器干手;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三、科学探究题(23题14分,24题14分,共28分)

23.某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该晶体的熔点是;

(2)该晶体从300oC到开始熔化共用了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用了分钟时间;

(4)该晶体熔化后温度升高到;

(5)图像上段物处于固态,段物质是液态,BC段物质处于状态。

24.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认清它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

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oC,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装置,如果想节约一些酒精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现沸腾,请写出两种使瓶内水再沸腾起来的方法。

(1);

(2)。

四、分析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5.冬天,北方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填“内”或“外”)的窗缝处,这是为什么?

26.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五、综合应用题(27题6分,28题12分,共18分)

2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和水的物态变化有关,当温暖潮湿地面处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那里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成了小水滴,形成美丽多姿的云朵。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中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耀下,云带呈献白色。

(1)在形成云带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2)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瓶外往往出一层“汗”,擦去后,很快会双出一层“汗”,这是为什么?

(3)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雾天比其它地区要多,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

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物态变化综合智能训练模拟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A;2.B;3.B;4.C;5.B;6.D;7.C;8.D;9.C;10.B11.B12.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

(1)气;

(2)酒精;14.晶体0℃;15、凝固放出;16.

(1)升华;

(2)用淘米水浇花;17.表面积,温度;18.熔点熔化;19.凝华,吸收;20.液化,下;21.汽化吸收;22.蒸发,升华

三、科学探究题(23题14分,24题14分,共28分)

23.

(1)330℃;

(2)3;(3)4;(4)380℃;(5)A,CD,固液共存

24.量程,分度值,98,不变,提高水的初温,将瓶密封向外抽气,将瓶密封向瓶上浇冷水。

四、分析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五、综合应用题(27题6分,28题12分,共18分)

27.

(1)液化;

(2)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

滴附着在瓶上导至“出汗”,擦去后,水蒸气又会液化,所以又会出一层“汗”。

(3)

烟尘污染严重地区,这些烟尘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液化后附着在烟尘上,形成

雾,所以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

28.

(1)比热容;

(2)D;(3)B;(4)图略,121;(5)升高,水份蒸发导致混合液中防冻液含量变大,所以沸点变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