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613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docx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

高三地理综合考试(自然地理)选择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

?

?

学校1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金秋到来,大家普遍期待秋高气爽,但黄金周刚结束,北京就迎来了严重雾霾。

2014年10月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秋首个霾黄色预警,涉及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

8日早上6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天津、河北等地均出现霾重污染天气。

回答下题。

1.对于此次雾霾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10月7日开始,华北地区逐渐转为稳定天气控制,污染物开始快速积累

B.近期北京地区逆温状况严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C.这次雾霾是受不久前日本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影响形成的

D.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本次雾霾形成与部分省市秸秆焚烧有关

2.下列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中,目前在我国切实可行的做法是()

A.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禁止私家车出行

B.出行时佩戴PM2.5口罩,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运动

C.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给所有汽车安装过滤器,做到尾气达标排放

D.雾霾天气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必须将通过法律手段,让相关部门承担医疗费用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10月7日开始,华北地区逐渐转为稳定天气控制,污染物开始快速积累,形成雾霾天气。

A正确。

有逆温现象,有利于雾的形成,近期北京地区逆温状况严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B正确。

这次雾霾的与不久前日本火山喷发出无关,C错误,选C。

此时正值秋收,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本次雾霾形成与部分省市秸秆焚烧有关,D正确。

2.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但不能禁止私家车出行,A错。

出行时佩戴PM2.5口罩,尽量减少出行,是减少雾霾影响的有效措施,B对。

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给所有汽车安装过滤器,做到尾气达标排放,目前不能做到,C错。

雾霾天气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但不可能让相关部门承担医疗费用,D错。

考点:

环境问题的类型及成因,应对雾霾的措施。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3.关于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3—4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梅雨天气

B.4—5月,受亚洲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梅雨

C.梅雨是对流雨,7—8月份江淮地区气候炎热,暖热气流强烈上升形成

D.梅雨是锋面雨,由于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在6—7月间形成梅雨天气

4.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关系是()

A.二者呈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B.在安徽省的南部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5.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华北地区降雨强度增大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导致卫星报废

C.昆仑站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同样增强

【答案】

3.D

4.A

5.D

【解析】

试题分析:

3.梅雨是每年6-7月份在我国江淮地区形成的江淮准静止锋产生的连续性降雨,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属于锋面雨,D对。

A.B.C错。

4.读图,首先要认清各省区的形状,然后判断相关性。

图中,图中东北部正相差数值最大,A对。

安徽北部正相关,南部负相关,B错。

读图,图中西北部是正相关,且数值较大,C错。

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D错。

5.太阳黑子活动对降水有影响,但不一定是正相关,A错。

黑子活动与耀斑活动周期一致,所以耀斑也会增强,导致无线电信号受到干扰,但不会造成卫星报废,B错。

昆仑站有极昼现象,但出现时间与黑子活动无关,C错。

黑子活动增强时,耀斑爆发强度同样增强,D对。

考点: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省区名称形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14年4月6日上午,菲方在南海半月礁海域开展“海上执法行动”,对一艘中国渔船“登船检查”。

称发现船上有500只海龟,扣留中国渔船。

据中国海洋协会的数据,南中国海至少已有10万只海龟被捕杀。

回答下题。

6.关于半月礁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岛B.火山岛C.珊瑚岛D.沉积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龟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对海洋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B.渔民是碰巧捕捞到海龟,不是有意捕杀,不该扣留

C.半月礁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法律允许渔民在海洋中自由捕捞,菲方不应多事参与

D.海龟繁殖能力强,捕捞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

6.C

7.A

【解析】

试题分析:

6.根据材料,半月礁位于我国南海,属于热带海域,是热带海域的珊瑚虫遗体堆积,露出海面形成的珊瑚岛,C对。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海水上升或陆地下沉与大陆隔开形成,一般距大陆近,被海峡隔开,该岛距大陆远,A错。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B错。

沉积岛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D错。

7.海龟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有重要意义,A对。

船上500只海龟,渔民不是碰巧捕捞到海龟,而是为了利益有意捕杀,B错。

半月礁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法律同样禁止渔民在海洋中捕捞珍稀野生动物,C错。

海龟繁殖能力强,过度捕捞会导致灭绝,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D错。

考点:

岛屿的类型、成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09月19日17点至2014年10月04日17点,在韩国仁川举行。

中国军团以151金108银83铜,共计342枚奖牌,称雄金牌榜和奖牌榜,这也是中国代表团连续七届亚运会蝉联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一的宝座。

据此回答问题。

8.2014仁川亚运会开幕式将于北京时间9月19日下午5点,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

在纽约的民众要收看直播,应该在当地什么时间收看()

A.19日4时B.18日19时C.19日7时D.19日21时

9.2014仁川亚运会闭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

 

【答案】

8.A

9.C

【解析】

试题分析:

8.开幕式直播时间是北京时间2014年9月19日17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纽约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知道东边的时间,求西边的时间,减去13个小时即可,所以此时纽约是9月19日4时。

C对。

A.B.D错。

9.读图,根据图中太阳位置和地轴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图中地球所在位置左边是夏至日,右边是冬至日。

上边是春分日,下边是秋分日。

根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可以推断仁川亚运会闭幕时,已经过了秋分,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C点,选项C对。

A.B.D错。

考点:

地球公转的特点,区时计算。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0.N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

11.M地五月一日后,第二天的昼夜状况最可能是()

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极昼D.极夜

12.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

【答案】

10.D

11.B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图可以看到,N地的太阳辐射在6月份最高,图中虚线可按二分二至日分析,春分到秋分,夏半年N有太阳辐射,秋分至次年春分,冬半年太阳辐射为0。

说明N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位于极点,D对。

赤道地区是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有两次最大值,A错。

回归线上是夏至、冬至最多,B错。

极圈获得的太阳辐射最高值也出现在夏至日或冬至日,但极圈上只有一天极昼或极夜现象,C错。

11.由上题可推断出图中四条虚线对应的是二分二至日,M地的太阳辐射在春季、秋季最高,6月份和12月份最低,可以推理出是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夏至、冬至时获得的最少,说明M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B对。

A.C.D错。

12.结合前面分析,N地可能在极点,M地可能在赤道,N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M地,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少,A错。

但5~7月间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此时N地是极昼现象,昼长时间比M地长一倍,差距太大,所以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的原因只能是昼夜长短因素。

B对。

天气状况、地面状况影响不是最主要因素,C.D错。

考点: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读“非洲南部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3.下列关于从B地到A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B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从B到A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热带草原带一热带荒漠带。

D.从B地到A地自然带的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14.图示区域的位置及地形地势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处中低纬地区。

B.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C.该区域海岸线较为平直,海湾少。

D.该地区主要国家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答案】

13.C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是非洲南部地区。

A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A错。

B地是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错。

从B到A依次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热带草原带一热带荒漠带,C对。

从B地到A地自然带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14.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地处中低纬地区,A不正确,选A。

非洲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正确。

该区域海岸线较为平直,海湾少,C正确。

该地区主要国家是南非,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D正确。

考点:

南部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15.中国外交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符号。

过去,乒乓外交、熊猫外交让中国打开了融合世界的窗户,而现在,高铁外交渐渐显现出它的山水。

2014年10月9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就提出了“希望德方允许中企竞标高铁项目”的意愿。

2014年9月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开通之际,东航就特别推出了“超值经济舱”产品,与高铁竞争京广沪等方向的客源。

读某日高铁与航空运输比较表,回答下题。

区间及距离

最低票价(元)

运行时间

高铁(二等座)

航空(经济舱)

高铁

航空

北京一石家庄277km

129

全价:

500+120

6折:

300+120

1:

20

0:

40

北京一郑州695km

310

全价:

690+120

5.9折:

410+120

2:

30

1:

30

北京—武汉1100km

522

全价:

1080+180

2.9折:

320+180

4:

29

2:

10

北京一广州2200km

865

全价:

1700+180

7折:

1190+180

7:

59

3:

15

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因速度优势,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B.因航空运输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

C.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

D.高铁与航空运输互补,互不干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相同距离,速度快的是航空,高铁在速度上比航空要慢,A错。

航空运输价格高,但距离越长,用时间比高铁少的越多,所以受高铁影响不大,B错。

航空运输在长距离中更能显出速度优势,减少人们的旅途中的劳累,更有优势,C对。

由材料可知,高铁与航空在中等距离上相互干扰较大,D错。

考点:

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小王是一名地理爱好者最近比较痴迷于遥感识别,2014年元旦期间自己尝试了下载了一幅某座山脚的遥感数据进行遥感影像分析处理。

结果如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6.由于忘记了准确拍摄时间,只知道图像是元旦期间拍摄下载的,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帮助小王确定一下,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4时B.10时C.14时D.17时

17.由于小王的地理知识不足无法确定植被1和植被2分别是什么植被,所以做了以下猜测,请帮助小王确定哪种猜测比较符合实际()

A.荒漠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答案】

16.B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16.由图片是元旦期间拍摄,大约在1月1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在南回归线附近。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时间,推测一个月大致移动8°。

大致推测此日直射点位置在20°S左右。

根据图上纬度可知,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所以该地正午物影在正北方。

冬半年,日出东南,日影朝向西北方;日落西南,日影朝向东北方。

由图中云和云影方位上来判断,云影在云的偏西北方向,应为日出到正午这个时间段的影子,所以B正确。

此地临近赤道,日出约在6时前,但接近6时,4时,太阳未出,不会有云影,A错。

14时,17时已经是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云影朝向东北方向,与图不符,C.D错。

17.根据经纬度,结合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为非洲东非高原,东非高原自然带基带主要为热带草原带,由高程点的标注可知植被1海拔低,植被2海拔高,所以1带植被为热带草原,2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对。

在东非高原上没有热带雨林、热带荒漠,所以A.B错。

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大于15度,所以2200米高度上最低气温大于0度,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是落叶阔叶林,D错。

考点:

日出方位的季节变化,区域自然环境,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

评卷人

得分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四、判断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18.(20分)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位于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

材料二:

肯尼亚近年鲜花产业发展较快,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据欧盟25%的市场份额。

肯尼亚还是世界上除虫菊主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分析维多利亚湖东西两岸降水量差异的形成原因。

(6分)

(2)荷兰有鲜花王国的称号,近年将鲜花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试分析肯尼亚发展鲜花产业的区位优势(8分)

(3)分析蒙巴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

【答案】

(1)位于赤道地区,对流旺盛,降水多;西岸是山地迎风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

东岸是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维多利亚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导致西岸降水量大(6分)。

(2)区位优势:

地处高原光照充足;气候全年温和(热量充足)、降水较充足(有明显干湿两季);航空运输便利;农业劳动力丰富等。

(8分)

(3)

条件:

蒙巴萨位于沿海,拥有海港,有铁路相通,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位于沿海,区域环境承载力较大等;铅锌矿等资源丰富,有利于矿业发展。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从图中纬度看,有赤道穿过,是赤道低压带控制地区,对流旺盛,多对流雨,所以降水量大。

这里是热带草原气候,湖东西两侧纬度相同,距海远近差异小,位于内陆,洋流影响小,所以降水差异最可能是受山地阻挡,湖西岸是迎风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

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这里受信风带影响,来自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维多利亚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在西岸降水多。

东岸可能位于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2)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主要从热量、光照、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与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考虑。

根据经纬度和材料可知,肯尼亚地处高原,光照充足。

虽然海拔高,但是纬度低,气候全年温和,热量充足。

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材料中说肯尼亚航空业发达,航空运输便利,便于花卉的出口。

非洲人口多,经济水平低,农业劳动力丰富、廉价。

(3)读图可以看到,蒙巴萨位于沿海,拥有海港,有铁路相通,所以海、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位于沿海,海水净化能力较强,便于污水的排放,区域环境承载力较大等。

根据图例,该地铅锌矿等资源丰富,有利于矿业发展。

考点:

不同区域降水差异的成因,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