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776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docx

心得体会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

2020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

  爱心搬运工周秀芳将全国各地的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大山深处,点燃了大山的希望。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xx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篇一

  71岁的周秀芳是李惠利小学一名退休老师。

xx年,她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从宁波前往湖南溆浦山区支教助学,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了梦想之灯,为山区脱贫架起了爱心之桥。

3年多时间,周秀芳累计发动爱心人士近万人,在溆浦山区捐建希望小学22所,已落成16所,让近400名寒门学子得到结对帮扶,捐建学校和捐赠助学款物累计达xx余万元,助学之余,她还积极为山区脱贫努力奔走。

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精准扶贫,她远赴延边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引导社会帮扶资源向延吉、和龙集聚。

  周秀芳的感人事迹在宁波、湖南、延边等地引发了热烈反响,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央广、浙江日报、湖南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周秀芳先后获评xx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最美宁波人、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称号,成功入选xx年6月中国好人榜。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以及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宁波市委常委、原鄞州区委书记胡军等两地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并相继作出重要批示。

xx年9月12日,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褚银良作出批示,要求学习周秀芳的先进事迹。

  《决定》要求,学习她爱岗敬业、退而不休的园丁风范。

在溆浦教育界和广大山区村民中,支教奶奶周老师代表了教师职业的一种精神高度。

学习周秀芳,就是要学习她爱岗敬业、退而不休的园丁风范,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融入到生命之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决定》要求,学习她乐于奉献、践行公益的高尚品德。

她坚持无私奉献、快乐公益的人生格言,通过给贫困学子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资助贫困家庭、患病的孩子,率先为村里修路捐款等事迹,将支教奶奶朴实、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

学习周秀芳,就是要学习她乐于奉献、践行公益的高尚品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让志愿公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决定》要求,学习她牵线搭桥、汇聚爱心的灯塔精神。

从最初的学生群体,到后来的多个爱心团队,到相关部门发动的爱心力量,再到5000多名爱心人士网上众筹,一所所希望小学在周秀芳的牵线搭桥中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追随周秀芳的脚步,推动爱从点的闪光演化成线的延伸和面的扩展。

学习周秀芳,就是要学习她牵线搭桥、汇聚爱心的灯塔精神,以大爱的精神和行动,为爱心宁波、义乡鄞州代言。

  《决定》要求,学习她勇于尝试、科学扶贫的大爱情怀。

周秀芳以爱心支教为支点,主动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动东西部扶贫战略协作多点实施、多领域发展。

发挥周秀芳爱心品牌的影响力、号召力,在延边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引导社会帮扶资源向延吉、和龙集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精准扶贫创新之路。

学习周秀芳,就要学习她勇于尝试、科学扶贫的大爱情怀,积极投身对口扶贫、精准扶贫,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进一步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

  《决定》指出,周秀芳以忘我的坚守和付出,生动诠释了义乡鄞州的精神,以大爱的精神和行动,充分展现了鄞州人善义、信义、仁义的精神品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弘扬社会道德风尚、推进东西部精准结对扶贫的身边榜样。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广泛参与,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迅速掀起向周秀芳学习的热潮。

要把学习活动与全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结合起来,与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结合起来,与大力实施六大专项行动结合起来,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教育、触动思想、提升境界,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都市核心区、打造品质新鄞州而努力奋斗!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篇二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举行,宁波人熟悉的支教奶奶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她也是继俞复玲、陈淑芳之后,宁波第3位获此殊荣的楷模。

  这个荣誉给了我更多前行的动力,也引领了方向。

我不是一个人,我身后还有很多同行的爱心人士,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感谢我的幕后英雄。

今后,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助学帮困,精准扶贫,传承义乡鄞州尚德甬城的精神。

周秀芳的感言谦逊,充满感恩之情。

  初心不改,年近古稀远赴山区支教

  1948年出生的周秀芳,退休前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xx年退休后,她内心一直有个未实现的梦想:

支教。

  xx年,66岁的周秀芳偶然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教师去支教。

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她奔赴贵州,踏上了高龄支教路。

xx年春节,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或许更加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

  xx年3月初,周秀芳从宁波前往溆浦县,24小时绿皮火车、2小时大巴、2小时中巴,再坐面包车当她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在一栋简陋的木房里,16个孩子认真地听一位60多岁的老师讲课,这位老师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

  周秀芳当即决定留在湖南支教。

她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钱;给学校买电脑,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

  爱心搬运,四年筹建29所希望小学

  周秀芳还将在湖南的所见所闻做成幻灯片,发到由她的学生们组成的聊天群里。

她的学生、上海弘盛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看到资料后深受触动,直奔溆浦。

当看到年迈却选择在溆浦支教的周秀芳时,张刚当即决定捐资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

  xx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动工,9月建成投用,成为九溪江乡第一所农村希望小学。

  此外,周秀芳牵线促成了鄞州区与溆浦县教学结对。

还有很多人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方式联系到周秀芳,通过她寻找需要助学的儿童,联系需要捐建的希望小学。

周秀芳常说:

我巴不得是孙悟空,一个跟头能搬运更多爱心。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篇三

  周秀芳,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

为圆支教梦想,她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只身远赴湖南、贵州偏远山区,展开艰辛的扶贫支教历程。

她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湖南筹款建造九所希望小学。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5所希望小学已建成,学生们搬进了新校舍,这个月15日又有3所希望小学举行落成典礼。

同时,她又将自己的理想再次放大,爱心再延续,从最初的计划造9所增加到了13所。

她还通过自己的朋友圈,为山区贫困学生送去百万元的物资,为100多位孩子找到结对资助人,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了希望与梦想之灯。

今年10月26日,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颁奖典礼上给周老师的颁奖词中写道:

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弃子,千里驰援湘西南。

年本古稀,二次奉献支教扶贫,三年募捐建九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宁波退休教师周秀芳,1700名湖南学童的周奶奶。

周秀芳老师荣获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宁波市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等荣誉。

她的生动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凤凰网、湖南在线、浙江在线、浙江文明网、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报道。

  支教报恩,少年困苦受助,老来支教扶贫报恩

  小学四年级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没法上学。

后来老师来到我家,说我不读书可惜了,他愿意帮我交学费。

周秀芳说,正是因为这段困苦的少年时期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xx年,周秀芳已退休xx年,她从一位曾在贵州支教过的大学生口中听说那里很需要教师,毅然放弃了清闲的退休生活,踏上了支教之路。

xx年秋天,周秀芳来到贵州黔南州惠水县蛮纳村小学支教,一待就是一年多。

支教期间,周秀芳走访了班级里所有学生的家庭。

xx年春节周秀芳回家过年,听好友说起湖南省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

过完年后,周秀芳和好友孙绍富一起前往湖南溆浦,从此踏上了千里助学路。

  筹资援建,山里的希望小学拔地而起

  周秀芳一边在支教,一边想着怎样改变这里的现状,为孩子们争取支援,她将桐林小学的图片配上文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她早年在宁波教过的学生、企业家张刚看到后,亲自赶到桐林小学考察,当场决定出资40万元,委托周秀芳重建学校。

  在桐林村一所废弃的房子里,周秀芳住了下来。

白天,她在借来的教室为孩子们上课,课余顶着烈日去监督新学校施工;晚上,她和村干部一起,与村民商量着解决一些建校中遇到的问题。

在建设桐林小学期间,周秀芳和孙绍富还抽空走访了九溪江另外九所村小和一所中心小学。

一次次的微信沟通、现场接待,周秀芳和孙绍富为4所村小找到了援建人。

周秀芳目前已经筹款近300万,为山里的孩子筹建9所希望小学。

  校服、被子、文具、滑梯、图书除了筹建希望小学,周秀芳和孙绍富还通过各种途径,为当地孩子筹集了大批物资。

这些东西来自一个叫宁波的爱心城市,我只是个爱心搬运工。

周秀芳说。

  爱心接力,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周秀芳膝盖不好,有恐高症,血压也高,但说起山区孩子的事情她滔滔不绝,却很少和别人说自己的苦。

九江溪镇政府考虑在山区生活条件差,主动提出让周秀芳住到新落成的镇政府里,被她婉言谢绝。

她说,要是享福,我还不如直接回宁波去。

  为了省下钱用于助学,周秀芳老师过着清贫的生活。

一张木板床,一个电磁炉,一只行李箱,就是她在溆浦县九溪江中心小学宿舍的全部家当。

但周秀芳为孩子们花钱却很大方,走访贫困学生时,她常送上几百元钱;留守儿童过生日,她常买来生日蛋糕。

为了使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募集资金给当地学校买来电脑。

  脚步不止,为了孩子们,愿意干到80岁

  去年12月,周秀芳为改造校舍的事回到溆浦。

记者见到她时,她眉头紧皱。

我给自己定的任务还没完成。

周老师说,她计划在溆浦县兴建的9所希望小学虽然目前已经完成了5所,但入驻的老师还没有着落。

我想一个学校最少要一个老师,最好是两个。

因为又要上课又要给孩子们做饭,一个人忙不过来。

而且这些学校都在高山上,两个人能相互照应。

  今年快70岁的她,一个人教着3个年级的课,还要管二三十个孩子的吃饭问题。

老实说,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

如果有人愿意来帮忙,哪怕是爱心接力,一个人一次一个月也行。

周秀芳说,她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来加入支教扶贫队伍。

  她发愁的第二件事是建设资金。

她发起援建的希望小学溆浦县两丫坪镇黄金村希望小学已经开建,目前她已经从宁波教育系统争取到了15万元,从溆浦县当地财政争取到了一部分支持,还有一部分资金尚无着落。

计划中,还有三所希望小学也在筹建。

  此外,周秀芳和孙绍富还一直在为建设支教基地的事奔波。

他们准备动员爱心人士在溆浦县九溪江建造一所幼儿园和一个支教基地。

今年已经69岁的她,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还想再为孩子们干上十年。

  这就是周秀芳,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一个让人钦佩的老阿姨,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们能够有书读、有学上,她早将个人生活置之度外,只留下一个纯洁完整的支教梦,和一颗忘我付出的赤子心。

她以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着公益梦想,播洒着爱心希望,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让我们感动。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篇四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xx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

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

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

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xx年9月5日,周秀芳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奖章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

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

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感动中国候选人周秀芳事迹观后心得篇五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

xx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

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

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xx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

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

xx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

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

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

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

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

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

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

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

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

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

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

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