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008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9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docx

上海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08上海考前指导一考试手册能力解读

1.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1接受试题所给出的信息(能根据试题提供的情景资料作出初步的判断。

1.1.1据2007年12月18日的《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市从12月17日起空气质量日报中增加了一种污染气体的预报,该气体是

A.氮氧化物B.氮气C.臭氧D.可吸入颗粒物

1.1.2今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为确保交通安全,融雪剂成为清除道路积雪的有力武器。

过去使用的融雪剂以氯化钠等无机盐为主要成分,如向100g冰或雪中加入33g氯化钠可以使冰点降低到-21.2℃,但它对路面和桥梁中钢筋的腐蚀作用相当强,对植物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现在所用的环保型融雪剂则大量使用有机盐和缓蚀剂,有的还添加了尿素,但它的融雪原理与以前相同。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保型融雪剂的融雪原理为盐溶于水后,使冰点降低

B.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可以减缓对路面和桥梁中钢筋的腐蚀

C.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可以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D.使用环保型融雪剂主要是给植物补充养分

1.1.3“E85”是含乙醇85%的乙醇汽油。

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量使用“E85”可能导致大气中O3含量上升,将会对人体造成更直接的伤害。

寻找化石燃料新的替代能源又成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E85”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等质量的“E85”和汽油充分燃烧后放出的能量相等

D.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1.1.4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化学家将研究气体与固体(或液体)在界面上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称为表面化学。

对下列现象的研究不属于表面化学范畴的是

A.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平衡B.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反应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作用下化合

1.2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结合,处理试题所给的信息(能对情景资料分析、评价、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转换、重组等加工,来解决问题。

1.2.1已知同一碳原子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

有机物

是选择性内吸传导性除草剂,俗称稗草烯,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温度和湿度对药效影响大,温度高、湿度大药效发挥快。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用

与Cl2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取代反应获得较纯的该物质

C.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水解,可生成羧酸钠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1.2.2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氨和氟(F2)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

4NH3+3F2==NF3+3NH4F,下列有关NF3的叙述正确的是()

A.NF3是共价化合物      B.NF3的还原性比NH3强

C.NF3的氧化性比F2强    D.NF3中的N呈+3价

1.2.3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0.1mol/LnaH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0时,c(H+)=1×10—1mol/L

B.V(NaOH)<10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2—4)+c(HC2O—4)

C.V(NaOH)=10mL时,c(H+)=1×10—7mol/L

D.V(NaOH)<10mL时,c(Na+)>2c(C2O2—4)+c(HC2O—4)

1.2.4常温离子液体(IonicLiquid)也称常温熔融盐。

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作电池的电解质B.水溶液呈碱性

C.是共价化合物 D.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硝酸乙酯

1.2.5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

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KSP(25℃)

1.8×10-10

1.5×10-16

1.8×10-50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相同

D.25℃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2.实验能力

2.1基础实验(对基础实验的整体理解,并能进行复述。

2.1.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

用同一电路测定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2.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被蒸馏的石油液面下,且不触及蒸馏烧瓶的底部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并平视滴定管内液面

D.称量时,将纯碱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2.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2设计实验(能提出问题和假设、制定计划、使用实验仪器、预测现象、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

2.2.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是C2H5O。

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

定量实验。

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请甲、

乙、丙、丁四名学生直接利用右图结合给定的装置开

乙醇的物质的量

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0.10mol

1.12L

始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

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分别准确称量4.06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已排到量筒内的水的体积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L。

如果忽略量筒本身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学生乙认为是由于样品乙醇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

答:

______。

(填“正确”或“不确定)。

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你认为不正确,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是什么?

 (3)学生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数值准确。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4)学生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四名学生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mol,那么对钠的量取值要求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

2.2.2为了证明NO可以与O2和H2O共同反应生成HN03,某学生设计了以下装置,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中间四通直管中装入一定的水,并向左右两侧试管及分液漏斗中加人图示试剂;

③将铜丝插入稀硝酸,开始反应,一段时间以后铜丝从溶液中抽出;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再立刻关闭;

⑤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请你参与帮助解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中,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答: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取下上面塞子,挤压胶头滴管使

其成“瘪状”,同时立刻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气密性良好

(2)步骤③中,当铜丝插入稀硝酸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中间四通直管中,水面是否变化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

“不变”),写出此时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石蕊试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有一包含有氧化镁的碳酸钙粉末,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用测定氧化镁质量的方法测定混合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你根据他们设计的下列操作步骤进行补充,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称取3.3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缓慢滴入60mL3.0mol/L的盐酸。

滴加盐酸过程中,锥形瓶

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加入。

③称量一张滤纸(其质量为W1g)安装过滤器,过滤。

过滤时,某同学操作不慎,使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该同学发现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④,目的是。

⑤取滤渣连同滤纸放在坩埚内进行干燥与灼烧至恒重W3g(已知坩埚的质量为W2g),滤渣经灼烧后,固体物的成分(不考虑滤纸灰)是(填化学式)。

⑥取另一张质量与过滤时所使用的相同的滤纸放在另一坩埚(质量为W4g)内干燥与灼烧至恒重W5g。

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某同学在进行①操作称量样品时,是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里,左盘里共放了3g砝码,天平摆动到达平衡时,游码处于0.3g的刻度上。

这位同学的称量操作对最后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填无、偏高、偏低)。

3.思维能力

3.1初步理解物质微观结构图形、模型(对常见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3.1.1右图是一种形状酷似罗马两面神Janus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化学家建议将该分子叫做“Janusene”,有关Januse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Janusene的分子式为C30H20

B.Janusene属于苯的同系物

C.Janusene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

D.Janusene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反应

3.1.2

 

3.2对中学化学知识梳理(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作出初步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的能力。

3.2.1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c(Na+)不变B.溶液的pH变大

C.溶液质量增大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2.2已知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

c(Na+)+c(H+)=c(HA-)+c(OH-)+2c(A2-)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

c(Na+)>c(A2-)>c(H+)>c(OH-)

3.2.3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减小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3.2.4ag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气体(1.01×105Pa,120℃),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氧化钠增重bg,符合b>a的选项有

A.HCHOB.CH3COOCH2CH3

C.HOOCCOOHD.纤维素

3.2.5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c(CH3COO—)>c(OH—)=c(H+)

C.在C点:

c(Na+)>c(CH3COO—)>c(H+)>c(OH—)

D.在D点:

c(CH3COO—)+c(CH3COOH)==c(Na+)

3.2.6pH=3的两种酸溶液A、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A比酸B产生的氢气的量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强酸、B一定是弱酸B.A是弱酸、B一定是强酸

C.A是强酸、B是强酸D.A酸性一定比B酸性弱

3.2.7为了配制NH

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的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B.③C.③④D.④

3.2.8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c(Ac-)>c(Cl-)>c(H+)>c(HAc)

B.pH>7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液中:

c(Na+)=c(CH3COO-)

C.0.1mol/L的醋酸的pH=a,0.01mol/L的醋酸的pH=b,则a+1>b

D.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c(Na+)-c(F-)]<[c(K+)-c(CH3COO-)]

3.3剖析实际问题、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和假设作初步论证,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3.3.1在大试管内依次加入20mL蒸馏水、10mL无水酒精、7g硫酸铵晶体,充分振荡后静置片刻,形成液体分层、部分固体沉淀的现象;再用激光笔测试,仅上层液体出现右图所示现象。

依据上述描述,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铵的溶解过程属于熵减小的过程

B.上层可能是硫酸铵在乙醇溶液中形成的胶体

C.该温度下,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再向该试管内滴入甲基橙试剂振荡后静置,上层液体显无色,下层液体出现红色

3.3.2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Mg2+、Cl-、Br-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盐卤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2)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

(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

(3)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

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

(4)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3工业制备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

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b.双氧水c.苯酚d.75%酒精

(2)高锰酸钾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下列试剂保存不需要棕色试剂瓶的是_______(填代号)。

a.浓硝酸b.硝酸银c.氯水d.烧碱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molMnO2可制得molKMnO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

若实验室要制备纯净的CO2,所需试剂最好选择(选填代号)。

a.石灰石b.稀HClc.稀H2SO4d.纯碱

(6)操作Ⅰ的名称是;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3.3.4最近,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操作a、操作b均在实验室进行,则操作a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进行操作b时需注意。

⑵装置a用于磷酸吸收NH3。

若该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装置a的示意图。

⑶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交换的装置。

化学实验中也经常

利用热交换来实现某种实验目的,如气、液热交换时通常

使用的仪器是。

⑷固体A为生石膏(CaSO4·2H2O)和不含结晶水且高

温时也不分解的杂质。

生石膏在120℃时失水生成熟石膏

(2CaSO4·H2O),熟石膏在200℃时失水生成硫酸钙。

为测定固体A中生石膏的含量,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固体A 180g置于坩埚中加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记录如下图:

①实验中每次对固体称量时须

在冷却后进行。

为保证实验结

果的精确性,固体冷却时必须

防止。

②将加热到1400℃时生成的气

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写出1400℃时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③固体A中生石膏的质量百分含量=。

4.基本科学素养

4.1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能运用化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4.1.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1.2“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

GeH4>SiH4>CH4;

则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

AsH3>PH3>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序是:

HF>H2O>NH3;

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

HCl>H2S>PH3

C.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4.1.3两种有机物以一定比例混合,一定条件下在aLO2(足量)中燃烧,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Na2O2层,得到气体的体积仍是aL,下列混合有机物中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C2H4B.CH3OHCH3COOH

C.C2H6HCHOD.HCHOCH3COOCH3

4.1.4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7.41B.3.21C.2.46D.3.59

4.1.5Fe2O3、ZnO、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7.41B.3.21C.2.46D.3.59

4.2对一些基本科学常识的理解(理解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常识,并对公众关心的化学热点有正确认识。

能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4.2.12007年5月,太湖水域蓝藻爆发,2008年2月,湖北又报道某水域爆发蓝藻。

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蓝藻的形成是由于含N、P等元素的废水排入水域,引发蓝藻的疯狂生长。

通过定量实验,分析得知某蓝藻的的组成为(质量分数):

C-35.80%,O-49.50%,P-0.87%,H-7.37%,N-6.31%。

则该蓝藻的实验式为:

  A.C106H263O110N16PB.C106H263O111N15P

C.C106H262O111N17PD.C105H262O110N14P

4.2.2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以牛为形象

设计的“福牛乐乐”(Funiulele)。

有一种有机

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形(右图所示),故称为

牛式二烯炔醇(cowenyenyno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29H44O

B.牛式二烯炔醇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C.1mol牛式二烯炔醇最多可与6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牛式二烯炔醇分子内能发生消去反应

4.3能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量化的化学问题

4.3.1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7级强烈地震。

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已造成16万以上人员伤亡。

预测地震的方法很多,一种是吸收法测量地下水溶解气体的量,如CO2或氧气,然后制成曲线。

为了获得氧气的吸收溶液,配制方法如下:

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2g焦性没食子酸[邻三苯酚C6H3(OH)3]再注入160mL21%的氢氧化钾溶液(密度为1.44g/cm3),用塞子塞好后并振荡至固体完全溶解。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吸收氧气后生成(KO)3C6H2-C6H2(OK)3。

试回答下列

(1)160mL氢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焦性没食子酸吸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含25.2g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性溶液最多能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

(4)吸收法中使用的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在气体分析器中处理样品过程中,有效浓度越来越小,当小到一定程度时,将不能完全吸收样品中的氧气,此时该吸收液失效。

设地下水溶解氧一般在4.8mg/L,若每次测取水样400mL,上述配制的吸收液,约测多次时就应该更换了。

 

4.3.2CO和CO2都可以合成甲醇:

CO+2H2→CH3OH   CO2+3H2→CH3OH+H2O

CO、CO2和H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A:

CH4+H2O(g)→CO+3H2

B:

CO+H2O(g)→CO2+H2

反应A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过量,反应B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不足。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可将两个反应的产物混合使用。

(1)反应A和反应B的产物气体混合的最佳比例(用同温同压力下气体体积比表示)

(2)设取A的产物与B的产物混合气体67.2L(标准状况),其中CO的体积分数为x,得到甲醇的物质的量y(纵坐标)随CO体积分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作出图象(假定CO先与H2反应,CO完全反应后,CO2才与H2反应)。

08考前指导二——化学易错点整理

1. 迁移不当,与事实不符:

饱和NaCl溶液中,Cl2溶解度减小,但HCl还可以继续溶解(实验室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

2. 思考问题过于理想化,不从实际出发:

(1)含醛基物质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卤代烃水解均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检验卤代烃水解产物中有X-,需要用HNO3酸化,再加AgNO3;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要先用碱中和硫酸,再利用新制氢氧化铜;

(2)苯与液溴反应,稀苯酚溶液与浓溴水反应;

(3)NaHSO4固体中不存在SO42-,只存在HSO4-;

(4)不能用气体物质除去另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