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009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2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5页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5页
亲,该文档总共1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docx

创新大厦施工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的《创新大厦》施工图。

2、《创新大厦》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4、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5、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6、本公司的机具设备、周转材料、人才等现有施工条件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等。

第二节主要规范、规程、主要标准、图集

序号名称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7、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G15-19-2006

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1、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第三节新技术在本工程的运用

1、钢筋连接技术—电渣压力焊与机械连接。

2、预伴砼及砂浆的应用。

3、新型防水材料:

聚合物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非焦油聚氨脂涂膜、合成高分子卷材。

4、快易收口网。

5、LLF胶封法后浇带。

6、现代化管理技术及计算机的运用。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建设概要

工程名称:

创新大夏

质量监督单位:

深圳市南山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安全监督单位:

深圳市南山区安监局

工程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马家龙大新路

建设单位:

深圳市大沙河创新走廊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深圳市银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使用功能:

戊类研发厂房及配套

一、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两栋塔楼,A栋为15层、B栋为25层,具体见下表

项目

层数

地上地下

建筑高度

(M)

层高

(M)

耐火等级

占地面积

(㎡)

计容建筑面积

(㎡)

不计容建筑面积架空建筑面积

(㎡)

总建筑面积

(㎡)

研发厂房

25—3

98,700

3.900

一级

4257.048

71194.63

36532.338

107726.97

二、标高及单位

1、本工程所注各种标高,除注明者外,其余均为建筑完成面标高。

2、本工程标高以m为单位,总平面图尺寸以m为单位,其余尺寸以mm为单位。

3、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4.000。

4、本工程各层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标高。

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

(一)墙体工程

1、墙体的基础部分详见结施图。

2、承重钢筋混凝土墙体详见结施图,混合结构的承重砌体墙详见建施墙。

3、非承重的外围护墙:

采用200厚A5.0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4、建筑物的内隔墙:

采用100厚A5.0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5、住宅分户墙、楼梯间隔墙:

采用200厚A5.0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

6、厨房、卫生间隔墙:

采用100厚A5.0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离地200高度内以C20混凝土浇筑墙基,宽同墙厚。

7、地下室内墙:

采用180厚MU7.5蒸压灰砂砖,M5.0水泥砂浆砌筑。

8、墙身防潮层:

在室内地平下约60处做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室内地平标高变化处应重复搭接,并在有高低差埋土一侧的墙身做20厚1:

2水泥砂浆垂直防潮层,如埋土一侧为室外,还应作防水或防潮处理。

9、无地下室的建筑物内地面以下外墙:

采用180厚MU7.5蒸压灰砂砖,Mb5.0水泥砂浆砌筑。

10、凡钢筋砼柱边及剪力墙边门垛尺寸小于100时,应采用砼与柱或剪力墙整体浇筑。

11、墙体留洞及封堵:

钢筋混凝土墙部分详见结施和设备图;砌筑墙预留洞详见建施和设备图;混凝土墙留洞的封堵详见结,其余砌筑墙预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变形缝处双墙留洞的封堵,应在双墙分别增设套管;凡墙上预留有设备箱、柜等与墙体等宽时,粉刷前在箱体背面加铺一层镀锌钢丝网,周边宽出300,对加气混凝土外墙门窗洞口应聚合物水泥砂浆加耐碱纤维网布增强。

(二)楼地面

1、楼地面做法详见《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

2、卫生间、阳台、外廊等楼地面结构板降低值分别为:

详见结施,经二次装修后楼板计权标准抗撞击声压级≤75dB;对于空气声隔声量,楼板≥40dB,分户墙≥40dB,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55dB,户门≥25dB。

(三)屋面

1、本建筑屋面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屋面防水隔热(保温)做法详见《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

(四)室内外装修

1、本建筑外立面装修用材及色系详见立面图,构造做法详见《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及外墙节点详图,装修所用材料应在施工前提供样板,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

2、室内一般装修详见《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及有关节点详图。

装修所用材料应采用对人体健康无毒无害的环保型材料,同时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并应在施工前提供样板,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

3、住宅为民用1类建筑工程必须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采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

4、室内精装修另详二次装修设计图,并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单位,二次装修设计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应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同时不得影响结构安全和损害水、电、暖通等设施。

5、所有抹灰墙面的阳角均须先做1:

2水泥砂浆护角,护角高2000㎜,两侧宽50㎜。

轻钢龙骨石膏墙基板材顶棚阳角处均应先做金属护角,然后再进行面层施工。

6、凡风道、烟道、竖井内壁砌筑灰缝须饱满,并随砌随原浆抹平。

有检修门的管道,井内壁应作20厚1:

0.52:

6.56M5水泥混合砂浆粉刷砖砌电梯井内壁随砌随原浆抹光,钢筋砼电梯井道不做粉刷。

7、凡木砖或木材与砌体接触部位应涂防腐油。

8、有吊顶的房间其粉刷或装饰面层应做至吊顶标高以上100处。

9、所有管道井门下均用C20混凝土做200厚门槛。

10、所有露明设备箱等宜做圆角,加做1000厚高L60×5角钢或5厚钢板护角,距地150。

11、所有材料的施工均应严格按材料说明要求施工,要有相应资质。

12、所有的窗下墙挂在配电箱、水表箱、消防栓等较重设备的洞口下,均须加100㎜厚C20细石,混凝土压顶,内配2ф6纵筋,ф6@200箍筋,纵筋入墙两端200。

(五)门窗和幕墙

1、门窗和幕墙的立面形式、数量、尺寸、色彩、开启方式、型材、玻璃及五金配件等详见门窗和门窗幕墙立面图。

2、本工程所注门窗和幕墙的尺寸均为洞口尺寸,立面为外视立面,制作时应扣除洞口周边预留安装缝隙,具体详下表:

门窗安装预留缝隙

饰面材料

金属

清水墙

涂料

面砖

石材

预留缝隙(㎜)

5

15

20

25

50

3、门窗和幕墙型材的规格尺寸及玻璃(或石材、金属板)的厚度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专业公司计算确定,并对其安全质量负责。

专业二次设计须经建筑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审查确认后方可施工。

4、外门窗的抗压性能、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

性能

最低性能要求

适应范围

适应标准

外门窗抗风

荷载标准值

kpa

2.6

离地60米以下

《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3.1

离地100米以下

外门窗气密性能

q1[m3(m.h)]

6级

1.5≥q1≥0.5

1~6层

GBT7107-2002

q2[m3(m2.h)]

4.5≥q2≥1.5

q1[m3m.h)]

6级

1.5≥q1≥0.5

7层及7层以上

q2[m3(m.h)]

4.5≥q2≥1.5

外门窗水密性能

pa

5级

500

离地60米以下

GBT7108-2002

5级

638

离地60米以下

外门窗空气隔声性能

Rw(dB)

3级

30<RW<35

所有外窗

GBT8485-2002

(六)防水工程

所有防水工程均按应《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15-19-2006)相关规定设防和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防水卷材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防水施工时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9%,且在雨天和四级风以上不得施工。

1、地下室防水

1.1、防水等级及设计标准:

防水等级为一级,设防标准采用抗渗砼自防水再附加防水层的做法,自防水砼抗渗等级:

S8,砼厚度详见结施。

1.2、加防水层位置和材料:

附加防水层设在迎水面(即外防水),当无法做迎水面设防时,才允许将附加防水层设在背水面(即内防水),防水材料和构造做法详见防水做法表。

1.3、设防高度应比室外地评高出500㎜,附加防水层必须设保护层,所有穿地下室外墙的管道,必须预埋防水穿墙套管。

桩头、变形缝、施工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做法详见节点详图。

1.4、地下室顶板设防:

临空且有覆土层的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参照种植层面,排水坡度为0.3%~0.5%,顶板防水层应与侧壁闭合。

2、屋面防水

2.1、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耐用年限为25年。

2.2、防水层次为三道设防(一刚二柔),即一道柔性防水卷材和一道防水涂料,再加一道刚性细石砼防水层。

具体构造做法详防水做法表。

2.3、设防要求:

按倒置式屋面做法(即防水层在下,保温隔热层在上);所有防水材料的四周均卷至屋面泛水高度(300㎜);屋面竖井、女儿墙阴阳转角处应附加一层防水材料。

层面刚性防水层的分隔缝应设在屋面板的之承端屋面转角处,防水层与突出层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

2.4、凡穿层面的管道或泛水以上的外墙穿管,等安装完后采用细石砼封严,管根周围应嵌填防水胶与防水层闭合。

3、卫生间、阳台防水

防水材料:

防水涂料

防水层处:

一道设防

设防要求:

坡向地漏的坡度应>1%;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轻抚隔墙离地面200㎜高处,应捣C20砼墙基,宽同墙厚;卫生间内墙应全部作防水处理。

设计标准《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SJ.A。

4、外墙防水

防水材料: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

防水层次:

一道设防

设计标准《深圳建筑防水构造图集》SJ.A

a:

外墙门窗洞口:

采用7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门窗外侧金属框与防水层及饰面层接缝处应留7×5(宽×高)的凹槽,并嵌填弹性密封材料。

b:

凸窗顶板面水泥砂浆均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c:

安装在外墙上的构配件,各类孔洞、管道、螺栓等均应预埋,预埋件位于砌块,砌块墙体时并应在预埋件四周嵌以聚合物水泥砂浆;墙面分隔缝内嵌密封材料。

d:

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门窗洞口周边200mm范围内应用实心砌体或者C20细石,砼填实。

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应在找平层中附加金属网,网宽为300mm。

找平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与墙体基面的抗拉粘结强度不宜低于0.4MPa。

e:

外墙变形缝必须作防水处理。

其他防水做法见装修做法详大样图。

外墙保温层外抹灰前应满铺耐碱增强网格布。

f:

底层墙体无地梁时在地面下-0.060m处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做20厚防潮层一道。

室内地面有高差时应做防潮处理。

5、水池防水

水池防水设防:

结构防水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水池应连续浇灌,不设施工缝;水池内壁交接处做成八字倒角,倒角边长不应少于200mm。

生活水池内防水应采用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合格的无毒、防菌、防霉、易清洗的防水涂料,水池内防水做法详见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

(七)、防火设计

1.各防火分区、设备用房、电梯机房、楼梯间等均须用不燃烧材料的防火墙分隔;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3h。

2.防火墙上、设备用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处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各种安全疏散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管道井的检修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材料严密封堵,其封堵高(厚)度应>100mm,并应填充密实。

无窗间墙或窗槛墙高度<0.8m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高800mm、耐火极限>1.0h的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的不燃烧实体。

玻璃幕墙应采用安全玻璃。

玻璃幕墙楼层间水平防烟带的岩棉或矿棉宜采用厚度>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宜填充防火密封材料。

4.外露的金属结构构件应涂防火涂料作保护层,并满足防火要求。

5.除风井外的所有管道井,当管线安装完毕后,应在每层楼板处现浇钢筋砼(厚度同该层楼板)作上下层防火分隔。

6.所有木装修均须先在板背及龙骨上按规范要求涂刷防火涂料。

7.建筑内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和娱乐设施.

(八)节能设计

本工程建筑专业的节能设计涉及如下方面:

1.总平面规划中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绿化。

2.单体设计中的体形、自然采光通风、围护结构(屋顶、外墙、外门窗)的保温隔热及其热工性能指标。

3.具体节能设计措施及围护结构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另详《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九)环保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设计

1.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环保"三同时"原则。

2.总体规划采取了有利于环保和控污的措施。

3.各种污染物(如废气烟气、废水污水、垃圾、工业废渣、噪声、油污、各类建筑材料所含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污染物等)均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治并达标。

4.尽量采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不使用焦油类、石棉类产品和材料。

5.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6.因施工过程受到破坏的环境(如水土流失、山体裸露等)均及时采取绿化,恢复植被及其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恢复或重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第二节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一、工程概况:

结构型式:

框架结构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结构高度地下.12.300m、地上59.4m、98.4m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地上层数:

A栋14层B栋24层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地下层数:

3层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0g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

7度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塔楼抗震等级:

地下室顶板,地下一层:

塔楼范围内二级,

塔楼范围外三级,地下二、三层四级,框剪二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

一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建筑场地类别:

Ⅰ类

基本风压:

0.75KP a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B级

地面粗糙度:

C类

±0.00相当于绝对高程:

详见总图

抗浮设计水位标高:

21.00(绝对标高)

二、主要设计规范、规程以及技术规定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18、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三、设计采用可变荷载值单位:

KPa(kNm2)

部位

消防车道

车库车道

水泵房

通风机房

发电机房

一层室内楼面

入户花园

电梯厅

荷载

20

4.0

10

7.0

10

5.0

3.5

塔楼部位

厅、卧室

走道门厅

普通楼梯

消防楼梯

卫生间

阳台

塔楼屋面(上人)

电梯机房

荷载

2.5

3.5

3.5

2.0

2.5

2.0

7.0

注:

填土施工前,一层室外楼面施工堆载不得超过10.0kNm2;地下室顶板室外覆土不应大于1000mm,覆土容重不应大于18kNm3?

四、主要建筑材料技术指标

1、钢筋、钢材和焊条

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1).热轧钢筋

钢筋种类、符号

HPB300(φ一级)

HRB335(Φ二级)

HRB400(Φ三级)

HRB500(Φ三级)

fy、fy、(Nmm)

270

300

360

435、410

fyk(Nmm)

300

335

400

400

(2)、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φR):

fy=fy'=360Nmm2,fstk=550Nmm2。

(3)、预应力钢绞线φS:

fpy=1320Nmm2,fpy'=390Nmm2,fptk=1860Nmm2。

(4)、钢材:

Q235B钢板、热轧普通型钢。

钢材表面必须根据防火、防腐要求进行防护处理。

(5)、焊条:

E43系列用于焊接HPB300钢筋、Q235B钢板型钢;E50系列用于焊接HRB335钢筋;E55系列用于焊接HRB400钢筋;E60系列用于焊接HRB500钢筋。

不同材质时,焊条应与低强度等级材质匹配。

2、混凝土

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其技术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

(a).混凝土强度等级表

部位

纯地下室部分

地下室塔楼部分

标高

基项~地下室顶板

基项~地下室顶板

强度等级

C35

见塔楼结构图

部位

地下室二层~地下室顶板层

标高

基顶~地下室顶板

强度等级

C30

部位或构件

承台、基础梁

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外墙

基础垫层

过梁、构造柱、圈梁、压顶

强度等级

C35

C35

C35

C15

C20

(b).除注明外,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剪力墙相同

(2).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部位或构件

电梯基坑

地下室底板外墙

地下室顶板

其他与水接触构件

塔楼

强度等级

P8(0.8MPa)

P8(0.8MPa)

P8(0.8MPa)

P6(06MPa)

详见平面图

(3).外加剂

地下室底板(含承台)、外墙和顶板采用HEA或UEA膨胀剂,内掺量为水泥重量的8%~10%,

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最后确定。

所有外加剂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3、非承重填充墙

砌块材料:

A5.0加气砼砌块,砌块容重不大于800Kgm3

砂浆材料:

Mb5.0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预拌砂浆)。

±0.00以下墙壁体采用:

MU1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不包括地下室内墙体)

第三节预应力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总则

1.本工程部分梁采用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为了保证结构经济性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全部预应力构件均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设计。

2.为确保施工质量,预应力施工应由具有预应力专业施工资质的公司来承担。

为保证设计要求及施工进度,预应力施工单位应做好预应力施工细化放样图、专项施工方案、钢绞线及锚具厂家规格型号等技术资料并经设计院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

3.本工程预应力构件中预应力筋为主受力筋,当非预应力普通钢筋的位置与预应力钢筋发生矛盾时,应优先确保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和形状。

非预应力筋位置可做适当调整。

4.预应力梁宜按下列顺序施工:

(1).支梁底模;

(2).原位绑扎梁中非预应力钢筋(拉结筋应在梁内预应力筋穿好后再行放置);

(3).铺放框架梁中波纹管并将预应力筋穿入波纹管;

(4).放置框架梁内拉结筋;支梁侧模及板模;

(5).绑扎次梁中非预应力钢筋;

(6).预应力筋张拉端及固定端安装就位;

二.材料及设备

1.本工程预应力框架梁及预应力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2.本工程所用预应力筋为有粘结低松弛钢绞线,每根有粘结低松弛钢绞线采用:

七丝捻制Φ15.20,强度级别1860MPa,产品质量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有粘结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均为σcon=1395MPa,单根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力均为Ncon=195.3KN。

3.本工程锚具一律采用Ⅰ类锚具,其中张拉端采用QM型一类的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锚具如图所示。

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锚固效率系数ηa≥0.95;

(2).极限拉力时总应变εapu≥2.0%;

(3).锚具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4.预应力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超过校验期限而未进行校验的设备不能用于张拉施工。

5.张拉设备应配套进行检验。

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0.4级;校验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校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

三.有粘结预应力

1.本工程部分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