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121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docx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6课时doc

八加与减

(二)

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重点: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直尺和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巩固旧知):

师: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很多的爱心活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展示照片)这是我们学校的什么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统计表)这里就是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搜集信息)

师:

你们能提出哪些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回忆一下,用竖式计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就来用以前的计算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我们学校低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独立列式

2、估算:

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个别孩子板演}

4、交流算法,互相评价

5、小结:

同学们都很聪明,自己探索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其实啊,无论用怎样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计算准确,有没有同学计算出现了失误的?

大胆说说你错在哪?

(肯定、表扬:

诚实、勇敢!

感谢:

正因为有了你的问题,同学们计算时才会更加注意)

6、试一试:

“我们学校高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先估算,然后独立练习,小组交流算法(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做完了的同学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座说一说)

(2)小组汇报

三、我能行

计算比赛p751.用竖式计算

小结:

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根据你的经验,用这种方法计算时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想提醒大家的?

(两至三人谈)

四、联系生活、发散延伸

师: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你们想不想收到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呢?

商店里有很多儿童商品,如果这次爸爸妈妈让你自己去挑选购买,只能买三件,你想买些什么?

该付多少钱?

如果你买的商品限制在100元以内,钱够用吗?

如果不够,你打算怎么办?

五、小调查:

调查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填写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118+104+95=317(本)

1.估算100+100+100=300,大约300本。

110+100+100=310,大约310本。

2竖式计算:

118118

+104104

————+95

222————

+95317

——

317

3凑整简算

(1)118+104+95=100+100+100+18+4-5=317

(2)118+104+95=110+100+100+8+4-5=317

答:

建设小学一共捐书317本。

反思:

 

第二课时运白菜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3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

2连减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

教学准备:

相对应的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

农民伯伯种的大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正忙着收白菜、运白菜呢!

出示主题情境图。

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第一运走288棵,第二运走256棵,原有850棵。

二问题探索。

1提出问题。

学生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

(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

(1)

(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

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

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6—288”。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6+288)”。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3算法探究。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

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以下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1)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594—288

=306(棵)

(2)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850—544

=306(棵)

三应用练习。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一练中的第1、3题。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第2题。

a出示问题情境及第

(1)问。

b学生独立解答。

c交流算法与想法。

d出示第

(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

(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a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b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从整体上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里程表上的读数是逐渐增大的,但有一天很特殊,星期三和星期四里程表上的读数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c学生讨论。

可能性1:

如果小军是每天晚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四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可能性2:

如果小军是每天早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三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d引导学生继续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以“晚上统计”为例,完成第

(2)问。

(思考)

e第(3)问。

〈1〉一般方法:

把第

(2)问中所求出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

将星期日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减,即1830—301=1529(千米)

四课堂总结。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结课。

板书设计:

运白菜

两车运走后,还剩多少棵?

850-256-288850-(256+288)

=594-288=850-544

=306(棵)=306(棵)

答:

还剩306棵。

反思:

 

第三课时买洗衣机

教学目标:

1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渐渐混合运算的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买洗衣机”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讲述。

1教师谈话:

星期天到了,小刚一家都在忙什么呢?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讲述:

(1)这副图画的是什么事情?

(3)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活动

(一):

自主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小刚的爸爸妈妈一共收入多少元?

(2)小刚的爸爸比妈妈每月收入多少元?

2活动

(二):

解决问题(1)。

(1)出示问题:

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钱?

读读问题,理解“生活费”“节余”的意思。

(2)列出算式“786+632—980”或“632+786—980”。

讲述列式的理由:

把爸爸妈妈的月收入合起来,去掉生活费,就是节余。

(3)独立估算。

(4)实际计算。

a学生独立探索计算。

b小组内交流算法,共同订正答案。

c集体展示计算过程与结果。

3活动(三):

解决问题

(2)。

(1)出示问题:

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积攒几个月?

(2)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

(3)在小组内讨论。

(4)集体交流。

路径1:

估算法。

1个月节余438元,不足450元;2个月不足900元,不够960元;3个月的节余足够960元,需要积攒3个月。

路径2:

先加后比较法。

438+438=876(元)

876元比960元少不到100元,2个月的节余不够,得积攒一个月。

需要积攒3个月。

路径3:

960—438=522(元)522—438=84猿(元)

用洗衣机的价钱连续减去两个月的节余,还差84元,需要积攒3个月。

……

三试算练习。

完成试一试中的两道题,要求学生细心计算,注意进位与退位的方法,争取全算对。

四课堂总结。

学生交流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总结:

1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怎样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题。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灵活。

板书设计:

买洗衣机

(1)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钱?

786+632-980

=1418-980

=438(元)

答:

每月可以节余438元。

(2)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

〈1〉估算法2个月不够,3个月足够。

〈2〉连加法438+438=876(元)2个月不够,3个月足够。

〈3〉连减法960-438-438=84(元)2个月不够,3个月足够。

答:

需要攒3个月。

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九

教学目标:

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渐渐混合运算的方法,

4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草稿纸和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回顾一下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说说你都学会了什么?

二完成练习: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

此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

在第(3)小题是思考题,在计算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做检测要求,可以让学生利用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4题

表格中是小乐家点表的数据,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电表读数的意思,再解答教材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与前面里程表相联系。

第5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各自的想法。

最后一题的答案不唯一的,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看能填是哪些数。

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

第7题

在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独立解决,再交流算法。

方法1

2米=200厘米

200-50=150(厘米)

200-75=125(厘米)

150-125=25(厘米)

答:

第一条剩下的长,比第二条长25厘米。

方法2

第一问可以不经过计算,直接回答出第一条比第二条剩下的长。

因为两条彩带原来同样长,用去的多,剩的就少;用去的少,剩下的多。

第一条比第二条少用去25厘米,所以就剩下的就比第二条长25厘米。

第8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选择合适的数据,独立解答后,再进行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和同桌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第五课时整理与复习

(二)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连加和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估算,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可以顺利运算。

教学重难点:

1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

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

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

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

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

(一)提高了一步。

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三.练一练

1.第1题

练习万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可以列竖式计算,要求学生计算正确,在速度上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2.第2题

教材通过“五一”旅游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不仅复习了万以内数的感受和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3题

复习认识图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反思:

 

第六课时美丽的植物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渗透了对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准备:

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教材创设了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有趣的情境,综合复习了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教育。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编成一个小故事,并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课文中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经过比较后,才能找出最近的路线,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尝试。

一、植物园导游图。

1创设情境,导入题目。

2出示主题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互说你所看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3解决问题:

(1)从盆景园到树林有几条路?

至少要走多少米?

(2)从牡丹园到树林有几条路?

至少要走多少米?

(3)从月季园到菊花园有几条路?

至少要走多少米?

4老师分析,小结。

二、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1根据笑笑的身高来估计模型的高度,培养他们的估测能力。

2通过各展区植物数量的统计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1)哪个展区展示的植物数量最多?

哪个展区展示的植物树立最少?

相差多少?

(2)牡丹园、菊花园和桃花园共有多少盆植物?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以先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提出来,全班交流。

三你知道吗?

结合教材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说一说有什么感想。

四小结。

同桌互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