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1273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9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1.1.2承办单位

吴忠市利通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1.1.3投资项目性质

新建基础性投资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

1.1.5建设主要内容

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的建设,及与道路配套的管线工程、排水工程、道路照明和道路绿化工程。

路网总长约5.374公里。

1.2项目背景

按照宁夏出台的《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自治区将重点打造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灵武园区、贺兰园区和以恒丰纺织为代表的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三个重要的增长极,大力发展同心、中宁两个特色园区,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到2020年,把宁夏建设成为以国际高端羊绒为主的天然纤维产品研发和制造中心、全球穆斯林服装服饰供应链中心、中国西部新型纺织工业示范基地、产业用纺织和化纤原材料供应基地,力争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利通区提出了打造宁夏低碳经济先行区和再造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优势的工业发展思路,重点建设了毛纺织产业园、特色装备产业园和失地农民创业园。

近年大力推进轻工纺织业发展,坚持以招商促开放、以引资推转型,规划建设生态纺织产业园。

目前,生态纺织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8家,投产达效42家,已建成集绒毛精加工、差别化纤维纺纱、棉纺等为一体的纺织产业园,被授予全国第22个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稳步向着“百亿产业园”的目标快速推进,成为利通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向标、新动力。

2015年,利通区又启动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重点依托宁夏恒丰纺织集团大力实施纺织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走上纺织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新路。

目前,园区已完成了《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同时,利通区已经和福州市滨海工业集中区、山东德州等纺织企业对接,争取引进棉纺产业、锦纶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以及化纤针织等产业,进一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随着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项目建设的启动,迫切需要在园区内建立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此背景下,受吴忠市利通区招商办委托,我院承担了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道路及给排水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

1.3研究过程

2016年1月,受吴忠市利通区招商办的委托,我院负责编制《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道路及给排水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接到任务后,我院立即成了项目组,认真阅读了建设方提供的《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在建设方的协助下,项目组到现场进行了踏勘,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深度要求收集了项目区社会经济、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交通、运输、建设条件、拆迁、征地、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资料。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资料,从整体、系统、宏观的角度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微观角度研究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规模、标准及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建设必要性

1.4.1是落实《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

宁夏2014年出台了《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宁夏回族自治区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宁夏纺织工业总产值将超过600亿元,是2013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4倍。

《规划》确定,到2017年宁夏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450亿元。

到2020年,宁夏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0亿元~680亿元,形成以羊绒、亚麻、棉(毛)纺、产业用纺织品、服装制造、化纤,以及特种纤维共同发展的格局,建成以科技和品牌为引领,以民族服饰创意文化为特色的先进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规划》提出,加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进一步推动宁夏羊绒分梳、多纤混纺交织、印染及后整理等技术领域的发展。

通过重点打造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灵武园区、贺兰园区和以恒丰纺织为代表的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区三个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同心、中宁两个特色园区等措施来加快宁夏纺织工业转型升级。

本项目是《规划》中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区二期项目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启动园区二期的重要先决条件,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对《规划》的落实。

1.4.2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需要

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扩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法宝。

投资商选择投资地点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投资环境与交通基础设施是否合理,所以要吸引投资商的入驻投资与开发,就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本项目主要是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利通区生态纺织园,推动园区经济的发展,并为园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4.3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利通生态纺织产业园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境内,总占地面积66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

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20亿元,年实现利税10亿元,规划引进企业4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人。

该项目的建设,保障了园区的顺利实施,早日建成投产,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1.6编制依据

本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

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建设项目分析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自治区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

5、《吴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

6、《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

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8、现场踏勘、测量资料。

1.6研究范围及内容

1.6.1研究范围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内利绒大道、六号路、清水街和团结路的建设,及与道路配套的排水工程、管线(给水、燃气、供热、电力、电信)工程、道路照明和道口绿化工程。

路网总长约5.374公里。

1.6.2研究内容

本报告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广泛收集了项目影响区域的国民经济指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等资料;调查了规划区路网现状、排水现状及交通流量,区域内现有道路的技术状况、路网现状及交通流量,分析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要;对规划路网、主要节点、排水工程进行了现场勘察和经济、技术论证,并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

根据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交通量发展预测以及经济评价,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排水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必要性;

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情况;

3.交通分析及预测;

4.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

5.建设的技术标准、方案及规模;

6.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分析;

6.环境分析与节能分析;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8.经济评价;

9.实施方案及招标方案;

10.社会评价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7研究结论与建议

1.7.1工程建设条件

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项目区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1.7.2项目建设投资

本工程投资估算造价为13061.54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用10822.3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71.70万元,预备费967.52万元。

1.7.3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采用申请国家补助和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解决。

1.7.4建设进度设想

根据建设计划,本项目计划2016~2017年安排实施,项目周期2年,初步设想如下:

2016年3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批准;

2016年4月~6月完成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016年7月~8月完成项目实施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资金落实、招标投标、施工准备,开工报告及批准文件;

2016年9月~2017年11月完成项目的工程建设;

2017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1.7.5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

1项目的建成将完善生态纺织产业园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目前工业园区内的交通状况及加强园区内部与外界的道路联系,满足园区下一步招商引资的要求,为园区下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项目的建成也对利通区交通环境的改善,提高利通区乃至吴忠市纺织业、城市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快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符合来吴忠市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符合吴忠市城市发展的规划,符合生态纺织产业园发展的需要,为园区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项目建设不仅必要、意义重大,而且建设条件成熟,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宜尽早立项,加快建设步伐。

1.7.6建议

1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进一步细化道路路线的具体走向,保证沿线征地和拆迁量最小,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病害最少,以合理节省项目投资。

同时注意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立体线形,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及驾乘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最大限度提高项目服水平。

2依据国内有关城市道路设计经验,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市政管线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3本项目征地面积较大,要做好征地补偿工作,确保项目能及时动工、顺利施工、按期完工。

4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要注意保护好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自然生态格局,开发和保护相协调,以保证最理想的环境效益。

此外,要关注施工期间的噪音和灰尘,这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一大污染源,应加强施工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5尽快完成有关报批手续,使项目尽快上马,以便发挥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现状及发展

2.1区域概况

2.1.1吴忠市

吴忠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北连银川市,西接中卫市,南接固原市,东部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毗邻,东北、西北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相连,东南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接壤。

根据《宁夏统计年鉴》(2013年),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引黄灌区的精华地段。

吴忠市下辖一市两县三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利通区、红寺堡开发区、太阳山开发区),总占地面积2.02×104km2,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1.8%。

总人口1283852人,其中回族人口651021人,汉族人口628311人,其他少数民族4521人。

吴忠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矿石、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石油储量3700×104t,天然气储量8000×108m3,煤炭储量64.7×108m3,石灰岩49×108t,冶镁白云岩储量23.7×108t。

吴忠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一是形成了以能源电力、新型材料、建材为主的重工业和以皮毛绒加工、造纸、印刷为主的轻纺工业。

二是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形成了葡萄酒、乳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材、玉米淀粉和马铃薯加工营销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已初步形成。

吴忠市农业资源丰富,黄河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可耕地面积35×104hm2。

自秦汉以来开掘了秦渠、汉渠、唐徕渠等重要的灌溉渠道,农业比较发达,盛产小麦、水稻、瓜果、蔬菜,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塞外粮仓”之称。

2.1.2利通区

利通区是吴忠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市政府所在地。

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南部,是银川平原的南大门。

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5′-106°22′,北纬37°00′-38°08′;西临黄河与青铜峡市隔河相望,南与中宁、同心两县交界,东、北与灵武市接壤。

从所处地理位置看,利通区西北边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有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台地;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地;北部为银川平原。

这种地理位置造成了利通区自然环境的严酷性和复杂性。

利通区国土总面积1112km2,现辖4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

2012年,利通区总人口38.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9%,回族人口21.4万,占57.2%,是宁夏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

2.1.3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

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李园村,东至清水沟,南至秦渠,西至东兴街,北至吴灵路,园区远景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

先期开发建设1038亩,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为羊毛初加工区、精深加工区、物流商业区、综合办公区、污水处理区。

建设标准化厂房28栋,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园区内道路4.5公里及给排水、供电和燃气等基础设施。

目前,园区一期已基本建成,引进羊毛初加工企业29家,精深加工企业4家,园区已基本形成以宁夏恒丰、双维、佳瑞祥、昊欣等企业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羊绒分梳、纺纱、制衫、织布、地毯、裘皮服饰为一体的纺织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

二期工程可容纳企业35家,重点发展毛制品精深加工,主要以绵羊毛分梳、特种动物纤维加工、毛纺织品深加工、皮革制品精深加工、物流商业和综合服务为主的毛纺织产业。

2.1.4自然资源概况

1吴忠市

吴忠境内的罗山是宁夏三大天然林区之一。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矿石、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石油储量3700万吨,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是陕甘宁油田的核心部分。

煤炭储量64.7亿吨,石灰岩储量49亿吨,冶镁白云岩储量23.69亿吨。

水电、火电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占全宁夏的54%,是宁夏重要的能源基地。

煤炭资源:

宁夏探明煤炭储量313.6亿吨,保有量308亿吨,位居全国第6名。

吴忠太阳山开发区煤矿探明储量约65亿吨,占全宁夏煤炭储量的20%。

煤种有焦煤、贫煤、肥煤、瘦煤等六种,煤种全,煤质优。

水、电、路通,易于开采。

2利通区

利通区土地总面积106424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7145公顷,占利通区总面积的25.5%;非林地面积79279公顷,占利通区土地面积的74.5%。

利通区土壤类型分为9大类、28个亚类、48个土属及500多个土种或变种。

贺兰山至西干渠之间主要为山地灰钙土、草甸土和灰褐土,东部冲积平原主要为长期引黄灌溉淤积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区有湖土和盐土分布。

灌淤土土质适中,理化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适种性广。

土壤类型的多样性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2015年,利通区共核查苗木品种75种,查验面积8138.4亩。

利通区完成治沙及封山育林绿化项目建设3.4万亩。

其中:

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在扁担沟镇五里坡地区封山育林2万亩。

依照世行项目规划,重点在扁担沟镇在五里坡和孙家滩地区完成封山育林、乔灌混交林建设9000亩;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工程的实施,在扁担沟镇五里坡地区进行荒山造林5000亩。

截至2015年7月,利通区林地面积27145公顷,占利通区总面积的25.5%。

全区森林面积1932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3.4%。

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8.16%,平均林木绿化率20%。

利通区城镇土地总面积28.21平方千米,市区人口18.68万,绿化覆盖面积1086.92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55.49亩,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03平方米。

 

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需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准确地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水平和特征,是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

2.2.1吴忠市

1综述

2014年,吴忠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9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1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2.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

——第一产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其中,农业产值53.85亿元,增长2.7%;林业产值2.11亿元,下降7.6%;牧业产值43.32亿元,增长11%;渔业产值1.65亿元,增长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5亿元,增长7.4%。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93亿元,比上年增长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9.2万亩,比上年下降2.2%,粮食综合单产314.2公斤/亩,比上年增长6.2%。

全年粮食总产量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

其中:

夏粮产量9.3万吨,秋粮产量84.7万吨。

——第二产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88.31亿元,增长7%;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68.88亿元,增长6.7%。

[6] 

——第三产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2.2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

生态纺织产业园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境内,总占地面积66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

园区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20亿元,年实现利税10亿元,规划引进企业4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人。

2.3道路状况及评价

利通区交通便利,石中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大古铁路穿境而过。

109国道、211国道、银平等公路在利通区相互交汇。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距利通区40千米,包兰线青铜峡火车站距利通区20千米。

生态纺织产业园所在地利通区东塔寺乡邻近市区,是利通区境内交通较便利的乡镇之一,S101贯穿南北,灵武青线东西穿境而过。

境内已形成网状路网结构,但大部分道路为低等级道路,路基宽4~7m,道路错综,通行能力低,无法适应园区规划布局和生产运输需求。

2.4自然条件及基础资料

2.4.1自然条件

1气候

利通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1.2℃,年平均降水量195.6毫米,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旱、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93.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013.7毫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气温最低为22.4℃,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1天。

2水文

①地表水

地表水以黄河水系为主,既由黄河及引黄灌溉渠道及排水沟组成。

黄河在距市区西北约5km处由西南向东流经吴忠市,自青铜峡市青铜峡镇金沙湾入境,在叶盛公路桥出境,境内河段96km,有苦水河及诸沟支流汇入。

据青铜峡水文站多年资料统计,近几年径流量172.5~202.4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28kg/m3。

项目所在区域接纳污水体为清水沟,最终流入黄河。

清水沟位于吴忠灌区的核心区,横穿吴忠市,全长500余里。

近年来,沿沟两侧企业无序排放工业废水,水质逐年下降,每到枯水期,清水沟恶臭弥漫,给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吴忠市计划两年内投入1.4亿元,实施4项环境治理工程,解决清水沟环境污染问题。

②地下水

吴忠市区地下水资源总量2.13亿m3,引黄灌区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与引黄灌溉入渗,其次为降水;地下水深埋1~5m。

灌区地下水资源量2.12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99.5%。

③土壤及植被

园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规划范围的植被主要以农业植被和城市绿化为主。

农业植被主要适宜种植水稻、春小麦为主,含糜子、大豆、胡麻等农作物。

2.4.2基础资料

1地形地貌

利通区自南向北可分为丘陵地、洪积冲积平原、风积沙地、黄河冲积平原、河滩地五个地貌类型。

丘陵地分布在利通区南部,面积527.1km2,占土地总面积47.4%;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苦水河西侧,从孙家滩以南开始,沿河北上至金银滩一带与黄河冲积平原连接,长约40km,面积122.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0%,为利通区新灌区;风积沙地主要分布在黄沙窝地区,面积34.5km2,占土地总面积3.1%(现大部分已开发成为农田);黄河冲积平原分布在利通区北部,海拔1121-1135m,面积422.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8.0%,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倾斜,平均坡比1/400,是利通区农业生产的重点区域,称之为老灌区;河滩地分布在黄河两岸沿河地段,面积5.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

2地质情况

本地区地层为黄河冲积层,上部3-5m以上一般为亚粘土层,愈近黄河厚度愈薄,愈向东厚度愈厚,地基计算强度可在110KPa-150KPa之间,其下为粉细砂层,主要为细砂层,厚度一般在2-4m,地基计算强度可为150KPa。

下部为卵石层,岩性不一,以沉积岩碎块为主,分选差,浑圆度不等。

岩石的孔隙均为细、中细砂所充填。

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3m以下。

区内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好,按照工程地质条件,吴忠市区可分为良好、较好及不良三个建筑区,三区地基容许承载力分别为150-200Kpa,100-150Kpa,50-100Kpa。

3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A和图B),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

2.5供水条件

本工程建设过程用水量主要用于制作和养护混凝土构件、搅拌水泥砂浆、清洗材料和构件、清洗施工车辆、防尘、生活、消防、绿化等。

项目区供水条件较好,可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

2.6供电条件

施工期间,本工程用电负荷较大。

工程建成后,主要用电为:

道路照明、景观亮化等。

需要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做好管线埋设和预留、预设。

本项目拟定采用东塔寺乡电网供电,供电具体意向及解决措施需与当地供电局等有关部门协商签订供电协议书,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2.7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本项目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及其它结构物用材料,有土、砂、石料和水泥、钢材、木材等。

均采用汽车运输。

本项目离吴忠市和青铜峡市均较近,交通运输条件好,建议筑路材料和设备在吴忠市、青铜峡市或就近采购。

吴忠市、青铜峡市有多个建筑、装饰等材料市场。

砂、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和设备市场供应充足。

排水的钢筋混凝土管可在吴忠市购买,货源充足,可满足工程需要。

2.8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

拟建道路是生态纺织产业园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规划拟建利绒大道、清水街、六号路和团结街四条道路均为次干路。

利绒大道是园区南北走向中枢的道路,联系了规划园区内不同组团交通源、承担较长距离客货交通流的道路,是构成规划区道路网的主骨架,也是引导用地开发与拓展的交通性道路。

清水街、六号路和团结街主要服务于组团内部的日常交通,是支撑内部空间结构的功能性道路。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

3.1道路规划

根据《吴忠市利通区生态纺织产业园二期总体及详细规划》(2015-2025年)园区内道路为“三纵六横”的路网格局,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和次干路两个等级,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54m、40m和32m三种,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m和16m两种。

道路交通规划图见图3-1。

图3-1园区路网布局图

3.2交通量预测

3.2.1前言

城市交通规律十分复杂,它与区域综合社会经济实力、城市(区域)综合规划的决策驱动力、城市(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城市(区域)发展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生态纺织产业园客流、物流、交通流的预测结果是生态纺织产业园交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本项目设计的重要依据。

正确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