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31310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docx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技术

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麦角菌目(Clavicipitales),麦角菌科(Clavicini—taccac),虫草属(Cordyceps),是一种营腐寄生菌。

冬虫夏草寄生于蝙蝠蛾幼虫,这种虫被感染此菌后,就会得病死亡,到一定的时侯从虫体头上长出子座(即虫草)。

虽然过程简单,但生理很复杂,它受品种、昆虫、气侯、环境等特殊要求,自然生长很少,而且采集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开展了人工栽培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冬虫夏草生物学特性

目前世界上最珍稀昂贵的菌类就是冬虫夏草了,现在的市场售价每公斤已高达20多万元,并且价格每年还以20—30%的速度不断上涨。

随着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在不断减少,加之人类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种高级营养补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一直都在探索它的生长之谜。

近年来,我们首先对蝙蝠蛾昆虫的生态习性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在蝙蝠蛾昆虫史上掌握的比较全面的资料,为人工繁殖饲养蝙蝠蛾幼虫栽培冬虫夏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1、生物学特性

蝙蝠蛾的幼虫是冬虫夏草生长的基础,在分类学上属蝙蝠蛾科(Hepia-lidae)、蝙蝠蛾属(Hepiaua)、虫草蝠蛾(He-pialusoberthur),目前通过调查我们已知相似的种群多达20多种,由于生长区域不同,种类也各有差异。

蝙蝠蛾幼虫(Hepiaua-larva)与虫草真菌(中国被毛孢Hirsutallasinensis)通过特殊的方式结合后,在适应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长出冬虫夏草,但这种机率很少,一般是自然死亡较多。

蝙蝠蛾昆虫是一种高寒地带的低温型昆虫种类,它们对草原植被及生态环境都没有任何危害。

2、形态特征

2.1幼虫:

幼虫出壳时卵体变大,头先破壳,然后靠自身来回摆动和爬行,最后离开卵壳,刚孵化出的小幼虫头部较大,身长2—3mm,直径1—1.5um,成熟后大幼虫身长3—5cm,直径4—7mm,虫体象老桑蚕,外表深黄色,粗糙,背部有不少皱纹和稀少黑长毛,腹部有8对足,中部的4对足最为明显,头部红亮有毛,呈三角状。

2.2蛹:

幼虫老熟后化成蛹,蛹体为棕褐色呈长椭圆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从腹面观察蛹体,头部两侧有复眼和双触,中央有上唇,上唇下方有一对下颚,前足和中足胫节位于下颚和触角之间。

从背面观察蛹体时,胸部可分前胸、中胸和后胸。

前胸狭小,中胸大,后胸部分外露。

2.3成虫:

蛹羽化后,飞出成虫。

雌成虫体长15—16mm,雄成虫体长13—14mm,全身密被金黄色细长毛,前翅灰褐色上有多条黑色横线和黑白斑纹,翅膀不大。

触角丝状,无下唇须,前足胫节有胫刺。

成虫一般只能飞翔高度在50—100cm之间,它们飞翔不远,飞起后又落地,以爬行为主,一般白天不活动,经常躲在岩石缝里和植物及草丛中,傍晚8—9点出来进行交配,交配时间最短2分钟,最长40分钟,成虫生命期一般只有3—7天。

2.4卵:

成虫交配后,在一小时左右开始产卵,卵主要产在地面草丛中,边爬边产,每只雌虫可产450多个卵,卵子呈椭圆形,开初为白色或乳白色,长6—8um,直径为2—4um,产卵后1—2小时,卵子由白色渐变为灰色,直到最后全部变成黑色。

未受精卵子不变色,也不能孵化。

3、生态环境

3.1分布区域:

蝙蝠蛾昆虫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一带,以唐古拉山脉的西藏那曲、昌都,昆仑山脉的青海玉树,以及交界处的四川甘孜、云南中甸等高山草甸。

气候条件恶劣,天气变化无常,常伴有风、雨、雪、冰雹和强光紫外线等天气。

3.2海拔高度:

蝙蝠蛾这类昆虫一般都集中生活在海拔3500—4700m之间,高于或低地这个海拔范围基本没有,主要以海拔4200—4500m之间的斜山坡居多。

3.3繁殖过程:

蝙蝠蛾昆虫的繁殖过程为成虫期→卵期→幼虫→蛹期,随着一年四季的自然气候而发生生理变化。

4、生长条件

4.1蝙蝠蛾昆虫的生长条件:

包括食物结构、适宜温度、湿度、要求空气、适应光照、适应土壤、植被及PH等8个条件。

4.2食物结构:

据观察,发现蝙蝠蛾昆虫的食物结构以地下茎、嫩须根和腐殖质土为食,主要以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圆穗蓼P.macrophyllum、头花蓼P.sphaerostachyum、雪山黄芪Astragalusbalfourianus、小大黄Rheumpumilum、金蜡梅Petentillafruticosa;根状茎,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根状茎,青稞芽、麦芽、谷芽等和十字花科、莎草科的嫩须根或腐烂成泥的草根等食物。

4.3温度:

每年9—10月份的青藏高原,表面地温2—9℃时,老熟的幼虫开始进入休眠期,经过半年并随着温度的变化形成蛹。

幼虫若有不幸被感染虫草真菌(中国被毛孢菌Hirsutallasinensis),幼虫就会慢慢死亡成为僵虫,随着地温不断下降,僵化程度愈高。

11月直至翌年2月份,地温在2—3℃范围,菌丝在幼虫体内蔓延。

3—5月下旬地温升至5—6℃时,僵化的幼虫从头部脱裂线处,开始长出子座。

4—5月初,冰雪融化,土层解冻,子座钻出表土,成为冬虫夏草。

到了6—8月10cm土层温度最低3℃,最高22℃。

15cm的土层温度最低3—4℃,最高8℃。

25cm的土层温度最低4℃,最高17℃时,蛹开始羽化出成虫。

4.4湿度:

湿度主要是指幼虫生存环境适宜的土壤湿度,一般湿度大小与坡度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往往在平凹的地段湿度都大于陡坡的地段,大多数土壤湿度(含水量)在40—70%之间,但以50—55%较为多数。

4.5空气:

在青藏高原4000m以上空气都很稀薄,空气的含氧量还不到平原地区的50%,我们在高原行走呼吸非常困难,但蝙蝠蛾昆虫的繁衍生存适宜这种环境。

4.6光照:

光照也是促进蝙蝠蛾昆虫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强烈的阳光及紫外线照射导致了这种昆虫的生理变化,但这种昆虫又怕阳光直射,喜欢躲在植物下或草丛中,特别是幼虫更怕见光,长期潜伏在土壤中生活。

4.7PH值:

土壤酸碱度适宜偏酸,PH值在5.5—6.5之间。

4.8土壤植被:

据观察适宜蝙蝠蛾昆虫虫生存的土壤多为肥沃的腐殖质沙土,这种松软黑色土壤是由密集腐朽草根而成,土层厚度一般约20—30cm,幼虫在这层草根与土壤之间进行活动。

在植被方面还伴有亮叶杜鹃、窄叶杜鹃、圆穗蓼科和菊类科等主要玄蓼科、珠蓼科植物的分布。

这些植被虽然是蝙蝠蛾昆虫生存的乐园,但也只能是成虫短暂的几天享受而匆忙离去。

我们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掌握了冬虫夏草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为人工栽培冬虫夏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二、冬虫夏草的菌种制作

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它主要寄生于活动的昆虫体内进行有机质的分解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内等营养物质。

人工栽培时必须合理地配制这类营养成份,才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

现筛选了以下几种最适宜冬虫夏草菌丝生长的原料及配方如下:

1、母种制作培养基配方

1.1马玲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蛋白胨1克、牛肉膏0.5克、水1000ml。

1.2蛋白胨1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VB11克、VB121克、琼脂20克、水1000ml。

1.3豆芽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蛋白胨0.5克、水1000ml。

将上述配方任选一组,按其它母种制作常规方法操作,分装于180×18mm试管的1/5,高压灭菌1.5磅维持30分钟,制成斜面培养基备用。

接种:

待斜面培养基表面余水干后,放入无菌接种箱内接种,将分离的纯冬虫夏草母种挑取黄豆大一块放入斜面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10—15支,但母种的传代不超过二次,否则失去感染力。

培养:

接种后,放置15—18℃条件下恒温培养。

三天后菌丝开始萌发,淡黄色而旺盛的绒毛团菌丝向四周蔓廷,七天左右菌丝表面可产生子座(即草),这种草虽然没有虫的寄主,它的营养成份与冬虫夏草完全一致,正常情况下1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斜面培养基。

2、液体种制作培养基配方

2.1米汤(大米煮至半熟过滤)500ml、葡萄糖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蛋白胨1克、牛肉膏1克、VB11克、VB121克。

2.2面汤(煮面条后的汤)500ml、白糖5克、蛋白胨1克、牛肉膏1克、硫酸镁1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

2.3清泉水500ml、葡萄糖10克、蛋白胨2克、牛肉膏2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VB12克。

将配好的营养液装入500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150ml,瓶口塞上棉塞,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

接种培养:

冷却后,放入接种箱内无菌操作,将母种培养基取手指头大一块放入液体瓶中,每支母种可接5—10瓶,置20—25℃条件下先静置培养三天,然后再同样温度下放入摇床振动培养,

如果栽培量大,液体种不够的情况下,应根据生产量还可将液体种扩制液体种2—3次(级),无论哪级液体种都可用于直接栽培冬虫夏草,但母种或液体种传代过多会影响效果。

液体种不宜存放时间过长,一般在低温或避光条件下不超过一个月使用效果较好,最好是在栽培季节前制作液体种。

检验液体种是否培养成功:

方法是经过10—15天恒温和振动培养,从色泽上看没有明显变化,只有在停止振动三天后,液体表面逐渐出现黄白色菌丝,无任何异色现象,可证明液体种已培养成功,随着时间长久液体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菌皮,在栽培使用时必须去掉表面这层过厚的菌皮利用清液。

3、固体菌种制作

冬虫夏草的栽培一般是使用液体菌种,固体菌种还可以试测虫草子座能否生长,也可以用固体培养基或PDA培养基直接栽出虫草,它在大米等固体培养基上或桑蚕上都能长出子座,在适宜的昆虫体上喷入液体种就能长出冬虫夏草。

培养基配方

3.1将大米用水煮至半生过滤,装入罐头瓶内,用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封口灭菌。

3.2活玉米或活小麦直接装入罐头瓶内(若干品必须浸泡12小时以上)封口灭菌。

3.3棉壳95%、米粉3%、黄豆粉2%、含水量60%,装瓶灭菌。

在1.5磅压力下60分钟,或常压灭菌100℃保持5—6小时,冷却接种。

接种:

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无论固体母种或液体种都可接入固体培养基。

母种可挑取培养基手指头大一块放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也可以用接种针沾取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中搅拌均匀。

液体种接种是将种液渗入固体培养基中摇匀,每瓶用种量不超过5ml。

培养:

固体种需在15—18℃的暗光条件下培养,用液体种接的只需15—20天菌丝可长满瓶,用固体母种接的需要一个月时间菌丝才能长满瓶。

三、冬虫夏草栽培技术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生产菌种和饲养昆虫两个条件,最大的难度是昆虫繁殖和接种技术,人工栽培冬虫夏草难度很大,技术复杂,目前人工栽培还处于中试阶段。

1、菌种:

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目前全国的品种很多,一是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无老化的菌种;二是要选择感染力强,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对昆虫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湿度变化和其它杂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种。

2、昆虫:

昆虫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接上菌种让其感染,接菌方法主要采取液体菌种直接喷雾或食料喷雾。

3、环境: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

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但奥妙是必须有一个低温休眠过程才能长出子座。

4、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充分利用自然气温,撑握好栽培季节,可降低生产成本。

 

四、栽培方式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主要是利用昆虫栽培出与野生一样的冬虫夏草,栽培时可进行室内外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已的条件任意选择,无论哪种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培养菌虫,使昆虫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这种菌液,成为僵虫,不宜乱爬,有利于栽培。

菌虫培养方法是将已制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在幼虫身上,也可将菌液喷在桑叶上,吃后感染病菌,喷量每次见湿为宜,每天喷二次,三天后这种菌液浸染虫体内部感染病菌,使幼虫出现行动迟缓,不吃不喝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进行栽培。

1、箱栽:

箱栽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进行栽培。

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cm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cm,上面再盖沙土3—5cm,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2、床栽:

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室外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cm,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cm,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相应的空间。

3、露地栽:

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阴、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温、能防人畜践踏的环境。

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坡地、荒地铲出表土15cm,宽1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cm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阴棚遮阴。

4、畦式栽培:

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既防旱又保湿,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式宽100cm,深50cm,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两端通风,上再盖草莲遮阴和降温。

五、管理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方面的管理。

1、温度:

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

一般在零下40℃都冻不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休眠过程有利于正常生长,但高于30℃就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10—15℃有利生长。

2、湿度:

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

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湿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

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4、空气:

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六、采收加工

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若今年9—11月栽培的明年5—6月可长出子座,生长快慢决定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冬虫夏草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已发育成熟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

用竹、木杆轻轻刨开沙土,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伤,采收后剥去表层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保存:

冬虫夏草易受潮,必须充分干燥,干燥后立即装入塑料袋或瓶中封闭,防潮保存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