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743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8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docx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docx

初三(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部分(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带正电)和

电子(带负电)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组成。

2、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

组成宇宙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3、光年是长度单位,既光一年中所传播的路程。

、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kg)。

其他有:

吨(t),克(g),毫克(mg),

lt=1000kglkg=1000glg=1000g(进率是千进)

3.质量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天平的正确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弧度相等,这时天平平衡;(调节方法: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反之)

(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锡子向右盘加减硅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硅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示数。

注意:

潮湿、有腐蚀性和粉沫状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中称。

三、密度及密度的测量

1、定义:

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温度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公式:

单位换算:

lkg=103glg/cm3=lxlO3kg/m3lm3=106cm3lL=ldm3lmL=lcm

4、水的密度:

水=lxl03kg/m3物理意义:

体积为In?

的水质量为lxl03kgo

5、密度的测量。

(1)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

3、物体用细线捆住,缓慢的放入量筒中使其被完全浸没,读出体积匕

4、则被测固体密度P=^—

儿—冬

(2)测液体密度。

1、把侍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其总质量®。

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

3、用天平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加2

4、侍测液体的密度。

二些二竺。

V

6、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

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

求出物质密度。

再杳密度表

(2)求质量:

m=PVo(3)求体积:

v=m/Q

第二部分(十二章和十三章前三节)运动和力

一、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看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

则运动,反之则静止。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5、速度: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s=vtt=s/v)

单位:

m/s(米/秒);km/t(千米/小时)。

lm/s=3.6km/t

6、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特点: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7、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

A

t/<

▲S/m

t/s

二、长度测量

1、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0.75米,课桌的高度约0.8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lkm=1000m;lm=103km;1m=10dm=100cm=1000mm

lm=106um=109nm

4、刻度尺的使用(略)

5、刻度尺的读数:

长度测量的结果一定要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时小数点也要保留到所用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是指改变的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

(要求会画)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有时也用终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注意: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还在线段末瑞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5、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也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点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7、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略)(此处一定要会读数)

9、重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10、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方向的应用:

判断物体是否竖直。

如重垂线)

12、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对于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

何中心上,在画重力示意图重心一般都画物体的中心处)

13、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此处还应注意书上的探究实验)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3)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等)。

(此处要能举例说明)

四、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但是建立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经过推理得出的)

2、牛一定律说明: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此处应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既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和注意书上伽利略探究实验)

3、惯性:

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说明: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则惯性大)与其它因素都无关。

(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或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4、平衡力:

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在几个力平衡。

若几个力平衡则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

既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它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说明:

(1)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力不平衡,则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5、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平衡。

(此处要会判断哪些力是平衡力以及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6、合力: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

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

F^=F,+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斧,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F令=尸大一F,卜

第三部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1、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说明:

(1)此处要会区分压力的重力的区别及联系。

(2)对于自由放置在水平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此处要注意书上的探究实验)

(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F:

表示压力单位:

牛(N)

'公FF

P=—nF=PS或S=—式P_

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

平方米(m?

(“S”指的是物体间的实际接触面积)

P:

表示压强单位:

帕斯卡,简称:

帕(Pa)lPa=lN/m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增大F;

(2)F不变,增大S(3)增大F的同时,减小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此处要能举例说明)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6、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说明:

此处的重点是压强的计算,关健是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要能够区分什么时候用固体压强公式,什么时候用液体压强的公式。

二、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3、标准大气压(P。

):

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0.34米水柱)。

Po=760毫米汞柱或Po=1.013X105Pa

4、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5、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6、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

压强越大。

1、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

(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

(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下沉;

(2)F浮>G上浮。

(3尸浮=G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

(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物>。

液下沉;

(2)。

物<P液上浮或漂浮;(3)。

物=0液悬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此处应注意书上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V排=丄宜

P液表示液体的密度。

单位kg/m3g=9.8N/kg或10N/kg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要和物体的体积区分开)单位n?

F浮表示物体所受的浮力单位N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

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阿基米德原理:

(见上面5小点)

(3)平衡法:

F浮日3物(适用于漂浮、悬浮)(在此处要注意几个公式的结合使用)

7、浮力利用

(1)轮船:

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轮船的原理。

(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来表示:

既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排水量二轮船的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2)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

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四部分功、机械和机械能

一、功和功率

1、功的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就说这个力做了力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无距离。

如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2)有距离而无力。

如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

(3)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4、功的计算: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W表示功,单位:

焦耳(J)lJ=lN.m

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力(N)

S表示物体上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

(功=力乂距离)公式:

=Fs

变形公式:

戸wW

r=S—

SF

 

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用途:

物理学上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F表不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N)

v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单位:

(m/s)

二、机械和机械效率

1、杠杆的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求:

一定要会画力臂)

3、标杆的平衡条件:

文字表达式:

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公式:

片厶二F2L2(此处还要注意书上的探究过程)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厶〉厶2,平衡时巧<耳。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测刀。

(2)费力杠杆:

厶产厶2,平衡时耳>尸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

L严L“平衡时片=耳。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

天平)

5、定滑轮特点:

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

省一半力,

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叫用):

对我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额):

对我们没

⑶总功(%):

%=%用+%⑷

(一)斜面:

(如下图)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注:

在探究时一定要匀速拉动物体)

ci)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坡度越陡,斜面机械效率越大。

C2)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倾斜程度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机械效率越大。

_叫用_Gh_Gh

—他~FS~Fnh

C3)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一般忽略不计)

3对于同滑轮还与所拉重物的重力,物体的重力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大。

三、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1物体的运动速度。

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物体的质量。

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势能:

=厂

(1)重力势能:

物体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1-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5、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1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当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物体的质量。

当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6、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

焦耳

7、机能能守恒;若只有动能的势能的相互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8、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会判断和识别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时,一定没有摩擦)

第五部分: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C):

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C

4、体温计:

测量范围是35°C至42°C,每一小格是0.rCo

5、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晶体:

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的)。

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荼、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

熔化时吸热但温度要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常见的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沥青、及各种油等。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及凝固曲线(晶体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

3、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4、蒸发:

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5、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液体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和继续吸热)

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⑴液体温度;⑵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7、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

“白气”、雾、等)

8、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此处要能解释雾、露、霜、云、雨、雪、冰雹及生活中“白汽”的形成)

第六部分热和能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Cl)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也叫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间存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4、一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1)物体的温度。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2)物体的质量。

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物体的状态。

5、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6、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7、热传送具有方向性。

只能从高温物到底温物体,当两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传送停止。

8、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0、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C,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单位是:

焦耳/(千克•£),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2、水的比热是:

C水=4.2X103焦耳/(千克・°C),它表不的物理意义是:

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X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6)=cmA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

焦/(千克•°C);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2Q放=cm(/o-t)=cmZ\t降

14、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焦耳/千克。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

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

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

千克。

16、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7、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不形式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

总量保持不变。

(任何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第七部分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会判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8米/秒。

3、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

光路是可逆的)(会判断现象和作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5、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6、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会识别折射现象)

7、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8、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会作光路图)

凸透镜:

(1)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C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经过焦点。

C3)经过焦点的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凹透镜:

(1)经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C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方延长线一定经过焦点。

C3)延长线经过焦点的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9、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如放大镜。

10、照相机、摄像机和幻灯机的镜头、放大镜、人眼的晶状体、老花镜镜片都是凸透镜。

11、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12、近视眼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老花眼)戴凸透镜矫正。

第八部分:

电现象和电路

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

库仑(C)。

电子带的负电荷是最小电荷粒子叫原电荷(e)e=1.6xl019C

5、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炭、各种水溶液等。

6、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干木材、纯水等。

7、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