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8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docx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专题四金属的腐蚀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

1.(2分)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用铁制品盛装食醋    

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涂油    

2.(2分)下列有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B.不锈钢的防锈原理与铁管表面喷油漆的防锈原理相同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平时应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    

3.(2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

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钢铁锈蚀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    

D.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锈蚀    

二、填空(共2题;共6分)

4.(2分)(2018九上·揭西期末)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我们有责任提醒别人:

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3)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

5.(4分)(2018·平原模拟)“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学校建议同学们骑自行车出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序号)

(2)自行车车架一般用生铁制造,某些部件为不锈钢。

工业上常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

(4)自行车轮圈一般用铝合金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既轻便又耐用.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5)天气太热,建议同学们车胎气压不能太高,试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_______,有些同学带的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________,有的同学们带了“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6)为防止旅途中皮肤的以外擦伤感染,常备有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

(7)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填字母).

A.废纸     

B.果皮     

C.饮料罐       

D.废弃塑料.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9分)

6.(4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如下实验:

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

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________(填编号,共2分);写出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A.广口瓶内液面下降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

7.(8分)(2019·通辽模拟)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

2NaCl+2H2O

2NaOH+H2↑+Cl2↑

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如图1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

(1)(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

(2)(探究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Ⅰ.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Ⅱ.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8.(4分)(2019九下·兴国模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___。

(2)B中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C中会出现明显现象的试管是________(填序号),根据试管________(填序号)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试管Ⅱ中的蒸馏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________。

9.(7分)(2019九上·袁州期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1)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温度℃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g

反应时间

30

35

0

t1

30

55

0

t2

5

20

0.1

3s

15

20

0.1

1s

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___t2(填“>”、“=”或“<”)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并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交流探讨:

二氧化锰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实验情况记录

结论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铁________(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称量。

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氧化铁质量不变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D中溶液变成黄色

氧化铁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0.(8分)(2018·遵义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

“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1)[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

(2)[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

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4)[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

(5)[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

Cu2O和Cu;猜想②是:

________。

(6)[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

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________ 的质量。

(7)[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________ 成立(填①或②)。

11.(8分)(2020九上·沙坪坝期末)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

生石灰、铁粉;作用:

防潮、防氧化”等字样。

(1)他想了袋内解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

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

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

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①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②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________。

四、综合题(共2题;共23分)

12.(17分)(2017·徐州)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O2B.CH4      C.KNO3     D.KIO3E.浓琉酸  F.生石灰    G.不锈钢   H.玻璃钢

(1)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__和H2O.

(2)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和________均属于复合材料.

(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可使用________,因为它具有吸水性.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食盐中添加________能为人体补碘.

(5)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沼气中都含有________.

13.(6分)(2018九上·丹东月考)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图“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

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

(3)红磷燃烧:

红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燃烧后称量:

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他感到困惑:

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反思:

红磷燃烧________遵守(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填空(共2题;共6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5-5、

5-6、

5-7、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9分)

6-1、

6-2、

7-1、

7-2、

7-3、

7-4、

8-1、

8-2、

8-3、

9-1、

9-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1-1、

11-2、

四、综合题(共2题;共23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13-2、

13-3、

13-4、

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