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87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ocx

高考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4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两条线索: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曲折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大主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

四大阶段: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9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经济

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要求政治权利,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主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3.内容

(1)《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它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像刚刚在发展。

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只有在这块沃土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思想应当把自己约束在这块沃土所提供的范围以内,否则就会落空或者后退。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采取屈膝投降政策,对内准备以武力镇压人民。

2.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

(1)政权建设

①民主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②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③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④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2)社会经济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

(3)革新教育: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开办职业学校。

4.失败

(1)表现:

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2)原因

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根本原因)。

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③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④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是在普鲁士入侵的情况下,偶然进行的革命。

5.性质和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诞生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

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原因在于巴黎公社未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巴黎公社的性质和失败原因

史料一 巴黎公社颁布:

第三条 国民自卫军由一切能服军役的公民组成。

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

——巴黎公社公告(1871年4月2日)

 史料一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什么措施?

说明它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国民自卫军由……公民组成”“废除……高薪”体现了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方面的措施。

 措施: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对公职人员的薪金进行限制。

性质:

无产阶级政权。

史料二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

“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试运用所学巴黎公社的具体史实解读史料二的观点。

 史料二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因为它不具备社会革命胜利的条件。

 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矛盾还未上升到急需革命的程度;当时法国无产阶级尚未建立自己的政党,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

 综合认识巴黎公社

1.两大矛盾:

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大军压境)与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直接原因)。

2.两大措施:

政权建设(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和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些措施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3.两大败因:

主观原因: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农民;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强大,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4.两大经验:

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5.两大教训:

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必须尽力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6.三点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以唯物史观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性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什么是“革命”

经典作家及理论认为

现代学者认为

1.《共产党宣言》认为: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2.列宁认为: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3.毛泽东认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1.钱穆认为:

“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

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2.刘宗绪、黄安年认为:

“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

比较材料中对“革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解析:

“不同之处”从材料左栏中的“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等可以看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认为“革命”是暴力,是在打碎旧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世界。

从材料右栏中的“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可以知道现代学者认为“革命”不一定必须是暴力的。

综上所述,两者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原因”主要从两者看问题的角度去思考。

从材料可以看出,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更多是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而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从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由此可以得出由于论证“革命”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有所不同。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在原因的论证上,只要能够切合材料,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不同之处:

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经典作家认为“革命”是暴力,是在打碎旧世界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世界。

而现代学者认为“革命”不一定必须是暴力的。

原因:

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更多是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理想和社会发展进步等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从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证“革命”的。

由于论证“革命”的角度不同,所以,观点有所不同。

 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

性质: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成立背景来看,它是在巴黎工人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巴黎公社委员的产生来看,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对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3)从实行措施来看,巴黎公社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其实行的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云南一模)马克思曾这样设想: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C [由材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可知在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资本主义时代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启蒙运动,排除B项;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排除D项。

]

2.(2019·河南六市一模)《共产党宣言》指出: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这一论断(  )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A [一个时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之一,故选A项;题干材料从理论角度论述,而不是历史依据,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具体论述某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排除D项。

]

3.(2019·齐齐哈尔一模)马克思说:

“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取代了先前统治国家的政权。

”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的(  )

A.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暴力革命斗争方式

C.普选建立政权方式

D.新型政府运行机制

A [由“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可知,马克思肯定的是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方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选举方式和新型政府的运行机制,排除C、D两项。

]

4.(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871年《公社报》主编德利马尔认为巴黎不需要农民的支持。

梯也尔政府及其同盟者认识到,“农民的解放对他们来说甚至比城市无产阶级的解放更加可怕”。

为此,梯也尔政府肆意污蔑公社,挑拨农民阶级和公社的关系。

由此看出(  )

A.公社革命者未采取措施争取农民支持

B.梯也尔政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C.巴黎公社内部在农民问题上存在分歧

D.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历史必然性

B [梯也尔政府认为农民解放比无产阶级解放更可怕,并挑拨农民与公社的关系,这反映出梯也尔政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故选B项;由材料不能看出公社革命者是否采取措施争取农民支持和巴黎公社内部在农民问题上的态度,排除A、C两项;巴黎公社失败的历史必然性并不在于有没有联合农民,而是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排除D项。

]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1.背景

(1)经济: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

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主观: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并建立了工农联盟。

2.进程

(1)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3)七月事件

①起因: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

②影响: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丢掉和平幻想,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

3.政权建设: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3)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4)巩固政权

①坚决镇压反革命。

②宣布将银行、铁路和所有大企业收归国有。

4.意义

(1)对俄国: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对世界: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理论上:

是列宁主义的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探究 十月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史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根据史料一,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有何特点。

 史料一说明了俄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特点。

 特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史料二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

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

 史料二阐述了十月革命理论意义和世界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多维视角认识俄国十月革命

1.“一个过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

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2)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

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4)国家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3.“四个特点”

(1)理论角度: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革命道路:

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以唯物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

一种认为:

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论述了有关“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两种不同的代表观点,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

(要求:

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

解析:

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

首先,根据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任选一种观点;然后,进行评述,从世界整体发展演进的角度进行论述,如运用20世纪初,政治、经济、科技飞跃发展的概况论证“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答案:

示例一 观点:

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阐述:

(1)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出现了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政治:

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无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

示例二 观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阐述: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

(3)十月革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蚌埠一模)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对上图解读全面的是(  )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C [根据示意图不难看出,一战期间,俄国国内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彼此之间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故选C项;材料没有提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排除A项;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排除B项;D项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解读,排除。

]

2.(2019·南京、盐城一模)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

这一事件客观表明(  )

A.临时政府外交政策发生转变

B.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确立

C.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

D.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历史必然

D [“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表明延续沙皇政府的战争政策没有转变,因而俄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选D项,排除A项;“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战后才确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排除B项;七月事件的发生证明革命已没有和平过渡的可能,排除C项。

]

3.(2019·南通二模)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

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

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

这一抗议活动(  )

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

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

D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体现了人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信任,也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活动的指导,故选D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排除A项;此时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他们反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这次游行没有被镇压,说明没有丧失和平夺权的可能,排除C项。

]

4.(2019·江门一模)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这些改变说明(  )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D [提高劳动者地位、承认工会的地位和禁用童工等,这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结合“十月革命后”可知,这是十月革命推动的结果,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不是西方国家借鉴苏俄进行改革,排除A项;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威胁,而是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排除B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始终是被统治阶级,其地位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

]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知识点

卷别

命题角度

《共产党宣言》

2018·全国Ⅰ卷·3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

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

俄国十月革命

1.从考查内容看,高考对本讲的考查近五年来只考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知识点,其他均未涉及。

但在2021年复习备考时,要防止命题者打破“常规”,所以要全面复习。

2.从考查形式看,2018年全国Ⅰ卷第33题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也符合对此类“冷门”知识点考查的传统手段。

3.从考查方向看,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和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可能会成为命题新视角,但要特别注意202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应适当关注这一周年热点问题。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9·江苏高考·18)马克思说:

“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明立意: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这两大历史核心素养。

抓关键: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本题最主要信息。

理思路:

根据“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知,批判旧的,发现新的,二者同步进行。

综上可知C项正确。

练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