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老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920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李吉林老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吉林老师.docx

《李吉林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吉林老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吉林老师.docx

李吉林老师

教师是终生的学习者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讨实录

参与人员:

李吉林:

儿童教育家,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以下简称李)

李东宏:

崇川区教育局(以下简称宏)

严清:

南通市教育局(以下简称严)

宏:

李老师,您好!

严:

您好!

李:

你们好。

宏:

我们崇川区教育体育局一直非常关注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您呢,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您能不能和我们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经验呢?

李:

好的。

我在小学已经工作了50多年了,可以说,这50多年来呢,我确实是比较注意自己的学习的。

我觉得自我提高应该说是我们老师人生的一个永恒的生活的法则。

这里说来也话长。

因为我是1956年师范毕业的。

那年我才18岁。

我们的同学呢绝大多数都走进了大学。

我是非常羡慕他们的。

我真是非常想上大学,想学习。

但是因为我母亲孤身一人,我走不了。

我只能陪伴着她,为了母亲,我走进了小学。

我心里想,同学在大学,我在小学,我怎么读大学呢?

我想,小学就应该是我的大学。

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

这个办法是最现实的。

严: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命题。

在小学里读大学。

这是很有意思的。

但说起来有意思,做起来是很艰难的,李老师。

李:

在这里呢,我想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呢就是抓住一个早字。

就是学习呢是越早越好。

你的自我进修,你的学习应该在早期进行。

也就是在青年时期进行。

这个早期不是幼儿园的早期。

严:

刚工作就进行。

甚至于为工作做准备要早进行。

李:

对。

所以,我是工作以后我就搬进了学校。

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

早晨规定自己5:

30必须起来。

起来以后我会做一下体操,跑一下步,然后我们学校有一个荷花池,我就坐在荷花池边背我所喜欢的诗。

现在想想也挺有诗情画意的。

不仅是唐诗宋词,不仅有我们中国,有郭沫若,有闻一多的,艾青的,包括国外的,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的,海涅的等等。

所以呢,我就是早晨呢就背诗。

一方面可以读到诗记住它,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但是光这个还不够。

我晚上规定自己,今天晚上如果不需要备课,不需要给孩子改作文本,我一定是6:

30到9:

30,我也不开夜车。

5:

30起来保证8小时睡眠。

那是天长日久的事,开夜车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我晚上看书的时候,也是规定自己的。

那时候我就把人家大学里中文系的文学概论啊,现代文学啊,古代文学我没学好。

还有比方语法、修辞啊这些,我觉得在师范没读好的我自己来学习,来读书,另外呢,也读一些名著。

说实在话,18、19岁的年纪,晚上实在是要睡觉,我读到8点多钟,我有时候就会趴在桌上睡着了。

宏:

是啊,那怎么办呢?

李:

多少次,我是醒醒,揉揉眼睛,不能,还没到9:

30,一定要到9:

30才睡觉,我是这样去做的。

我不仅是读了,而且呢,我还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我就把它有的就抄,不仅是读书,我还抄书。

抄了很多的诗,我挺高兴。

所以,学习呢我觉得是一个快乐的事。

所以我这个就抓得比较早。

抓得早呢,就不等于你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学习。

其实这是人一辈子的事儿。

对我们老师来讲,他更应该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严:

持之以恒。

李:

50多年来,我一直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习。

总是抓紧时间学。

我总觉得人最容易丢失的是时间,而偏偏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你必须抓紧。

工作一直是很忙。

你不抓紧就读不了书。

不读书你就落后。

你就做不了老师,就做不好老师。

这个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所以呢,我觉得教师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他呢,首先要抓一个“早”字。

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精力很充沛,现在的社会诱惑力很多,那怎么沉下心来读点书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严:

不是说,老是把读书学习推到明天,再明天,再明天。

李:

对,就是说,这个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岳飞在《满江红》里也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对不对?

古人就一直告诫我们。

所以,我这方面比较警惕的。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会。

就是要“抓住一个早字。

第二个呢,我就是一个“爱”字。

我现在想起来,一个教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贵在一个爱字,就是要“爱”。

严:

爱什么呢?

请教李老师。

李:

这个爱呢,首先就是我是老师,我必须爱我的工作。

宏:

爱事业。

李:

爱事业,爱我的学生。

我觉得孩子们,我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孩子是世界上最纯真的人,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50多年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一种幸福。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深深地知道,深深地认识到,孩子就在你老师身边,一天天长大,不是个儿长大。

严:

心灵也在成熟。

李:

他的知识要增多,他的道理要懂得多,他要会做人,他的脑袋要更聪明。

等等。

所以,孩子是在我们教师的引领之下慢慢长大的。

这可是一个很神圣的任务。

我觉得这是非常神圣的。

也是很圣洁的。

所以我对从事这项工作,我很热爱。

那么,我有时候,比方上课,我走进教室,看着孩子一个个坐得好好地,一双双眼睛,那里我感觉到,是非常奇妙的。

这一双双的眼睛,这个眸子里有着什么,他是充满智慧的,那我们怎么开发他?

怎么把他潜在智慧能够开发出来?

这你老师要有本领。

要有知识。

所以,我感觉到教师他不仅是一个授予知识的人,他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当中,他是一个鼓舞者,是一个唤醒者。

宏:

用爱去唤醒一切。

严:

“鼓舞者”,说得真好。

李:

我真的觉得是这样。

所以这里,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

我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比较高。

不是很简单的,我把知识经验教给你,哦,你们今天学八个字,这八个字怎么读,怎么念,什么意思,我教给你们就行了。

这个八个字怎么让他高兴学,又学得记得,马上又会用字,对汉字的文化又有点兴趣,等等。

这个真的那就是我们小学教育它是丰富的。

当然也是复杂的。

所以说,做一个小学老师也不那么容易。

所以,正因为我处于对我所从事的事业的爱,我做到现在还是恋恋的。

还是乐此不疲的。

严:

不舍的,舍不得的。

李:

所以,我就一直想着自己怎么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做一个家长信得过的老师。

这个始终是我的一个目标。

于是,我就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学习。

所以,这样一来,我这样想有什么好处呢?

就学习不单是社会需要我,领导需要我,校长需要我,现在是教育局领导需要我们专业化成长,这是一个外因。

是一个客观的要求。

关键是主观的。

就是自己怎么从自己的心里产生一种内驱力,我要学习。

那么,有了这个内驱力,我觉得学习就比较的自主。

比较的能够(宏:

有动力)。

就有动力。

比较的自觉。

而且能够持之以恒。

严:

内心是愉快的。

李:

他就快乐。

所以,这个爱呢,不仅是我爱事业,我爱学生,我爱学习。

而且,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来讲,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语文老师,他还必须是一个文学的爱好者。

严:

爱文学。

李:

你说,一个语文老师他不爱文学,那你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最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它就不仅仅是一个掌握工具的问题。

要受到人文的熏陶。

所以我觉得“语文素养”其实就是把孩子所受的人文熏陶和他工具的掌握融合在一起,这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自己也要有一个素养,要有一个语文素养,但是这是我今天明白的,但是在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我只是很喜欢语文,喜欢文学。

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也读了比较多的文学作品。

宏:

那李老师啊,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故事呢?

李:

比方说。

我在1958年的时候,我就有机会被领导派到南京,省教育厅,参加这个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那年我才20岁。

应该说我是整个编写组最年轻的一个。

我在那里就遇到中学组的,比方说,范伯群。

范伯群他是搞文学评论的。

他就告诉我,《郁达夫评传》是怎么怎么写出来的,郁达夫的所有作品怎么怎么的。

如果,他也写萧红的评论的话,一定要把萧红所有的著作都读到,甚至在海外出版的也要找回来。

哎呀,我想想,这个文艺评论工作多么的不容易。

这个马莹伯先生呢,他是一个苏联文学的研究生,那么他那里有很多的藏书。

许多苏联文学名著。

哎呀,我就非常主动地向他借这些书来看。

比方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这些书很多的。

我呢,都一本一本地借来看。

借了还给他,然后再来看,再借。

这里头当然我也很感谢我的老师。

就是我初中遇到一个语文老师,他虽然是学法学的,但是他常常在他上课的时候给我们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现在都记得他是怎么讲的。

所以这些我就读了,这本小说我读了之后非常的感动。

所以这个就是老师他做的这些引子吧。

我知道这些名作家的名字吧。

不仅是中国的《水浒》、《红楼梦》,不仅是这些。

国外的名著,法国的,莫泊桑的,都读。

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宽阔、非常丰富的宝库啊,我懂得才是一点点啊。

所以在那时贪婪地读着的。

那年我才20岁,你想想看,南京是个大城市,姑娘们都要去逛街的,但是我就不去了,其实我在师范的时候也是非常活跃的一个人。

我就不去了,我就在家看书的。

有一次我记得范伯群先生说:

“今天我们去看电影《堂吉诃德》,也是名著啊,你去不去看?

”我说:

“我今天不想去,还有书没看完。

”他说:

“哎呀,你怎么变成时间的奴隶了?

”哎呀,我现在都记得。

就是说我又变得不懂生活了,又不行。

还有后来在76年的时候,我又去过一次南京,编过一次教材。

我记得那时候一有空还是想学习吧。

虽然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快结束,文化大革命尾声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江苏已经开始自己编教材了。

我在宿舍里看书,看啊看,居然吃中饭已经过了。

等我想到要吃中饭已经一点了。

去食堂已经没有饭吃了。

那时候不会到饭店里去吃饭,没有这样奢侈的事。

严:

只顾吃精神食粮,物质食粮没吃到。

李:

也没有去饭店奢侈一下,也没有这个条件。

就两个馒头啃啃。

但是我觉得很充实啊,非常的有收获。

所以我就觉得读书呢是给我带来乐趣。

比方现在啊,这些年啊,已经年纪大了,尤其到了古稀之年的时候,我想我“搬西瓜”已经搬不动了,我在《我,长大的儿童》这篇散文里说过,我说“我就是抓点芝麻也好,总比两手空空要好。

”所以现在,像我做“十一五”课题,题目是《为儿童的学习》,它就和学习科学联系起来。

那么儿童究竟是怎么学习的,在我们优化的情境中,儿童的学习他的效率为什么是高的?

这些问题是应该回答的。

但是多少年来,虽然情境教育的实验我已经搞了三十多年,但是我还是没有很好地交出答卷。

我是我向我自己提出的问题。

所以我就想,脑科学会帮助我了解一点。

这几年,因为小白鼠,它的大脑的结构和人的大脑是相似的。

所以通过小白鼠的实验来做,现在脑科学的成果是非常的多了。

过去要等人的病脑去做,很难。

这些脑科学的书我也是挑着看的,看不全,但是就是看到了一部分,哎呀,我就觉得真是又打开了一扇窗户。

又对这个课题,哎,又稍微明亮了一点。

能够看出一点,一些秘密你能发现了。

这些秘密是怎么发现的?

要用知识去武装,要用现代化的手段,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武装自己,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前面就说,提高自我是教师人生的永恒的生活法则。

这是我深深地体会到的。

宏:

说得太好了。

真的很有体会。

李:

所以,这个是第二点。

贵在一个“爱”字。

宏:

李老师,一直有一种爱的力量在支撑您。

当您看孩子的时候,我们都被您的这种眼神所深深地打动。

严:

我一直非常欣赏李老师的一句话,她在《我长大的儿童》这篇文章中,她说“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

”说得多么好。

宏:

李老师,您刚才和我们说的,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讲得真好,让我们深受感动。

我们还想听听您的第三点体会,好吗?

李:

好。

下面,我想谈谈我的第三点体会。

就是注意一个“宽”字。

因为小学老师啊,他不是一个专门家,孩子有很多的需求,教学里面也需要你很多的技能技巧。

不仅是知识的问题。

所以你学习的东西你要宽一点。

就是为了孩子,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你要学得宽一点。

比方说,在过去,就要求大家会说一口普通话,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

这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到的。

南通人说普通话是有南通腔的,他这个前鼻音、后鼻音是分不清的。

(战场,前后鼻音举例)所以这里头,我自己要特别注意。

说起来,人家感觉,你是北方人呢。

所以,这个普通话,你要给孩子示范的。

要写一手好字。

这个呢,我很注意自己字要写得好,要写得工整。

因为你要给孩子示范的。

严老师看过我的课,上课的时候,我的板书写得很工整,不仅工整,我也写得很快。

严:

很洒脱。

李:

也写得比较好看。

严:

是很好看,不是比较好看。

李:

字,应该说写得还可以了。

还要写一笔好文章。

这个好文章的问题呢。

就是我感觉在工作以后吧。

在文革前,我先后发表十篇文章。

一些小散文啊,或者一些经验体会啊,我都愿意写出来。

这个你要有。

在这里呢,我就讲一个故事。

学讲这个普通话。

有一次上海人艺著名的艺术家陈奇到南通来,她在南通举行了一个朗诵会。

个人朗诵会。

没有什么化妆,也没有什么背景。

就在市一中的大操场上,给全校的师生朗诵。

我那次也有幸参加了。

我真正地被她的朗诵所深深吸引了,而且为之感动了,甚至掉眼泪了。

我就觉得这个语言的魅力不得了。

所以,我呢就是想,我们课堂虽然不是舞台,我老师不可能是表演艺术家。

但是,我的语言同样应该是具有魅力的。

应该对自己提出这么个要求。

后来,我们崇川区也邀请她来做一次报告,叫我去请她,我就去请她。

她说“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你们要有两个老师要朗诵一篇课文。

那么我很犹豫了。

首先我去请的,肯定我跑不掉。

但我想,她念得这么好,我不是相形见拙吧。

我是一个陪衬。

后来我想,算了为了活动成功,陪衬就陪衬一下吧。

我就记得我念了一个《小英雄雨来》。

《小英雄雨来》里有“河边响起一阵枪声。

”我念下去,我整个都念了。

她也给我很高的评价,说我念得怎么好,怎么好。

她说,“不过,你那个‘河边响起一阵枪声’念得太平常了。

”我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

因为枪声一响,落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就被敌人打死了。

所以这一阵枪声是扣人心弦的,是勾人心的。

所以,她说应该是“河边响起了一阵枪声。

”(范读)哟,是的。

我马上觉得我的声音啊没有传情。

我的声音呢,没有使儿童看到这个形象。

我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后来我要教那个《狼和小羊》的课文,我念给她听。

她说“河边走来一只狼。

”(范读)我一听,是狼,不是小白兔。

“河边走来一只狼”(不是)所以,我觉得她的声音能够传情,是成形的。

孩子就通过你这一读就看出来了。

她眼前出现一种,他们行话叫做“视像”,看得见的形象。

我觉察到了我的短处。

但是此后,我念书,我范读课文我就非常注意。

于是,我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常常范读课文,特别是有人来看课,我做准备的时候,家人都还睡着,我早早起来,都躲到厨房里去念书的,做什么呢,中学语文老师说“耳朵做老师,自己听自己。

”我讲“漓江的水真静啊。

”我一听,还不静。

再念。

“漓江的水真静啊。

”哎,有点儿静了。

是不是,就这感觉。

“漓江的水真绿啊。

”明快的。

所以,这三个排比句啊,它句式一样的,不好念。

我就要体会。

于是我觉得我的朗读慢慢地就能把孩子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了。

严:

传情,成形。

李:

以前“传情”还注意一点。

成形,要呈现形象,这个是个新的启发。

所以,我就觉得老师尽量要学得宽一点。

光一口普通话还不行。

你还有质量问题。

你演员的这些表演的技术,你虽然不需要有那样的水平,但是你要多学一点。

学得稍微宽一点。

再比方说,我们小朋友是喜欢的唱歌的,所以你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你最好懂一点音乐。

我记得我才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这么大的手风琴,玩具手风琴,和书差不多。

这个玩具手风琴很奇特的,它就是拉进来是1、3、5,拉出来是2、4、6,所以虽然简单,但是它很复杂。

这边贝斯照样好打。

我拉1、3、5,我就记着往里拉。

比那种还难。

但是我也拉得其乐无穷。

自己也乐在其中。

万一小孩子搞活动,我也会一点。

后来过了几年,学校条件好了,买了手风琴。

有了这个基础,不需要再往里拉,往外拉,我就慢慢地拉起来了。

当然和那个专业的人是没法比的。

我只能简单的贝斯配起来,简单的伴奏配起来,能拉。

我有时候带孩子出去活动,拉起手风琴,这个孩子一下子他(气氛)就起来了。

对不对?

它就特别有用。

再比方说,你要会一点图画。

乌申斯基说“教室里图画一看,就热闹起来。

”但是我不是给孩子很多现成的图画,我非常喜欢,也非常主张在语文课上画简笔画。

简笔画从无到有,一下子,孩子就被你吸引过来了。

宏:

栩栩如生。

严:

李老师的简笔画画得传神得不得了。

李:

所以,在课堂上我就画,老师们觉得我挺能的。

其实他不知道,课前我要练的。

在课堂上,是不允许你慢慢画的。

慢慢描画是不可能,必须几笔一来就好。

我画一棵蒲公英,拟人化了的“我是一棵蒲公英”。

于是我画一个圆,就蒲公英的花托;然后一根茎,叶子向西面展开;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一来。

人格化了。

哎哟,孩子觉得“我是一棵蒲公英”,情绪起来了。

但我要很快的,一分钟不到画起来,我课前要画多少分钟,我要练,我就学啊。

教《月光曲》画大海的波浪,我画得不好。

我让图画老师给我示范一下,然后我自己再练。

这样呢,你的本领就多了。

对戏剧这一块,我也注意学习。

陈寿竹他关于戏剧的论述,我也看了一些。

怎么动中要有静,我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我就想到了我们的课堂,不是一直热热闹闹的,“我说,我说”不是,不都是沸腾的状态,它也有时候需要沉静。

孩子需要沉思冥想,他要独立思维。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吵闹,这个就是从戏剧里学来的。

像有些人说“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他是写剧本要这样,我觉得我写文章的时候,虽然我做不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做不到“个个笔下无”但是告诉你必须写自己的东西,要有独创的意识。

所以,我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拿别人的什么来弄弄,一句一句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这些都是一种学习。

而且自己编课本剧啊,自己和孩子们在情境当中扮演角色。

所以学点音乐,学点戏剧是很好的。

严:

苏霍姆林斯基有段名言,他说:

“如果你会一样乐器,那么你在孩子的心中就是主裁,就是国王。

因为音乐能使师生之间的心灵靠近起来。

”李老师刚才讲的这段正好应证了这段名言。

李:

对。

像我有时教一些课文,教艾青的《太阳的话》,挺深的。

我就用艾青的词自己谱个曲子,孩子就可以唱起来,那多好啊!

比方说,我还曾经学韵律,你要写点儿童诗,你还不懂押韵,怎么行呢。

所以我就记得《韵书》,言前韵啊,江阳韵啊,窈窕韵啊。

比方说,我上《萤火虫》的课,导入新课时,我就说:

“你们看见过萤火虫吗?

”孩子说:

“看过见过的。

”我说:

“我还捉过萤火虫,李老师还会背一首萤火虫的儿歌。

”其实就是我自己写的,写得很简单。

比方说我写的是,“萤火虫,点灯笼。

飞到西,飞到东。

”我为什么不说“飞到东,飞到西”,因为“萤火虫,点灯笼。

”这就是一个“中东韵”的问题。

一二两句要押韵,所以我就有个知识在帮助我。

然后我想上课的时候,能唱起来,我就给他们谱一个曲子,像“一闪一亮,一亮一闪。

”我就用了音乐里的“顿音”。

这里我就觉得学点音乐,课堂就不一样。

包括指挥,也都学一点。

还有打球,也学一点,和孩子就玩得起来,孩子就喜欢你。

所以,我对自己有个要求就是宽一点。

当然这些技能技巧是很浅的,但是它很管用。

像小河水一样,清且浅,但这个浅管用,还有效。

孩子就喜欢你了。

所以,我觉得呢,我们做一个小学老师,应该注意一个“宽”字,什么都会一点,就是这个意思。

严:

说得非常好。

李:

很实用,我感觉很方便啊。

严:

你刚刚说到实用,我在猜啊,恐怕李老师底下要讲这个“用”了。

学以致用啊。

李:

对的。

重在一个“用”字,被你猜着了。

在理论的方面,我学了要用啊。

比方说,我学了美学的东西,我就晓得他怎么感受美,怎么理解美,怎么去分析美,怎么鉴赏美,怎么去创造美,这些都有的。

那我怎么和我的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

我就用进去,怎么让孩子感受美,我通过什么途径让他感受美,所以我就想到它的六个途径:

音乐、图画、戏剧、语言描绘,这些都是很有美感的,来创设情境,让他从形象去感受美。

没有形象的感受,他就没有美感。

所以他一定要有形象。

在这方面我也下了功夫。

我记得那时候我就写了“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这篇,80年代就在《教育研究》发表了,一个小学老师,我在《教育研究》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个。

而且我在课堂是先用的,用了有了体会这样去写的。

比方说,心理学方面我也注意学习了。

我的情境教学四个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要回答出来。

比方,暗示导向原理,这是我自己的,不是把“暗示”搬过来,“暗示”在我的情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呢?

它起一个导向的作用,在暗示的作用下,他情不自禁地进去了。

情感驱动原理,这个好理解了。

角色转换原理,学生从这个角色转换到那个角色,他变成他角色,然后我他同一,这个角色就是他本人了;心理场整合原理,在心理场,怎么去整合,怎么使儿童在心理场当中产生一种正向的诱发力。

他向着你的教育目标,也成为他主动学习的力。

其实这些都是借助了心理学,但是消化成为我自己的东西。

严:

的确,李老师真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典范。

读书学习真的是要做到为我所用。

李:

是的,还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这就是我们要广泛的学习,广泛的加以借鉴。

比方说,我前面提到的《文心雕龙》里“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让我改革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文心雕龙》我不是一学就丢了,这本书我可以说学了十来年,反反复复的,遇到问题我就翻开来看一看,读一读。

后来再做完情境教学以后,我再拿出来学,我真觉得他是博大精深,我们民族文化真了不起。

所以我就反反复复读了以后,思量着,琢磨着,这《文心雕龙》里刘勰他着重强调的是什么,中国的文论最注重的,最讲究的是什么呢?

我这样反复琢磨以后,概括了四条。

一个字就是“真”,第二个就是“情”,第三个是“思”,第四个就是美。

那我想,这个“真情思美”,其实正是儿童教育所需的。

于是我又想,怎么把它借鉴过来,为我所用呢。

后来我把这四条用到情境教育里去,成为情境教育的特质,真正的成为我们本土的东西,使情境教育成为本土的东西。

我概括了四条:

第一条:

真——情境教育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

第二条:

情——情境教育注重以情激情,以情启智;

第三条:

思——情境教育营造广远的意境,宽阔的想象空间;

第四条:

美——情境教育以美为境界,以美育人。

这样把我们古代文论的精髓学习了,吸收过来了,为我所用了。

我就觉得情境教育从理论层面来讲我们丰富多了;从实践层面来讲,我们的路子走得更宽了。

所以我从“真情思美”概括出情境课堂操作的要义来讲,我也概括出五条。

我这篇论文向你们报告好消息,最近传来的好消息,这是2002年在《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被评为30年来《教育研究》杰出论文40篇当中的一篇。

我真没想到,我这个小学老师的文章也能够排到杰出论文里去。

当然和大专家、大学者比起来我还是远远不如的。

再比方说,在我做“十一五”课题期间,这就几年吧,我又反复学习脑科学。

我又从脑科学的最新成果里找到了情境教育之所以取得高效的理论支撑。

第一个就是我从脑科学里知道,儿童的学习需要一个丰富的,而且是可以活动其中的一个环境。

那我就对照情境教育,情境的课堂它真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等等六个途径来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而且是富有美感的环境。

因为它是让艺术走进课堂,在这里儿童是活动其间的。

所以我们所搞的情境教育的探索东西和脑科学吻合了,我找到了理论支撑,所以我就特别高兴。

就是说,脑科学所强调的在一个丰富的,儿童可以活动其间的环境里儿童的脑就会产生一种内啡太的化学物质。

那么,脑的神经元上的树突会长出来,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会加速。

我真的读到这非常兴奋,所以我就可以继续做下去。

再比方说,我们情境教育是强调“思”为核心的,而脑科学里面告诉我们,儿童的脑是正在生长的脑,它是需要外界刺激的,它的可塑性是很大的。

我们刺激他,不断地给他信号,那么它链接起来了,开始像在崎岖的小路上走,然后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样。

那么,他不断地接受信号,他的神经元不断地链接,而且频率加快,这样他的脑的重量就会变重。

这就可以达到我常常想的:

孩子要越教越聪明。

这就有了可能性,所以还是要坚持往下走。

再一条,脑科学又告诉我们,脑优先接受的是情绪的信号。

而且它的记忆是长久的,难以磨灭的,叫情绪记忆。

所以我们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

大脑优先接受又不会遗忘,所以,这些我学习了以后都和我探索的、研究的东西结合起来,我找到了理论支撑。

我就有信心继续往前做,还想办法继续获得新的发展。

严:

刚才李老师谈到她学习的四条经验,我们再复习一下。

我想,第一:

抓住一个早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