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1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9 大小:25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9页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9页
亲,该文档总共2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2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docx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数据采集工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一)在每学年开学初(9月初),各县(市)区教育局召开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布置会,辖区内各级各类独立法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负责统计工作的老师参会。

县级教育事业统计布置会后,各级各类学校参会人员要及时向校长汇报会议精神。

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要及时召开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统计报表布置工作培训会。

(二)县、乡(镇)、街道教育主管部门召开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布置会后,要求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负责财务、后勤、办学条件的老师为成员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把关。

(三)成立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工作方案,然后由校长组织召开学校级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安排布置会,参会人员为教育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学校统计员传达上级教育部门统计工作会议要求、内容等并安排工作。

各成员要分工合作,各班主任主要负责本班学生信息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教务和人事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教职工信息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财务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学校资产以及设施设备、图书数据的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担任校舍工作的相关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办学条件以及校舍方面的数据采集统计和数据核实确认工作。

(四)印发“学生信息台账采集表”、“教职工信息台账采集表”、在校生死亡信息台账采集表”、“办学条件信息台账采集表”、“资产信息台账采集表”等台账下发相关教师填报。

明确统计工作任务、方法步骤、相关表册的上报时间,并对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相关指标进行解释。

要求组内成员会后各司其职,积极行动,认真按会议要求开展本年度统计工作。

二、数据采集

(一)学生信息采集

统计报表中学生相关数据采集主要依据是《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第一手基础数据,做到统计报表数据与学籍信息完全吻合,若两套数据在统计时点出现数据不一致,应计实统计,并书面情况说明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逐级上报情况说明。

主要做法是:

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学校要求各班摸清学生基本情况,并维护、更新、完善相关表册。

中小学教育事业统计在校学生信息台账(模版1)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班主任签字:

填报日期:

序号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号

户口所在地

户口性质

家庭地址

联系

是否受过学前教育

就读方式

是否随迁子女

是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是否留守儿童

随班就读

残疾类型

就读

状态

退学原因

政治面貌

是否华侨

是否港澳台

是否外籍学生

家长确认签字

备注

填报范围:

小学、教学点、附设小学班、初级中学、职业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附设普通初中班、附设职业初中班、附设普通高中班、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

学前教育事业统计在园(班)幼儿信息台账(模版1-1)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班主任签字:

填报日期:

序号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号

户口所在地

户口性质

家庭地址

联系

是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是否留守儿童

残疾类型

是否港澳台侨外

就读状态

家长确认签字

备注

填报范围:

幼儿园、附设幼儿班。

当年新招学生信息采集:

每学期开学新生报名时,要求家长带户口簿到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少数民族、家庭地址、家长信息、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留守儿童、是否寄宿等<详见模版>)等指标进行采集,同时要认真做好【模版1、模版1-1】所有指标数据的采集、审核工作,确保每个学生信息核实无误并经家长、班主任签字认可后报教务主任审核签字。

通过对【模版1、模版1-1】相关学生信息整理,导入到《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模版和省网学籍模版后上传至学籍管理系统,同时完成当年新生学籍信息的数据采集审核工作。

老生在校学生信息采集:

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学生花名册电子数据,将国网信息系统中现有的学生信息对应导入到【模版1、模版1-1】相关列中,然后将【模版1、模版1-1】表册按班级打印下发到各班班主任手中,各班对学籍有变动的学生进行增加和删减,并对学生基础信息逐一进行认真核实,对信息有变动的学生及时修改、补充完善。

在采集学生信息时,确保【模版1、模版1-1】中每个学生信息核实无误并经家长签字认可后报教务主任,教务主任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对于学籍学生与报表学生不吻合(学生已转出学籍暂未转出,学生已在校就读学籍暂未转入等)的情况,在【模版1、模版1-1】一览表中“备注”栏中说明情况,最终完成【模版1、模版1-1】指标和国网、省网学籍的学生信息的采集审核工作。

【模版1、1-1相关指标解释】

1、民族:

全国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2、出生日期:

在校生年龄以九月一日满周岁计算。

在校生年龄界定:

以公历8月31日为年界线,公历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出生的,按本人实际周岁计算;在9月1日后(含9月1日)出生的,按本人实际周岁减1计算。

3、身份证件号:

18位身份证号码各位的含义:

1-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4位地级市、盟、自治州代码;5-6位县、县级市、区代码;7-14位出生年月日,比如19670401代表1967年4月1日;15-17位为顺序号,其中17位(倒数第二位)男为单数,女为双数;18位为校验码,0-9和X。

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把前十七位数字带入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计算的结果是0-10,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

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

4、户口所在地:

(1)户籍所在的地区。

(2)一般用“省级+县(市)级”表示户口所在地。

(如: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5、户口性质:

我国户口性质只有两种:

(1)农业户口;

(2)非农户口。

6、就读方式:

走读生、寄宿生

7、随迁子女:

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随父母到输入地(同住)并在校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填报说明:

本指标统计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随同父母来到异地就读普通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包括跨区(县)招生或择校等原因到异地就读的学生;不包括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9、农村留守儿童:

指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0、随班就读:

指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残疾人。

11、残疾类型:

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和其他残疾(残疾人:

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

残疾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12、就读状态:

在读、转出、转入、毕业、复学、休学、退学、结业、死亡。

13、退学原因:

失能、家庭、厌学、路途遥远、出国、其他。

注意事项:

注意各指标与基础基331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变动情况中退学列数据对应。

(1)失能:

指因身体或其他原因造成学生丧失学习能力,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2)家庭:

指因家庭贫困或家长意志造成的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3)厌学:

指受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造成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4)路途遥远:

指因居住地据学校路程太远或途中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中断学业、放弃学籍的学生(包括办理退学手续和不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14、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备注:

对于学籍学生与报表学生不吻合,请在备注栏表示:

“学生已转出学籍暂未转出”、“学生已在校就读学籍暂未转入”字样。

以上模板可以生成相关基表主要指标数据:

幼儿园(基础基211、基础基311、基础基341);小学(基础基212、基础基312、基础基331、基础基333、基础基341);初中(基础基213、基础基313、基础基331、基础基333、基础基341);普通高中(基础基213、基础基314、基础基331、基础基333、基础基341);特殊教育(基础基214、基础基315、基础基331、基础基332、基础基333、基础基341)。

基础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死亡实名制基本情况统计台账(模版2)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政教主任签字:

班主任签字:

填报日期: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办学类型

死亡学生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死亡时间

死亡地点

死亡类型

死亡原因

家长姓名

联系

填报范围:

幼儿园、附设幼儿班、小学、教学点、附设小学班、初级中学、职业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附设普通初中班、附设职业初中班、附设普通高中班、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

死亡学生信息采集:

每年做报表时,将“基础教育学生死亡实名制统计台账”表印发各班主任核实填报。

死亡类型:

事故灾难类(溺水、交通、拥挤踩踏、房屋倒塌、坠楼坠崖、中毒、爆炸、火灾);社会安全类(打架斗殴、校园伤害、刑事案件);自然灾害类(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暴雨、冰雹、雪灾、龙卷风):

其他(自杀、猝死、传染病、其他)。

1、打架斗殴:

指由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造成的死亡。

2、校园伤害:

指由于学校教职工对学生伤害造成的死亡。

3、刑事案件:

指由于外来人员入侵,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犯罪造成的死亡。

以上模板可以生成相关基表主要指标数据:

基础基332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采集:

面表基础基112表中小学上学年体验学生中各个等次学生数,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中采集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

(二)教职工信息采集

数据采集:

将学校现有教职工花名册信息或教职工人事管理系统相关表册对应导入到【模版3、4】相关列中,将导好数据的【模版3、4】表打印下发给各位教职工,教职工对本人信息进行核对,对年龄、职称、所任科目、学历等<详见附表>有变动的信息进行修改完善,签字确认后交教务处审核确认汇总。

教务主任在对教职工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的基础上,还应对【模版3、4】相关数据就行认真审核、补充、修改完善所有信息,并准确掌握学校教职工增减变动信息;教职工中党员、团员信息;教师接受培训情况(参加国培计划、省市县级培训、继续教育等)、教职工中骨干教师等信息。

上述信息采集后,请主管部门负责人事工作的老师从“人事管理专用网络”导出本校教职工信息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填报纸质基表。

 

中小学教育事业统计教职工信息台账(模版3)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填报人签字:

填报日期: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号

民族

政治面貌

专业技术职称

是否行政人员

是否教辅人员

是否工勤人员

是否校办企业职工

是否代课教师

是否兼任教师

教师变动情况

学历情况

骨干教师

主要任教课程

是否特岗教师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A(国家)

培训时长A

培训次数A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B(省级)

培训时长B

培训次数B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C(市级)

培训时长C

培训次数C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D(县级)

培训时长D

培训次数D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E(学校级)

培训时长E

培训次数E

教师签字

备注

【填报范围】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幼儿园教育事业统计教职工信息台账(模版4)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填报人签字:

填报日期: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件号

民族

政治面貌

是否园长

专业技术职称

保健医

保育员

其他

是否代课教师

是否兼任教师

是否学期教育专业毕业

教师变动情况

学历情况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A(国家)

培训时长A

培训次数A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B(省级)

培训时长B

培训次数B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C(市级)

培训时长C

培训次数C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D(县级)

培训时长D

培训次数D

本年度参加培训级别E(学校级)

培训时长E

培训次数E

教师签字

备注

填报范围:

幼儿园、附设幼儿班。

注意事项:

1、统计时按所在岗位主次原则归类。

填报案例:

如某教师满工作量为每周18课时,同时兼任地理教学和图书管理员岗位,地理教学每周工作量10课时,图书管理员每周工作量为8课时,则统计时该教师计入专任教师岗位,反之按教辅人员岗位统计。

2、“代课教师”和“兼任教师”不计入教职工数。

3、教职工数:

指在学校(机构)全职工作,并由学校(机构)支付工资的编制或聘任制人员数。

编制人员:

是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

聘任制人员:

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机构)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其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

基础教育教职工包括:

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校办企业职工。

【模版3相关指标解释】

1、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华侨

(1)28周岁以下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共青团员的专任教师按实际情况填报。

(2)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分开填报。

2、专任教师:

指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3、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指按照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正式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包括:

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中学包括:

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

“未定职级”是指无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4、行政人员:

指专职从事学校行政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5、教辅人员:

指从事教学辅助工作,为教学服务的人员。

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资料室的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等专业技术人员。

6、工勤人员:

指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工人和勤杂人员,不包括由校办工厂、农场支付工资的工作人员。

7、代课教师:

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因专任教师缺编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原因,聘请代课一年以上的教师。

8、兼任教师:

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聘请校外具有教师资格、聘期在一年以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注意事项:

注意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对应,对应不合理需要核实。

(如25岁以下中教高级需要核实)。

9、教师变动:

新录用毕业生、调入、调出、自然减员。

10、教师进修培训:

统计上学年内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或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类培训的人数(含远程培训和企业实践)。

一般由中央部委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国家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省级,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地市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归类为县级,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认定为校级。

注意事项:

填报单位是人次。

例:

某教师分别参加了“一个月以内”“三个月至半年”两类不同的培训,则他培训的人次为1+1=2人次,需分别在“一个月以内”行相应列和“三个月至半年”行相应列各填“1”。

【模版4相关指标解释】

1.保健医:

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从事幼儿医护工作的人员。

2.保育员:

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注:

其余指标与模版3指标解释一致。

 

基础基育专任教师变动情况统计台账(模版4-1)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基础基育专任教师变动情况单位:

上学年初报表专任教师数

增加教师数

减少教师数

本学年初

报表专任

教师数

合计

录用毕业生

调入

校内变动

其他

合计

自然减员

调出

校内变动

其他

其中:

师范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填报范围:

幼儿园、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模版4-1相关指标解释】

(1)录用毕业生:

指学校新增专任教师中录用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

(2)校内变动:

增加教师中“校内变动”是指校内具有教师资格的非专任教师调整为专任教师;减少教师中“校内变动”是指校内专任教师调整为非专任教师;“校内变动”还包括同一所学校内不同学段之间专任教师的调整,如: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段和初中段之间的调整。

(3)自然减员:

指退休及因故死亡的专任教师。

以上模板可以生成相关基表主要指标数据:

幼儿园(基础基4211、基础基4212、基础基4411、基础基4412、基础基442);中小学(基础基412、基础基422、基础基423、基础基424、基础基431、基础基4411、基础基4412、基础基442);特殊教育(基础基413、基础基425、基础基431、基础基4411、基础基4412)。

(三)学校办学条件信息采集

数据采集:

根据“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校舍信息(校舍幢数、房屋名称、结构类型、建筑面积、危房情况等),导出校舍信息表填报学校办学条件信息采集表;功能用房分类主要根据学校现有房屋实际功能填报;图书、计算机数量依据学校实有数量填报;学校固定资产价值依据校舍统计台账【模版5】和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填报;教学仪器设备价值依据资产统计台账【模版5】和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填报;各类教学仪器达标情况依据“云南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填报。

若相关系统中的数据与实际不相符,必须与实际为准,同时书面情况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

如:

学校土地面积:

学校实际占地面积必须与学校土地登记面积一致;校舍面积及结构:

校舍面积、各种功能用房、危房面积等数据必须据实统计,当年有新增校舍以及危房拆除的要如实上报;学校资产以及设施设备:

由学校财务人员统计,统计过程中必须认真清点,仔细盘查,做到物账相符;做到与学校固定资产报表相吻合。

(一)校舍资产(长期资产)信息台账

数据采集:

将【模版5、5-1】表打印给负责“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的老师填报,确保【模版5】中的数据与学校实际和“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保持一致。

【模版5】数据填报好后由负责填报该表的老师签字后,提交总务主任负责再次审核,并补充、修改学校办学条件相关信息,包括:

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幢数,房屋名称、结构类型及建筑面积,房屋功能用房分类,危房情况等信息,确保该表数据无误后上报分管学校财务(后勤)的领导签字确认。

中小学教育事业统计校舍信息台账(模版5)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总务主任签字:

填报人:

填报日期:

房屋编号

房屋名称

房屋机构

校舍建筑

面积合计

其中

教学及辅助用房

行政办公用房

生活用房

其他用房

房屋造价

附表:

校舍面积中危房面积

校舍建筑面积中:

租借面积

教学及辅

助用房小计

其中

行政办公

用房小计

其中:

教师办公室

生活用房小计

教工宿舍

其中:

教师

周转宿舍

学生宿舍

食堂

厕所

其他

危房小计

B级危房

C级危房

D级危房

小计

租借公办的基础教育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

危房

当年新增校舍

教室

实验室

图书室

微机室

语音室

体育馆

单价(元)

金额

(万元)

说明:

1.附校园现状平面简图;学校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2.学校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数字资源量____GB。

填报范围:

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特殊教育(幼儿园)教育事业统计校舍信息台账(模版5-1)

学校名称(公章):

校长签字:

总务主任签字:

填报人:

填报日期:

房屋编号

房屋名称

房屋机构

校舍建筑

面积合计

其中

教学及辅助用房

行政办公用房

生活用房

其他用房

房屋造价

附表:

校舍面积中危房面积

校舍建筑面积中:

租借面积

教学及辅

助用房小计

其中

行政办公

用房小计

其中:

教师办公室

生活用房小计

其中厨房(幼儿园)

危房小计

B级危房

C级危房

D级危房

小计

租借公办的基础教育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

危房

当年新增校舍

特教教室

特教实验室

特教微机室

图书室

活动室

洗手间

睡眠室

保健室

单价(元)

金额

(万元)

说明:

1.附校园现状平面简图;学校土地使用证复印件;2.学校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图书____册;数字资源量____GB。

填报范围:

幼儿园、附设幼儿班。

【模版5、5-1相关指标解释】

1、校舍建筑面积:

指学校用于办学并可长期(一年以上)占有或使用校舍的建筑面积。

包括政府、集体、个人专为办学提供的校舍和学校为办学租借的校舍,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或已竣工未交付使用校舍、临时搭建棚舍。

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