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成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20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成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三字成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字成语.docx

《三字成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成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字成语.docx

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

一字师

应声虫

眼中钉

苦肉计

烂羊头

邯郸梦

大手笔

乞骸骨

孺子牛

马生角

钓鳌客

中山狼

一杯羹

瓜蔓抄

捉刀人

想当然

下马威

儿皇帝

东道主

佼佼者

贱骨头

敲门砖

熟羊胛

探玄珠

闭门羹

霹雳手

抱佛脚

空城计

阿堵物

黄粱梦

二五耦

鸿门宴

辽东豕

莫须有

鹤乘轩

破天荒

一字师的故事

【注音】yīzìshī

【成语故事】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

“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

”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

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相近词】一字之师

【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师’了!

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苦肉计的故事

【拼音】kǔròujì

【成语故事】隋朝时期,杨坚谋位成功,封杨广为晋王。

杨广心中不服,一心想当太子,就找安州总管宇文述商议。

宇文述知道独孤皇后妒心重,就给杨广出主意,让他回宫用苦肉计博得皇后的同情。

这一计很灵,皇后鼓动皇上,废太子而另立杨广。

【典故】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释义】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成语例句】

◎这是敌人玩的苦肉计,只不过这苦肉计的代价是四个小海盗的四条生命。

大手笔的故事

【拼音】dàshǒubǐ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

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

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

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典故】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释义】指伟大的着作或大行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

【近义词】大笔如椽

【成语造句】

◎他最近写出了一个大手笔。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三个面向"的高起点,才能形成文化规划的大视野、大思路和大手笔。

马生角的故事

【拼音】mǎshēngjiǎo

【成语故事】战国后期,秦国与燕国表面修好,互派王室的公子到对方国家去作人质。

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秦王嬴政对他十分无礼与蔑视。

太子丹向秦王请求允许他回燕国,秦王说除非马生角乌鸦白头才成。

太子丹逃回燕国,派荆轲去刺杀秦王。

【出处】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

秦王不听,谬言曰:

‘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  《燕丹子》上卷

【释义】乌鸦变白,马头生角。

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近义词】马角乌白

【成语示列】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荆轲列传》

一杯羹的故事

【拼音】yībēigēng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

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典故】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

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一杯肉汁。

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分”后

【成语举例】战争刚结束,各派都来分一杯羹。

想当然的故事

【拼音】xiǎngdāngrán

【成语故事】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18岁的曹丕见23岁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

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运用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的典故。

曹操不解,孔融说他根据现在推想过去的。

【出处】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解释】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凭主观推断

【相近词】想当然耳

【成语例句】

◎如果不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靠想当然闭门造车,决不可能达到用艺术形象来高度概括水的各种动态。

◎贺叔叔是个少见的高个,平而宽的肩,一头厚重黑发梳成一个农夫想当然的城里人发式。

◎依写文章的人想当然地看来,分明是由于人的自私心理作祟。

东道主的故事

【注音】dōngdàozhǔ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政,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

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

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军。

【典故】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相近词】东道主人

【其它使用】

◎东道主卡塔尔率先垂范,在会议召开前夕主动关闭以色列常驻多哈的贸易代表处,赢得了各成员国的赞赏。

◎中国队是亚运会东道主,

◎作为东道主,因人力、财力所限,若有招待不同之外,请诸位批评。

敲门砖的故事

【拼音】qiāoménzhuān

【成语故事】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

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典故】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

‘何为?

’冲元曰:

‘绥来。

’东坡曰:

‘可谓奉大福以来绥。

’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

冲元曰:

‘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

【释义】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

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用法】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相近词】垫脚石

【成语造句】

◎在国际比赛中被人们称为通向冠军宝座的“敲门砖”

◎有些作者和导演,曾经也创作和拍过一两部较优秀的少儿电视剧,可他们只是把这种创作当作走进影视圈的敲门砖,之后很快就转到成人剧的创作拍摄。

闭门羹的故事

【注音】bìméngēng

【成语故事】古代宣城妓女史风长盗标致风流,能歌善舞,十分闻名,那些浪荡公子和好色之徒纷纷登门拜访,把妓院经常围得水泄不通。

史风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还做羹款待,下等客人来她不愿同他们见面,关起门来让他吃羹。

【出处】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

【解释】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用法】作宾语;用于口语

【其它使用】

◎朱绍良派去少将高参汤位东,也吃了刘的闭门羹,悻悻而回。

◎想不到谣言比他回来得还快,回到县里就有人告诉他,外面已经传说他在地委想见黄书记,结果吃了闭门羹。

◎抵沪当天即去指定地点找指定联系人接头,但被饷以闭门羹;以后又去过几次,也同样碰壁而归。

空城计的故事

【拼音】kōngchéngj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出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用法】作宾语;指欺骗对手

【成语例句】

◎奇怪的是镇里唱了空城计,不是双休日,办公室楼上楼下都空空如也。

二五耦的故事

【拼音】èrwǔǒu

【成语故事】晋献公时期,晋国内部矛盾很尖锐,斗争很激烈。

晋献公的妾骊姬勾结献公所宠幸的梁五和东关憵五,替自己的儿子夺取君位。

当时人称之为“二五耦”。

【典故】二五耦。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释义】耦:

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

比喻狼狈为奸。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莫须有的故事

【注音】mòxūyǒu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的侵略,所向披靡。

金军闻风丧胆,指使投诚的秦桧回南宋朝廷,离间岳飞君臣的关系。

岳飞父子等被秦桧诬陷治罪,韩世忠心中不平,责问秦桧。

秦桧说:

“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典故】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宋史·岳飞传》

【解释】原意是也许有吧。

后指凭空捏造。

【用法】作谓语、补语、定语;指凭空捏造诬陷

【相近词】凭空捏造

【反义词】确凿无疑

【成语造句】

◎等莫须有的罪名,备受摧残。

◎为了一点莫须有的罪名,我不得不离开那相处过八九个月的地方了。

◎好在,这没什么关系,到了他能够知道孙悟空是"莫须有"的当儿,也就会懂得猴子变人是什么一回事了。

◎是党在全国科学大会前夕推倒了强加在我身上的莫须有的罪名。

◎这就更为老虎加上了害兽的莫须有罪名。

应声虫的故事

【注音】yìngshēngchóng

【成语故事】传说洛阳有一个士人得了应声病,刚一说话喉咙中应声,就去问名医张父仲,张父仲觉得奇怪,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医治办法。

立即取《本草纲目》让他读,他还是不停应声,当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应了。

于是张父仲立即配药医治,果然治好。

【出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

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唐·刘束《隋唐嘉话》

【解释】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其它使用】

◎蒋政权大怒,"三查"王芸生,说王是"新华社的应声虫","为匪张目"等等。

烂羊头的故事

【注音】lànyángtóu

【成语故事】汉朝后期,宫廷内部腐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一直不断,两派为了拉拢自己的势力,对外滥授官职,所授的官职名目繁多,小商人、厨子等纷纷穿绣面官服。

百姓怨声载道并编制歌谣:

“灶上养,中郎将。

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

【典故】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

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后汉书·刘玄传》

【释义】比喻滥授官爵,商人厨师皆得为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示列】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元·王冕《秋夜偶成六首》其六

乞骸骨的故事

【拼音】qǐháigǔ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离京时,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典故】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释义】乞:

求,讨。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用法】作谓语;指告老还乡

【近义词】请骸骨

【成语举例】上书乞骸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钓鳌客的故事

【注音】diàoáokè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渤海东面有五座山,常随波涛浮动。

上帝命15只巨鳌用头顶着,山才固定不动。

龙伯国有一个人由于出门要经过这五座山,觉得十分不方便,得知其是用鳌头顶着,就用鱼饵将这鳌钓起,一连钓了六只鳌,于是这两座山就沉入大海。

【出处】一钓而连六鳌。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解释】钓:

钓钩;鳌:

传说海中的大龟。

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胸怀

【成语示列】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

’  宋·赵德麟《侯靖录》第六卷

瓜蔓抄的故事

【拼音】guāwànchāo

【成语故事】明成祖时期,大臣景清藏着凶器入朝,想刺杀明成祖朱棣,为明惠帝朱允炆报仇,事情败露。

成祖大怒,下令将景清磔死,并将他的家族全部株连,后来还不解恨,把与他相关的乡亲与邻居全部处死,于是整个村子变为废墟。

【典故】藉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明史·景清传》

【释义】形容刑罚过度株连,一人有罪,株连九族。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下马威的故事

【拼音】xiàmǎwēi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豪门贵族少年班伯主动请缨到混乱的定襄去做太守。

他刚到任,当地的豪绅大姓把以前的犯事的人全都藏匿起来。

而班伯一上任就大肆宴请豪绅大姓,与他们交朋友,待了解犯事的人藏身之处后立即下令捕杀,定襄很快就安定了。

【典故】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汉书·叙传》

【释义】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用法】作宾语;指灭人威风

【相近词】下马作威、下车作威

【其它使用】

◎从她后来的做派我才理解:

她是想给我个下马威,她错了。

◎他还说要亲自戳穿你玩的西洋镜!

听见没有,老头儿要给你来个下马威呢!

◎首日比赛便给中国队一个下马威,名次排在倒数第一。

佼佼者的故事

【注音】jiǎojiǎozhě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赤眉军首领樊崇得知光武帝刘秀不杀降将的消息后,就率领傀儡皇帝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万人前来投降,刘秀宽待他们,赏给他们饭菜吃,问他们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归顺,刘秀认为他们是铁中之钢、人中佼佼者。

【出处】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

【解释】美好、突出的人物。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杰出人物

【相近词】杰出人物

【反义词】平庸之辈

【成语造句】

◎此次来成都的两名十三岁女秀已跃入世界水平,很可能成为下届奥运会的佼佼者。

◎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使其成为世界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再生工业的佼佼者。

◎参加《说课评比》的全国31位教师,均是各省市青年数学教师中的佼佼者。

◎它是虾类中的佼佼者,其形之美,其体之大,其味之鲜,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这一发现使虎鲸成为哺乳动物中语言上的佼佼者,足以和人类、某些灵长类动物及海豹媲美。

熟羊胛的故事

【注音】shúyángji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铁勒的部族很多,其中一个部族叫骨利干,地处瀚海以北,那里的草多为百合,盛产良马,可以日行千里。

骨利干北边临海,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远。

那里日长夜短,傍晚开始煮羊的肩胛,等煮熟时,东方竟然天亮了。

【出处】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

  《新唐书·回鹘传》

【解释】羊胛:

羊的肩胛。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时间过得快

霹雳手的故事

【注音】pīlìshǒu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年轻漂亮的裴琰之任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看不起他,给他出难题,把州中积压多年的旧案数百件交给他,让他短期内判完。

裴琰之很快判完,而且判词非常妥当。

李崇义大吃一惊,从此刮目相看。

裴琰之因此获“霹雳手”的美称。

【出处】崇义大惊,谢曰:

‘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

’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旧唐书·裴漼传》

【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示例】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明·于谦《昼夜昼夜长短》

阿堵物的故事

【注音】ēdǔwù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衍一生从不谈论钱或说“钱”字,他的妻子故意将钱放在房中,挡住他走路,想逼他说出一个“钱”字。

谁知王衍看见了钱,因钱堵住走路,就教他妻子把阿堵物拿开,就是不说出一个“钱”字。

【出处】《世说新语》中记载:

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

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

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

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

举却:

拿开。

【解释】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

后人指为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古汉语

【近义词】孔方兄

【示例】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乃有主人家。

  张耒《和春咎》诗之二

鸿门宴的故事

【注音】hóngményàn

【成语故事】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

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

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

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

刘邦乘机入厕,在樊哙等掩护下逃回大本营。

【出处】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谢曰: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鸿门:

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

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其它使用】

◎我不会参加你的鸿门宴。

◎一路上我心急如焚,如果冯剪剪被"爱神系列"夺走,今天的晚餐就是鸿门宴了。

鹤乘轩的故事

【拼音】hèchéngxuān

【成语故事】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专门把大夫乘坐的车子给鹤乘坐。

百姓怨声载道。

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

【典故】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

【释义】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

比喻滥用官位,滥竽充数。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滥竽充数

眼中钉的故事

【拼音】yǎnzhōngdīng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

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出处】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

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

‘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相近词】眼中刺

【示例】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邯郸梦的故事

【拼音】hándānmèng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

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

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出处】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宋·王安石《中年》诗

【解释】邯郸:

古赵国都城。

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相近词】黄粱梦、黄粱一梦

【成语例句】

◎《牡丹亭记题词》说: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南柯梦记题词》说:

"梦了为觉";《邯郸梦记题词》说:

"m哭而醒"。

孺子牛的故事

【注音】rúzǐni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景公在空闲时为了引逗庶子荼玩乐,用嘴咬着绳子装成牛让荼牵着走,荼十分高兴,又唱又跳的,一时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齐景公咬得太紧,冷不防把他的几颗牙齿给拉断了。

【出处】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郭小川《登九山》

【解释】孺子:

儿童。

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敢于为人服务

【成语举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山狼的故事

【拼音】zhōngshānlá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

狼遇到东郭先生说:

“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躲过这场灾难,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

”东郭先生帮助了狼。

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

【出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释义】比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忘恩负义的人

【示例】小心不要被中山狼所害。

捉刀人的故事

【注音】zhuōdāorén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见匈奴的使者时,为了显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让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装成他接见,自己则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床头。

会见完毕就命间谍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床头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出处】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解释】指曹操。

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近词】床头捉刀人

儿皇帝的故事

【拼音】érhuángdì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册立为晋国儿皇帝。

石敬瑭死后由儿子石重光继位即出帝。

944年,契丹进犯晋国,出帝率军抵抗失败,皇太后李氏写降书请求皇帝阿翁放他们一条生路,表示自己说过的话驷马难追。

【典故】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

‘报儿皇帝云。

’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

【释义】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

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卖国求荣的人

【成语举例】伪满政府曾经成为日本统治下的儿皇帝。

贱骨头的故事

【拼音】jiàngǔtóu

【成语故事】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

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

“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典故】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

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

【释义】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骂人的话

【相反词】金枝玉叶

【成语例句】

◎他就是贱骨头的命。

◎老伴骂他贱骨头,太阳好好的不出门,懒蛇出洞天下雨。

探玄珠的故事

【注音】tànxuánzhū

【成语故事】从前人们听说赤水里产玄珠,都潜水下去摸取。

有人摸到螺蛳,有人摸到蚌壳,有人摸到鹅卵石,有人摸到瓦片。

他们都以为自己摸到了玄珠。

象罔听后大笑他们无知。

他们则联合起来围攻象罔。

象罔没法,只好躲到黄帝那儿三年不敢出门。

【出处】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叔苴子·外编》

【解释】探:

摸取;玄珠:

黑珍珠。

比喻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接触新事物

【相近词】不懂装懂

【成语示列】探玄珠者到底要原形毕露。

抱佛脚的故事

【注音】bàofójiǎo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

“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

旁人加上一句“急来抱佛脚”。

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出处】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唐·孟郊《读经》

【解释】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慌忙应付

【近义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反义词】防患未然

【其它使用】

◎事到临头,你只好去抱佛脚了。

◎这种画风所要求的写实功力,使得画家们临时抱佛脚地日夜练着基本功。

黄粱梦的故事

【注音】huángliángmèng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

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

梦醒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