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22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2:

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碳酸钙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而且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

B.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

气态>

液态>

固态

C.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可逆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凡是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7.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8.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B(g)+C(g)(反应热量因素忽略)。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1.8mol/L降到1mol/L需3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所需的时间为

A.15sB.大于15sC.小于15sD.无法判断

9.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醋酸水溶液中同时存在醋酸分子和醋酸根离子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4

10.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和K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A.加热B.加少量水

C.滴加少量1mol/L盐酸D.滴加少量1mol/LAgNO3溶液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

B.盐桥的作用是让电子通过构成闭合回路

C.锌电极质量增重,铜电极质量减轻

D.盐桥可以用铜导线代替

12.反应2A(气)2B(气)+C(气)ΔH>0,达到平衡。

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D.减小c(C)

13.如图所示为密闭容器中反应C+H2O(g)

CO+H2ΔH>0达到平衡后,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以及平衡移动的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起始反应物为CO和H2

B.改变条件后平衡逆向移动

C.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D.新平衡时CO的浓度比原平衡小

14.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要求满足下列三点要求:

①阳极质量逐渐减少;

②阴极质量逐渐增加;

③电解液质量减轻。

根据这三点要求可以选用的电极是

A.石墨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B.含有锌、银的铜合金作阴极,石墨作阳极

C.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含有锌、银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

7的碱性溶液中

B.常温下pH=2的H2SO4与pH=13的NaOH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液的pH=11,则H2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是9:

C.0.1mol/L硫化钠溶液中,c(S2-)+c(HS-)+2c(H2S)=0.1mol/L

D.常温下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

c(Cl-)

16.在H2S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①H2SH++HS-,②HS-H++S2-。

下列措施中既可增大c(S2-)又能提高pH,还能使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A.加NaOHB.通入H2S气体

C.降温D.加入Na2S晶体

17.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验证温度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铁

发生析氢腐蚀

验证AgCl

溶解度大于Ag2S

18.浓度均为0.1mol/L的以下几种溶液:

①NH4Cl;

②NH3·

H2O;

③NH4HSO4;

④(NH4)2SO4;

⑤NH4HCO3;

⑥(NH4)2CO3;

⑦(NH4)2Fe(SO4)2,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④⑥⑦②③①⑤B.②⑤①③⑥④⑦

C.⑥④⑦①⑤②③D.⑦④⑥③①⑤②

19.常温下向1mol/L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与c之间的溶液中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溶液中存在c(CH3COO-)>

c(Na+)>

c(H+)>

c(OH-)的点一定在a与b之间且靠近b

C.b点时,NaOH溶液与醋酸不是恰好反应,V(NaOH溶液)<

V(CH3COOH溶液)

D.a、b、c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c(OH-)]均相等

20.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

其中阳离子交换膜仅允许Na+通过。

A.从A口加入精制的浓食盐水

B.从E口放出的气体是H2

C.D口导出的是含少量氯化钠的NaOH溶液

D.B口NaOH的浓度小于D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3分)现有下列物质①NaHCO3②液态SO2③纯醋酸④硫酸钡⑤液氨

⑥酒精(C2H5OH)⑦NH3·

H2O 

⑧铝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填序号)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

22.(4分)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1)加催化剂的图象是___________。

(2)升高温度的图象是___________。

(3)增大容器体积的图象是_______。

(4)增大O2的浓度的图象是______。

23.(10分)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1molNH3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的燃烧热为286kJ/mol。

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1×

10-6.5mol/L。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H+)=5×

10-5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mol/L。

(4)已知在第(3)问条件下,盐酸的pH=a,氢氧化钡的pH=b。

若酸碱按体积比1:

10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a+b=_________。

(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

已知0.1mol/L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H2B溶液中c(H+)小于0.11mol/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5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滴定和中和热的测定两个实验。

Ⅰ.下图是该小组同学用0.5000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第1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第1次滴定消耗标准液_________mL。

(3)已知每次滴定操作所取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

均为20.00mL。

第2、3、4次滴定数据如下表

所示。

通过计算得待测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

是___________mol/L。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

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盐酸的

体积读数(mL)

滴定后盐酸的

2

20.00

1.20

21.20

3

2.24

22.26

4

1.50

21.48

(4)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所用的仪器刚用蒸馏水洗净):

A.向锥形瓶里注入20.00mL待测NaOH溶液,并滴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C.固定好装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管内无气泡;

D.取标准HCl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刻度。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判断到达滴定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上述B步骤省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

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Ⅱ.现用上述盐酸和已测出浓度的NaOH溶液,设计如下装置测定中和热。

将50mL盐酸与50mL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7)从图示看此装置存在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

(8)当室内温度低于10℃时,对实验数据影响很大,实验测

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实验测得起始温度为t1℃,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为t2℃,

则中和热的表达式为ΔH=___________。

(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10)本次实验室内温度正常,操作无误,但是数据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5分)下表中数据是常温下HClO和H2CO3的电离常数,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能正确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是______________。

A.HCO3-+H2O

H2CO3+OH-B.HClO+H2O

ClO-+H3O+

C.HCO3-+H2O

CO32--+H3O+D.CO32-+2H2O

H2CO3+2OH-

(2)浓度相同的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ClO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用编号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粉末后,氯水的漂白能力增强,请用有关化学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6)在pH=8的NaClO和HClO混合液中,c(ClO-)/c(HClO)=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HClO(aq)与NaOH(aq)反应的ΔH=-akJ/mol;

HCl(aq)溶液与NaOH(aq)反应的ΔH=-bkJ/mol。

则HCl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____________。

(8)pH=12的NaClO溶液中,c(HClO)=___________mol/L。

(精确表达)

26.(13分)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研究CO2的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设计燃料电池等。

(1)已知:

Fe2O3(s)+3C(石墨)=2Fe(s)+3CO(g)ΔH1=+489kJ/mol

C(石墨)+CO2(g)=2CO(g)ΔH2=+172kJ/mol

写出Fe2O3和CO为原料冶炼铁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CO燃烧反应可设计成CO/O2燃料电池(以H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初中我们学过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某学生利用上述CO/O2燃料电池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框内部分未画出),实现了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Cu+H2SO4=H2↑+CuSO4(未注明反应条件)。

回答下列问题。

(3)A是石墨棒,B是一种金属,该金属是________(填名称)。

(4)B应接电源的________极(填“通入CO”或“通入O2”)。

(5)写出该装置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C溶液为100mL饱和食盐水,A和B电极均为石墨棒,该学生连通电路,写出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当放出标况下112mL氢气时,该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室温下)。

(Ⅲ)将(Ⅱ)中装置改造成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7)若X为铜,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处。

(8)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5CBDDA6-10DCBAB11-15ACDCB16-20DBDAC

21.(3分)

(1)①④(1分);

(2)③⑦(1分);

(3)②⑤(1分);

(有错即0分)

22.(4分)

(1)C(1分);

(2)A(1分);

(3)D(1分);

(4)B(1分);

23.(10分)

(1)ΔH=-46kJ/mol(2分,无单位扣1分);

(2)H2(g)+1/2O2(g)=H2O(l)ΔH=-286kJ/mol(2分);

(3)2×

10-9(2分);

(4)12(2分);

(5)H2B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B-的电离(2分);

24.(15分)

(1)酸式滴定管(1分);

(2)22.00(1分);

(3)0.5000(1分);

(4)BDCEAF(2分);

(5)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变红(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