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255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9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 理科综合.docx

云南省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

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32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3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题目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s-1)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m-2·s-1)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

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2.“细胞凋亡转向”假说认为,在生物体内,增殖失控的细胞大部分会发生凋亡并被免疫系统清除,极少数增殖失控的细胞在致癌条件下发展成为癌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在癌变与凋亡的过程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B.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降低

C.致癌因子可诱使细胞中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正常细胞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3.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

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结果说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若将图乙b组中的DNA两条链解旋后离心,仍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图乙c组结果可否定弥散复制假说

D.图乙bc组结果均可否定全保留复制假说

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受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

B.图中Ⅱ-6一定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C.若图中Ⅱ-4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男孩

D.若图中Ⅲ-7和Ⅲ-10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12

5.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B.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脱落酸含量,促进叶片脱落

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①一⑥的生理过程在根本上都是基因调控的结果

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宽),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L 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B.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4.48L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C.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的分子数为NA

D.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路中每通过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32g

8.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 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 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9.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溶质

NaF

NaClO

NaHCO3

Na2CO3

pH

7.5

9.7

8.2

11.6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2的HF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则有:

c(Na+)>c(F-)>c(OH-)>c(H+) 

B.加热0.1mol·L-1 NaClO溶液测其pH,pH大于9.7

C.0.1mol·L-1 Na2CO3溶液中,存在关系:

c(OH-)=c(H+)+c(HCO3-)+2c(H2CO3)

D.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

K(HF)>K(H2CO3 )>K(HClO)>K(HCO3-)

10.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 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 NH3·H2O NaOH

D.Ba(OH)2 CaCl2 Na2SO4

1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B.相同温度下,0.1molL﹣1盐溶液的pH值:

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

Na2CO3<NaHCO3             

D.相同温度下,0.1molL﹣1盐溶液分别与0.1molL﹣1HCl反应的剧烈程度:

Na2CO3>NaHCO3

1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

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C

证明氧化性:

H2O2>Fe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

证明非金属性:

Cl>C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观察

13.将一铁、铜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到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实验序号

稀硝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NO的体积/L

1

100

17.2

2.24

2

200

8.00

4.48

3

400

0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 V=7.84L

B.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25.6g

C.原混合物粉未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D.实验3所得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75mol•L﹣1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题目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错选得0分。

14.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B.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8m/s2

C.小球立即向左运动,且a=10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为零

1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理想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

保持A的质最不变,改变B的质量m,当B的质量连续改变时,得到A的加速度a随B的质量m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力向为正方向,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斜面的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θ已知,可求出A的质量

B.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m0的值

C.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a2的值

D.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a1的值

16.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小船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所受到水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船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为t,此时缆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

A.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B=

B.小船经过B点时绳子对小船的拉力大小为

C.小船经过A点时电动机牵引绳子的速度大小为

D.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7.A、B两船的质量均为m,都静止在平静的湖面上,现A船上质量为

m的人,以对地水平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到A船,经n次跳跃后,人停在B船上,不计水的阻力,则

A.A、B两船速度大小之比为2:

3

B.A、B(包括人)两船动量大小之比为1:

1

C.A、B(包括人)两船动能之比为3:

2

D.A、B(包括人)两船动能之比为1:

1

18.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B,另一也带正电小球A固定在绝缘竖直墙上,A,B两球与地面的高度均为h,小球B在重力、拉力和库仑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如图所示.现将细绳剪断后

A.小球B在细绳剪断瞬间起开始做平抛运动

B.小球B在细绳剪断瞬间加速度大于g

C.小球B落地的时间小于

D.小球B落地的速度大于

19.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B,板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A板带正电,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处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板的正中央C点,则 

A.微粒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电场力做功为

B.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加量为

C.若微粒从距B板高2h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达到A板

D.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20.如图所示,边界MN、PQ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PQ、EF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置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边界MN上的O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电场,结果从PQ上的A点进入磁场,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MN和PQ间、PQ和EF间的距离均为L,O到A的竖直距离为

,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C.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L

D.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强度为

21.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44:

5,b是原线圈的抽头,且其恰好位于原线圈的中心,S为单刀双掷开关,负载电阻R=25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在原线圈c、d两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S与a连接,t=1×10﹣2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B.当S与a连接,t=1.5×10﹣2s时,电压表示数为50

V

C.将S由a拨到b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100W

D.将S由b拨到a时,1s内电阻R上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本卷全部为必考题,共11题,其中22-25题为物理部分,第26-29题为化学部分,第30-32题为生物部分。

22.(本题满分12分)利用图甲装置可以做许多力学实验.

(1)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绳的拉力需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小车的轮子被锁死,小车只能在长木板上滑动).

①为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②实验中对小车及车内砝码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实验中记录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通过图象处理数据.甲、乙两同学分别得到图乙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小车及砝码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_______m乙,μ甲_____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从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丙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每段粘贴在直线坐标系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根据图丙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__运动,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24.(本题满分12分)要测绘一个标有“6V2.5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多次测量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6V,内阻未知)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C.电流表A(0﹣0.6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0﹣20Ω,5A)

E.滑动变阻器R´(0﹣200Ω,1A)

F.定值电阻R0(阻值1990Ω)

G.开关与导线若干

(1)由于所给实验器材缺少电压表,某同学直接把电流表G作为电压表使用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再用电流表A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从而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2)为完成本实验,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器材前的序号);

(3)请完成本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图1)的连线.

(4)如图2所示为该种灯泡的U﹣I图象,现将两个这种小灯泡L1、L2与一个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连成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E=6V,电键S闭合后,小灯泡L1与定值电阻R的电动势均为P,则P=   W,电源的内阻r=   Ω.

25.(本题满分18分)如图所示为仓储公司常采用的“自动化”货物装卸装置,两个相互垂直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货箱A(含货物)和配重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绳跨过光滑滑轮相连.A装载货物后从h=8.0m高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时,A和B同时被锁定,卸货后解除锁定,A在B的牵引下被拉回原高度处,再次被锁定.已知θ=53°,B的质量M为1.0×103kg,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

(1)为使A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下滑,其质量m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若A的质量m=4.0×103kg,求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

(3)为了保证能被安全锁定,A到达底端的速率不能大于12m/s.请通过计算判断:

当A的质量m不断增加时,该装置能否被安全锁定.

 

26.(本题满分20分)如图甲所示,

为水平放置的间距

的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有场强为

、方向由

指向

的匀强电场.一喷枪从

板的中央点

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喷出初速度大小均为

的带电微粒.已知微粒的质量均为

、电荷量均为

,不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及空气阻力的影响,取

.求:

(1)求从P点水平喷出的微粒打在极板时的水平位移x。

(2)要使所有微粒从P点喷出后均做直线运动,应将板间的电场调节为

,求

的大小和方向;在此情况下,从喷枪刚开始喷出微粒计时,求经

时两板上有微粒击中区域的面积和。

(3)在满足第

(2)问中的所有微粒从P点喷出后均做直线运动情况下,在两板间加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板被微粒打中的区域长度。

 

26.(本题满分14分)为测定NaOH、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拟采用图

(1)所示装置来测定。

乙同学拟采用图

(2)所示装置来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图

(1)装置来测定,在没有放样品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之一是从酸式滴定管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           现象,证明此装量不漏气。

实验时称得样品的质量为mg,酸式滴定管的起始读数为amL,终了读数为bmL,注射器测定排出的气体为c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b、c、m的代数式表示)        。

(2)本实验选用稀H2SO4而未选用稀盐酸的原因是               。

(3)乙同学观察了甲同学的实验后很受启发,并发现自己的图

(2)原实验设计方案会造成误差.其原因之一可能是C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引起测量气体体积减小。

丙同学经思考后。

建议乙同学将图

(2)中某部分稍作改进,就可避免此种误差,写出你的改进方案                     。

(4)丁同学提出将图

(2)装置中量气装置去掉,只用反应装置和天平也能较准确地测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丁同学方案中,除了测定样品的质量,还需测定的另两个数据是          、             。

(5)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与上述各方法不同的实验方法                    。

27.(本题满分16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又称摩尔盐。

某兴趣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实验方案示意图如下:

                            

方案A(上图) 方案B(下图)

已知:

H2S、PH3为有毒气体,都能被CuSO4溶液吸收除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都需进行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倾倒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的操作步骤。

从以下仪器中选择组装,完成该操作必需的仪器有         (填编号)。

①铁架台        ②玻璃棒      ③广口瓶          ④石棉网   

⑤烧杯          ⑥漏斗        ⑦酒精灯

(2)方案A中FeSO4溶液的制备:

将处理好的铁屑放入锥形瓶,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加热至充分反应为止。

趁热过滤,收集滤液和洗涤液。

下右图装置中方框内选择更适合用于实验方案A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

   

 

  

        甲              乙

(3)方案A中废铁屑中含氧化铁,无需在制备前除去,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                   。

(4)实验方案B中 FeSO4溶液的制备:

用“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实验中的废弃物——无水硫酸铜粉末代替稀硫酸与铁屑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当用无水硫酸铜配制的溶液由蓝色完全变为浅绿色时停止反应,过滤,收集滤液即得硫酸亚铁溶液。

此方案的优点有               (填编号)。

a. 充分利用了实验室废弃物——硫酸铜粉末,避免了药品浪费,又回收了金属铜,实现了变废为宝。

b. 避免了有毒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 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d. 避免了在加热中Fe2+被氧化成Fe3+,有利于产品质量等级的提高,并节约了能源。

(5)产品中Fe3+杂质的定量分析

①配制Fe3+浓度为1.0mg/mL的标准溶液100mL。

称取       mg高纯度的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加 2.00mL经处理的去离子水,振荡溶解后,加入2mol·L-1 HBr 溶液 lmL和 lmol·L-1 KSCN溶液0.5mL,加水制成100mL溶液。

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为            (选填编号)。

a. 精确度为0.001g的电子天平              b.精确度为0.1mg的电子天平  

c.100mL容量瓶        d.酸式滴定管      e.10mL量筒

②将上述溶液稀释为浓度分别为0.2、1.0、3.0、5.0、7.0、10.0(单位:

mg/L)的溶液。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下。

③取该兴趣小组所得的硫酸亚铁铵产品,按步骤①配得产品溶液10mL,稀释至100mL,然后按步骤②的方法进行测定,两次测定所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490、0.510,则该兴趣小组所配产品硫酸亚铁铵溶液中所含Fe3+浓度为         mg/L。

28.(本题满分12分)肉桂酸乙酯存在天然苏合香中,具有类似水果的香气,气息清面甜润,是一种增香剂,合成肉桂酸乙酯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是  ,E→F的反应类型是     .

(3)G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平面.

(4)H+E→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H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氧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其中核磁共振氢谱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

2:

2:

2:

1的结构简式为    .

(6)参照肉桂酸乙酯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E为起始原料制备1﹣丁烯的合成路线:

   .

29.(本题满分16分)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是NH3催化还原法,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2NH3(g)+NO(g)+NO2(g)==2N2(g)+3H2O(g)   △H<0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_____(填“>”、“<”或“=”)生成物总能量。

②当该反应有2molN2(g)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③该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也可以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kJ/mol

则CH4(g)将NO(g)还原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还可利用Cl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