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设计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401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设计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GPS设计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设计要求.docx

《GPS设计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设计要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PS设计要求.docx

GPS设计要求

§10.3GPS控制网的设计

10.3.1总述

一个完整的技术设计,主要应包含如下内容:

1.项目来源

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

即项目由何单位、部门下达、发包,属于何种性质的项目等。

2.测区概况

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

这可为今后工程施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

如在施测时作业时间、交通工具的安排,电力设备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3.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有无特殊要求等在进行技术设计、实际作业和数据处理中所必须要了解的信息。

4.技术依据

介绍工程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

5.现有测绘成果

介绍测区内及与测区相关地区的现有测绘成果的情况。

如已知点、测区地形图等。

6.施测方案

介绍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采取的布网方法等。

7.作业要求

规定选点埋石要求、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

8.观测质量控制

介绍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

如数据删除率、RMS值、RATIO值、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相邻点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

9.数据处理方案

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对于基线解算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

基线解算软件、参与解算的观测值、解算时所使用的卫星星历类型等。

对于网平差的数据处理方案,应包含如下内容:

网平差处理软件、网平差类型、网平差时的坐标系、基准及投影、起算数据的选取等。

10.提交成果要求

规定提交成果的类型及形式;若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或行业发布新的技术设计规定,应据之编写。

10.3.2GPS基线向量网的等级

根据我国1992年所颁布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级别。

下面是我国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中有关GPS网等级的有关内容。

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为:

其中,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ppm);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对于不同等级的GPS网,有下列的精度要求:

测量分类

固定误差

(mm)

比例误差

(ppm)

`相邻点距离(km)

A

≤5

≤0.1

100~2000

B

≤8

≤1

15~250

C

≤10

≤5

5~40

D

≤10

≤10

2~15

E

≤10

≤20

1~10

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E级网为测图网。

美国联邦大地测量分管委员会(FederalGeodeticControlSubcommittee-FGCS)在1988年公布的GPS相对定位的精度标准中有一个AA级的等级,此等级的网一般为全球性的坐标框架。

10.3.3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

(1)跟踪站式

(2)会战式

(3)多基准站式(枢纽点式).

(4)同步图形扩展式

(5)单基准站式

1.跟踪站式

(1)布网形式

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象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

(2)特点

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此种形式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

每个跟踪站为保证连续观测,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这使得这种布网形式的观测成本很高。

此种布网形式一般用于建立GPS跟踪站(AA级网),对于普通用途的GPS网,由于此种布网形式观测时间长、成本高,故一般不被采用。

2.会战式

(1)布网形式

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

在作业时,所有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进行相同方式的观测,直至所有的点观测完毕,这就是所谓的会战式的布网。

(2)特点

所布设的GPS网,因为各基线均进行过较长时间、多时段的观测,因而具有特高的尺度精度。

此种布网方式一般用于布设A、B

级网。

3.多基准站式

(1)布网形式

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

(见图10-6)

(2)特点

所布设的GPS网,由于在各个基准站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这些高精度的基线向量可以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具较强的图形结构。

4.同步图形扩展式

(1)布网形式

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它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

(2)特点

具有扩展速度快,图形强度较高,且作业方法简单的优点。

同步图形扩展式是布设GPS网时最常用的一种布网形式。

5.单基准站式

(1)布网形式

又称作星形网方式,它是以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在某个测站上连续开机观测,其余的接收机在此基准站观测期间,在其周围流动,每到一点就进行观测,流动的接收机之间一般不要求同步,这样,流动的接收机每观测一个时段,就与基准站间测得一条同步观测基线,所有这样测得的同步基线就形成了一个以基准站为中心的星形。

流动的接收机有时也称为流动站。

见图10-7。

(2)特点

单基准站式的布网方式的效率很高,但是由于各流动站一般只与基准站之间有同步观测基线,故图形强度很弱,为提高图形强度,一般需要每个测站至少进行两次观测。

10.3.4布设GPS基线向量网时的设计指标

在布设GPS网时,我们除了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外,还需要一些定量的指标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在我们进行GPS网的设计时经常需要采用效率指标、可靠性指标和精度指标等。

1.效率指标

在进行GPS网的设计时,我们经常采用效率指标来衡量某种网设计方案的效率,以及在采用某种布网方案作业时所需要的作业时间、消耗等。

在布设一个GPS网时,在点数、接收机数和平均重复设站次数确定后,则完成该网测设所需的理论最少观测期数(同步观测的时段数)就可以确定。

但是,当按照某个具体的布网方式和观测作业方式进行作业时,要按要求完成整网的测设,所需的观测期数与理论上的最少观测期数会有所差异,理论最少观测期数与设计的观测期数的比值,称之为效率指标(e),即

其中:

为理论最少观测期数;理论最少观测期数

R为平均重复设站次数;m为接收机数;n为GPS网的点数;

INT()为凑整函数,

为设计观测期数。

该指标可用来衡量GPS网设计的效率。

2.可靠性指标

GPS网可靠性,可以分为内可靠性和外可靠性。

所谓GPS网的内可靠性就是指所布设的GPS网发现粗差的能力,即可发现的最小粗差的大小;所谓GPS网的外可靠性就是指GPS网抵御粗差的能力,即未剔除的粗差对GPS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大小。

由于内、外可靠性指标在计算上过于烦琐,因此,在实际的GPS网的设计中采用一个计算较为简单的反映GPS网可靠性的数量指标,该指标就是整网的多余独立基线数与总的独立基线数的比值,称为整网的平均可靠性指标(

),即:

其中:

为多余的独立基线数;

为必要的独立基线数,

为总的独立基线数,

为观测期数,

为同步观测接收机的台数。

3.精度指标

当GPS网布网方式和观测作业方式确定后,GPS网的网形就确定了,根据已确定的GPS网的网形,可以得到GPS网的设计矩阵

,从而可以得到GPS网的协因数阵

,在GPS网的设计阶段可以采用

作为衡量GPS网精度的指标。

该指标可通过相关软件(如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开发的COSA软件)计算得到。

10.3.5GPS网的设计准则

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

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

1.选点

(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

(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2.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

(1)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

在布设GPS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段数)对于提高GPS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

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

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网的可靠性。

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

(3)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布设GPS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

(4)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在布设GPS网时,检查GPS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逐渐下降。

3.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

(1)为保证GP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

(2)为提高整个GPS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

(3)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4)在布设GPS网时,引入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观测值与GPS观测值(基线向量)一同进行联合平差,或将它们作为起算边长。

(5)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测定网中各点的正常高/正高,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还要保证有部分点分布在网中的四周,将整个网包含在其中。

(6)为提高GPS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如下方法:

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

4.布设GPS网时起算点的选取与分布

若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吻合最好,则起算点数量越多越好,若不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完全与旧成果吻合,则一般可选3~5个起算点,这样既可以保证新老坐标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网的原有精度。

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网的周围。

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

5.布设GPS网时起算边长的选取与分布

在布设GPS网时,可以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激光测距边的数量可在3~5条左右,可设置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

但激光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过分悬殊。

6.布设GPS网时起算方位的选取与分布

在布设GPS网时,可以引入起算方位,但起算方位不宜太多,起算方位可布设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