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418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

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

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

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

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

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

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

红红是什么颜色?

黄黄是什么颜色?

蓝蓝是什么颜色呢?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

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

——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

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

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

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

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

效果好吗?

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

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

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

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

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

 

第3课五彩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三原色基础上认识由三原色相互混合产生的间色。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及其作用,并通过吹画活动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

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在吹画过程中有方向、有意识地去吹,吹出美丽生动的彩色树,树的的构图与穿插。

    

课前准备:

红黄蓝颜料水、吸管、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观察分析    

师:

刚才同学们复习了三原色,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张画,想不想看?

(出示吹色树画),请仔细看,老师这张画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学生回答)。

    

师:

对,这是一张用三原色水,滴在白纸上,用嘴吹或借助吸管吹出来的彩色树。

    

三、吹画游戏    

1.欣赏几张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态特征。

    

2.尝试吹画。

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象。

    

3.学生提出自己在吹画时所遇到的问题。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教师示范“彩色树”技法:

(视频切换到展示台)首先想一下你将吹出什么样的树,然后在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指导要点:

    

(1)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四、学生吹画,教师辅导。

    

1.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2.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五、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六、观察发现:

    

1.观察:

观察彩色树的色彩,看看色彩的变化。

发现:

红色和黄色融合变成了橙色,黄色和蓝色融合变成了绿色、蓝色和红色融合变成了紫色。

    

2.课件出示:

红黄蓝是最基本的颜色,叫三原色,它们是其他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而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无数种颜色。

    

3.课件依次出示:

红红和黄黄手拉手重合到一起,变成了橙色;黄黄和蓝蓝手拉手重合到一起,变成了绿色;蓝蓝和红红手拉手重合到一起,变成了紫色。

画面随即出现:

我们把红黄蓝叫三原色,把它们两两相配合得出的橙绿紫叫做三间色。

而把这些颜色混合,又能变出更多的颜色。

    

七、实验巩固:

    

为了证明红、黄、蓝三原色的力量到底有多神奇,老师还想做个小实验来证实一下。

我准备了三个玻璃杯,分别放入红色、黄色、蓝色的颜色水,然后依次为红色水的杯子中加入黄色水,黄色水中加入蓝色水,蓝色水中加入红色水,看看有什么变化。

   

八、小结归纳:

    

教师归纳:

由于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能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所以他们是三个最好的伙伴。

课件出示儿歌,师生齐读。

    

思想教育:

红红、黄黄和蓝蓝的友谊,就象我们同学之间一样,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们就能创建出一个和睦奋进的班集体。

        

    

 

第4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

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

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

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

从哪里能看出来?

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

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

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观察探索得出结论:

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不一样断开的地方也就不一样,折过的地方与断开的地方是有关系的。

5.尝试用线条连接小人身体断开的部位,感知小人夸张的造型变化。

6.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快乐小人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小人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

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

五、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第5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的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难点: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

教具:

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学具:

水果、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

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

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

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

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

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

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

 

第6课高个子和大胖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感受物体形的比例,培养观察能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初步掌握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适度夸张,巧妙对比,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特点,引入课题

1.故事设疑:

森林里的两个好朋友,请你根据它们的身材比例猜猜是谁?

2.小结并板书课题:

高个子和大胖子。

二、对比观察、感受比例

1.创设情境,引导判断:

长颈鹿想开高个子聚会,大象想开大胖子聚会。

来了很多伙伴,它们分别是去参加哪个聚会呢?

2.请学生小结观察方法,并得出“仔细比较”的结论。

三、感受尝试、掌握方法

1.创设新的情境,演示将高个子变得更高,从而引出第一个魔法“夸张”。

2.小训练:

尝试将酒杯变成更高的“高个子”,或将茶杯变成更胖的“大胖子”。

3.反馈: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夸张大胆,抓住对象的特征。

4.课件演示将不同的形象进行适度夸张,引导学生感受。

5.课件依次出示已经被夸张的高个子和大胖子,提问:

除了用夸张的魔法,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看起来显得更高/更胖?

课件直观演示对比的效果。

引出第二个魔法“对比”。

6.课件出示大胖子,提供两个高个子供学生选择:

你认为选择谁更有趣?

7.根据课件出示的不完整画面猜一猜:

在这个大胖子的身边添画谁,既能把它对比得更胖,又非常有趣呢?

8.阶段小结:

运用“夸张”和“对比”这两种魔法可以把高个子和大胖子画得更有趣。

四、欣赏作品、自主表现

1.谈话启发,激活思维:

大象和长颈鹿觉得参加聚会的伙伴太少了,想请小朋友还帮忙邀请一些,你能邀请谁呢?

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像“高个子”或“大胖子”?

2.课件播放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引导欣赏。

3.出示作业要求: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把你心目中的“高个子”和“大胖子”画下来吧!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业、自主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引导开展评价,自评、互评与师评结合。

六、方法延伸、思维拓展

第7课条纹乖乖

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2.喜欢生活种多彩的物品,愿意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感知彩条纹服装,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同色彩,线条搭配组合的美。

2.欣赏身上穿的彩条纹毛衣,引起学生对彩条纹的关注。

教师:

今天老师发现我们许多小朋友穿的衣服很漂亮,我们来互相看看你喜欢谁的衣服?

小结:

这样一条一条的,按照规律排列的彩条叫间隔条纹。

二、欣赏生活中更多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引导幼儿探索横、竖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1.欣赏范例图片组1,引导关注彩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①不同排列方式:

横、竖。

②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间隔排列。

2.欣赏范例图片组2,引发感受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①冷暖色②对比色③无彩色④彩色。

3.欣赏范例图片组3,引发感知彩条局部装饰的变化美。

4.欣赏范例图片组4,感受生活中跟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

三、引导探索如何在白色物品上进行条纹装饰。

出示一白色物品,鼓励大胆构想,如何用彩条纹装饰。

师:

这是我们家的一角,都是一些单色的物品,如果请你来做设计师,你打算用彩条怎么装饰?

四、自由结伴或独立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引起学生用彩条纹装饰的愿望。

你想怎么设计,用哪些颜色来画?

什么方向彩条纹,是整体的还是局部。

2.选择作画材料及位置,开始作画。

重点鼓励用不同方法表现彩条纹,鼓励大胆创作、积极探索,并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体验。

引导学生将绘画好的作品布置在“创意空间”合适的位置里,共同欣赏作品。

 

第8课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

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

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

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

1.听:

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

(1)边撕纸边探讨:

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2)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怎么办?

有什么用?

4.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看一看:

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摸一摸:

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戴一戴:

①戴上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

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全班师生讨论:

制作步骤。

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

4.欣赏各地各种的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

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相互欣赏,相互活动。

第9课形形色色的背景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点、线、面重复排列或组合成图案来装饰画面的背景。

2.了解艺术作品中常用的对比手法。

3.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画面背景

1.PPT展示一幅只有人物的儿童画作品。

提问:

你会添加什么背景?

生:

山、树、花、草、云、太阳、蝴蝶……

2.总结:

这些都属于环境背景,还有将背景用一种颜色平涂而成的,这是平涂背景。

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画背景,可以用你喜欢的任何形状或色彩来装饰。

3.板书课题:

形形色色的背景

二、掌握基本画法

1.教师出示一幅主体为半身人物的画面

2.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小伙伴加进来:

①曲线、弧线、折线、波浪形曲线、放射线……

②半圆形点、三角形点、椭圆形点……

③红色块块、蓝色块块、绿色块块……

你还能想到什么奇奇怪怪的符号做背景?

(叶子、羽毛、星星、数字、拼音、眼睛、月亮……)

三、对比知识

这几幅作品背景与主体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从画中“读”到了什么?

第一幅:

背景是单色——主体是彩色

第二幅:

背景线条密——主体线条稀疏

第三幅:

背景颜色暖——主体颜色冷

还可以将主体与背景互相调换位置。

出示三幅主体与背景分离的作品,请大家运用对比知识给这些画找找“娘家”。

四、背景与主体的搭配

1.欣赏感受:

点的组合使你想到了什么?

线的组合使你想到了什么?

不同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2.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仔细体会这些词句,什么样的背景将画面表现得更生动精彩。

五、创造表现

1.运用点线面或者你喜欢的图形作为画面的背景。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

找一找:

①运用了什么基本图形做背景?

②哪张画运用了冷暖对比?

③哪张画有疏密变化?

④背景是单色还是彩色?

⑤哪幅画作品线条最平稳?

 

第10课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小蝌蚪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2.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3.看过1—3图后讨论:

想想小蝌蚪被打乱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小蝌蚪旅行》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小蝌蚪旅行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11课点点聚会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

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

“你们看漂亮吗?

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大家讨论一下。

(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

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

在点色时注意:

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

而这

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2.齐读儿歌:

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3.学生再次尝试绘画:

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四、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

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

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

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12课排排队

教学内容:

1.通过学习了解二方连续图案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验整体美。

2.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

3.初步形成平面构成的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动脑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欣赏通过欣赏一些图片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二方连续的纹样,让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作品展示)漂亮吗?

这上面是什么?

你还发现什么?

(每一种物体的形状、颜色一样。

)出示单个物体我们来比较:

一排重复的物体和一个物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

2.每一种物体就像是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型一样,一个一个地重复地连续地排列着。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相同图样排排队。

(揭示课题)这里的图样是指什么呢?

3.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纹样都是一些连续的重复纹样,从而引出二方连续的概念。

像这样的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有规律地连续重复排列起来图案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叫二方连续。

4.同学们,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纹样,先请学生讨论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二方连续。

然后师生共同欣赏课件中的二方纹样的例子,体会二方连续的美。

5.学习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

小游戏:

我们来换一个新图样——小树叶,教师用水粉调好,“同学们,谁来给它们排排队?

”提醒他们排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颜色、形状要一样。

6.看黑板上的排列方法排的怎样,说说有没有其它排列的方法。

7.无论用什么方法排,每一片小树叶都是一样的。

8.这里的纹样能不能变的复杂一些呢?

出示和刚才不一样的第二片树叶,两片不一样的树叶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更加漂亮的纹样,现在该怎样排呢?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改变图样(颜色、摆放位置)。

小结: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二方连续图案,你觉得漂亮吗?

 

第13课花格子小牛

教学目标:

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锻炼手腕的灵活性;

2、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画;

3、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

“今天,老师穿了一件什么衣服?

“格子在哪里?

请你用手来指一指。

“我们互相看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