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422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

环境是什么?

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

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

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

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

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

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

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

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

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

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

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

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

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

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审美是什么?

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

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

人有三种生存方式:

谋生、荣生和乐生。

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

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

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

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

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

“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

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

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

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

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

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

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

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

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18月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如果加深对环境美学概念的理解,准确透彻地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就能达到探究环境美学的目的。

B.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都是人所需,二者不矛盾时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C.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协助生态朝着“安居”“乐居”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造就生态文明环境。

D.除了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环境质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设问为发端,在论证过程中先立论后分析,明确概念,承转自如,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B.文章首先强调环境的属人性的必要性,继而重申环境的意义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C.文章分别从自然和文明两个维度明确了评价环境的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

D.作者卒章结旨,明确环境美学的要义与方向,相信随着审美视界的扩大,环境审美的内涵必将不断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谋生”“荣生”“乐生”三种生存方式,层层递进,其论述重点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乐生”。

B.环境审美的本质是“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物质性愉快”和“精神性愉快”二者得兼,就是“乐居”。

C.虽然对于“审美是什么”的问题,美学家们见仁见智,但“审美就是愉快”的结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衣

毕飞宇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坯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

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

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

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

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

这不是A档B档的事。

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

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

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

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

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

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

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了命。

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

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

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

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

医生说,“最好呢,住下来。

”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

“我不住。

”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

“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

先吊两瓶水再说。

”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毕竟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

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五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

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好歹也是住在医院里头。

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

筱燕秋起初只是闭上眼睛养养神的,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

筱燕秋那么疲惫,发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

筱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

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了。

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拔完了针管就往门外跑。

天已经黑了。

雪花却纷扬起来。

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把雪花都打扮得像无处不入的小婊子了,而大楼却成了气宇轩昂的嫖客,挺在那儿,在错觉之中一晃一晃的。

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傲慢得只会响喇叭。

筱燕秋急得没病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

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

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

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

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说。

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

”但是筱燕秋没有说。

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

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西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

西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

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

她才是嫦娥。

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

锣鼓响起来了。

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

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

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

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

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

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

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

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

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包头、上齐眉穗、带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

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出奇地安静。

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

化妆师怕极了,惊恐地盯着她。

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

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

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

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

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

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

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

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独特之处,将人和戏巧妙结合,为人设戏,以戏写人。

人与戏彼此叠映,相互阐释。

B.小说通过筱燕秋闯进化妆间后和春来“对视了一眼”这个细节,微妙地揭示出这对师生之间的矛盾纠葛。

C.小说细致入微地记叙、描写了筱燕秋自己化妆的情形和动作,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D.小说结尾记叙了筱燕秋在风雪中路灯下轰轰烈烈的“演出”,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自负的个性。

5.文中有三处关于“风雪”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8分)

二.课内阅读

(一)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3分)

①夙(平素,过去)遭闵凶②慈(慈爱)父见背③躬(亲自)亲抚养

④终鲜(少)兄弟⑤逮(及,到了)奉圣朝⑥行(行走)年四岁

A.①②⑤B.①②⑥C.②④③D.②⑤⑥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

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9、翻译句子(12分)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句填空(20分)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11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0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16.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蛛网上。

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在蛛网上。

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叹口气说:

“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

”蜜蜂叹口气说:

“都怪那眩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

A.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

B.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C.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

D.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1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

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

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

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

(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

_____________要素二:

______________要素三:

18.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最准确、得体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

(8分)

敬赠抛砖引玉荣膺舍下不吝赐教惠赠忝列府上

(1)一位高三学生在微博上发帖:

“我想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在此恳请有经验的老师,本人将不胜感激。

(2)一位教师在“十佳教师”颁奖会上谦虚地说:

“我做得还不够好,能

‘十佳’,深感惶恐。

(3)一药店广告:

“凡在本店购买药品超过100元,本店将精美礼品一份。

(4)张教授写信给李教授:

“回忆去年拜访,受到您的热情款待,非常难忘。

答:

(1)

(2)(3)(4)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

“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

“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

”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颗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B(A项表达绝对,探究环境美学,除了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还关涉很多学科,关联人类很多的活动。

C项转述错误,原文是“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且“乐居”不属于生态文明环境的范畴。

D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

2、C(C项“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错,文章分析了两项指标的具体差别,但没有指明轻重主次。

3、B(B项转述错误,原文表达为“乐居”是指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可以理解为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或“物质兼精神的”几种情况。

4、D(D项“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自负的个性”错。

此处应该是为了刻画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5、①第一处:

暗示着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

午后天空阴沉,天气预报说有风雪,接着交代了筱燕秋发烧。

这次生病势必影响演出,而“嫦娥”的角色将易主。

②第二处:

突出了路途的艰难,烘托出筱燕秋焦急的心情。

这是筱燕秋挂完水后的景色描写,突出了天气恶劣,回剧院的路途艰难,烘托筱燕秋焦急的心情。

③第三处:

路灯下,雪花飞舞,主人公以风雪为背景演出,给文章增添了悲剧色彩。

(共三点,每点两分,答出关键词给一分,分析得一分)

6、结构上:

①“嫦娥”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并且使情节紧凑集中。

内容上:

②“嫦娥”是文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使小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悲剧色彩。

③“嫦娥”有助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④“嫦娥”有助于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主人公对于“嫦娥”的认知及其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主题上:

⑤“嫦娥”伴随著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人物无力回天、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

(能够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和主题揭示三个方面分析,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7、B(①夙:

早,昔;行:

经历)

8、A(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婴”解释成缠绕,疾病缠身)

9、

(1)出生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13.B(“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下。

“初露锋芒”:

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

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

用“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

“日新月异”:

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二者基本相同。

“众望所归”:

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不负众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杞人忧天”:

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应选用“杞人忧天”)

14.D

15.A(第一,“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综合”修饰“利用”。

16.D

17.经济富裕、社会公平、心态良好(每个1分,全对3分)

18.

(1)不吝赐教

(2)忝列(3)敬赠(4)府上(每个1分,全对4分)

(不吝赐教:

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忝列:

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荣膺:

光荣的接受或承当。

惠赠: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

敬赠:

恭敬地赠送,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府上:

敬辞,称对方家。

舍下:

对人称自己的家。

19.试题分析:

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

寓言的整体意思是玫瑰花在听了大树的建议后,为了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变成了一颗卷心菜。

整体理解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管外表还是内在,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更有用,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我们有以下的立意角度:

(一)肯定大树的价值观:

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要想活得有意义就要更有用。

如做一颗卷心菜,可以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实用的蔬菜,有实用价值。

(二)否定大树的价值观:

应该认识到,外表美丽也是一种价值。

美丽的玫瑰:

可以用艳丽的花朵装点生活,可以用高雅的馨香美化环境,可以用火红的激情传递忠贞。

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只要有用,人生就有价值。

因此,大树只注重物质层面,而忽视精神层面,看待别人太求全责备,大树的做法不可取。

(三)肯定玫瑰的做法:

玫瑰认识到有用才有意义,于是积极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的人生更有价值,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做法是可取的。

(四)否定玫瑰的做法:

玫瑰也想对社会有用,也想人生有意义。

可她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对自己缺乏自信,盲从轻信了大树的建议,轻易改变了自己,她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所缺失的。

因此,综合上述立意,无论选取哪种角度,核心应该是:

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只要围绕这一点,就是符合题意的。

简而言之:

不管是改变自己,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比如本题关键句“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

”这个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构思:

(1)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过对别人有用的有意义的人生。

(2)有些时候,人就像那朵玫瑰,缺少自主和定性,盯着别人的长处,忘了自己的优势。

不知自己所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所缺失。

(3)任何事物,有得必有失,正如阳光的背面有阴影,人生不存在完美;这个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角度1:

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用(即有价值)。

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

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

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能改变自身就“没有”价值吗?

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

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角度3:

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核心意义价值要写成卷心菜和玫瑰与意义价值的关系。

2.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