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512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精华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普通高等工科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第4版左健民主编主讲陈水胜湖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20XX年2月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二课程的基本要求三课程内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56学时四教学大纲执行说明五学时分配六教材及参考书总目录绪论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第三章液压执行元件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第五章液压辅助元件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七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第八章液压伺服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第九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绪论一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研究对象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四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五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及发展一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研究对象二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1力比例关系2运动关系3功率关系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四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五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及发展气压传动的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发展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第一节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第二节液体静力学第三节液体动力学第四节定常管流的压力损失计算第五节孔口和缝隙流量第六节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第一节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3粘性三工作介质的分类和选择

第二节液体静力学一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二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三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四帕斯卡原理五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1-21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1-22静力学基本方程2静压力基本方程式的物理意义§1-23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1-24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的应用§1-25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第三节液体动力学基本概念液体流动基本方程§1-31基本概念二伯努利方程第四节定常管流的压力损失计算二沿程压力损失三局部压力损失第五节孔口和缝隙流量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第一节液压泵概述2液压泵的特点二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3功率和效率2液压泵的功率3液压泵的总效率第二节齿轮泵一外啮合齿轮泵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2流量q

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1泄漏2困油3径向不平衡力4优缺点二内啮合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一单作用叶片泵2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2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二双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二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三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2定子曲线2定子曲线3叶片的倾角四提高双作用叶片泵的压力的措施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YBX型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2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q-p特性第四节柱塞泵一1轴配油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一2阀配油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一3径向柱塞泵的排量和流量二一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二二轴向柱塞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二三直轴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二三直轴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第五节液压泵的噪声一产生噪声的原因二降低噪声的措施第六节液压泵的选用第三章液压执行元件第一节液压马达第二节液压缸第一节液压马达液压执行元件是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而把输出直线运动其中包括输出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称为液压缸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1叶片式液压马达

2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3 轴向柱塞马达4 齿轮液压马达三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第二节液压缸液压缸的结构和组成缸体组件活塞组件密封装置缓冲装置排气装置液压缸的设计计算第四章液压控制元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方向控制阀第三节压力控制阀第四节流量控制阀第五节分流集流阀第六节插装阀第七节电液数字控制阀第八节电液比例控制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方向控制阀§4-21单向阀一普通单向阀结构阀体阀芯弹簧等作用只许油液单向流动反向不通要求正向流动阻力小反向不通密封好开启压力003005MPa背压阀单向阀的变形弹簧较硬开启压力0206MPa背压执行元件回油腔的压力二液控单向阀§4-22换向阀利用阀芯对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流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按阀芯相对于阀体的运动方式滑阀和转阀

按操作方式手动机动电磁动液动和电液动等按阀芯工作时在阀体中所处的位置二位和三位等

按换向阀所控制的通路数不同二通三通四通和五通等1手动换向阀

2机动换向阀

  机动换向阀又称行程阀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借助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档铁或凸轮迫使阀芯运动从而控制液流方向3电磁换向阀

  利用电磁铁的通电吸合与断电释放而直接推动阀芯来控制液流方向它是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之间的信号转换元件4液动换向阀

  利用控制油路的压力油来改变阀芯位置的换向阀阀芯是由其两端密封腔中油液的压差来移动的如图所示当压力油从K2进入滑阀右腔时K1接通回油阀芯向左移动使P和B相通A和O相通当K1接通压力油K2接通回油阀芯向右移动使P和A相通B和O相通当K1和K2都通回油时阀芯回到中间位置5电液换向阀

三换向阀的性能和特点2滑阀的液动力

换向阀小结第三节压力控制阀§4-3§4-31溢流阀1直动式溢流阀

2先导式溢流阀应用§4-32减压阀减压阀的主要性能应用§4-33顺序阀§4-34压力继电器应用压力阀小结第四节流量控制阀§4-41节流阀节流阀的压力和温度补偿§4-42调速阀§4-5分流集流阀§46插装阀分类§47电液数字控制阀1增量式数字阀结构举例2脉宽调制式数字阀§48电液比例控制阀比例阀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先导式比例溢流阀先导式比例减压阀比例调速阀液压阀的连接第五章液压辅助元件第一节管路和管接头一管路管路的选择管路的装配二管接头1焊接管接头2卡套式管接头3扩口管接头4胶管接头5插入快换接头6快速接头第二节油箱油箱的容积计算二设计油箱时的注意事项第三节过滤器一过滤器的基本要求二过滤器的型式三过滤器的安装2安装在泵的出口油路上3安装在系统的回油路上4安装在系统的分支油路上

5单独过滤系统

四过滤器的选用第四节密封装置一对密封装置的要求

二密封装置的类型和特点第五节蓄能器一蓄能器的类型与结构

1活塞式蓄能器2气囊式蓄能器3其它类型蓄能器二蓄能器的功用2缓和冲击吸收压力脉动

3保压和补充泄漏三蓄能器容量计算四蓄能器的安装第六节冷却器第七节分水滤气器第八节油雾器引射现象油雾器原理油雾器的使用第九节消声器第六章液压基本回路第一节压力控制回路一调压回路

2二级调压回路3多级调压回路4连续按比例进行压力调节的回路二减压回路多级减压回路三增压回路四卸荷回路1换向阀卸荷回路2用先导型溢流阀卸荷的卸荷回路3二通插装阀卸荷回路

五保压回路1利用液压泵保压的保压回路2利用蓄能器的保压回路3自动补油保压回路六平衡回路第二节速度控制回路一调速回路一节流调速回路1进油节流调速回路1速度负载特性2最大承载能力3功率和效率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1速度负载特性3功率和效率3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1速度负载特性2最大承载能力3功率与效率

4采用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二容积调速回路1变量泵和定量液压执行元件的容积调速回路2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3变量泵和变量马达容积调速回路三容积节流调速回路1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2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二快速运动回路1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2采用蓄能器的快速运动回路3双泵供油回路三速度换接回路1快速与慢速的换接回路2两种慢速的换接回路第三节多缸工作控制回路一顺序动作回路1行程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2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二同步回路1带补偿措施的串联液压缸同步回路2用同步缸或同步马达的同步回路三多缸快慢速互不干扰回路第四节其它回路第七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第一节YT4543型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第二节M1432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第三节YB32-200型液压机液压系统第四节装卸堆码机液压系统§71YT4543型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一概述

二YT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系统特点分析§7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对外圆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要求§com系统工作原理1工作台往复运动2换向动作§com砂轮架横向快速进退§com尾架顶尖松开和夹紧§com砂轮架周期进给运动§com系统特点§73液压压力机液压系统一、概述二、系统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三、系统特点§74装卸堆码机液压系统一、概述二、工作原理三、系统特点第八章伺服控制系统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伺服系统又称为随动系统或跟踪系统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执行元件能以一定的精度自动地按照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动作液压与气压伺服系统是由液压元件或气压元件组成的伺服系统§81液压伺服控制2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82、电液比例控制一、电液比例控制阀§83、计算机电液控制技术第九章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第一节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二工况分析第二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一所用液压执行元件的类型二液压回路的选择三液压回路的综合第三节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一动力元件的选择二执行元件的选择2液压马达的计算与选择三控制元件的选择四辅助元件的选择第四节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二系统的总效率验算第五节绘制工作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第六节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一分析负载二确定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三确定液压系统方案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基本回路将液压回路综合成液压系统四选择液压元件五验算液压系统性能六绘制工作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砂轮架快进当手控快动阀8左位工作时液压泵的压力油进入快动缸7的右腔左腔油回油箱快动缸7的活塞经丝杠螺母带动砂轮架快进到前端位置该位置是靠活塞与缸盖的接触来保证的为防止活塞与缸盖的撞击和提高终点的重复定位精度在快动缸两端没有缓冲装置在快动缸前设有抵住砂轮架的阀缸6用以消除丝杆螺母间的间隙砂轮架快退当快动阀8左位工作时快动缸左腔进入压力油右腔接油箱活塞带动砂轮架快退到最后位置尾架顶尖松开尾架顶尖松开采用脚踏或尾架阀10控制当砂轮架处于快退工况时脚踏尾架阀10其右位工作油路为液压泵→快动阀8左位→位架阀10右位→尾架缸9下腔下腔进油使活塞上移通过杠杆机构使顶尖向右退回松开零件尾架顶尖顶紧松开脚踏板尾架阀10复尾尾架缸9下腔通过尾架阀10左位于油箱接通尾架顶尖在弹簧力作用下将工件顶紧砂轮架快进与尾架顶尖松开之间的互锁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当砂轮架快进状态时无压力油通入尾架油路误踏尾架阀10也不会松开工件砂轮架周期进给运动是操纵进给阀12使砂轮架进给油缸11通过活塞上的拔抓棘轮齿轮和丝杠螺母等传动副来实现砂轮架的周期进给运动可以在工作台左端停留或右端停留时进行还可以在两端无进给这些都由选择阀13的位置来决定的其左端进给与右端进给如左动画所示1由活塞杆固定的双杆液压缸保证了左右两个方向运动速度的一致又减少了机床占地面积2采用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回油节流阀调整回路它适合应用在负载小且基本恒定的磨床工作台往复运动系统另外由于回油节流阀调速使液压缸回油腔产生背压有利于工作台运动平稳和有助于工作台的制动3液压系统采用行程控制制动式为主兼备时间控制制动式的换向回路工作台能实现预制动终制动端点停留和反向起动的换向过程使其换向精度和换向性能满足了万能外圆磨床的工作要求4采用了把先导阀换向阀和开停阀等制成在一个共同阀体内的液压操纵箱式结构它能显著地缩小液压元件的总体积缩短阀门通道长度减少管接头的数目使得结构紧凑操纵方便5设置了抖动缸可实现工作台抖动满足了切入磨削的工艺要求并保证了低速换向可靠性液压机是一种利用液体静压力来加工金属塑料橡胶木材粉末等制品的机械它常用于压制工艺和压制成形工艺如锻压冲压冷挤校直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粉末冶金压装等等液压机有多种型号规格其压制力从几十吨到上万吨用乳化液作介质的液压机被称作水压机产生的压制力很大多用于重型机械厂和造船厂等用石油型液压油做介质的液压机被称作油压机产生的压制力较水压机小在许多行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液压机多为立式其中以四柱式液压机的结构布局最为典型应用也最广泛这种液压机有4个立柱在4个立柱之间安置上下两个液压缸上液压缸驱动上滑块下液压缸驱动下滑块为了满足大多数压制工艺的要求上滑块应能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延时→快速返回→原位停止的自动工作循环下滑块应能实现向上顶出→停留→向下退回→原位停止的工作循环上下滑块的运动依次进行不能同时出现1上滑块自动工作循环当电磁铁1YA通电后先导阀3和上缸换向阀7左位接入系统液控单向阀I2被打开则系统主油路走向为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10→上缸换向阀7左位→单向阀I3→上液压缸5上腔回油路上液压缸5下腔→液控单向阀I2→上缸换向阀7左位→下缸换向阀2中位→油箱上滑块在自重作用下快速下行这时上液压缸所需流量较大而液压泵的流量又较小其不足部分由充液筒副油箱6经液控单向阀I1向液压缸上腔补油慢速加压当上滑块下行到接触工件后因受阻力而减速液控单向阀I1关闭液压缸上腔压力升高实现慢速加压这时的油路走向与快速下行时相同保压延时当上液压缸上腔压力升高到使压力继电器8动作时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使电磁铁1YA断电则先导阀3和上缸换向阀7处于中位保压开始保压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可在024min内调节快速下行泄压快速返回在保压延时结束时时间断电器使电磁铁2YA通电先导阀右位接入系统使控制压力油推动预泄换向阀9并将上缸换向阀7右位接入系统这时液控单向阀I1被打开其主油路走向为进油路液压泵→顺序10→上缸换向阀7右位→液控单向阀I2→上液压缸5下腔回油路上液压缸5上腔→液控单向阀I1→充液筒副油箱这时上滑块快速返回返回速度由液压泵流量决定当充液筒内液面超过预定位置时多余的油液由溢流管流回油箱原位停止当上滑块返回上升到挡块压下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发出信号使电磁铁2YA断电先导阀和换向阀都处于中位则上滑块在原位停止不动这时液压泵处于低压卸荷状态油路走向为液压泵→顺序阀10→上缸换向阀7中位→下缸换向阀2中位→油箱2下滑块自动工作循环向上顶出当电磁铁4YA通电使下缸换向阀2右位接入系统时下液压缸1带动下滑块向上顶出其主油路走向为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10→上缸换向阀7中位→下缸换向阀2右位→下液压缸1下腔停留当下滑块上移至下液压缸活塞碰到上缸盖时便停留在这个位置上此时液压缸下腔压力由下缸溢流阀13调定向下退回使电磁铁4YA断电3YA通电液压缸快速退回此时的油路走向为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10→上缸换向阀7中位→下缸换向阀2左位→下液压缸1上腔回油路下液压缸1下腔→下腔换向阀2左位→油箱原位停止原位停止是在电磁铁3YA4YA都断电下缸换向阀2处于中位的情况下实现的出力大为了获得大的压制力除采用高压泵提高系统压力之外还常常采用大直径的液压缸这样当上滑块快速下行时就需要大的流量进入液压缸上腔假若此流量全部由液压泵提供则泵的规格太大不仅造价高而且在慢速加压保压和原位停止阶段功率损失加大由于液压机上滑块的重量均较大足可以克服摩擦力及回油阻力自行下落因而本系统采用充液筒来补充快速下行时液压泵供油的不足这样使系统功率利用更加合理保压延时本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I1I6单向阀I3的密封性和液压管路及油液的弹性来保压此方案结构简单造价低比用泵保压节省功率但是要求液压缸等元件密封性好释压返回对于高压系统在液压缸以很高压力进行保压的情况下假若立即启动换向阀使液压缸反向快速退回时将会产生液压冲击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应对换向过程进行控制先使高压腔压力释放再切换油路本系统采用预泄换向阀先使液压缸上腔压力释放降低后再使主油路换向其原理是在保压阶段预泄换向阀的上位接入系统当电磁铁2YA通电后控制压力油经减压阀和先导阀3右位进入预泄换向阀9的下端腔和液控单向阀I6的控制口由于预泄换向阀上端腔与液压缸上腔油路连路压力很高其下端腔的控制压力油不能使阀心向上移动但是液控单向阀I6可以在控制压力油作用下打开I6被打开后液压缸上腔油液经液控单向阀I6预泄换向阀上位泄至油箱这时压力被释放降低直至预泄换向阀9的阀心被推移到使下位接入系统接着控制压力油经预泄换向阀9下位进入上缸换向阀7的右端腔使其右位接入系统切换主油路实现液压缸快速退回装卸堆码机是一种仓储机械现代化的仓库里利用它可以实现纺织品包、油桶、木箱等货物的装卸、堆码的机械化作业把装卸工人从传统的人背肩扛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堆码机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液压马达驱动的行走地盘六自由度的圆柱坐标式机械手机械手可以完成升降、俯仰臂伸缩、回转、手腕偏转和手指夹紧等动作图7-41为装卸堆码机液压系统图该系统由一台定量泵供油构成一个单泵供油的并联开式系统此外该系统采用蓄电池供电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工作方式在仓库中没有污染由于该机采用了液压驱动的机械手所以比常用的叉车更为方便、灵活堆码的高度及深度都大大高于叉车1底盘行走直流电动机带动液压泵转动当控制脚踏板换向阀5左位接入系统时地盘行走液压马达开始工作驱动底盘行走其油路流动情况进油路泵3→阀6→脚踏换向阀5左位→液压马达18左腔回油路液压马达18右腔→脚踏换向阀5左腔→滤油器11→油箱图7-41单向阀17和安全阀15用以放置液压马达超载在地盘行走困难时可按增力按钮使阀9工作使溢流阀8的远程控口堵死由阀8调压使系统压力增高行走机构行走顺利底盘后退时的情况可类推2立柱升降液压马达驱动行走机构运行到预定位置阀5复位此时操纵多路换向阀12中阀C的手动操纵杆使阀C的左位接入系统此时油液的流动情况为进油路泵3→阀6→阀12中C左位→阀31→阀30→伸缩缸下腔出油路伸缩缸上腔→阀12中C左位→滤油器11→油箱立柱升降蚕蛹了伸缩式液压缸驱动主要是为了降低该机非工作状态的高度使它伸出时有较大的高度而缩回时的体积又比较紧凑当升降的所需的高度时阀12中C复位此时由液控单向阀30锁紧当阀12中C由操纵杆操作至右位时立柱下降其油路流动情况为进油路泵3→阀6→阀12中C左位→伸缩缸上腔出油路伸缩缸下降→阀30→阀31→阀12中C右位→滤油器11→油箱回油路中单向节流阀31可以控制立柱下降速度提高稳定性3臂回转臂回转动作右手臂回转缸来实现当控制多路换向阀13中f使其作为接入系统时回转缸带动机械手臂转动转动速度可以由节流阀24调节4手指夹紧手指夹紧缸负责夹紧货物的工作手指的夹紧松开由多路换向阀控制夹紧力的大小可以由减压阀14来控制不同的货物要求不同的夹紧力可根据需要调整为使货物被夹紧后能保持一定时间特意在回路中设置了液控单向阀211采用了并联式多路换向阀使其操作集中、方便和直观同时体积重量较小2采用了二级调压回路在不同工况下使用不同压力减小系统功耗3在需要保压的地方都设置了液控单向阀使工作可靠确保安全换向阀均采用手动式操作使动作可靠且操作方便4按不同的工作要求在系统中配置了多种类型的液压执行元如双作用活塞式液压缸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双作用伸缩式液压缸、液压马达和摆动时液压马达等在液压进口节流阀式节流调速回路中调定节流阀的开口量后液压缸就以某一调定速度运动通过前述章节分析可知当负载油温等参数发生变化时这种回路将无法保证原有的运动速度因而其速度精度较低且不能满足精确地连续无级调速要求采用电液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缸速度闭环控制系统这一系统不仅使液压缸速度能任意调节而且在外界干扰很大如负载突变的工况下仍能使系统的实际输出速度与设定速度十分接近即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快的响应性能上述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中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元件方框中的文字表明该元件的职能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系统中信号的传递方向职能方框图明确地表示了系统的组成元件各元件的职能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相互关系因此职能方框图是用来表示自动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由职能方框图可以看出上述速度伺服控制系统是由输入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及转换元件执行元件反馈元件和控制对象组成的液压伺服控制是液压伺服阀为核心的高精度控制系统液压伺服阀是一种通过改变输入信号连续、成比例地控制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的根据输入信号的方式不同分为电液伺服阀和机液伺服阀一、电液伺服阀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放大元件它把输入的小功率电流信号转换并放大成液压功率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输出实现执行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力控制它是电液伺服系统的核心元件其性能对整个系统的特性有很大影响1电液伺服阀的组成电液伺服阀通常由电气机械转换装置、液压放大器和反馈机构三部分组成电气机械转换装置用来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转角或直线位移输出输出转角的装置称为力矩马达直线位移的装置称为力马达液压放大器接受小功率的电气机械转换装置输入的转角或直线位移信号对大功率的压力油进行调节和分配实现控制功率的转换和放大反馈和平衡机构是电液伺服阀输出的流量或压力获得与输入电信号成比例的特性我们可以近似的将右图看作是电液伺服控制阀其挡板为电磁控制当无电信号输入时挡板处于中位Ps为输入的压力油P1和P2为左右两喷嘴压力此时P1P2液压缸无位移当有电信号输入激励左边电磁铁产生磁场挡板向左偏移左边喷嘴间隙减小右边间隙增大即P1P2液压缸向右运动当挡板向右偏转时右边喷嘴间隙减小即P1P2液压缸向左运动3液压放大器的结构形式电液伺服阀的液压放大器常用的形式有滑阀、射流管和喷嘴挡板射流管阀射流管阀工作原理射流管阀由射流管1和接收板2组成射流管可绕O轴左右摆动一个不大的角度接收板上有两个并列的接收孔ab它们分别与液压缸两腔相通压力油从管道进入射流管后从锥形喷嘴射出经接收孔进入液压缸两腔当射流管处于两接收孔的中间位置时两接收孔内油液的压力相等液压缸不动当输入信号使射流管绕O轴向左摆动一小角度时进入孔b的油液压力就比进入孔a的油液压力大液压缸向左移动由于接收板和缸体连结在一起接收板也向左移动形成负反馈当射流管又处于两接受孔中间位置时液压缸停止运动射流管阀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工作可靠它的缺点是射流管运动部件惯性较大工作性能较差射流能量损耗大效率较低供油压力过高时易引起振动这种控制只适用于低压小功率场合喷嘴挡板阀喷嘴挡板阀工作原理主要由挡板1喷嘴2和3固定节流小孔4和5等元件组成挡板和两个喷嘴之间形成两个可变的节流缝隙δ1和δ2当挡板处于中间位置时两缝隙所形成的节流阻力相等两喷嘴腔内的油液压力相等即p1p2液压缸不动压力油经孔道4和5缝隙δ1和δ2流回油箱当输入信号使挡板向左偏摆时可变缝隙δ1关小δ2开大p1上升p2下降液压缸缸体向左移动因负反馈作用当喷嘴跟随缸体移动到挡板两边对称位置时液压缸停止运动喷嘴挡板阀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运动部件惯性小反应快精度和灵敏度高缺点是能量损耗大抗污染能力差喷嘴挡板阀常用作多级放大伺服控制元件中的前置级电液比例控制是介入普通液压阀的开关式控制和电液伺服控制之间的控制方式其实现对液流压力和流量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