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697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docx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项目计划书

野外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计划书

第一章前言

1.项目来源及任务书全文

2.勘查登记情况

3.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

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第二章以往工作程度

列出项目名称,工作年份,工作单位及本次工作有关的工作成果。

第三章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1.简述区域地质特点(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

2.详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

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

4.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四章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1.工作部署及依据:

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

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和在最小冗余原则下尽量规整的要求。

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

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

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

2.进度安排:

含野外、室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

3.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

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先进适用的物探方法和测地方法。

单方法定性难度大时,应投入综合物探方法。

综合方法可以同测网、同面积测量,也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只查证主方法发现的异常。

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选择及依据:

凡有行业技术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的,可直接引用规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尚没有行业技术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的,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设定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应列全,并说明其依据。

3总则

3.1地面磁勘查是在地面观测地下介质磁性差异引起的磁场变化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含有磁性

矿物的各种岩(矿)石和其他磁性物体,由于具有不同的剩余磁性和感应磁性,能形成相应的磁场异常,

叠加在正常地磁场上。

通过仪器测量,研究地面磁异常的特征,达到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3.2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对象的磁化特征和形状、产状,结合仪器设备能力,合理选择磁勘查测量(简称磁测)参量。

磁测参量包括:

垂直磁异常Za、水平磁异常H。

标量磁总量异常△,及总磁场垂向梯度异常T,,和水平梯度异常T或TH.,TH_3,3根据任务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探测具备磁测前提的对象,选择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技术。

3.4地面磁勘查的应用围

3.4.1配合基础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

3.4.2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具有磁性或有磁性矿物与之共生的特点,进行直接找矿。

根据矿床在成因

或空间上与某些磁性地质体或构造有关的特点,进行间接找矿。

3.4.3配合矿区勘探,研究矿体的埋深、产状和连续性,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估计矿床规模。

3.4.4配合油气矿藏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及灾害地质工作,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3.4.5探查地下磁性埋设物,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4工作设计

4.1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设计书。

设计书的编制要在全面收集和分析测区(必要时包括邻区)的地

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其容应包括:

任务目的及要求;

b.地质、地球物理特点;

c工作方法与技术;

d.技术经济指标及生产管理;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设计附图。

L

.2测区、测网和比例尺

4.2.1测区围应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和工区的地质、矿产及以往物化探工作等情况合理确定。

其基本

要求是:

二用于区域性和大面积普查工作测区围要考虑探测对象及围岩的规模,地质、地球物理特点以

及所研究的深度,兼顾施工方便、资料完整、布点经济。

b.根据已有地质成果或较小比例尺的物化探异常布置小面积普查、异常详查或配合矿区勘探,应

使探测对象或原异常位于测区中央,并保证磁测结果轮廓完整,周围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背景。

在需要

进行数据处理时,测区应尽量规则.

c.测区围应尽可能包括邻近地质情况比较清楚或已作过较多工作的地段.与过去工作过的磁

测工区相衔接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迭测线。

4.2.2工作比例尺和测网

4.2.2.1基础地质调查的工作比例尺,应等于相应地质工作比例尺或较之大一级,其线距大体为该工

作比例尺图上一厘米所代表的长度,点距可根据需要选定,一般为线距的1/10^-1/2.

4.2-2.2普查性磁测工作的线距应不大于最小探测对象的长度,点距应保证至少有三个测点能反映有

意义的最小异常。

4.2.2.3详查性和配合矿区勘探的磁测工作,点线距应以普查性磁测资料或地质资料为依据,应至少

有5条测线通过主要异常或所要研究的地质体。

点距应满足反映主要异常特征的细节及解释推断的需

要。

4.2.2.4测线应尽可能垂直于探测对象或所研究异常的走向。

当走向不很稳定或各探测对象的走向不

同时,测线应垂直于总的走向或主要探测对象的走向,必要时可在同一侧区布置不同方向的测线。

4.2-2.5常用比例尺的线、点距,可参照表1选择。

表中线距允许变动围为20%.

4.2.2.6当采用“非规则网”进行工作时,其测点密度(每平方公里的测点数)可参照表1中相应比例尺

的“正方形测网”规定的密度,且测点分布要大致均匀

4.3磁测精度

4.3.1磁测工作的精度,应根据任务要求、工区地质情况、由探测对象可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及干扰磁

场的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4.3.1.1基础地质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的精度,要充分考虑既要满足完成既定的地质任务的需要,又要

能满足综合利用磁测资料的需要,一般应选得较高。

4.3.1.2一般普查性磁测工作精度,应根据由探测对象引起的可以从干扰背景中辨认的、有意义的最

弱异常的1/51/3确定。

4.3.1.3异常详查和配合勘探的磁测工作精度,应根据异常特征和所需反映异常细节确定,一般应使

总均方误差值不大于等值线间隔的1/5^1/3,并要满足解释推断时可能用到的某些数据处理技术对磁

测精度的特殊要求。

4.3.2磁测工作的精度,一般应以均方误差为主要衡量标准。

均方误差计算公式为:

当各点的观测次数都是两次时,

当各点的观测次数多于两次时,

式中:

Si—第i点的原始观测值与检查观测值之差;

V;—第i点上某次观测值与该点各次观测值的平均值之差;

,—参与误差计算的点数;

,—总观测次数,等于参与误差计算的各点上全部观测次数之和。

4.3.3对于异常磁场,可用平均相对误差(此处采用“或是误差”的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当观测次数为两次时

当观测次数多于两次时

式中:

vi—第z点的相对误差;

,—参与误差计算的点数;

V;—被观测量的第i次观测值(包括参与计算平均值的所有数)与其各次观测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a;—被观测量的第i次观测值;

二—总观测次数。

4.3.4误差分配

磁测总误差是测点测量误差、基点相对总基点联测误差的总和。

可参照表z进行误差分配,选择单

项(温度、日变、零点)校正或混合校正。

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在保证总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某些项的

误差和降低另一些项的误差。

4.4基点网

4.4.1为减少各工区间磁场联系误差,提高磁测精度,应根据工作需要设计基点网。

基点一般分总基

点、主基点和分基点。

a.总基点—设于正常磁场上,作为整个工作地区磁场起算的基点。

b.主基点—设于平稳磁场上,联系于总基点,作为分区控制分基点磁场联系误差的基点。

分基点—设于较平稳磁场上,联系于总基点(不设主基点时)或主基点,供测点观测时利用的

基点。

4.4.1.1当工区围较小,设少数基点即可满足需要时,可只设少数直接联系于总基点的分基点。

4.4.1.2当工区围较大,必须多次转移驻地,或为了在规定的闭合观测单元时间能最方便到达基

点,应设多个分基点,构成基点网。

4.4.1.3当需分基点数量很多时,应设若干主基点分区控制分基点的磁场联系误差。

4.4.1.4当纯粹为了便于检查仪器性能的变化情况,可增设校正基点。

4.4.2使用质子(或光泵)磁力仪工作时,无需用基点网进行地磁场值传递。

除总基点外,各日变站也担

负着分基点的作用。

4.4.3当基点等于或多于两个时,必须进行磁场联系,求得各基点间的磁场差值。

基点网的磁场联系方

式和是否平差,在设计书中应作出具体安排。

4.4.3.1当基点数量较少,联系精度要求不高时,各分基点可直接联系于总基点,不作平差。

4.4.3.2当分基点数量较多,联测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将分基点组成若干具有公共边的多边形闭合环,

逐环联测,并进行平差。

基点网的精度以其最弱点的误差‘衡量。

4.4.3.3当设有主基点和分基点两级基点时,主基点网应单独联系和平差。

分基点网的联测应按各主基点的控制围分区进行,若联测精度要求较高,应按闭合环方式联测和平差,若联测精度要求不很高,

可直接联系于主基点,不作平差。

4.5各项校正

4.5.1与地磁场有关的各项校正,包括:

基点磁场校正(简称基点校正)、地磁场正常梯度校正(简称梯

度校正)、地磁场周日变化校正(简称日变校正)、混合校正。

a.基点校正:

相对于总基点进行校正。

b.梯度校正:

当测区沿地磁场梯度方向的正常磁场变化值等于或大于设计的总均方误差值时,对

全部测点均须进行校正,校正应相对于总基点进行。

所用正常梯度的数值和方向,应取自最近年代的国

际地磁参考场((IGRF)模型。

c.日变校正:

在工作地区设置日变站,按需要的精度确定采样间隔,实测出日变曲线进行单独校

正。

d.混合校正:

当对日变校正精度的要求不很高,又是采用闭合时间较短的方式工作时,可同与仪

器因素有关的某些校正混合进行(如用机械式磁力仪工作时,可与温度校正、零点校正混合进行)。

4.5.2与仪器因素有关的各项校正,包括:

辅磁或扭鼓校正、零点校正、温度校正。

a.使用机械式磁力仪工作时,辅磁或扭鼓校正应单独进行。

b.零点校正:

应根据设计的磁测精度要求和野外工作条件、仪器性能条件确定野外观测的闭合时

间.当要求校正精度较高时,闭合时间应短。

温度校正:

一般应单独进行,当对温度校正精度要求不高又采用闭合时间较短时,可与零点校

正混合进行。

4.6专门剖面

4.6.1面积性工作应设计典型剖面。

典型剖面应布置在能概括反映区不同地层、火成岩、构造和矿产的地方或有已知探测对象的地

方。

最好能与已有的地质剖面重合。

剖面上应布置相应的地质和磁性参数工作。

剖面长度应大于地质

情况已知的地段的宽度。

磁测精度应适当提高。

4.6.2当需要对异常作定量解释推断时,应设计精测剖面。

4.6.2当需要对异常作定量解释推断时,应设计精测剖面。

精测剖面应布置在最能反映异常特征、最少干扰、最有利于进行定量计算的地方。

剖面应是直线,其

方向应垂直于异常走向或通过异常的正负极值点。

剖面长度要使两端出现正常场。

剖面点距和精度应

根据定量计算的需要确定,一般应高于相应的面积性工作的精度。

4.6.3典型剖面、精测剖面所选择的磁参量,除了采用与面积性工作相同的磁参量以外,还应根据仪器

设备条件,选择那些对解释推断有独特作用的磁参量。

4.7磁性参数工作

4.了.,磁测工作一般应进行相应的磁性参数工作,需采集岩(矿)石标本,用仪器测定其磁化率和剩余

磁化强度。

4.7.2磁性参数标本采集应围绕异常解释推断的需要进行。

对标本数量的最低要求:

基础地质调查的磁测工作,主要类型岩(矿)石标本不少于3。

块。

普查和详查性磁测工作,与异常有关的主要岩(矿)石标本每类不少于30块,其他岩石每类不

少于10块。

c.踏勘性磁测工作,主要类型岩(矿)石标本不少于10块。

4.7.3当岩(矿)石的剩余磁化强度较大时,或有独立的负磁异常时,或要作定量计算时,应采集定向标

本。

当覆土有磁性时,应采集覆土标本。

48测地工作

测地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根据工作任务、工区地形和以往测地工作程度等具体条件确定。

测地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根据工作任务、工区地形和以往测地工作程度等具体条件确定。

4.8.1定点方法

a.当进行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

25000的工作时,宜利用较工作比例尺大一级或同级的合格地

形图定点,或采用航片定点等新技术。

b.当进行比例尺等于或大于1:

10000的工作时,宜采用仪器敷设基线,并在此基础上逐点或隔

点测定测点(全仪器法),或敷设控制点网(半仪器法)。

亦可采用定点精度能得到保证的其他新方法。

4.8.2定点精度7.1.1资料整理的容,主要是:

检查验收原始记录。

b.计算仪器标定和性能校验结果。

c.计算基点网联测结果,确定各基点的磁场值。

d.计算测点的原始观测和检查观测结果,确定各测点的磁场值。

使用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仪器进行观测,对磁测资料要用微型计算机作预处理,其容包括:

对原始数据作初步整理,核对其有无错误;按批量信息文件规定要求,编录成便于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的格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各项改正。

把经过预处理的磁测资料转存到磁带(盘)上并用打印机把数据列表

打出。

f计算标本磁性参数测定的原始观测和检查观测结果,统计各类岩(矿)石磁性参数。

9对测点观测和磁性参数测定的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计算,确定观测精度。

h.编制磁测工作的原始曲线图和成果图。

1.对各种原始记录、表册进行整理、编目和编号,编制原始资料索引。

71.2对资料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a.正确无误。

所有数据计算(统计)均须100%复算或对算,并认真校核和改正所发现的差错。

点磁场值、仪器标定结果等重要常数及磁异常数据计算无差错,一般数据计算的错误率不大于100。

算用工具、表格和新的计算方法应检查合格。

b.计算所取的有效数字和每一计算步骤的算准值,要与仪器性能指标及工作精度相适应。

资料整理要及时完成,以满足指导野外工作和开展综合研究的需要。

7.1.3原始记录的检查验收,要以设计书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为标准。

检查验收时,下列各种原始数据应予作废:

a.用不符合设计书和本规程要求,显然不能保证既定观测精度要求的仪器所测得的数据。

b.经检查测地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相应磁测数据。

c.仪器标定不合要求的相应磁测数据;工作中仪器设备性能变化超出允许围时相应观测单元

的磁测数据;工作中仪器设备发生偶然事故而又未及时查明其性能变化时相应观测单元的磁测数据。

d.日变资料作废的当天的相应磁测数据。

e.观测或记录不符合设计书或本规程要求以致于无法订正与补救的数据。

f.质量检查工作量增加至20%时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观测结果。

B.标本不合规格,测定方法不正确或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磁性参数资料。

了.1.4观测点的磁场计算

7.1.4.1AT的计算公式7.1.4.1AT的计算公式

式中T。

是观测点读数,T。

是基站磁场值:

域为日变校正量;△不是按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最新

模型计算出来的正常梯度校正量,当观测点在总基点以北时为负,观测点在总基点以南时为正。

7.1.4.2z‘的计算公式

式中〔:

是垂直磁力仪的格值;。

‘和二。

是观测点和起始基点的读数;其余为各项校正

7.1.5.1说明工作情况和成果的主要图件

a.交通位置图。

b实际材料图甲

磁场剖面平面图。

d.磁场等值线平面图。

e.磁场剖面图.e.推断成果图(推断平面图及推断剖面图)。

7.1.5.2原始曲线图及其他辐助图件

a.日变曲线图及其他表示仪器性能的原始曲线图。

b.表示观测质量的图件:

基点网平差图、质量检查对比曲线图及观测误差分布图。

c岩(矿)石磁性参数统计图件。

,d.若进行了磁场梯度观测,则要提交磁场梯度成果图。

4.2G856F质子旋进磁力仪的试验工作

由于测区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在对测区进

行正式磁测工作前,结合国磁法找矿经验,在工作

区选择了一条穿过矿体露头的剖面,进行了多次

仪器探杆最佳高度选择、探头位置摆放、仪器重复性

及技术方法有效性等试验工作。

4.3基点选择

本次磁法工作总基点选择驻地附近,磁场水平

梯度和磁场垂直梯度变化小,在半径2m、高差0.5m

围,磁场变化不超过lnT/m,附近没有磁性干扰

物,磁场强度34190nT。

坐标东经:

48。

2250.8”南

纬:

17。

520.1。

校正基点选择在测区边缘磁场平

稳的辉长岩中,便于仪器性能的检查,磁场强度

34500nT。

坐标东经:

48。

3203.6”南纬:

17。

4433.9”。

4.4磁法剖面测线的布设

因工作地形起伏较大,冲沟较多,磁法工作采用非规则网,网度200m×10m。

剖面线方位43.8。

用国产手持GPS76进行导向、定位。

共布设磁测剖

面23条,各剖面端点坐标见表2。

4.5磁法测量工作及室工作

磁法测量使用G856F质子磁力仪作总场()测

量。

仪器精度0.5nT。

每天工作前和工作结束后在

校正基点进行两次观测读数,早晚基点观测误差不

能超过10nT,否则全天工作作废。

当天野外工作结束后,利用G856F质子磁力仪

自带的数据传输线和专用软件,将每天取得的野外

数据导入计算机,按△T=T(观测值)一(总基点

值)计算总场相对值,用计算机按正1:

5000比例尺

的剖面平面图和等值线平面图。

因属强磁测量,故11

4.2双频激电法

4.2.1仪器设备

选用中南大学最新生产的双频道SQ-3C型激电仪4台,仪器外观如图4-1所示。

该仪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功能,能有效防止外部干扰,确保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质量。

其它辅助设备有:

日本泽腾发电机1台,直流变压器1台,笔记本电脑2台,对讲机5台,充电器5个,以及供电及测量导线2500米。

图4-1双频激电发送机和接收机外观图

4.2.2数据采集装置

本次物探工作开展了双频道激电法,选择的工作装置为联合剖面法和三极测深装置,下面简要介绍两种装置的工作原理:

(1)联合剖面装置

它是由两个三极装置AMN和MNB组成,如图4-2所示。

其特点就是在一条观测剖面上能得到两条视电阻率曲线和两条视极化率曲线。

根据曲线的交点位置确定断层的位置和产状,横向分辨率较高。

(2)三极测深装置

三极测深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在测量电极M、N不动的情况下,供电电极A逐渐向一边拉开,如图4-3,通过不断加大OA的距离,以达到了解从浅到深地下电性(导电性和激电性)变化的目的。

图4-2联剖装置观测示意图

图4-3三极测深装置观测示意图

4.2.3野外工作方法

(1)每天开工前均对测量仪器进行自校验和外校验,将仪器的系统误差控制在0.1%以。

(2)施工过程中,发送机均设在交通方便、地形相对平坦、便于与接收机联系的地方。

(3)敷设的供电导线紧贴地面,通过水田、池塘、河沟时,予以架空防止漏电;当导线横过公路时,埋于地下以防绊断或压坏。

架空的导线应拉紧防止随风摆动。

(4)对少量剩余电缆,全部放离绕线架。

(5)导线联接处保证接触良好,严防漏电。

野外用的电线定期检查绝缘性,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以上。

(6)供电导线的总电阻值保证供电电流满足设计要求。

工作中的供电导线的百米电阻约为0.4欧姆。

(7)供电线布好后有专人看护。

(8)测量过程中,每个点位都进行了多次重复观测,确保数据的采集质量。

(9)野外观测结果逐日整理、编目并转存到计算机中,即时备份。

4.2.4数据质量评价

数据采集过程中,工作组严把质量关,开工前,工作过程中及收工前均进行了漏电检查,确保电线不漏电,5-10个点对一次点号;为减少接地电阻,增大供电电流,在供电电极位置浇水,保证了观测数据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数据质量控制:

(1)视电阻率的质量评价:

视电阻率的质量评价以均方相对误差衡量:

式中:

——检查观测的物理点数;

——第i测点上原始观测视电阻率值;

——第i个测点上检查观测视电阻率值;

≤±4%为合格。

(2)视幅频率的评价。

视幅频率的质量评价以均方相对误差衡量:

式中:

——检查观测的物理点数;

——第i测点上原始观测视电阻率值;

——第i个测点上检查观测视电阻率值;

一般要求

≤±7%为合格。

4.2.5资料处理与解释

(1)对验收后的各种原始记录、曲线、磁盘、测线坐标等进行编目归档。

(2)剔除掉数据中的突变点或不可靠点,绘制曲线图、平面图等简单整理。

(3)对激电测深曲线进行二维反演处理,绘制反演结果图。

(4)根据处理的成果图件,并紧密结合地质资料,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区的原则步骤进行。

4.3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第五章资料整理、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