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8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docx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

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种上市交易的日期也越来越近衍生品交易在提供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因其复杂性、高杠杆性、虚拟性及高风险性等特点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由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在回顾和分析1987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暴跌事件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未来的联合监管问题进行初步的探析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和期市暴跌事件的回放及分析在1987年10月19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开市之后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继上周末已经下挫108点之后当天由2250点左右暴跌508点跌幅近23%;成交量急剧放大10月19日当天的成交量超过6亿股是9月份日成交量的三倍反映NYSE股票现货价格的另一个重要指数——标准普尔(SPS00)指数以及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交易的SPS00股指期货也大幅下挫特别是SP500股指期货当天下跌幅度超过28%如图1所示10月20日上午股市和期市继续下挫后在监管部门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股市从中午开始反弹到1988年下半年道·琼斯工业指数重新回到2000点之上关于美国股市的这次暴跌美国政府、监管当局交易所以及理论界都出版了各种报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其中由美国政府成立的布兰迪委员会(BradyCommission)给出的关于市场机制的报告(PresidentialTaskForceOnMarketMechanisms)即著名的“布兰迪报告”以及由美国股票现货市场监管单位——证监会(SEC)给出的报告将股市崩盘归罪于股指期货所带来的组合保险策略(portfolioinsurance)和指数套利(IndexArbitrage)行为以及引发的由计算机控制的程序交易(ProgramTrading)对股市的负面影响由于1987年10月19日当日SP500期货指数开盘价格就比现货价格低实施组合保险策略的投资者卖出指数期货以降低持股比例期货市场上的卖压使期货合约价格低于理论价格计算机程序认为有套利机会进而买进指数同时卖出股票致使股市再度下跌继而又触发了组合保险者在期货市场上的卖压如此恶性循环这种瀑布效应(CascadeEffect)终于使股市大跌而且由程序交易引发的大量的交易指令造成抛盘远大于买盘电脑交易系统来不及平衡处理以至交易者看见的实际成交价及报价并不是真实的即时行情而是几十分钟以前的价格直至收盘NYSE的交易系统还积压了未处理委托单达45分钟之久在股市一路下跌的情况下交易者看得见价格但抛不掉股票更加剧了恐慌心理Kleidon(1992)用“StalePriceModel”(过期价格模型)来描述这一现象但也有很多人士认为将股市崩盘归因于而股指期货以及套利交易的证据太薄弱持这种观点的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的《CME报告》、美国股指期货的监管单位——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供的《CFTC报告》、以及美国会计总署提供的《GAO报告》等这些研究报告驳斥股指期货交易引发崩盘的最有力反证时指出1987年股市崩盘是全球的普遍现象没有股指期货的国家也未能幸免;有股指期货交易的5个国家的平均跌幅为21%低于其他国家28%的水平因此股指期货交易不仅没有助长股市下跌反而减少了股市波动此后几年的一些研究认为当时宏观基本面的一些情况已经不支持股价的持续上涨10月19日的暴跌只不过是市场对宏观基本面变化及前期股市过高涨幅的一种修正只不过修正的方式过于猛烈其支持的主要证据之一是从股市暴跌的前几个月开始整个市场已处于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美国的短期利率指标——联邦基金利率由8月份的6.5%提高到10月的7.6%;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1987年8月前的12个月内大约为9.8%左右而在股市暴跌的前两个月下降至4.2%;在1987年3月至1987年9月之间长期政府债券年利率上升了200个基点由7.6%上升至9.6%正常情况下按股利贴现模型意味着股票价值应该下跌除非上市公司的预期利润和股利分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果股利增长率仍保持当时9%的水平不变而贴现率在长期债券利率之上增加5个百分点按此假设下的股利模型将意味着股价将下跌36%左右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并未受到利率上升的负面影响股指反而上升了10%另外在1987年10月12日开始的那一周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取消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的提案这一提案一旦正式实施将会大大遏制些利用高财务杠杆进行并购的行为而这种并购行为被认为是促使1987年上半年以来股票价格上涨的催化剂另外刚刚公布的8月份贸易赤字也达到出乎市场预料的高水平在宏观基本面对股市极为不利的大背景下股票现货市场本身即存在巨大的做空动力股指期货至多算是股市崩盘的帮凶而不是元凶市场暴跌后美国加强股市与期市联合监管的举措显然无论市场暴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股市与期市之间的联系可能产生具有加强效应的“共振”现象并在极端情况下会给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如何加强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并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如何加以应对引起了美国证券市场管理当局及市场人士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的一些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股市和期市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宏观层面上1988年3月成立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PresidentWorkingGroupOnFinancialMarkets)工作组由财政部长负责、美联储主席、证监会(SEC)主席和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为成员每几个月定期开会并且总统经济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货币监察官办公室(Comptrollerofthecurrency)主任、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等也要经常参加会议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在美国金融系统的各主管机构之间建立了一个面对复杂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共同研究、决策及行动的工作平台这在处理美国后来的几次影响金融市场的紧急事件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1997年2月23日的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Post)上的一篇题为“跳水防护队(PlungeProtectionTeam)”的文章描述了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的运作机制和作用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LTCM)因外汇及衍生品市场投机失败而破产时该工作组所建立的协调机制有利地保证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2006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上台伊始就促请金融市场工作组对9.11事件以来华尔街金融市场在灾害应急处理机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估在中观层面上1987年10月市场暴跌后不久证券、期货、期权市场的一些代表人士即组成所谓的“市场间联络组(IntermarketCommunicationsGroup)”并创建一个名为“期货、期权、证券信息网络(InformationNetworkforFuturesOptionsandEquitiesINFOE)”这一信息传递系统将证监会、期货交易委员会以及股票和期货市场的行业自律组织联结在一起在出现市场压力情况下在股票现货、期货、期权市场之间同时公布有关交易暂停和恢复、价格限制、延期开盘、现货市场交易买卖指令不平衡状况以及市场交易系统故障等信息二.建立对股市和期市价格波动进行控制的协调机制市场暴跌后建立的最重要的一个交易规则是开办股指期货交易的CME和股票现货交易的NYSE联合实施“断路系统(CircuitBreakers)”这是一套当价格大幅波动时两个交易所如何协调一致、终止期货和现货交易或对价格进行限制的管理控制系统主要分为80A规则(Rule80A)和80B规则(Rule80B)两个部分80A规则最早是在1990年8月1日由SEC正式批准又称之为“CollarRule(项圈规则)”其设计意图是为了防止股指套利交易者在股市上升或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通过持续推高或打压NYSE上市公司中SP500指数成份股的现货价格以便影响SP500现货指数从而在SP500指数期货市场上获利的行为80A规则初期的条款是“当DJIA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上涨超过50点时凡用来买进NYSE上市的SP500成份股的指数套利市场价委托单仅能以‘BuyMinus’的指令执行(即在不高于上档成交价的情况下才执行);反之当DJlA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下跌超过50点时凡用来卖出NYSE上市的SP500成份股的指数套利单仅能以‘SellPlus’的指令执行(不低于上档成交价);直到DJIA回到离前收盘指数25点以内买卖价的限制才取消”由此来增加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摩擦控制两个市场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具有加强效应的共振在1999年2月16日SEC将80A规则中原来的“50点”这一买卖报价的绝对波幅限制(即所谓的限制股指波动的‘项圈’)改为“根据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DJIA平均收盘价的2%并取整至最近的10个指数点作为本季度的80A规则的买卖报价限制;当股指变动回至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DJIA平均收盘价的1%以内时买卖报价限制取消”在2005年10月1日NYSE决定80A规则开始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简称为NYA指数)的变化来计算买卖报价限制在2006年第四季度对应的80A规则条款为“当NYA指数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上涨超过160点(即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NYA平均收盘价的2%)时凡是买进SP500成份股的指令都只能当报价在不高于上档成交价的情况下才执行反之当NYA指数比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下跌超过160点时凡是卖出SP500成份股的指令都只能在报价不低于上档成交价的情况下执行;直到NYA指数回到离前收盘指数80点以内时买卖报价的限制才取消”80A规则自实施以来已经触发启动了多次例如1997年期间在219天内触发启动了303次1998年在227天内触发启动了366次2001年内在47天内触发启动了50次这一措施被认为在降低市场波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另外早期的80A规则还包括一条所谓的“靠边规则(side-Carrule)”其主要内容是“如果CME的主要的SP500指数期货合约价格比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下降12点则机构投资者在NYSE对所有SP500成份股的买卖交易指令将由交易系统导入一个单独的处理程序并等待5分钟以便系统确定买卖指令不平衡的程度5分钟后交易指令才有资格被执行”靠边规则在1991年、1992及1994年分别启动过2次、1次和1次后来在1999年2月6日取消可见“断路系统(CircuitBreakers)”中的80A规则主要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通过限制NYSE上市公司中的SP500成份股的交易来抵御可能来自于SP500指数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套利力量的影响断路系统的80B规则最初在1988年10月实施时规定“DJIA比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下挫250点时交易暂停一小时;若下挫400点则交易暂停2小时”其规则后经过多次修订在1998年4月至今80B规则为在每一季度初根据上一个月DJIA的平均收盘价的10%、20%和30%来做为停止交易的触发条件具体规定见表一当根据上述规则导致NYSE停止现货交易时CME的SP500股指期货交易也将停止当然CME本身为了防止SP500股指期货的大幅波动还规定一些适用于期货合约的价格变动限制比如当SP500指数期货价变动2.5%、5%及10%时也将相应地暂停交易等等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用图2来简单表示1987年美国市场暴跌后对股市与期市联合监管和协调的主要框架关于我国未来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尽管经过近几年的规范和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仍属于新兴市场潜在的投机力量与资金实力十分强大加上国内投资者“喜新厌旧”的投资习惯比较突出对于远远偏离理性价格的权证尚能进发出极高的炒作热情更何况对于股票指数期货、这种具有避险功能和投机套利空间的金融品种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可以想象的这更要求我们应格外关注我国未来股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合监管以防止股指期货沦为投资机构操纵市场的工具美国1987年的股市暴跌、亚洲金融危机中对冲基金利用股指期货冲击证券市场的事实等都已经充分说明了股指期货在一定条件下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及造成的危害关于我国目前股票现货与期货交易联合监管及协调的现状和不足我们借助图3初步加以分析对比图2和图3可见美国股票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分属于不同的监管机关而我国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交易都由证监会直接管辖目前从宏观层面看管理层已经认识到金融期货产品的复杂性以及在各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联合协调机制的重要性但是从交易所层面看如何建立对股市和期市价格波动进行共同控制的协调机制还有待于明确和完善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美国市场“断路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通过限制NYSE上市公司中的SP500成份股的交易及价格波动来控制或防范SP500指数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其“断路”的对象是现货交易而不是期货交易这种设计遵循了“现货价是期货价的基础”这一思想而我国目前只是单方面地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从股指期货出发以股指期货价格变动为对象设计了断路系统(在其公布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称为熔断制度)这种不从控制现货价格波动出发甚至缺乏现货价格变动控制加以配合的制度设计其效果如何有待于未来的研究和检验而且《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将“股指期货合约的熔断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6%”这一幅度与美国成熟市场情况下只有2%的幅度相比尽管有助于股指期货交易的活跃;但毫无疑问也为投机力量利用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关系通过影响甚至操纵现货价格而在期货市场上获利由此造成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的后果埋下隐患综上所述股指期货市场的正常交易和运转离不开股票现货市场的协调与配合如何加强两个市场在控制价格过度波动之间的协调监管需要引起交易所及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