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240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docx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

BHP建筑钢品压型钢板安装要求及验收标准

一、  一般安装要求

1、  钢板的铺设要注意常年风向,板肋搭接需与常年风向相背。

2、  钢板间连接只搭接一个肋,必须母肋扣在公肋上。

3、  在屋脊及其它图纸上有标注处,需将钢板上弯80度左右,形成挡水板。

在天沟及下端处下      弯10度左右,形成滴水线。

4、  在屋脊处两坡钢板交汇处至少留出50mm左右空隙,以便插入上弯工具。

在天沟处压型板外挑50

5、  固定螺钉要与钢板和檩条垂直,并对准檩条中心,打钉前应挂线,使钉打在一条直线上。

6、  屋面板单层作法带钢丝网时,钢丝网铺设必须拉直并在两端固定(固定方法:

在檩条腹板上打上自攻螺钉,再用镀锌铁丝绑扎),尽量减少中间挠度。

7、  每安装5-6块钢板,即需检查板两端的平整度,以保证板平行铺设。

如有误差,及时调整。

5片KL型镀铝锌压型钢板总宽度2030mm,4片TD型镀铝锌压型钢板总宽度为3900mm,若钢板有少许偏斜,可微调钢板。

将钢板边缘以推压法向左或向右移动2mm,以调正钢板的平行度。

8、  檩条为M12螺栓紧固并加垫片,檩条高度>=300mm,采用M16螺栓。

螺栓紧固须保证紧固扭距达到55Nm;檩条安装必须保证屋面的平直和坡度。

另檩条系统安装工序应于压型钢板安装前完成并通过验收。

9、  屋面板单层作法一般安装步骤:

  檩条-天沟托架-钢丝网-铝箔保温棉-天沟板-天沟泛水-屋面钢板-泛水板

10、屋面双层作法一般安装步骤:

(1)  檩条系统-外层天沟-内层屋面钢板-内层收边板(如收边板需压在屋面钢板下的,需先安装收边板)-副檩-天沟托架-保温棉-内层天沟-天沟泛水板-外层屋面钢板-外层泛水板(如泛水板需压在屋面钢板下的,需先安泛水板)

(2)  檩条系统-外层天沟-内层屋面钢板-内层收边板(如收边板需压在屋面钢板  下的,需先安装收边板)-天沟托架-保温棉-内层天沟-天沟泛水板-外层屋面钢板-外层泛水板(如泛水板需压在钢板下的,需先安装泛水板)

11、  墙面单层作法一般安装步骤:

  测量并复核建筑物的重要尺寸-安装檩托和檩条-保温棉(如有)-墙面钢板-墙面泛水板(如泛水板需压在屋面钢板下的,需先安装泛水板)

12、墙面双层作法一般安装步骤:

  测量并复核建筑物的重要尺寸-安装檩托和檩条-内层墙面钢板-内层收边板(如收边板需压在墙面钢板下的,需先安装收边板)-保温棉-外层墙面钢板-外层泛水板(如泛水板需压在墙面钢板下的,需先安装泛水板)

二、  板的固定及使用的固定座和螺钉

1、  暗扣式板(来实KL板):

以KL65固定座扣合固定,除第一个固定外,以后每个固定座需将前一张压型板公肋压住,固定座以两颗MTEKS10-24X25WAF平头自攻螺钉固定。

KL板的端部搭接处每肋以一颗CTEKS12-14X68HGS六角头自攻螺钉穿透波峰与檩条固定,而不采用KL65固定座。

2、  穿透式板(来实TD板):

A  屋面用CTEKS12-14x55HGS的六角头螺钉于波峰与檩条固定,沿檩条每波峰固定一颗。

B  屋面内层钢板及墙板:

以CTEKS12-14x30HGS六角头自攻钉沿檩条在靠近板肋处,每波谷固定一颗。

3、  采光板固定:

为防止采光板在安装完成后因热胀冷缩发生变形,在采光板固定前,必须用大直径钻头在采光板波峰固定处预钻出10mm直径左右的孔,再以12-14x68HGS/WLS带大橡胶垫片的六角头自攻螺钉通过预钻孔与檩条固定。

沿檩条每波峰一颗。

KL型及TD型采光板均采用此方法固定。

对屋面顶层板,采光板与钢板搭接的两个板肋均应压在钢板板肋上,而并非如钢板间一上一下的搭接方式。

对屋面底层板(如屋面为双层板情况)采光板与钢板搭接的两个肋均应压在钢板与檩条之间,以避免采光板搭在钢板外面,采光板产生变形后下垂,与钢板间形成较大的缝隙,影响美观。

底层采光板的中间肋仍用与屋顶板同样方式扩孔波峰固定。

4、  泛水板固定:

A  与外层屋面压型板间连接:

以CSP10-16x16mm的尖头自攻螺钉固定,在与压型板肋相切方向隔一肋固定一颗;在与压型钢板肋同方向,每500mm固定一颗。

对泛水板所在的位置高于15m的,视高度该间距

改为@400-250mm一颗。

B  与墙面压型钢板连接:

外墙以CSP10-16X16mm的尖头自攻螺钉;内墙和内层屋面板以前述自攻钉或以拉铆钉固定。

除注明外,每500mm固定一颗。

对外墙泛水板所在位置高于15m的,视高度螺钉固定间距加密至@400-250mm一颗。

C  与砖墙或砼墙间连接:

以膨胀螺栓固定,每500mm一颗。

5、  天沟托架:

天沟托架每一端以一颗MTEKS10-24X25WAF平头螺钉与檩条固定,天沟托架间距500mm。

如图纸另有说明,按图纸要求施工。

6、  天沟泛水板:

必须拉紧,使其紧靠天沟侧板,并立即以2颗MTEKS10-24x25mm平头螺钉把每张泛水板与檩条临时固定。

7、  山墙处屋面板需裁剪而剪去板肋时,必须将余下的平板沿板长度方向上扳把30mm高,并在靠近立板处用CTEKS12-14X30HGS六角头自攻螺钉在波谷将板与檩条固定,并将螺钉周边打上硅胶。

三、  板的搭接及封胶

1、  屋面板:

除图纸另有说明外,屋面外层板搭接宽度200mm,采光板搭接300mm,施以两道封胶,位置分别距相互搭接的两块板边缘10mm。

屋面内层钢板搭接长度50-100mm,无封胶。

2、  墙面板:

墙面外层钢板搭接长度150mm,内层钢板搭接长度50-100mm,均无封胶。

3、  泛水板:

屋面外层泛水板搭接宽度均为200mm,均需封胶一道,位置距上层板边缘10mm,并以防水拉铆钉间距@80mm固定。

墙面外层泛水板垂直搭接100mm,无封胶,水平方向搭接100mm,打一道封胶。

  屋面内层及墙面内层收边板搭接长度50-100mm,无封胶,且均以一排铆钉连接@80mm。

4、  天沟板:

天沟板搭接长度100mm,施以两道封胶,位置分别距相互搭接的两块板边缘10mm,并以防水铆钉固定搭接部位。

防水铆钉间单排中心距为80mm,排成两道,相错分布,铆钉应打在封胶线上。

5、  天沟落水口:

一圈防水铆钉@40mm与天沟板连接,且施以两道封胶。

6、  天沟端部挡板:

施以一道封胶,并以防水铆钉@40mm与天沟板连接。

7、  封胶挤出时宽度应掌握在6mm左右,搭接处封胶挤压后,厚度约为3mm,宽度在10mm以上。

每管封胶约打6M长,封胶中心距板边10mm左右。

打胶前必须将钢板表面擦拭干净,否则将影响胶的连接作用。

四,  注意事项

1、  搬运:

成捆钢板吊运,不能直接用吊钩和钢板间形成三角形方式吊运,而必须使用吊杆、吊绳与钢板和吊杆间垂直吊运。

并应找好起吊平衡点后吊运。

要单捆起吊,小心轻放。

不能将钢板拖行。

单张钢板搬运,视板的长度,需由3-5人抬运,以不使钢板变形为准。

吊装时,应将板按安装方向放置屋面,避免钢板在屋面上调头。

搬运时不要在物体的表面上拖拉钢板,也不要将钢板相互之间拖拉,以免损伤面漆。

2、  现场存放:

应以枕木或基地材料垫高存放,不能将钢板直接与地面接触,如放置室外,必须以防水布加以完全覆盖;如板间进水,应一张张分开并擦干晾干后方可叠放。

特别是镀铝锌钢板,如不擦干晾干,钢板表面将很快发黑。

3、  压型钢板堆放地应远离其它裸露钢材,以免这些钢材上的可锈蚀物飘落并附着在钢板上,难以清除,而造成锈斑,渗透钢板。

4、钢板重叠堆放时,每叠不能超过四箱,不能在钢板上放置重物和踩踏,以避免KL型钢板间扣合难以解脱而损坏面漆甚至钢板,屋面堆放钢板要尽量靠近屋架,不得在已安装好的钢板上堆放钢板和其它材料。

5、  采光板要单独放置,上面严禁放置钢板及其它物品。

6、  保温棉与钢丝网宜置于临时棚内,无条件时必须在地面垫上垫层,使保温棉不直接接触地面,防止受潮。

上面及周围必须全部用雨布覆盖。

7、  屋面钢板上行走,须穿不带钉、不带纹底的软鞋,双脚只能踩在钢板的凹槽部分。

严禁踩踏板肋,禁止在天沟板和天沟板上行走和站立。

8、  螺钉固定顺序必须与板铺设方向相同,严禁逆向固定螺钉。

9、  现场切割钢板,尽量在地面进行。

不得在靠近其它钢板的地方切割。

如必须在屋顶进行时,严禁在其它钢板上进行此项作业。

切割时,钢板的正面朝下,切割后钢板上的残余铁屑及飘落在周围钢板上的铁屑必须全部清扫干净,否则铁屑将很快生锈,附着在钢板上而影响钢板的美观及使用寿命。

10、每天安装工作完成后,必须将屋面、墙面当天留下的所有铁屑、杂物清扫干净。

11、  吊上屋顶当天不能安装的钢板,要堆放成捆,加以束缚,以免钢板被大风刮走。

12、在前述需打封胶的地方,必须严格按要求足量打上封胶,以免造成漏水。

13、天沟及开孔为屋面防水重要部位,施工人员要精心施工,质检人员要重点检查,未经检查合格,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此部分施工完成后,即不允许任何人员踩踏。

14、钢板上划线宜用水彩笔,不能使用铅笔。

不能与铅、铜等材料接触使用。

有硅胶的地方不能刷油漆。

15、钢板搭接前应除去保护性塑料薄膜(如有),打胶的地方应清除尘污,并最好用松节油浸湿的布擦净,以保证搭接处封胶的密封效果。

连接面要保证干燥、无尘。

五、  验收标准及补充说明

1、  按以上安装要求验收。

2、  由于设计条件、现场条件的具体变化,部分节点实际做法需会同甲方、设计方及有关单位现场解决,部分檩条、屋面板需进行现场切割。

  我公司免费为客户作檩条工厂预打孔,但不能保证孔位的全部正确。

如有误差或与现场情况有差异,部分檩条需现场打孔或扩孔属正常情况。

  施工单位要严格保证施工安装质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BHP公司联系,以便协商解决,尽量避免因处理不当而造成安装不合要求。

________

 

门式轻钢结构现状与设计探讨

_一、檩条在向上风吸力下的下翼缘失稳

1。

问题的提出

钢结构规范及手册的檩条规定都未考虑风向上的下翼缘失稳,拉条都是按图1布置的,当时屋面还未采用彩钢板屋面,坡度比较大,屋面比较重,拉条主要是平衡屋面荷载的水平力和对弯曲中心的扭转,拉条也只要求在屋檐加水平支撑拉住。

目前,屋面已很轻很平,几次风灾中都有屋面被掀起,有一些是由于受风吸力作用檩条下翼缘失稳而引起的,因此应引起关注。

2。

屋面的蒙皮作用

对檩条在风吸力作用下的下翼缘失稳的验算,薄壁型钢规范是不考虑屋面蒙皮作用,计算结果很不经济。

屋面蒙皮作用国内外都在研究。

蒙皮作用会提高门式刚架的承载力。

如波兰做的双层网架(12m×12m,24m×24m)的足尺试验,屋面波形板蒙皮作用可提高上弦承载力10%,提高下弦、腹杆承载力6%,对门式刚架承载力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但国外研究表明,准确计算蒙皮作用是不易的,计算参数对结构的形式和构造细部很敏感,必须进行足尺结构试验才能确定这些参数。

屋面蒙皮作用对檩条下翼缘失稳承载力影响很大,国外正致力于考虑在檩条下翼缘失稳时利用屋面蒙皮作用,但计算公式还不成熟。

彩板屋面蒙皮的抗剪能力对檩条上翼缘提供侧向支撑是不成问题的。

根据试验,只有当屋面抗剪能力Q值小时才会因Q增加而增加檩条下翼缘的失稳承载力;而Q值达一定数值后,Q值增加不会使檩条承载力有明显变化,屋面抗剪能力一般能达到此要求。

因此屋面蒙皮作用对檩条下翼缘扭转失稳的约束是影响檩条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另外,屋面蒙皮作用也可用于门式刚架的平面外稳50定,即平面外稳定计算时,其平面外支点可以采用檩条之间距,而不是采用水平支撑的间距,由于此假定不同,各种程序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

墙板的蒙皮作用也是讨论的问题,国外设计墙擦不考虑自重,不设拉条,比较简单,应该说墙体蒙皮作用是可以考虑的,但绝不能省去柱间支撑,而且不宜采用圆钢。

3。

计算理论

关于檩条翼缘失稳的计算理论模型,国外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有限元法;另一种是将屋面板和受拉翼缘及部分腹板简化为弹性地基,剩余的檩条腹板及受压翼缘被简化为支撑在弹性地基上的压弯构件。

国内门式刚架规程也是采用欧洲规范EC3-ENV-996规定的弹性地基的经典模型。

目前,考虑风的吸力作用,檩条下翼缘稳定设计的方法有四种:

(1)按照薄壁型钢规范计算,由于该规范未考虑屋面蒙皮作用,因此计算结果很保守,不适用。

(2)参考BHP、奥多Strimat公司的檩条设计手册,这些手册基本一样,承载力用W01表达,其中下角0表示风向上,1是中间一个支点,二个支点即以W02表达,承载力为标准荷载,考虑了屋面蒙皮作用心这些澳大利亚设计手册均是计算与试验的结果,又经国外工程应用,我认为是可以参考的。

(3)按澳大利亚AS/NZS4600:

1996规范计算,由于本规范在国内无法律效应,很不普及也难以应用。

(4)门式刚架规程是按照欧洲规范EC3-ENV-1996规定的,也考虑了屋面蒙皮作用,假定为弹性地基的典型模型,又具有法律效应,比较合理,应该采用。

但我们对照ENV1993-1-2:

1996/AC提出以下问题,有些檩条计算程序也存在这些问题。

①规程[1]附录E中规定Ct1=130n是有特定条件的,根据文献[2],只有在b=55~57,螺钉3~4个/m,而连接件(即板与檩条连接件)间距e=2br,屋面与檩条的连接刚度又因采用的隔热材料而削弱时,公式才适用。

如果情况发生改变应按照etl=C100(b/100)来修正,C100取值参考表1。

这里,b为屋面板翼缘宽度,br为波距(最大为185mm),螺钉直径¢=6.3mrn,面板厚≥0.66mm。

②对失稳承载力影响最大的还是计算长度。

根据文献[2],门式刚架规程中计算长度ey为拉条之间距离,应改为檩条自由翼缘承受压应力之长度,对于简支模条来说等于跨长l。

这两种说法对模条失稳承载力影响十分大,ey=l时,门式刚架规程中针对拉条对檩条下翼缘失稳公式考虑屋面扭转约束的作用非常小,而从其他理论分析以及BHP设计手册和试验可知,拉条作用非常大。

我们参考澳大利亚规范中的檩条计算,其ey也是取拉条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认为ey用拉条之间距离是合理的。

 

扭转系数C100表1

连接件间距e

C100(N·•m/m)

btmax(mm)

e=br

e=2br

2600

1700

40

40

 

注:

表中考虑有隔热层

③规程CECS102:

98关于抗扭弹簧刚度Ct的式(E.0.4-1)来自ENV1993-1-3:

1996,存在明显的印刷错误,正确的表达应为下式:

                Ct=1/(1/Ct1+1/Ct2)

④拉条的构造非常重要,根据BHP设计手册,拉条只用于>10。

的屋面,且应拉在下翼缘边,并每隔一个问距用C形压杆顶住防止扭动,较平屋面只要求二个檩条之间用C形压杆顶住即可。

因此檩条拉条布置绝不能按钢结构手册的布置,一定要保证拉条不动。

为了验证拉条的作用,我们与天津大学在奥多公司资助下做了檩条下翼缘失稳的整体试验,试验中檩条间距2.5m,檩条跨度5.0m,中间加一根拉条。

采用双跨屋面板带3根檩条做整体试验,得到扭转系数:

有拉条时,F=l.22KN·cm/Cm.rad,F=Ph2/¢b,¢=δ/h;无拉条时,F=0.7KN·cm/Cm·rad。

说明拉条对扭转约束影响很大。

试验加载到23KN/m时由于檩条的拉条未拉住而提前破坏,破坏处正在拉条附近,扭转失稳破坏迹象明显,拉条的作用很明显,如果拉条不变形,承载力将提高很多。

我们根据以上4种设计方法进行计算对比,选用C254×76×20.6×2.4,跨度4.75m,间距2.5m的简支檩条(中间加拉杆),钢材屈服应力G450MPa,设计屈服应力0.9×450MPa,反算檩条标准线荷载q。

BHP、奥多、Stramit公司的檩条设计手册中选用c250×2.4,按l=4.8m查得:

单跨q=5.07KN/m,双跨q=5.09KN/m门式刚架规程计算结果:

q=4.18KN/m;澳大利亚规范计算结果:

q=4.21KN/m;薄壁型钢规范计算结果较为保守。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门式刚架规程及设计手册均是可以采用的,但希望尽快做足尺整体试验,不断积累数据,进一步提出合理公式。

对于跨度较大的檩条,选用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的高频焊接轻型H型钢来解决下翼缘失稳是经济合理的。

二、屋面板的选用

1。

屋面板的抗风措施

近年来连续几次发生台风掀起屋面,如1996年湛江,1999年厦门14级台风。

这些台风都已超出规范限定的范围,值得注意。

台风掀起屋面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屋面板的搭接问题。

板的横向搭接主要有穿透式、暗扣式(EP一个扣件与檩条连接,板则与扣件扣上)和咬边式(见图4)。

穿透式的缺点主要是螺栓穿透处易渗漏;暗扣式虽然避免了螺栓穿透,但必须用高强钢材并用专用的高强钢材轧机成型,保证形状准确并富有弹性,才能达到扣紧吻合,使搭接处能留一个防止毛细现象的空槽。

台风掀起屋面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注意门窗的抗台风设计,台风中门被吹开,尤其卷帘门强度更差。

有的窗玻璃靠腻子固定,风向外吹,腻子根本顶不住,门窗大开,向上的风力大大超过设计所考虑的。

有的屋面被掀起也可能是风吸力下檩条失稳所致。

当然屋面板本身也有加强和改进的必要,如暗扣式屋面被掀起的原因,有的是扣件未采用高强钢材,扣不住板;有的是扣件边上未用螺栓与檩条连接,使扣件受弯破坏;有的在边区约1/6房屋宽度范围内未加抗台风螺栓,或抗台风螺栓垫圈面积太小,结果被拔出。

采光板更是暗扣式渗漏与可能被拔起的重点,因为采光板与屋面板横向搭接处由于二者膨胀不同,很易形成缝,而采光板刚度又比较小,附加檩条不够,采光板更柔更易形成缝,大风大雨即灌进去:

采光板强度又不如面板,更易使螺栓拔出。

所以建议在面板与采光板横向搭接处上面再压一根铝条,下垫胶条用螺栓及大垫圈牢牢压住,采光板跨度应不大于1.0m。

总之暗扣式用于抗台风时应特别注意防掀起与漏雨,应采取上述加强措施。

咬边式从外形看对防漏与防掀起会有利些,但也要注意采用的咬边形式,如层层卷边比较可靠,但加工安装较麻烦;图4单层咬边处刚度不够,不吻合又松动,很难加胶粘结,大风大雨就会漏进去,咬不好也会被掀起。

而国外有些产品用得很好,咬边式一般只能是没有彩色涂层的钢板,彩色涂层在咬边时会剥落,咬边式在返修时也有困难,不能小面积拆换,只能整个翻修。

2。

彩板的优选

高强钢的板材硬度大,不易变形,能保证搭接尺寸的吻合,使防水可靠,进口板多数用G550。

热镀铝镑合金进口板大多采用55%铝,43.5%锌,15%矽的合金成份,合金平均含量在200g/m2以上。

铝合金化表面有一层不溶解于水的非活性氧化膜,防止氧化,其性能比铁活泼,比锌迟饨,电化学作用比锌慢,铝表面的致密氧化铝比锌耐蚀2倍,十分稳定,有阳极保护作用。

国外也有热镀锌铝,即5%铝,95%锌,认为虽裸板耐蚀不如镀铝锌,但在剪板成型保护方面较优,总之这二种合金化均比热浸锌要耐蚀。

国产板目前均不具备生产热镀铝锌合金的条件,仍为热镀锌板或热镀锌合金化板。

涂层目前有聚脂、硅改性聚脂、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叫氟碳PVF2)和塑料溶胶,一般国产均为聚脂,进口板有聚脂、聚偏二氟乙烯。

目前关于耐久性尚无统一说法,但从退色看,聚偏二氟乙烯15年后退色20%,而聚脂7年后退色50%,可说明聚偏二氟乙烯的质量。

但聚偏二氟乙烯一定要占70%,其余30%为丙烯酸。

有的进口板聚偏二氟乙烯只占50%,这样性能就比聚脂好不了多少。

塑料溶胶介于聚脂与聚偏二氟乙烯中间,用得不多。

3。

彩板的防漏

屋面渗漏水吸人保温层,使荷载会危及结构安全,设计应予以注意。

板的纵向搭接有的认为用长板不搭接最好,根据我们的经验也不能越长越好,太长,由于温度影响板的伸缩引起螺栓扩孔,也会渗漏,另外也担心现场轧制,有的会减少轧制次数,或损伤涂层,不能保证质量。

我们现在工程中用到35m一个搭接,效果很好,但建议搭接处高低错开,并填以厚50mm的硅胶。

最近我们处理工程中发现冷凝水造成渗漏,正确的做法是保温层用铝箱作隔汽层隔绝水汽,而有的工程错误地取消了隔汽层,并错误地将保温层铺在下板上,而下板搭接方向又错误地使冷凝水渗下。

曲面彩板尤其是球壳的彩板是防渗的难题,特别是在球的顶部,现在比较多的工程均用BHP的脊板做法,即横向搭接边是切成斜边在凹横向板部分弯折成堤,然后上加盖板,在球顶部分则用三道防线即板弯折成堤,得泰复式町胶,封口板PE上加脊板。

我们在珠海体育馆第一次采用了上述做法,效果尚可,但圆顶做法还是相当复杂,处理不好很易渗漏。

现在比较好的办法是用夹心板做成平坦屋面,上铺瑞士独资生产的防水材料(在济南),可以有各种颜色。

香港会展大厅用了效果很好,是比较可靠美观的防水做法。

三、门式刚架的承压型高强螺栓

我国钢结构规范规定,摩擦型高强螺栓要求测定扭矩系数、摩擦系数以控制预拉应力。

孔径要求比螺栓直径大2mm。

承压型高强螺栓除保留上述要求外,还要求孔径比螺栓直径不得大于0.5~1.0mm,减少孔径,可以在非动力荷载下允许螺栓有极小滑动,并在摩擦与顶紧共同作用下使承压型高强螺栓承载力比摩擦型的提高30%,但国内实际工程从未用过承压型高强螺栓。

日本也取消了承压型高强螺栓。

德国虽用承压型高强螺栓,但制定了专门验收标准,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门式刚架规程参考了美国经验,采用了承压型高强螺栓或摩擦型高强螺栓。

但美国门式刚架所谓的承压型高强螺栓内涵与我国不同。

美国要求孔径比螺栓直径不大于1.5mm,不要求试验扭矩系数及摩擦系数,只要求螺栓用人工拧紧,然后再转l/4圈即可,目前不少美国公司在我国也是如此做法。

这说明可能美国习惯于不用扭短系数,因为扭短系数与预拉力也只是间接关系,并不一定可靠;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对门式刚架的高强螺栓要求并不需太高,与大跨重型钢结构及桥梁的高强螺栓应有所区别。

因为门式刚架毕竟是轻钢结构,跨度小,受力小,尤其门式刚架是受弯构件,高强螺栓不是靠摩擦传递很大的拉压力。

螺栓主要是受拉并承受一些剪力,在拼接处一般剪力很小,仅在支承处剪力稍大。

斜支座本身可承受很大的剪力,直支座一般上面还有盖板或在下面加托板承受剪力,即使没有这些辅助件,剪力也都比较富裕,对门式刚架高强螺栓显然不需要象现在这样与大跨度钢结构要求一样。

图5

四、门式刚架设计中的几个小问题

1。

拼接点的位置要不要在计算前定下来

拼接点是为了拼装分段,拼接点处刚度与其他断面一致,计算时根本不需考虑拼接点,但构造中却应该在拼接点处将二块拼接板伸出断面外,并在断面外布置一排拼接螺栓,这样的构造其刚度基本与截面接近,但也要注意将拼接板加厚。

2。

腹板纵向肋

有的工地反映,设计院已满足规程5.2.l.3集中力下的腹板稳定要求,不需设纵向肋,但为了安全仍加了纵向肋,给加工增加了很多麻烦。

设计方面可能认为门式刚架对腹板高厚比放宽太多,所以不太放心,加之门式刚架规程条文说明又加了“具体设计应根据制造厂的技术条件采用适当高原比”,估计这些说明使设计者更加保守。

门式刚架规程腹板高厚比是参照欧洲规范EC3-ENV-1993-1-l及美国规范AISC一1986/89,规范考虑屈曲后强度只是形式上与我国冷弯薄壁型钢规范GBJ18-87表达一致,不必要加纵向肋只要加横向肋即可,因为腹板应力场要求竖杆。

条文说明中所提制造厂技术条件是指板很薄时,如3mm,对于焊接及平整的技术有一定难度,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