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335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doc

・324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4月第13卷第4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Apr.

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

张济川,金德闻

2007,Vol.13,No.4

・专题・

[关键词]

辅助技术;辅助器具;康复工程

(

)

[中图分类号]

R4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62977120070420324203

()

()

[本文著录格式] 张济川,金德闻.中外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4):

324—326.

作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二级学科的康复工人,占人口总数的6.34%。

另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程学,已为广大康复医学界所熟知,其目的是在医工结查,200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98亿,其

合理念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工程学的理论、技术和方中65岁以上老人为8827万,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

法,解决各类病残人员和需要辅助的老年人的心理和相比分别增加了34%和40.13%,预测到2015年我国

生理功能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辅助技术是康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

在现有的8296万各类残疾人

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技术,是康复工程学理和众多需要辅助的老年人,以及疾病愈后需要恢复正

论的技术体现。

常功能的患者中,多数人可以借助辅助技术、配备辅助

1辅助技术的内涵、服务对象和社会需求器械和器具,改善或恢复其丧失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辅助技术的广义概念包括辅助器械、器具产品的因此,我国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

研发和辅助技术服务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辅助器械、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

器具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出发展空间。

版的《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我国2002年版国2发达国家辅助技术的发展概况

家标准《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中,对辅助器具20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

给出如下定义:

由残疾人使用的,特殊生产或通常可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发达国家面临越来越多的残疾

获得的用于预防、代偿、监测、缓解或降低残疾的任何人和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政府予

产品、器具、设备和系统”,其服务对象除各类残疾者以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了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产业的

外,还包括需要辅助的老年人和有些恢复期或术后需高速发展。

要借助辅助器具促进其受损功能康复的患者。

从广义日本政府为了消除日益突出的残疾人和老年人问

上讲,辅助器械、器具的作用,是为病残者和老年人提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了除政策层面上的举

高生活质量、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实现全措之外,在促进康复器械和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方面做

面康复的主要手段。

如物理疗法中使用的某些设备;了大量工作。

从1983年开始,先后制定了3个“十年

教育康复中对听力语言障碍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残疾人实施国家计划”,从残疾人设施建设、康复器械、

要借助专门设计的辅助器具;职业康复中的职业评定、辅助器具、福利产业等各方面采取了从国家引导、技术

就业前培训以及就业环境的改造,都需要借助各种辅扶持到产业振兴等多方面的措施。

日本厚生劳动省制

助器械和器具;社会康复需要解决残疾人回归社会遇定了以各种研究“事业”为题的国家研究计划,如“长寿

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辅助器具的帮助,如城市道路、科学综合研究事业”残疾保健福利综合研究事业”感

交通、公共建筑和居家环境的无障碍设施等,都属于辅觉器官障碍研究事业”等,支持老年医学、护理、康复、

助技术的范畴。

21世纪初,我国人口已达13亿,由于辅助器械、康复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支持研究

疾病、交通或工伤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病残人员中,需要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临床核心技术。

借助辅助技术和辅助器械、器具实现康复的患者数量日本经济产业省(原通商产业省)主要通过NEDO

巨大,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

人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成金”方式进行该领域可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的

研究和开发。

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由“医疗福利器械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康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84。

作者简研究所”进行组织。

该研究所是一个管理机构,由日本

国内100余家具有开发和生产医疗、康复器械能力的

会副主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

康大型企业联合组成,不从事具体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仅

复工程学。

负责将经济产业省NEDO机构下达的大型研究开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4月第13卷第4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Apr.2007,Vol.13,No.4

・325

・

任务进行技术和工作分解,在下属企业中组织联合攻

关小组(一般由3~4家公司参加),并考虑各企业的技

术特长和开发能力以及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

成果,在日本国内组成最强大的攻关、开发和生产队

伍.该研究所常年聘请各专业的专家组成项目开发委

员会,由国内本领域最强大的专家队伍为其出谋划策,

而且每个攻关项目基本上都有大学研究室或学术研究

机构的著名教授领导或为主要参加者。

政府每年用于

福利和康复领域的研究投入超过7000亿日元。

由于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几年来日本的康复工程技术

和辅助器具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际标准中规定的

高、中、低档各类产品基本齐全。

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多

项涉及康复辅助器具的法规,如《福利用品法》、福利

器械基本法》、残疾基本法》、残疾人福利法》、老年

福利法》等。

美国康复器械和辅助器具产业高度发达。

美国的

《残疾人法》全面涉及康复器械和康复辅助器具的扶持

政策,涵盖了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康复辅助器具从业

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产品评估和配备等相关内容。

为了配合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美国建立了若干个

国家级科学基金组织,如国家残疾人康复研究院、退伍

军人管理部、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等,资助残疾人和老年人康复方面的科研和相关产品

的开发工作。

为了保证科研成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残

疾人的需要,基金组织还资助设在大学和非盈利科研

机构的20多个康复工程和辅助器具研究中心,分工开

展康复器械和辅助器具的研发工作,其内容包括家用

移乘设备、交流增强系统、认知能力康复系统、工作环

境设计、便利残疾人的公交系统、残疾儿童的智力训

练、游戏与娱乐辅助器具、辅助技术产品化的评估等。

每一个专题都设有专门的研究中心负责研发。

中心的

管理和设立是动态的,根据需要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

调整。

由于这些研究中心多设立在大学和相关的研究

机构,政府不需要投入基本建设费用,从而缩短了从研

究到产品开发的过程。

此外,政府还根据需要资助

2000多个中小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投

放市场。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2005年10月的报道,

由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断手断臂的军人数量众

多,美国国防部将投巨资开展假肢的研究,在今后4年

时间里,五角大楼将投入3500万美元用于假手假臂

的研究,目标是制造出的假肢无论从外表、感觉还是功

能上,都像是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的真人手臂。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微

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和新材料的高速发展,欧

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

的康复器械和辅助器具产品。

例如,在假肢矫形器方

面有:

利用高弹性、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具有储能特

性的各种结构形式的假脚;基于微电脑技术的智能型

下肢假肢;握力和速度可控的比例控制模式的肌电假

手;用于截瘫患者的交替步态矫形器;完全取替传统假

肢接受腔的骨植入式假肢等。

在助行和其他辅助装置

方面有:

手动多功能轮椅、电动爬楼梯轮椅、截瘫助行

器、盲人用助读器和听力残疾者用的电子人工耳蜗等。

美英等国还先后开发出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的基

于机器人技术的神经康复训练系统和用于康复评定的

三维人体运动分析系统。

3我国辅助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起步较晚,作为康复医学重

要组成部分的康复工程学及其辅助技术的发展与发达

国家相比也相对落后。

如果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

国康复医学会成立时算起,我国康复工程事业的发展

只有24年的历史。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康复工程和

辅助技术的各个领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

展。

在国际通用标准所涉及的11个主类700多个品

种的辅助器具产品中,已经开发出将近200个品种的

低成本、实用型辅助器具产品,并在全国的服务机构和

站点开展了辅助器具的配发和综合服务工作。

“十五”

期间,中残联系统在全国省、地、市、区县级共建设了

1300多个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综合服务机构和普及

型假肢装配站,其中省级31个、地市级180个、区县级

1100个,服务机构的任务包括辅助器具的配发、辅助

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同期间,香港李嘉诚基

金会与中国残疾人联和会合作实施的“长江新里程”计

划,开展了“长江普及型假肢”项目的开发服务工作,成

功开发出低成本实用型下肢假肢、成筒式假肢接受腔、

假肢专用设备、残疾人生活自助具和助视器等系列产

品,为近7万名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了下肢假肢,并为

664个贫困县的辅助器具综合服务机构配发了康复训

练器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计划到2010年建成遍布全国从省到乡的辅助器具资

源中心,包括:

在每个省会城市建1个省级辅助器具资

源中心;在300多个地市级城市各建1个资源中心;在

每个县(区)依托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开展辅助器具

的综合服务;在街道和乡镇,依托卫生院提供辅助器具

综合服务。

此外,在中高档辅助器械、器具产品的研究开发方

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假肢、矫形器、代步工具和功

能训练与评定设备,是功能代偿和功能训练型辅助器

械、器具的代表性产品和技术。

上肢假肢的控制技术

和肌电假肢,是现代假肢技术的标志性产品,我国已于

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已成功应用于临床。

具有

20世纪90年代技术水平的假肢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

・326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4月第13卷第4期ChinJRehabilTheoryPract,Apr.

2007,Vol.13,No.4

计、制造技术和系统(CAD/CAM)也由国家康复辅具

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并在临床上试用。

骨植入式假肢

4

抓住机遇,促进辅助器具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政府对涉及几千万残

是20世纪末出现的带有革命性的假肢装配新技术,

2001年被列入国家“863”重点项目,由四川大学和清

华大学联合完成研制任务,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动力式截瘫步行器,亦称交替步态矫形器,是帮助截瘫

患者摆脱长期依靠轮椅,实施行走训练和代步的重要

辅助器具,是国际康复辅助器具界的研究热点,目前由

清华大学完成试验样机的试制工作,已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

供盲人使用的电脑已由中科院研制成功,上海

铁道大学开发了盲文处理系统,可将盲文转换成汉字

打印输出,与健全人进行交流。

盲文复印机也由中国

康复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已进入小批量生产。

跟踪世

界先进水平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神经康复训练系统

是国家“863”重点项目,目前已由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

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合作研制成功,已成功用于临床。

远程康复辅助技术及其系统、波动式防压疮设备及其

监控系统,已由西安交通大学研制成功。

对于肢体运

动功能残疾合并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开发基于脑电

信息的辅助技术和系统,是帮助这类患者生活自理的

重要辅助技术,目前对脑电信号的分析及其在环境控

制系统中的应用,正在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实

验室中进行,已取得初步成果。

社会需求是一切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动力。

上述各

项成果的取得,是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数量巨

大的病残人员和老年人渴望提高健康水平,希望得到

必要的康复服务,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也渴望得到临

床需要的、实用可靠的康复辅助器具,以满足康复治疗

需要。

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需求。

面对这种社会需

求,国内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自动参加到推动我国

康复辅助技术发展的行列中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这

是振兴我国辅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技术保证。

纵观我国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历史,

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产品的品

种、数量和质量都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巨大的市场需

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国际通用标

准ISO9999:

2002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所

列出的康复辅助器具共有11个主类,135个次类,共

743个品种,目前我国只开发了6类,不足200个品种,

其他类别的品种基本上是空白。

而且已经研制成功的

高科技产品,由于未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以及

科、工、贸一体化运行机制,多数科研成果还停留在大

学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制约了产业化发展。

疾人和众多老年人的康复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

批准在民政部和中残联系统建立了“国家康复辅具研

究中心”和“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两个集研究、开

发、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机构,并在“十一五”计划中将

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的研究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

目中的重点项目。

在“十一五”计划开局之年,我国康

复辅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充分把握这一宝贵

的发展机遇,切实把我国康复辅助技术提高到一个新

的水平,使广大残疾人和需要辅助的老年人得到切实

有效的康复服务,是康复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制定切实

可行的发展计划和科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康复辅助

器具产业发展目标的保证。

我国的残疾人和需要辅助

的老年人数量巨大,8000多万残疾人和老年人所需要

的高中低档、数量庞大的各种辅助器具,只靠两个辅具

中心是难以完成的,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合理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

力资源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两个辅具中

心为核心、产2学2研相结合、科2工2贸一体化的产业发

展机制。

希望两个国家级辅具中心能合理分工,密切

合作。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应以研究开发中高档

的高科技产品为主,因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赶

超国际水平的长远意义,应予以重视。

发展辅助技术、开发辅助器具的目的是使市场上

有实用、适配的辅助器具可选。

辅助器具是一种特殊

商品,实用和适配是其灵魂,一般应由政府进行引导和

协调,以避免有些产品患者特需,但因利润低而无厂家

生产。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因与基层残疾人直接

接触,对残疾人的需求最了解,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

提出需要开发的项目,向社会发布待开发项目指南,组

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发生产中低档实

用型适配产品,即把重点放在组织或委托开发辅助器

具产品和对辅助器具进行供应、宣传推广、使用指导、

技术培训和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上。

辅助器具的质量

是保证其实用性的关键,希望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

心能成为社会需求的信息发布中心、组织产品研发中

心、质量监测和控制中心、辅助器具宣传和培训中心。

把握机遇,促进发展。

我们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

持和社会广大康复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我国康复辅助

技术和辅助器具产品的水平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提高,

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一

定能实现。

(收稿日期:

20072032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