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63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docx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

高三地理二轮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结合右图,回答1—2题。

(地球半径为6370km)

1.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

A.1670千米/秒、15°/小时

B.7.81千米/秒、240°/小时

C.7.41千米/秒、240°/小时

D.0.40千米/秒、15°/小时

2.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时的坐标,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其坐标大约是

A.42°N,90°EB.42°S,67.5°W

C.23.5°S,112.5°WD.42°S,112.5°W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3-5题。

3、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4、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时

5、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  )

A.北京时间为8日8时B.M点的经度为180°

C.伦敦夕阳西下D.悉尼港灯火通明

6.若圆为等压线,PK、QH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下列天气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中部以下沉气流为主

B.图示区域中部以上升气流为主

C.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

D.该天气系统控制一般高温多雨

7.若图为昼半球,O点的纬度为20°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北京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B.P点到Q点的经度差等于180°

C.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读“世界某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预计海平面上升高度等值线图”,回答8~9题。

8.下图示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90平方千米,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是

A.18平方千米B.33平方千米

C.51平方千米D.78平方千米

9.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A.e地B.h地C.q地D.f地

图中甲、乙两山均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读后回答10~11题。

10.从成因上看,甲、乙两山()

A.都是板块相撞而形成的褶皱山

B.都是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块状山

C.都是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土山

D.都是岩浆多次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11.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上看,甲、乙两山()

A.山麓地带自然带相同B.山顶地带自然带相同

C.自然带的递变规律相同D.自然带的种类与数量相同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

某日北京时间18:

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D)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盛行风为东北风D.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13.图中()(C)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C.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大理岩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

14-15题:

14.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D.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15.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以侵蚀为主,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中国新闻网2011年1月28日报道,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冀、鲁、豫及苏、皖、晋局部地区出现重旱甚至特旱。

读我国某区域年平均等潜水水位线图,回答16~17题。

16.导致图中潜水水位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低B.距海远近

C.地形及降水D.地下水开采

17.图中虚线所示区域潜水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四周流向中间

.中间流向四周

.由东向西

.由西向东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18—19题。

径流带

降水量

(毫米)

径流深度

(毫米)

蒸发量

(毫米)

径流系数

(%)

A

<200

<10

<200

<10

B

200~400

10~50

200~300

10~20

过渡带

400~800

50~300

300~400

20~40

C

800~1600

300~900

400~700

40~60

D

>1600

>900

>700

>60

18.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分别由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植被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4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

21.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D.13日的日出前后

下图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米),虚线为地层界线。

回答第22~23题。

22、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ABCD

23、若甲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西南岸冲刷严重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与乙河相比,甲河流速更慢,D、与甲河相比,乙河夏季水位更高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25.①②③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二、综合题(50分)

26、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

(12分)

材料一 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材料二 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1)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

(2分) 

(2)根据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形成土壤和地下水的特征。

(2分)

(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

试分析其成因。

(2分)

(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

(2分)

(5)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1分)试分析改良措施?

(3分)

27、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

、,影响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分)

(2)C探险区存在一个(高或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地带,代表性动物为。

(3分)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

(2分)

A.轮船顺风顺水B.轮船逆风逆水C.白昼越来越长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图22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分)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

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分)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根据图示经纬度及轮廓判断,该图所示国家是,因其处在板块和板块的(张裂、碰撞)处,故多火山。

(4分)

(2)上图中,右图是A港口附近等高线和等深线图。

港口应建在甲、乙两处中的处,说明判断理由(3分):

(3)从A港出发经红海开往北印度洋的船只吃水深度的变化是由变再变。

变化原因是什么?

(5分)

(4)该国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是,形成原因呢?

(2分)

29、图为印度洋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A洋流的成因是                        ;虚线表示的洋流B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北半球此时为        (季节)(3分)

(2)比较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5分)

 (3)描述图示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3分)

 

 

江西省重点高中十校联考高三地理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A

6

B

7

B

8

C

9

D

10

B

11

C

12

D

13

C

14

D

15

B

16

C

17

D

18

B

19

C

20

A

21

D

22

D

23

B

24

A

25

D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

(1分)

(2)①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土壤肥力低;(1分) ②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1分)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水暗河;(1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地表水容易流失。

(1分)

(4)①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1分)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1分)

(5)红壤(砖红壤)(1分) 改良措施:

(3分) 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②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质含③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④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⑤选择耐酸性的植物。

(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得2分)

27.(13分)

(1)热带草原带(1分);热带雨林带(1分);地形(1分)

(2)低(1分);河谷(1分)牦牛、藏羚羊(任答1点得1分)

(3)BD(2分)

(4)a(1分)风力侵蚀作用(1分)

(5)全球变暖(1分)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任答2点给2分)

28.(14分)

(1)意大利(1分)亚欧(1分)非洲(1分)碰撞(1分)

(2)乙(1分)乙陆地上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地形比较平坦,有良好的筑港条件(1分);海洋等深线比较密集,说明水深,有良好水域条件(航行与停泊)(1分)。

(3)船只吃水从地中海到红海时变浅,驶入北印度洋后再变深,因为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船只吃水浅(5分)。

(4)特点:

冬季进入汛期(1分)。

原因:

该地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暖湿多雨(1分)。

29、(11分)

(1)主要是(东南)信风吹送(1分) 降温减湿(1分) 夏季(1分)

(2)同:

都是全年高温(1分)。

因为都位于低纬度的热带(1分)   异:

①地降水多,②地降水稀少(1分)  因为①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1分);②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1分)。

   

(3)地处海上交通要冲(扼守北印度洋航线),向东为马六甲海峡(1分),往西是苏伊士运河(1分),南下为好望角航线(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