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38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之作文押题Word下载.docx

1、在选材方面——①关注热点,关注现实。

高考作文题喜欢选择一些时事热点素材,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热点政治话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

“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近年来,有的素材就直接借助了杂志里的内容,例如《意林·

作文素材》杂志里的精短时事等,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②注重矛盾,注重思辨。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我们如何一分为二地去辩证论述和分析,忌讳走极端和片面论述。

③回归教育,回归校园。

高考命题近年来回归对教育本身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素质教育、语文素养、学生分数和核心素养等等问题的议论。

所以,我们备考各位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材料。

2、在体裁方面——近年来全国卷多采取议论文为主,特别是“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当然也不排除记叙文体裁。

还有书信等格式,包括演讲稿、发言稿等格式,同学们备考时应该都要全方位地训练训练。

3、在形式方面——主要采取的是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不能套作,防止了近年来一些学校里的作文模板带来的危害。

那么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呢?

张开先生在其《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指出:

为了“避免套作、宿构方面”的弊端,从而“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重在“驱动的任务”。

写作时紧扣这个任务来写,自然也不是难事。

4、在立意方面——由于高考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多元性和思辨性,因此,考生在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和写作时,要注意的是立意和选材。

立意应该尽量选择好的角度,抛弃那些不好的角度,注意选择实例时,要批判那些消极的视角,弘扬正能量。

二、热题预测

(一)押题一:

环保与民俗

1、模拟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读大学的阿龙寒假回到农村老家过年,为了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雾霾污染号召,阿龙劝爸爸今年不要买鞭炮放了。

爸爸经不住阿龙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了今年过一个移风易俗的时尚新年。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家族里的大爹大伯及左邻右舍,都对阿龙家这种做法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过年去给祖宗上坟、烧香、放鞭炮,这都是祖制,旧的习俗,不能随便改!

有的人说,阿龙不给祖宗烧香放鞭炮,这是大不孝啊!

也有小部分年轻人说,阿龙做得对,为环保出力了。

为此,阿龙一家都陷入了苦恼之中。

以上材料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感悟?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权衡、选择与思考。

要求:

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除诗歌外。

2、押题理由与解析

首先,话题紧跟最热点。

2013年全国卷1考的是“师傅徒弟切玉石”,2014年全国卷Ⅱ考的是“游人乱喂动物食物”,2015年全国卷Ⅱ考的是“大国工匠”等三个代表人物。

回眸近几年的全国卷,我们会发现:

话题总是紧随当年最热的题材。

而2017年可以说,举国上下,老虎苍蝇一起打,但改革时候,更关注制度建设;

同时,大家也在关注雾霾,为此,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所以,这个题目融合着两点。

其次,注重思辨精神。

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材料作文,正如高考研究专家温儒敏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回归理性,看重思辨》文章所说的一样,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作文命题者,倾向于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察。

这类作文给出的材料往往是1—3个,横看成岭侧成峰,含有多个写作角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例如2015年浙江高考卷的“作品与人品”,四川高考卷的“聪明与老实”,课标全国卷Ⅱ的“谁更有风采”;

2016年全国卷Ⅱ语文素养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作文写作时,一定要以小见大,选准一个崭新的视角,观点鲜明,辩证思维,要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切忌模棱两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

第三,主题任务含驱动。

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说到底,就是防止考生套作,指定任务,目的牵引,让考生灵活地、深入地、辩证地把所要阐明的观点、想法展现出来。

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提法肯定要被淘汰,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作文“指挥棒”不可能是“一刀切”。

所以,带着任务目的去写的散文和记叙文,其实也是任务驱动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环保与旧俗”这样的材料,从三个维度剖析了这种社会现象,其中就饱含着若隐若现的任务,驱动着考生去灵活地完成。

3、写作点拨

一是破除争议,确定论点。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争议性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为此,我们必须首先要面对争议,旗帜鲜明地肯定一方,掷地有声,不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很明显,阿龙一家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肯定村民的行为。

所以说,判出的论点要合乎法律标准,即法不容情。

二是各个击破,多种议论。

针对环保或者树新风进行议论。

在“议”的时候要一针见血,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是要结合材料,夹叙夹议。

同时,也可以从“反面”进行批判,假如不改革,环境会更恶化;

或者坏的制度只能让好的改革也半途而废。

三是联系实际,发出呼吁。

例如结合古今中外的一些改革故事等等进行批判。

批判要有力,还要结合现实,全方位、多角度地辩证分析,防止过左或过右的极端言论。

最后指出出路,即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八面突围

突围角度一:

祖宗不足法,旧俗换新颜

——从旧俗的角度立意破题

【佳作赏析】

爆竹无声辞旧俗

高二(10)班曾秋云

阿龙一家为环境着想,响应国家号召,过年不放鞭炮,未曾想却遭到了乡邻亲友的嗤笑,并被斥为大不孝。

但在我看来,爆竹无声辞旧俗,才是面对当今雾霾重重的环境的恰当做法。

青山不绿,蓝天不澄,才真正是对祖宗的大不孝。

上坟烧香仅仅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制度,是甚至虚伪的孝顺。

只有以实际行动保护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才是对祖宗最大的孝顺。

俗话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若是为了表示那一点虚伪的孝心,仍然逢年过节大放烟花爆竹,长此以往,大量废气烟雾的污染,使环境极度恶化,也许连人类也无法继续生存。

上穷碧落下黄泉,人类竟无栖身之所,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不孝吗?

况且生态环境恶化,草木难生。

将来祖宗的坟上甚至连棵草都没有,这算孝吗?

所以说给祖宗上坟烧香不放鞭炮不一定是不孝,但不保护环境,任绿水青山不在,一定是大不孝。

况且,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民俗也应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阿龙农村老家的习俗是中国农村的普遍风俗。

但如今国家极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民俗显然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的民俗,不仅对社会发展毫无益处,反而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更何况民俗乃人定,愿改自然可改。

清朝末年,中国人仍然坚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认为剪辫子乃大不孝。

但当革命风暴席卷而来,剪去象征封建统治的辫子成了潮流。

可见这种无意义、形式上的孝顺,为了社会进步,完全可以大删大改。

革除此等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危害生态环境的民俗,不仅有理应行,并且有据可行。

而如何能够革除这种不合时宜的旧俗呢?

在我看来,应思想、制度两手抓。

阿龙的乡邻亲友的愚昧思想,正是他们对阿龙一家行为产生误解的根源。

在广大偏远农村宣传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新风,使村民认识到烟花爆竹的危害性,从而理解阿龙一家的类似行为,并积极参与进来,是一项行之有效并意义重大的工程。

同时,当村民的思想高度还未达要求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控制甚至禁止烟花爆竹的燃放,才能及早控制因民俗而导致的对环境的危害。

阿龙一家的行为,不应只是单打独斗,更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并最终得到全村乃至全中国的响应,真正做到爆竹无声亦迎新年。

民俗也许有很多,而地球却只有一个。

只有好好保护环境,让生命之花开满地球每个角落,欣欣向荣,民俗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当爆竹无声辞旧俗真的来临时,中国环境上的改革开放也许就到来了。

那时,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除却雾霾,喜庆佳节,多好啊。

【佳作点评】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立意角度比较多,这是一篇从破除旧俗的角度写出来的佳作,具体来说,有三大亮点:

一是标题新颖,先声夺人。

小作者巧妙地改“爆竹声声除旧岁”为“爆竹无声辞旧俗”,让人眼前一亮,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二是立意激进,大刀阔斧。

文章具有改革的时代气息,能敢于“亮刀剑,树新风”,将旧俗在改革中予以批判,大刀阔斧,颇见大气。

三是语言精美,回味无穷。

全文语言精练,例如“青山不绿,蓝天不澄”、“环境恶化,草木难生”等等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突围角度二:

空山新雨后,青山郭外斜

——从环保的角度立意破题

让民俗与环保同行

高二(10)班陈江娜

大学生阿龙回到农村老家过年,为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的号召,好不容易说服父亲过一个移风易俗的新年,不想遭到远亲近邻的‘围攻’,被指责为不孝。

应该说这并不是个例,生活中旧民俗与环保等先进思想相碰撞的现象屡见不鲜。

笔者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落后形势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应大力提倡环保等先进思想。

为什么旧民俗会成为环保的挡路石呢?

所谓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一方面,它对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旧社会的一些落后腐朽思想,也会通过传统民俗表现出来。

大学生阿龙提倡父亲在祭祖烧香时不放鞭炮,却被乡邻指责为不孝,正是封建落后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的表现。

将放不放鞭炮与孝直接挂钩,未免太过牵强,但穷其根本,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放鞭炮作一种热闹喜庆的象征,长期延续保存,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固定的观念,想要改变肯定会面临重重困难。

在当今社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环保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作为先进的新生事物,它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极力抵制和扼杀,另外人们接受新思想也有一个过程。

落后民俗影响环保进程,阻碍社会进步。

面对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现状,阿龙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生活中燃煤所排放的有害气体,人们在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所释放的有害气体也不容小觑。

社会需要变革。

如果对落后民俗听之任之,不加以改造,环保便无法落到实处,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化,当一天,呼吸洁净的空气都已成为一种奢望,空谈孝心,祭祖,又有何意义呢?

没有变革的社会,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唯有通过移风易俗,逐渐改变落后观念,提倡环保生活,中国的环境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改善,才能使中国为世界环保,人类的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落后风俗,传播环保新观念,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要从根本上变革落后风俗,就要改变人们的落后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个人则应自觉成为传播新思想的主体。

阿龙不仅自己接受了环保思想,还响应国家减少燃放烟花造成的雾霾污染号召,还力所能及地影响家人。

虽然最后遭遇了挫折,但他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学习。

而农村老家乡邻们对不放鞭炮的抵制也折射出中国部分偏远农村思想亟待变革,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魔戒》里有言:

‘时代变迁,你可以把自己关在小圆圈内,却不可能永远阻止外人进来。

’在新的时代,变革方能进步。

让我们打破落后民俗的桎梏,与环保同行,与更多新理念共行。

本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还可以从最后一个角度去立意。

这是一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写出来的佳作,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观点鲜明,毫不含糊。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中的争议焦点,作者开头就紧扣材料,面对其中的争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落后形势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应大力提倡环保等先进思想”。

二是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注意“用任务去驱动写作”,本文从第二段开始,作者以“为什么旧民俗会成为环保的挡路石呢”为过渡,剥茧抽丝,步步为营,摆事实,讲道理,直到最后得出结论,全文论述有力。

三是对比引用,手法多样。

作者通过新旧对比,改革与保守的对比,同时还运用名人名言,如最后一段里的《魔戒》的话等等,手法多样,摇曳多姿。

突围角度三:

一去二三里,墙角数枝梅

——从材料说开去破题

由燃放爆竹引起的

汪友琴

读大学的阿龙回农村老家过年,为了响应国家环保号召,过年没有燃放鞭炮,然而这一做法,遭到了家族里的大爹大伯,以及左邻右舍的嗤之以鼻。

对此,我完全支持阿龙的做法。

众所周知,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在人们生活条件变好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

环境污染,会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而过年时,鞭炮所带来的污染之重,不得不予以重视。

在我们传统的过年中,少不了放鞭炮这一程序,王安石曾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但是,放鞭炮固然营造了新年热闹的气氛,就一户两户人家,或许没有什么,但是就中国而言,中国已有14亿人口,倘若人人都放鞭炮,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没有那么多人放,空气中难免会有烟灰,不仅污染了环境,对人的身体也有极大的影响,而很多地区如北京,天津,以及石家庄等城市,除夕夜间pm2.5浓度迅速上升,北京甚至有十米开外不见人影,百米不见楼房的雾霾现象。

而阿龙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打破民俗,这是值得的赞赏的。

如家族里的大爹大伯及左邻右舍所说,过年去给祖上烧香都不放鞭炮是大不敬,这是民俗一向有之。

而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与当地的人民生活习惯有关,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由此观之,我们不应改变民俗才是。

但是从阿龙的做法和村里人的做法的角度看,说到底还是教育的不普及造成的,正是因为教育的不普及,才导致村民对阿龙一家的做法嗤之以鼻的看法,如果仅仅是城市地区的人有环保意识,想要保护好环境,这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民俗是可以改变的,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不具备文本权威,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因为生活情境总是会变的。

而且我们是人,要懂得变通,无需墨守成规。

再说放鞭炮是一回事,有没有心又是一回事;

有些人,即使没给祖宗上坟,同样把祖宗时刻记在心里,而有些人就算天天给祖宗烧香也却深不以为然,以为祖宗帮不了他。

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所以说,只要有份心就可以了,无需太在意过程。

且说,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

且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环境变差了,全世界的人都会遭殃,更不要说什么民俗文化的继承了。

再说,现在也有电子爆竹,不仅能模仿爆竹的声音,而且环保无污染,放电子爆竹,两全其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要想继承民俗,就必须先有好环境,要想真正把环境保护好,还得从教育入手,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每一个人都树立环保意识,这才是当务之急。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通常表现为“走一步看一步”。

这篇文章是从材料的角度,说开去,属于杂文性质,也有如下三个方面可圈可点:

一是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作者紧扣材料里的“任务”,即村民们发表的谬论,将各个论点分开来,一步一步地去驱动,一个一个地予以攻克,从爆竹到环保再到民俗,各个击破。

二是条理分明,脉络清晰。

作者论述得非常有条理,即以爆竹烧香对环境的污染,爆竹烧香对风俗的恶化等等,分别娓娓道来,全文脉络清晰。

三是点明出路,指出方向。

手法多样。

一千个理论也比不上一个解决方案,作者在结尾通过“电子爆竹”、“教育入手”等解决方案,为难题指出了出路和方向,值得肯定。

(二)押题二:

科技与人工智能

在2017的即将到来的全国高考中,将有一位“高考机器人”参加考试。

这位特殊的文科“考生”将与全国学子同时参加高考的数学、语文和文综卷,其目标是考上一本。

该款机器人包括三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程序,其研究机构表示,机器人的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也能考入北大、清华两所中国顶级学府。

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为机器人叫好,认为将来肯定是机器人的世界;

也有人认为机器人肯定不如人,毕竟它不是人,没有情感,不知变通;

还有人认为机器人也有危险,说不定哪天会威胁到人类。

请结合社会实际和个人体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权衡、选择与思考。

①标题自拟;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有可能进入高考语文作文题呢?

这是因为有以下几点依据。

一、高扬创新旗帜。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表文章透露了今后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将重点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而这道模拟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涉及到的智能机器人,正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一个方面。

二、关注时代焦点。

2016年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比比皆是,属于紧扣时代热点话题。

而近年来的高考表明,越是热点越有可能入题。

例如“大国工匠”话题、“万众创业”话题等等,都是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无一例外。

三、注重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它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纵观近年来高考真题,我们会发现,都特别注重对考生想象力的培养。

例如2016年北京卷“神奇的书签”,就和此题如出一辙。

本题写作,忌讳一棍子打死,片面夸大人或者机器人的作用,应该面向未来,辩证论述。

一是发挥想象,畅想未来——写成记叙文。

各行各业都有创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机器人。

所以,只要大家发挥想象力,跳出时空的约束,笔下的机器人肯定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比如想象一下无人驾驶的汽车,想象一下机器人保姆,想象一下机器人足球大赛,想象一下机器人考生现场……不一而足。

二是肯定为主,辩证分析——写成议论文。

机器人的出现,也是一种创新创新思维,更是一种朝阳产业。

所以,我们应该以肯定机器人的发展为主,指出机器人的出现对人类的帮助与作用。

尤其要注意运用辩证的手法,适当地从反面写写机器人并非万能,从而予以人类警示。

三是百花齐放,尝试创新——写出其它文体。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体裁一直是在争议之中,其实不然,其它文体也可以运用其间。

例如本文就可以采用其它的一些诸如采访、通讯、书信、调查报告等创新型文体,也是不错的选择。

青山遮不住,肯定机器人

——以议论文的形式去畅谈机器人

【佳作示例】

机器人畅谈

高二(18)班曾建云

在即将到来的2017全国高考中,将有一位“高考机器人”参加考试。

这位特殊的文科“考生”将与全国学子同时参加高考的数学、语文和文综试卷,其目标是考上一本。

而且,该机器人还力争在2020年能考入北大、清华两所顶级学府。

此消息一出,令人震惊:

科技已经发达到这个地步了?

机器人已经能像人一样参加高考了?

有人认为机器人的发展不可估量,将来能完全取代人工,也有人说“机器人毕竟不等于人”。

我认为,机器人的能力与发展前景的确不容小觑,但它也不是万能的。

机器人的起步较晚,但它的发展速度令人瞠目。

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包括人工智能。

如今,除了扫地机器人、洗碗机器人等家用机器人,还出现了能进入人体清除病菌的医用纳米机器人、用于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等高领域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而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人工智能。

谷歌公司研究出来的人工智能“阿尔法go”五局四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令全世界震惊。

这几乎代表了围棋界人工智能最高水平与人类最高水平的对决。

而这个“高考机器人”则代表了中国考试界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

想一想,如今的机器人已经这般厉害,将来机器人的能力会大到什么地步?

不敢想象。

也许我们会有机器人老师、机器人售货员等等。

所以,机器人对我们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我们可以不用自己扫地、洗碗、擦天花板,农民伯伯也不用自己耕地、施肥、收庄稼。

机器人可以帮我们生产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甚至可以进行发明创造。

它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它也可以加速科技的发展,帮助人类走向更远的未来。

由此看来,机器人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的帮助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虽然机器人的用处很广很大,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机器人毕竟是机器,是由各种线路和材料组成的,没有血没有肉,没有人的思维和感情。

它不能完完全全像人一样思考,不能完完全全了解人类,也就不能与人进行心灵层次的交流。

所以,有些与人的心理有关的工作是机器人所不能完成的。

例如,机器人无法作为心理医生来疏导人的内心,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另外,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也有些负面影响。

机器人的多样化会使一大批人失去工作,无法生存,因为没有哪个老板不愿意用不需要工资的劳动力。

总而言之,机器人的发展是应该肯定的,这会带给我们很多帮助。

但也不能过于依赖机器人,它毕竟不是万能的,它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另外,在机器人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让机器人的作用大于它的创造者,也就是人类自己。

这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有一个角度是肯定的方面。

而这篇文章是从肯定的角度来论述机器人,它有如下优点:

一是议论文体,正面立意。

作者采用了议论文的体裁,是属于稳中求进式答题思路。

作者从正面肯定了机器人的发展,没有一丁点保守的思维,符合发展大势。

二是视野开阔,纵横论述。

作者在写到机器人的发展时,联想到了将来的“也许我们会有机器人老师、机器人售货员等等。

”纵横捭阖,视野开阔,令人叫好。

三是正反结合,科学合理。

作者最后也表示了对机器人的一些担忧,从反面进行了论述,论述科学而合理。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采用正反结合的论述形式,通常比较常见。

脉脉不得语,否定机器人

——以记叙文的形式去畅谈机器人

星火

高二(18)班曾令竹

女孩坐在窗前,看着夕阳缓缓落下。

这是冬日少有的阳光明媚的一天。

“哥哥”把她推到餐桌边,看着她一口一口地进食。

她吃饭的样子很可爱,她生得一张小嘴,只可惜她的嘴角已经很久没有上扬了。

“你别盯着我啊……”她对面无表情的哥哥说。

这是他的毛病,他的目光会停留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