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88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docx

历年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完整版完整版doc

201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运用(精析版)

(10年全国卷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

“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解析】A、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

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D、附庸风雅: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D

【答案】B

(10年全国卷Ⅱ)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

A项弱不胜衣:

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三项都是用正确。

B项姑妄言之: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故选B。

(10年北京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

B

(10年江苏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

D

【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入木三分:

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

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10年陕西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10年安徽卷)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人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试题答案】A“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

B“等量齐观”等:

同等;量:

衡量,估量;齐:

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

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D“首当其冲”当:

承当,承受;冲:

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10年江西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答案:

A、曾几何时【解释】曾:

曾经;几何:

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B、举重若轻【解释】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C、刮目相看【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D、拾人牙慧【解释】拾:

捡取;牙慧:

指别人说过的话。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

备考提示:

今年高考主要考查了成语运用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如“举重若轻”与“举足轻重”。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

如“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

3.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

如“拾人牙慧”。

(10年辽宁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待价而沽:

沽,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符合句意。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

耿耿于怀: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多用作贬义。

高抬贵手:

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

(10年湖南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解析:

本题C选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所以,第三题考的还是一个“理解词语实际意义”这个考点。

2010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词语运用(精析版)

(10年广东卷)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

答案:

C

解析: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斗转星移,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

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甚嚣尘上,用错对象。

而且,褒贬也失当。

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10年山东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来源:

Z#xx#k.Com]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释怀”:

①抒发情怀。

②放心,无牵挂。

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

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纷至沓来: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容易,词语大多较为常见或者经常练习。

注意“古稀”实际上考查了古文化常识中的年龄称谓。

【备考提示】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辨析词义。

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②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③辨析用法。

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本题考查了古文化常识,应引起备考注意。

(10年江苏卷)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答案:

(1)吸碳

(2)略施魔法(3)光合作用

【解析】属“提取关键词”题型。

解题步骤:

1.读题,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2.分层次,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我们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

(10年湖北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

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

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

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

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陵墓:

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

陵寝:

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

墓地,茔地。

墓室:

①犹墓庐;②犹墓穴。

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

点缀:

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镶嵌:

①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②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装饰:

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

装点:

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

虽然:

即使如此;犹即使。

即使:

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

固然:

连词。

①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尽管:

①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词,老是;总是;③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

绝无仅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独树一帜:

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举世无双: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易错提醒】本题不是传统的两个词选一个,而是四个词选一个,涉及实词(名词、动词)、虚词、成语,容量加大。

【备考提示】对实词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辨析词义。

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②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③辨析用法。

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要考虑句间关系和习惯搭配。

(10年四川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

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B.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B项“故里”指故乡,老家,和“修复”不搭配,应该为“故居”;C项“其”指代不明;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可改为“一纸空文”。

A项“唱红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

故选A。

(10年天津卷)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

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

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________,因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________

A.决定即使提升息息相关

B.决定虽然提高休戚相关

C.确定即使提升休戚相关

D.确定虽然提高息息相关

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知识点,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组的区别在于:

“决定”能够表示句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与语境相吻合的,而“确定”只能表示一个客观的动作行为,所以要选“决定”。

第二组的区别在于,根据语意和语法可以确定,此空要与后面的“也”构成让步性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选“即使”。

第三组的区别点是词语运用的习惯搭配对象。

因为前面出现的对象是“产业”,所以只能选“提升”。

第四组的区别是词语(成语)意义的侧重点。

息息相关侧重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多而紧密。

休戚相关侧重表示对象(两者)之间好与坏、利与弊紧紧相连。

根据语境应该选息息相关。

(10年重庆卷)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

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

“说吧!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谁的是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够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是难得。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参考答案:

D(举手投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标准答案:

D

(10年浙江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来源:

学|科|网Z|X|X|K]

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

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答案:

B

解析:

小题大做:

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

语境不合,原文内容与主题无关。

(10年全国卷Ⅱ)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___①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

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___②__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___③__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

___④__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___⑤_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

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的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是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

故答案为:

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10年全国卷Ⅱ)

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选词不得重复。

(4分)

停止损害设立具有核实侵害

咨询维护存在叫停保护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

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__①__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_②__与服务。

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_③__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_④__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⑤__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_⑥__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_⑦__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_⑧__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

“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行动时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和“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很明显要选“保护”和“免受”。

故答案为:

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高考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