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986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docx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II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

 

实验报告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处理回弹值及超声声时值结果,掌握对被测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综合评定方法;

5.培养结构试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

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冲击能量2.207J);GZ16型钢砧

回弹仪构造见图1。

1.弹击杆2.混凝土构件试面

3.仪器壳4.指针滑块

5.刻度尺6.按钮

7.中心导杆8.导向法兰

9.盖帽9.压力弹簧

10.卡环11.尾盖

12.压力弹簧13.挂钩

14.冲击杆15.缓冲弹簧

16.弹击弹簧17.弹簧座

18.密封毡圈19.

20.调整螺栓21.紧固螺母

22.弹簧片23.指针轴

24.固定块25.挂钩弹簧

图1回弹仪构造图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是回弹仪内拉簧驱动的重锤,以一定的弹性势能,通过混凝土表面,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受一部份弹性势能,剩余的弹性势能则以动能的形式使重锤回弹并带动指针滑块,得到重锤回弹高度的回弹值,回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有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反之愈低。

回弹法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间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使用。

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

该法不能反映混凝土内部质量,是一种适用于普查混凝土强度的简便、快速的方法。

四、实验操作步骤

主要测试步骤:

1.回弹仪率定

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

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

2.测区及测点布置

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

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3.回弹值的测量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读出回弹值。

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

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4.碳化深度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钻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将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除净,不得用水清洗,然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

已碳化部分不变色,未碳化部分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到0.5mm。

 

五.原始记录

表1回弹检测数据值

测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平均值

原强度值(Mpa)

修正后强度值(Mpa)

测区号

1

47

40

39

49

47

47

44

35

45

45

48

46

42

48

45

43

45.1

43.4

43.4

2

45

45

42

45

43

44

43

47

45

41

46

49

43

46

43

46

44.5

42.3

42.3

3

46

44

46

46

47

45

44

50

44

43

44

49

43

46

45

50

45.3

43.8

43.8

4

45

44

46

48

43

43

44

40

48

44

49

41

42

44

46

44

44.3

41.9

41.9

5

54

47

43

45

47

49

45

50

44

51

50

47

46

47

44

48

47.1

47.4

47.4

6

45

46

43

45

43

46

41

44

41

46

45

45

43

46

44

44

44.4

42.1

42.1

7

40

47

43

45

41

51

45

43

45

47

42

47

44

44

40

46

44.4

42.1

42.1

8

46

43

47

50

45

43

41

42

48

44

43

44

42

45

42

46

44.1

41.8

41.5

9

45

44

47

47

44

45

48

44

47

39

44

48

44

47

47

46

45.6

44.4

44.4

10

45

44

45

49

47

41

45

44

39

48

53

44

46

47

47

42

45.4

44.0

44.0

1

47

46

48

46

46

43

47

46

45

45

45

47

41

50

35

47

46.0

45.2

45.2

2

52

48

41

47

45

41

46

46

44

37

49

48

43

47

44

52

45.8

44.8

44.8

3

52

48

53

43

43

49

44

47

46

45

47

46

46

48

48

49

47.0

47.2

47.2

4

41

46

43

49

46

49

48

47

50

45

48

47

46

44

52

51

47.1

47.4

47.4

5

49

49

52

49

47

49

45

55

50

50

49

47

40

47

47

47

48.3

49.8

49.8

6

44

44

46

45

47

45

41

34

36

44

44

45

45

47

40

43

44.0

41.8

41.3

7

39

47

43

44

44

43

46

48

41

39

44

48

44

43

52

40

43.9

41.4

41.1

8

36

28

44

44

37

47

44

43

44

45

42

46

35

44

44

44

43.0

39.4

39.4

9

49

46

37

36

46

43

43

38

37

45

37

36

46

43

49

47

42.4

38.3

38.3

10

43

37

37

42

41

46

45

43

43

40

43

48

43

44

42

45

42.9

39.2

39.2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回弹值的计算

测区回弹值的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每测区共弹击16点,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三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余下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为测区代表值:

式中

——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

i——第

个测点的回弹值。

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度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换算为水平方向测试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

式中

—回弹仪与水平方向成

角测试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计算到0.1;

—按表1查出不同测试角度

的回弹值修正值,计算到0.1。

其取值可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C采用

当回弹仪水平方面测试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式换算为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的测区平均回弹值。

式中

—回弹仪测试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到0.1;

—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计算至0.1。

其取值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D采用

如测试时仪器既非水平方向而测区又非混凝土浇筑侧面,则应对回弹值先进行角度修正,然后再进行浇筑面修正。

2.碳化深度值计算

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按该测区所有测点的碳化深度算水平均取值。

计算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

如小于或等于0.4mm,则按无碳化(即平均碳化深度0)处理,如等于或大于6mm,则平均碳化深度值

等于6mm计算。

此时可根据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查《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A,查表可得出测区混凝土强度。

3.回弹法测强回归方程

影响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因素(如碳化深度、水泥品种及用量、骨料品种及用量、水泥水化程硬土含水率、构件表面温度等)都对回弹值有影响。

回弹规程根据北京、陕西、重庆、成都、湘潭、天津、合肥、广州、哈尔滨及武汉等十二个地区,2000多个基本数据,选用16种回形式,51种组合,共计算了300多个回归方程,最后选定的统一测强曲线的回归方程得: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测区平均回弹值;

——测区平均碳化深度(mm);

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

为±14.0%,强度相对标准差

为18.0%,相关系数r为0.87。

4.混凝土实测强度评定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的要求,对同批结构或构件(强度等化合比、生产工艺相同,龄期相近)可抽样评定,对单个结构或构件可单个评定。

试样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MPa)按下式计算:

——试样第i测区混凝土强度值(

),精确至±0.1

它同该测区平均回弹值

和平均碳化深度

有关。

——对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批量检测的构件,取被抽检测区数之和。

——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

),精确到0.01

备注: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是指按本规程检测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在该龄期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1)当按单个构件检测时,以最小值作为该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

(2)当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为该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即:

式中:

——该批每个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精确至±0.1

备注: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

对于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1)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

时:

(2)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

检测完后应填写检测报告,并应符合《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01)附录F的规定。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可参照附录C,有关回弹法测强的详细规定可参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01)。

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很多,如钻芯法、拔出法、压痕法、射击法、回弹法、超声法、回弹超声综合法、超声衰减综合法,射线法落球法等,其中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应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与无损检测的参数(超声声速值、回弹值、拔出力等)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曲线称为测强曲线,它是无损检测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基础。

测强曲线根据材料来源,分为统一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和专用(率定)测强曲线三类。

七.心得体会

在做回弹仪的试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试验一样,做完试验,然后两下子就将试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试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试验前,一定要将资料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试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试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试验的宝贵时间.做试验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

试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试验时。

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将一些体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真正是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回弹仪的试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试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试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一、工程信息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2012-5-31

结构层次

混凝土生产单位

输送方式

检测项目

检测原因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2012-5-31

检测内容

检测环境

检测依据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

4.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03

5.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61-46-20071

仪器名称

仪器生产商

仪器型号

检定证号

全自动回弹仪

河北廊坊大地公司

HT225W

冀制10000005号

其他说明

主检:

上岗证书号:

批准:

审核:

出具报告日期:

2022年4月26日

单位公章:

二、检测结果

单件检测结果

构件

测强曲线

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Pa)

设计

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

名称

编号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1

国家曲线

43.3

3.02

38.3

38.3

C60

64%

共1组单检构件数据,统计至此结束

主检:

上岗证书号:

批准:

审核:

出具报告日期:

2022年4月26日

单位公章:

 

三、检测结论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随机抽样方案及委托方委托,对__1__个构件进行了现场混凝土强度检验,依据规范标准判定,此批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试验

一、试验目的与任务

1、掌握裂缝测宽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裂缝测深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非金属超声波仪检测裂缝宽度。

4、查明裂缝的分布特征、宽度、深度及发展方向,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准备

1、试验前要了解并掌握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仪的使用

2、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每项工作都要分配到人,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任务

3、要做好试验环境的熟悉工作,做好安全措施,明确任务,合理规划时间

三、实验步骤

1、用电缆连接PDA和测量主机,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检测程序。

将枪式主机对准裂缝,在显示屏上可看到被放大的裂缝图像。

2、“工具”中的“标尺”按钮可设置标尺显示状态,“自动”按钮,控制裂缝宽度数值自动显示,点击“记录”存储裂缝图像及数据。

3、如果检测点无法接近,可将加长杆与检测主机相连,调节万向节把手,将检测主机伸长贴近裂缝进行检测。

4、将PDA与台式电脑连接,将裂缝图片拷贝至台式电脑中,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及打印。

试验步骤

四、试验成果

在试验中,所寻找的裂缝宽度值,经检测如下:

0.32mm0.14mm0.6mm0.3mm1mm0.46mm。

根据规范所得,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所以试验满足裂缝要求。

五、裂缝产生原因

(一)目前工地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了便于泵送,水灰比、塌落度均大,并掺有外加剂和掺和料,因而含水率也高,增大了收缩量。

在房屋板角处,其混凝土干燥收缩时受到纵横墙体或梁两个较强的约束,干燥收缩拉应力也越来越大,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板的当时极限抗拉强度时,楼板就会产生与主拉应力垂直的切角45°裂缝。

(二)板面浇筑完成后,由于日夜温差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产生的温度应力作用,易造成楼板面开裂。

特别是竣工后,在尚未交付使用这段时间内,门窗全关闭,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造成室内外温差加剧,楼板极易产生温度裂缝。

(三)现浇混凝土楼板中多数采用PVC管作为预埋穿线管,该管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的弹性,与混凝土粘结不牢固,预埋管部位成为板的薄弱层。

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引起PVC管位移和滑动,板底保护层变薄,混凝土板截面受到削弱,从而使楼板沿穿管线走向出现裂缝。

(四)模板安装的刚度稳定性达不到使用中荷载要求,浇筑时模板出现变形和位移情况。

(五)模板拆除过早,造成混凝土强度低,构件下挠,混凝土内部容易产生微裂缺陷。

(六)施工荷载加载过早,混凝土楼板浇筑后,未达到规定强度就有上人放线,进行柱钢筋焊接,钢管支模架搭设,冲击荷载产生造成早期隐性裂缝出现。

(七)混凝土浇注时,现浇板未振捣密实,也没有进行二次压实,二次抹平和未及时覆盖薄膜,没有按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产生收缩裂缝。

(八)混凝土浇筑时,未搭设脚手架,浇砼作业人员直接在钢筋上踩踏,泵送管直接架设在钢筋上,造成钢筋受压变形,保护层超标导致裂缝。

六、预防措施

(一)板面四周的阳角处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适当加密和加粗,在板角增加辐射筋,使现浇板产生的裂缝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的抑制裂缝。

(二)主体结构楼板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各工种的交叉作业,尽量减少混凝土板中的PVC套管预埋量。

钢筋绑扎完成后,检查放置钢筋的马凳和垫块,保证混凝土现浇板的厚度和保护层的厚度,避免因施工人员踩踏,造成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不足。

(三)模板的安装位置要准确牢固,以免施工中变形,钢筋上的污物要清除,以免影响粘结力,混凝土振捣操作要合理,振捣密实。

(四)混凝土养护应在浇捣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

尤其在夏季,必须进行塑料薄膜加以覆盖,必要时采用麻袋覆盖。

终凝后,延续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防止水分蒸发出现干裂。

七、裂缝的技术处理方案

(一)表面一般细微的龟裂,凿除楼板抹面层,采用环氧树脂批腻,加贴纤维布。

(二)局部非通长较宽裂缝,顺楼板面裂缝开“V”型槽,用环氧树脂灌缝,加贴钢丝网片。

(三)通长贯穿及沿钢筋方向裂缝,采用灌浆施工,利用压力设备将环氧树脂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裂缝中,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从而起到封堵加固作用。

八、施工实施方案

(一)项目部组织专业施工人员,上岗前对维修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二)处理完毕后,再上水进行试验,查漏补缺。

(三)跟踪检查裂缝修补后期的发展情况。

九、试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真正了解了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仪的使用,虽然由于仪器原因未能做全试验,可是还是收获不小,而且通过这次试验更加发现团队的合作是那么重要,还有就是通过本次试验去工地现场学到的不少知识,发现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真的是太少了,有那么的东西是我不懂得,甚至感觉自己是那么得无知,所以就更加坚定我要好好学习注重实践,不能一味的老是啃课本。

因为我们所学的一切以后都是要运用到实际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