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124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docx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必修二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方式转变

 A原始工具:

刀耕火种,石、木、骨器

B文明时代:

金石并用,耒耜仍是主要工具

C春秋战国:

铁农具提高了生产效率,牛力耕田开始出现,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唐朝:

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E灌溉工具:

有翻车、筒车等

(2)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

商周时期:

井田制。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有公田私田之分。

“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劳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春秋时期:

   

(1)井田制崩溃:

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2)税制改革: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3)商鞅变法:

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全面肯定

战国以后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形式:

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1)途径:

土地兼并

   

(2)历程:

北魏----实行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以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利益。

宋朝――不抑兼并

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土地买卖普遍

  (3)、影响:

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生产自主性提高,积极性提高。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一:

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其二: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其三: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其四: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3)作用:

积极――在没有灾苛政干扰下,农民可勉强自足;农民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消极――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3、手工业的发展表现与特征

(1)发展表现

A冶金:

青铜:

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为青铜时代

冶铁:

春秋时期开始炼钢:

春秋时有块炼钢,南北朝有更先进的灌钢法  (铁器和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上,大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燃料:

汉代开始用煤,北宋用煤冶铁非常普遍,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南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

B纺织:

 西汉: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号   唐代:

缂丝技术  宋元:

棉花迅速传播,黄道婆改进技术  明代:

松江成为棉织中心,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C陶瓷:

新石器时代:

陶器的发明是最重要的成果,有彩陶、黑陶、白陶等.东汉:

有成熟的青瓷.南北朝:

制瓷从南方扩大到北方,制出白瓷

隋唐:

白瓷进入成熟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朝:

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

青花瓷和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明清:

闻名中外的粉彩、珐琅彩

传播:

从唐代起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2)特征:

水平长期领先,官私手工业消长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晚期)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民营、家庭)③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④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产品远销欧亚非⑤官营: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⑥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私营:

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家庭:

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官营:

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

4、古代商业发展历程与特征

(1)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出现以物以物,产生原始商业。

商朝:

职业商人,最早货币

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将商人集中,设官统一管理,提供衣食为政府服务。

春秋战国: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出现商业都会。

隋唐: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长安、洛阳、扬州成为大都会;各国商人往来频繁;陆、海丝绸之路繁荣。

宋代: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起。

元代:

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新高峰。

明清:

商业城市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古代商业发展特征: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③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④汉至明朝前期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⑤明清时期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⑥商人群体活跃。

⑦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⑧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2)城市的发展

A自周秦迄唐代:

县治以上城市,官设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市长,市处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严格控制。

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

B唐代:

整齐划一坊市制

C宋代: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城郭乡村允许置市,不再规定统一时间,商业不受直接监视,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D明清:

工商业市镇兴起,江南尤盛

5、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1)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A原因:

商人流动性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B历程  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崛起;汉代:

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打击,无法与国家抗衡。

中唐:

有所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

明清: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C影响:

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2)经济政策之二:

明清海禁政策

原因:

①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

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

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问题

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⑤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二、近代中国的经济

1、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①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

③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前战后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

中国经济独立封闭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小农经济受到商品经济不断冲击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兴起:

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④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民族工业产生(发昌、继昌隆、贻来牟)

(2)发展

晚清时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

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时期(短暂春天、)时间:

一战期间

原因:

A、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B、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

C、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概况:

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有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代表。

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状况:

发展受挫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状况:

获得显著发展

1937-1945年抗战时期状况:

日益萎缩

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

陷入绝境

(3)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

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4)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中国的经济

1、建国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0—70年代

(1)“一五”计划:

1953-1957年,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功起步。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

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2)中共八大:

   A、主要矛盾:

人民要求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在;群众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1960-1966年,开始纠“左”,调整国民经济取得很大成就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4)“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严重破坏(周邓纠正错误)

2、50—70年代探索的经验教训

经验:

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事实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教训:

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

②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⑤要健全民主和法制,正确处理领袖、政党和群众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保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⑥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

3、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

(1)十一届三中全会

   A、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建议更改为主要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果断地停止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

  B、历史意义:

重大转折和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1)80年代的改革

改革:

农村:

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

作用:

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积极性。

乡镇企业的兴起。

城市:

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为主。

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大确立)

作用: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对经济发展

(2)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不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

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3)对外开放的进程与特点

A、进程  ①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经济特区(深、珠、汕、厦、海)――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浦东开发区(90年)

  B、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4)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意义

A、建立过程:

①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基本确立,促进了经济的高度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四、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

(1)近代:

A、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衣着: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

饮食:

丰富的传统饮食;西餐;葡萄酒、白兰地,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女乐于光顾的公共场所。

居住:

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在大城市还出现了高级公寓、别墅,其中独院式花园洋房最引人注目。

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辛亥革命前后,民国时期)

②社交礼仪:

跪拜礼→握手、鞠躬;称呼:

“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

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

由于农村落后、封闭。

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

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B、影响近代变化的原因:

.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仁人志士的推动;民主思潮的促进;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2、近现代的交通与通讯

(1)交通变化:

A轮船:

a.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b.19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B铁路:

a.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昭示新时代的到来

b.甲午战后,列强在华争夺铁路修筑权

c.1909年,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成为里程碑。

d.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九五”期间,修建了北京直通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C、汽车:

a.20世纪初出现,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b.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

c.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D、飞机:

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交通发展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通讯变化与影响:

①电报:

a.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擅自在上海架设电报线,并建第一个电报机房。

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b.20世纪,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这一时期,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使用的很少。

②电话:

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b.清政府至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c.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通讯网络。

d.到2000年末,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③互联网:

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④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

报刊:

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从报》、《万国公报》等。

②.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

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

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

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的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立起来。

电影:

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

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和影片。

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

④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

.⑤.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

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互联网:

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

“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

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大众传媒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①报刊:

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

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②影视:

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③互联网:

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

人在终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等。

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五、近代西方经济

1、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行,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并且与美洲有了联系,形成不同区域性的市场;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扩大,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

(3)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及影响:

A、荷兰的扩张。

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

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B、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①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②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

③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