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202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知识;知道北京人的基本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问题驱动教学法为主,通过思考“北京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学习北京人使用打制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懂得劳动在人类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北京人,可从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体貌特征、生产工具、生活状况等角度分析,从而了解北京人的概况;同时,可通过图片、遗物、遗迹以及影视资料等来加深对北京人的认识。

教学难点:

本课所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了解远古人类的概况,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真实历史与传说的区别和联系。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第1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学生比较陌生。

该学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但学生历史素养、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都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历史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考古资料、图片等进行授课,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教师: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提示关键词语:

过去、现在、将来)

师生共同归纳:

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情。

(强调重点词语:

人类、过去)

教师:

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来了解这些内容。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关于人类的起源

导语:

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吗?

学生积极踊跃地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说、盘古开天辟地等)

导语:

关于人类的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

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

教师强调:

马克思曾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经科学考证证明: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而来的。

2.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

结合教材第3页《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情况及特点。

教师归纳: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

教师提问: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

学生回答:

元谋人。

教师提问:

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要求学生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

教师归纳: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

教师过渡:

请同学们根据《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遗址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古人类遗址?

学生识图回答:

北京人遗址。

二、北京人

教师提问:

北京人遗址是在什么地方被发现的?

你知道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谁发现的吗?

学生回答: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的。

教师提问:

北京人距今约多少年?

学生回答: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教师提问:

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对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教师播放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

比较二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识图后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教师提问:

北京人和现代人仍有一定程度上的不一样,但我们已经称其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提示:

指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作工具。

学生回答:

因为北京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教师提问:

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石器、木棒等。

教师播放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和天然石块的图片,让学生加以区别以加深印象。

教师提问:

北京人又是怎样制作石器和木棒的呢?

北京人制作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用石块敲打而成;把树枝砍成木棒。

特点:

简单、原始、粗糙。

教师强调: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关于火的使用,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

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天然火的生成方式或来源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

学生想象后回答:

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等。

教师播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关于北京人发现及其研究价值,教师讲述: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大家回答了有关北京人的一些问题,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了解。

其实,在古人类文化遗址中,除元谋人、北京人之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许多,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看课本5—6页有关山顶洞人的内容,然后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教师提示:

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

可以看课本中“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画,思考:

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有了装饰品,这说明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他们已经懂得爱美。

教师提问:

谁能为大家就你了解的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情况,用不同形式向大家展示,以便使同学们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推荐学生使用用列表对比的方法)

学生:

略。

课堂总结、巩固:

同学们,在本课的学习中,考古学家们发掘的大量化石为我们揭开了人类起源之谜。

我们了解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三类远古人群。

可以用数字梳理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一个时代、三个时间、三种用火方式、三个之最、火的四种用途。

(学生配合回答)

 

【板书设计】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人类名称

距今年代

生活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工具

用火方面

生活组织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能够制作工具

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

约70万—

20万年

北京周口

店龙骨山

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直立行走

使用打制石器

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群体生活

山顶洞人

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和现代人

基本相同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集体生活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暑假快到了,毕节某中学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你觉得应该选择下面哪条路线()

A.毕节——贵阳——北京B.毕节——杭州——河姆渡

C.毕节——昆明——元谋D.毕节——西安——半坡

3.下列哪一古人类揭开了祖国大地人类历史的最早篇章?

(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4.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入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D.西安半坡遗址

5.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B.元谋人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6.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D.种植水稻

7.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①传说  ②遗址③化石④文献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8.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在已经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中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陕西蓝田人遗址

9.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要点。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你应该选择()

A.史前时期B.国家的诞生C.国家的统一D.民族的交融

10.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一课后,李萌同学对北京人的特征进行了梳理,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B.能够直立行走

C.使用打制石器D.用火烧烤食物

1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元谋人D.半坡人

1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13.人类使用火的根本意义在于(  )

A.照明取暖B.恐吓野兽

C.吃到熟食D.推动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增强体质

14.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会长期保存火种②会制造工具③种植水稻④制造彩陶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15.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②①

16.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

“他是哪种远古人类?

”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

(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

17.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适逢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也是《周口店记忆》新书出版发行之日。

《周口店记忆》记载:

“……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

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会使用火B.依靠采集生活

C.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D.会制造石器工具

18.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B.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C.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D.北京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19.朵朵准备暑假随团去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感受我国最早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顺便了解考古发掘知识。

她应该首选()

A.云南元谋县B.山东大汶口C.浙江河姆渡D.北京周口店

20.过惯了现代生活,人类似乎忘却了茹毛饮血时代。

而一批美国现代人反其道而行之,钻进山林里过起了原始社会的日子。

那么,你知道几十万年前北京人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是什么吗()

A.使用打制石器B.使用磨制石器

C.使用天然火D.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二、综合题

21.(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

最早是在1921年被发现的,正式发掘从1927年开始,1929年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并于当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后陆续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骨化石,近10万件石器,以及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

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考古界有着重大意义。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

……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

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根据科学测定,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之间,这说明什么历史问题?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说明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北京人遗址为什么会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答案

1.B2.C3.A4.C5.D6.D7.B8.B9.A10.A11.C12.B13.D14.A15.B16.B17.C

18.D19.A20.C

21.

(1)说明北京人在这里的主活延续了五十万年左右。

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烧烤食物。

(2)①北京人遗址的出土内容十分丰富且有价值,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付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速址。

②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3)分布范围广泛;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数量众多等。

(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单项选择

1.元谋人掀开了中国人类历史的第一页,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的首页。

它距今约(  )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100万年

D.3万年

2.《楚雄日报》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

C.已经会制作工具

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3.“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晚期智人

4.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遗址之一。

下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5.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山上树林茂密,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梅花鹿纵横奔驰,为北京人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

A.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B.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C.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

D.前额低平,嘴部前伸

6.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古籍记载

B.发掘的灰烬、烧骨

C.神话传说

D.史书论述

7.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

”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

A.学会制作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火,追逐野兽

D.结成群体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6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作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9.通过比较能更好地理解问题,请你指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利用磨光和钻孔技术制作骨针 

②开始建造房屋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辨析改错

10.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顶洞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  )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材料二 下面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三 “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

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

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1)材料一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

经过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4分)

 

(2)“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请你谈谈对材料一这句话的理解。

(3分)

 

(3)根据材料二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的类型,并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3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掌握了哪些技能?

(4分)

 

1.A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A [解析]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与题干“唯一性和独特性”相符。

B、C、D都不具有唯一性,可排除。

答案为A。

3.C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1929年”“周口店”“裴文中”“头盖骨”并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故答案为C。

4.A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的位置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位于黄河流域,大致位于图中①处。

故选A。

5.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所以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6.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北京人遗址发掘的灰烬、烧骨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恶劣,人民少而禽兽众,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单的工具难以生存,他们往往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A [解析]“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制作石器,“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6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材料无法印证北京人会种植粟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所以①③与材料信息相符。

故答案为A。

9.C

10.

(1)√

(2)× “北京人”改为“元谋人”

(3)× “磨制石器”改为“打制石器”

(4)× “山顶洞人遗址”改为“北京人遗址”

(5)√

11.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年代:

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3)刮削器、尖状器、石锤和石砧等。

刮削器用来割剥兽皮,刮削木棒;尖状器用来挖掘植物的根茎。

(回答其中一项即可)

(4)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