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679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docx

医学伦理学考试资料G4

医学伦理学

选择题30/1简答题6/7论述1/13(2选1)案例分析1/15

第一章绪论

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及学科性质

(1)含义:

是一门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研究和指导医疗卫生领域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的学说和理论。

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是医学和伦理学相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既研究“医学中的伦理问题”,又研究“伦理学中的医学问题”。

(2)学科性质: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相交叉的医学边缘学科。

作为伦理学的分支,属应用伦理学。

作为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属理论医学。

(3)医学伦理学性质:

伦理角度:

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

医学角度:

基础医学、应用医学、技术医学、理论医学

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医德

医德关系:

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

医德现象:

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研究内容:

医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三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P32:

有利原则、无伤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应用原则P34:

(1)诊疗的最优化原则

(2)知道原则

(3)医疗保密原则(为病人保密、对病人保密、保守医务人员秘密)

(4)生命价值原则

医德基本范畴:

权利与义务,良心与功利,审慎与情感。

第四章医疗人际关系的伦理审视(重点?

1.医患关系的含义

(1)狭义:

医学活动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所结成的特定的一种人际关系。

(2)广义:

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在医学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2.医患关系的特点:

(1)平等与不对称的统一

(2)信托关系与契约关系的统一(3)服务与被服务的统一

3.技术性的医患关系模式

1)非技术方面:

医患间的经济、法律、伦理、价值关系。

2)技术方面:

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萨斯—荷伦德医患关系模式)(看?

模式类型

医者地位

患者地位

临床应用

生活原型

主动—被动型

为患者做

被动接受

麻醉、急性创伤、昏迷

父母与婴儿

指导—合作型

告诉患者做

合作

急性感染

父母与青少年

共同参与型

帮助患者自疗

伙伴关系

多数慢性疾病

成人之间

4.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P45

(1)医患结构的“技术化”趋势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趋势

(3)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4)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

5.医患关系冲突原因

医学:

医学知识有限性

医者:

医德医风、医疗观、服务态度

患者:

不良求医行为、不信任心理、健康期望过高、疾病本身

社会:

管理缺陷、医疗体制、道德风尚、保障制度等。

6.改善医患关系对策:

①调适医患冲突应遵循的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公益原则、必须坚持医患平等原则、必须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原则

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途径:

努力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患者就医道德的宣传、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实行科学化管理

7.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病人

1)权利:

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保护隐私权、医疗监督权、医疗赔偿权、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

2)义务:

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

(2)医生

1)权利P52:

干涉权

2)义务:

①维护病人健康,减轻痛苦的义务②解释说明与履行同意原则的义务

③保守秘的义务

8.医际关系的模式

(1)主从型

(2)指导-被指导型(3)并列-互补型(4)相互竞争型

第五章预防医学伦理

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

全社会参与原则、社会公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

第六章临床诊疗原理P71(都是重点?

1.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

整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协同一致原则

2.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1)从诊治需要出发,目的纯正

(2)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3)联系临床,综合分析(4)密切联系,加强协作

第八章医学科研伦理

医学科研:

是指利用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和工具,用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社会调查分析等方法探求人类生命自身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过程,探寻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活动。

特点: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研究过程的高度复杂性3)研究结果的两重性。

1.医学科研的基本道德准则(考?

1)追求真理,造福人类:

目的高尚、勇于献身、锐意创新

2)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科研选题要严肃认真,注重实效、科研实施要尊重客观,精神可靠、科研成果的鉴定、推广、应用要公正诚实,对社会负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团结协作,尊重他人:

平等原则、互助原则、公正原则

4)吃苦耐劳,百折不挠

2.人体实验的类型:

医学角度:

非治疗性人体试验治疗性人体试验

伦理角度:

天然实验自体实验志愿实验强迫实验

3.人体试验的道德评价:

两重性:

1)医学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防病治病和发展医学具有重要价值。

医学的起点和基础,没有人体实验便没有医学。

是医学科研必经的最后阶段。

2)内在矛盾,可能发生对人性、人权、人格等蕴涵的道德风险。

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科学利益、社会利益与被试者利益的矛盾

自愿与被迫的矛盾

4.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考案例分析?

考的可能性最大,要写出没有体现哪些原则,看ppt例子)

(1)医学目的原则

(2)知情同意原则

(3)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人体试验的含义:

人体实验是指以人体作为受试对象,医学科研人员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判断假说真理性的行为过程。

第十章生命与生殖伦理

1.人类生命的起始标准

(1)个体—生物学标准:

人的生命从受精卵、或胚胎、或胎儿开始。

(2)承认授权标准:

确认人的生命,应以胎儿离开母体而存活为前提,且应得到亲属的承认或社会的授权。

(3)复合标准:

要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人格生命为重点判断人的生命的起始。

1)胎儿是准生命2)胎儿具有发展成为社会人的潜能3)胎儿的生命权小于母亲的健康权4)胎儿的生命权随其发育不断增大

2.关于代孕母亲的争论(案例分析?

掌握)

反对者认为:

(1)代理母亲往往演变成商业行为,这种把子宫当作摇钱机器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2)代理母亲对家庭稳定和后代身心健康不利,容易引起家庭纠纷;

(3)家庭成员代孕,使人伦关系、婚姻关系复杂化;

(4)代理母亲人为显现了妇女贫富之间的差别,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5)代理母亲会受到身体和情感上的伤害。

赞同者认为:

(1)它是帮助他人的善举;

(2)妇女有权出卖自己的生育能力;

(3)可以改善一些妇女的经济条件。

3.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重点?

有利于患者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原则、伦理监督原则。

4.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不利于后代的成长、父母的身份问题、人类精子库和卵子库的管理、商品化问题、可能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代理母亲的道德疑问题。

5.关于克隆人的争论(案例分析?

掌握)

支持的观点:

克隆人是生殖技术的突破,对研究人的生命的发生、发育意义重大;克隆人有利于保持人类最佳基因;造福不育症患者;控制人口性别;促进器官移植技术发展;克隆人并不可怕,尽管它可能带来一些麻烦,但人类总能找到对策。

反对的观点:

克隆人违背生物进化规律,丧失遗传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克隆人技术不成熟,会导致对人的伤害;克隆人对家庭、婚姻关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彻底搞乱了代际关系;克隆人的身份难以定位,成为另类人;克隆人会造成人的工具化倾向;克隆人可能造成性别和种族的歧视;在实验室复制人是不人道的;克隆人可能被利用来作恶和犯罪;“人不应扮演上帝的角色”。

6.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原则

伦理问题:

尸体器官使用的伦理问题,活体器官采集的伦理问题,器官商品化的伦理问题,异种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

伦理原则:

1禁止器官买卖原则;2自愿原则和撤销自由原则;3严格遵守医学标准,审慎选择受体原则;4优先保护供体原则;5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6组织器官库的非盈利和公立原则。

7.器官移植分配标准:

医学标准:

要求医生对血缘亲疏,心理素质,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和患者全身抗体相对的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社会标准:

年龄、个人的应付能力、社会价值、医学进步。

第十一章死亡伦理和临终关怀

1.脑死亡标准的意义

(1)使死亡标准更趋科学化。

(2)有利于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3)可以促进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

2.安乐死的分类:

按采用手段分:

1、主动安乐死:

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尽快结束患者痛苦的生命,对此争议较大;

2、被动安乐死:

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生停止抢救措施而仅给适当的维持治疗或者撤除所有的治疗和抢救措施,这在医疗实践中早有实施,争议也较少。

按病人志愿分:

1、自愿安乐死:

即在病人自己提出要求或预立遗嘱的条件下实施的安乐死;

2、非自愿安乐死:

是指已昏迷或因精神、意识原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的病人,由病人家属或监护人或其他有关人士提出实施的安乐死。

3.支持和反对安乐死的意见(掌握)

支持的意见:

(1)安乐死可以免除临终病人的痛苦,符合病人自身的利益

(2)安乐死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3)人应当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安乐死是对人的死亡方式选择权的尊重

(4)安乐死体现了生命价值原则:

强调生命的质量和价值。

反对安乐死的意见:

(1)安乐死有悖传统医德: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赐人以死亡与医生的职责不相容;

(2)安乐死侵犯了人的生命权:

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任何人包括本人也不能任意处理;

(3)安乐死有碍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4)安乐死的“患者自愿”等前提条件很难界定,容易为他杀、谋财和逃避赡养等提供机会。

4.临终关怀的医德要求:

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疼痛,克服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

5.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关系

安乐死

临终关怀

相同点

目的

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安然离开

价值观

重视生命质量

区别

内涵

缩短病痛折磨

强调死的尊严

死前得到温暖的一种权利

强调活的尊严

时间过程

短,操作瞬间

长,全程照料

方式

人为的死亡

自然死亡,不促使

6.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的伦理障碍(掌握):

1)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生死观是阻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下形成的孝道观念是阻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缺失是阻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因素之一。

4)老年人自身的道德教育的滞后也是阻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7.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

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

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疼痛,克服焦虑与恐惧的心理

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

第十四章医德教育、修养和评价

1.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根本途径:

重在医疗实践

医德修养的方法:

(1)医德修养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学习)

(2)医德修养重在自觉(内省)

(3)医德修养必须持之以恒(积善)

(4)医德修养必须追求慎独境界(慎独)

2.医德评价形式(方式):

社会舆论(指导作用、规范作用、疏导调整作用)、内心信念(预测、监控)、传统习惯(审视、评判、自我校正)

3.医德评价的标准

(1)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

(2)医德评价的社会标准:

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医德评价的科学标准:

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