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868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docx

部编版秋天教学设计完美版1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秋天的雨》人教(部编版)

6.《秋天的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

会写“盒、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仿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的《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里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情景,让老师考考你们,看一看还记得这诗意盎然的秋天吗?

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萧萧梧叶送寒声,。

除了课本上的,老师再考你们一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

同学们记得真牢固,还很博学多识呢!

秋天是一个有色彩、有声音的季节,你瞧!

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与其他季节不一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2.自读课文。

3生字、词教学:

(1)出示词语和短语:

钥匙五彩缤纷扇子一枚邮票凉爽争着梨子仙子

菠萝勾住小喇叭厚厚的一曲丰收的歌粮食加紧杨树

(开小火车——齐读)

(2)出示需要写的生字,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教学多音字。

出示句子: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扇(shàn)子”“扇(shān)走”中的“扇”读音不同。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1.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你知道了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秋天的大门打开后,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1)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秋天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通过“颜料”来理解“五彩缤纷”:

颜料是只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吗?

都有哪些颜色?

这就是文中说的一个词语——“五彩缤纷”。

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五彩缤纷的?

五彩缤纷的。

(3)这么多有趣的颜色,秋雨都把它们送给了谁?

出示句子: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说一说哪里有趣)

出示句子: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句话写秋雨润红了枫叶。

这里把“枫叶”比作“邮票”,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飘哇飘哇”,点出了秋风的轻柔。

“邮”字用得十分巧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风带给人们的凉爽。

出示句子: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这句话把果子人格化了,“挤”“碰”“争着”说明了果子结得多,也把秋天丰收的喜悦表现得很透彻。

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句子显得生动、有趣味。

仿写句子:

秋天把色给了,。

3.再读第二段,尝试根据课文内容背诵:

秋天的雨,有一盒。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

它把红色给了。

金黄色是给,。

橙红色是给!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二)引导学生自学第3自然段

1.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非常好闻的气味。

2.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出示句子:

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秋天,果子都成熟了,散发着水果的香味。

一个“躲”字,形象而逼真地写出了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丰收香甜的气味。

3.出示句子: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学生齐读后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香味勾住?

(水果气味香甜,小朋友们都被吸引着停下了脚步。

)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丰收的甜美与喜悦,送来的是瓜果飘香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朗读读第3自然段。

(三)品悟第4、5自然段

1.从哪里可以看出冬天快来了?

2.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因为秋雨过后,人们都在收获劳动成果,小朋友们也很开心快乐。

4.读完课文,谁能概括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给大自然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准备过冬的动植物忙碌的身影更是一首欢乐的歌。

所以说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

(自由发挥)

小结:

秋天是轻柔凉爽的,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香甜无比的,秋天是善良的,秋天是一个美丽、丰收的季节,让我们热爱秋天,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吧!

四、指导生字

出示本课中会写的生字,逐个指导重点、笔画易错处:

盒:

里面的一横和口比较小。

颜:

右边的“页”比较窄,左右部分要紧凑。

“彦”的三撇要竖着排列。

料:

“米”的捺变点。

“斗”的左上两点紧凑,小一点。

票:

下面第二横比较长。

上半部分“西”是扁长型,上宽下窄。

飘:

左边的“票”要扁一些。

争:

中间横最长,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仙:

“山”的中间竖最长、最高。

淡:

左窄右宽,右边“炎”的上边“火”最后一笔是点,下边的是捺。

梨:

下面的“木”很扁,横很长。

勾:

里面的撇折稍微往左一点书写。

横折钩往里收一收。

曲:

上宽下窄。

第二笔竖比第一笔稍微高一点。

丰:

注意三个横的长度不一样,中间横最短,最后一个横最长,竖是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观察秋天的雨,写一写你眼中秋天的雨。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钥匙大门

颜料五彩缤纷

气味瓜果飘香

小喇叭冬天的信息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秋天人教部编版

教案设计

1《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我能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会认字,及“了”“子”“人”“大”四个会写生字。

3.读课文,初步了解秋天的变化特征,并认识自然段,尝试给课文标段。

【教学重点】

引生朗读课文及结合插图和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秋天的变化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智导

导语:

同学们,一年可以分为那几个季节呢?

(生作答)那每个季节又有自己那些独特的特点呢?

谁还能用下面的句式说说?

如:

(什么)来了,(什么)(怎么)了。

师:

在你们的述说中,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今天咱们就跟随这位魔术师一起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变。

二、研学

(一)初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

1.读课题,认识会认字“秋”

2.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用笔画出秋天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3.生自由读课文2遍,一遍初步感受秋季事物的变化,二遍画出文中要求掌握的四个生字。

4.从寻找生字中引出如何标识自然段。

导学: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生:

生尝试找出其它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二)再读课文,识字品句

1.教学识字“了”

 读音:

又轻又短

结构:

独体字

笔画:

横撇、弯钩

词性: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如:

写完了、做好了。

 练习巩固:

我爸爸真()不起。

今天的作业我做完()。

(拍手歌识记多音字)

 2.教学识字“子”

导语:

你们的掌声把“子”字给吸引出来了,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读音:

平舌音、轻声

结构:

独体字

笔画:

横撇、弯钩、横

识记:

与“了”字进行对比识记(小结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

3.下面,让我们把“了”、“子”送回句子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句子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课件出示句子: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了下来。

(1)指导朗读。

(2)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是很多片)

(3)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4)小结:

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这真是个好方法。

(5)拓展词语。

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

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4.教学识字“人”

导语:

同学们,鉴于你们的优秀表现,老师奖励你们猜个谜语吧:

小时四只脚,长大两只脚,老了三只脚(谜底:

人)

(课件出示“人”象形字)人是一个懂得鞠躬、谦逊的直立动物。

人之所以能够鞠躬,是因为内心会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所以“人”字的撇、捺书写时注意撇、捺是相互依附的(生书空),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学会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读音:

翘舌音

结构:

独体字

笔画:

撇、捺

识记:

(食指操区分:

人、八、入)

5.识字教学“大”

导语:

下面咱们来看图猜字,看看谁最厉害(课件出示“大”字的演变)大:

象形字。

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

它也是汉字部首之一。

读音:

结构:

独体字

休息:

生字操(了:

头部运动;子:

肩部运动;人:

腰部运动;大:

全身运动)

6.把“人”、“大”送回句子中

课件出示句子:

天那么高,那么蓝,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1)指导朗读:

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儿化音)

(2)你能用“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

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

大雁的队形为什么是“人”字或“一”字形?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

指名读第2自然段。

(7)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句子里,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

(8)课件出示词语: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小结:

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一二三声变四,四声变二)

三、活练

1.采蘑菇游戏(认识会认字及三个新编旁)

导语:

同学们用脑这么久了,咱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会吧。

金秋季节,也是蘑菇成熟的季节,瞧!

丛林里长满了各种蘑菇,蘑菇是一道营养、味美的食材,接下了咱们就去采蘑菇吧。

2.把会认字会写字放回文中,集体读课文

导语:

下面,让我们把所有的生字都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读得更更流利、更有感情。

课件出示课文,生集体读课文。

重点指导:

啊!

秋天来了!

师:

这句话中,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什么之情?

生:

喜爱、喜欢

师:

没错,感叹号是用来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的情感。

如:

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祖国真伟大啊!

谁也能说说这样的句子?

师:

所以朗读时要把我们对秋天的喜爱读出来:

啊!

秋天来了!

师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一阵风吹过,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望着眼前这一幕,我们高兴地说道——

生齐读:

啊!

秋天来了!

师引读: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天空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

生齐读:

啊!

秋天来了!

师引读:

气候凉爽,天高云淡、落叶飘零、大雁南飞,望着望着眼前这多彩绚丽的季节,我们忍不住高声赞叹道——

生齐读:

啊!

秋天来了

四、善思

师:

多美的秋天啊,此时,你最想对秋天说些什么?

——师小结:

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用双眼去看,用小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把你眼中最美的季节(或照、或画、或唱、或写),用不同的方试捕捉下来,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1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揭示寓意。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课题

1.师:

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

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

“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提问:

“假”有几个读音?

(两个读音:

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

课题中的“威”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初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威、寻、扑、扯、嗓、抗、猪、趟、蒙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转、猪”是翘舌音,“闷、寻”是前鼻韵母,“嗓、抗、趟”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2)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读。

(4)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狐假虎威、寻找、食物、违抗、威风、野猪、受骗、借着、爪子、纳闷

(5)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

2.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师生评议。

3.老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4.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再读课文。

5.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

“爪”的一竖在竖中线上,“命”不要丢一横,指导书写“食、眼、爪、命”。

4.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和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词语读准确了,课文也读通读顺了。

下面,我可要检查一下咯,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

(课件出示词语)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狐狸欺骗老虎的故事,那么,狐狸是怎么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

你好象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讲。

3.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4.尽管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还是逮到了它。

狐狸为什么是“窜过”呢?

为什么不用“跑”呢?

“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出老虎凶猛的特点,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6.思考:

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小组讨论。

(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

“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二)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1.过渡:

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狡猾的狐狸——

2.自由读2—5小节,思考:

狐狸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

用“——”线划出。

3.指名回答。

出示重点词语:

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

学生做动作体会。

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

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

4.指导学生读出狐狸与老虎不同的语气。

5.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出示练习:

孩子们,你们看这真是一只()的狐狸!

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7.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8.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

学生勾画相关句子,指名读。

出示: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出示第二幅图,这时,狐狸是怎样一副模样,而老虎呢?

找出文中的词语读一读。

3.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虎:

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5.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

6.指导朗读,分别读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7.森林里的小动物什么反应?

找出相关词语:

“纳闷”、“撒腿就跑”。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纳闷”?

后来为什么又“吓得撒腿就跑”?

指名回答。

8.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指名表演:

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好不好?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狐狸为什么能吓跑森林里大大小小的百兽?

2.指名回答。

3.齐读。

出示练习:

事实上狐狸是()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这堂课我们学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和家人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五、拓展升华

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想一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减少老师的分析,采取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一、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

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的能力。

二、在识字环节,尊重学生的识字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

另外,教学中我还及时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2-5小节,用横线划出描写狐狸的句子,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课文。

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四、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

让同学们上台即兴表演,学生们在玩的同时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训练学生的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级整体朗读的不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