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889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docx

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文综

2019-2020年高三5月高考模拟试题(文综)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较近的状态。

北京时间2012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六)11点35分出现了本年度的“超级月亮”。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潮汐现象将明显增强B.地球变暖加剧

C.此刻月亮外观明显异常D.地震、海啸等灾害因此多发

2.读“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据图可以判定

 

A.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B.D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

C.B点至D点降水逐渐减少D.山顶的C点和山麓的A点降水量大致相当

右图为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3~4题。

3.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断层B.山岭C.背斜D.向斜

4.下列是对该景观形成过程发生地质作用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5.“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光照

B.甲地的降水量大于乙地

C.乙地农业发展中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甲地雨热同期

6.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的PM2.5月平均浓度图,关于夏季浓度特点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夏季降水丰富,空气湿润

B.植被更为茂盛,滞尘作用大

C.大气运动强烈,污染物易扩散和沉积

D.夏季生活、生产、汽车等排放的残留物比冬季少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

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

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读下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I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8.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

完成9-10题。

9.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A.上海B.黑龙江C.吉林D.浙江

10.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该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D.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11.近年来,山东沾化县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增加农民收人     B.增加就业机会

C.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2.打破“官有封建”,从而确立起“官无封建”的制度设计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专制

13.秦民歌: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

女儿耕织,男儿做兵。

有功无赏,有田无耕。

有荒无救,有年无成。

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1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15.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这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B.人文精神C.自由公正D.人民主权

16.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湘江评论》上曾说:

“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

不但自相矛盾,而且毫无效力”。

8年后,他又说: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造成毛泽东思想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进行B.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

C.国民党五次围剿D.共产国际的指导

17.1940年12月底,日本侵华大本营决定:

“当前对华作战纲要的内容是,彻底肃正华北治安、空军进攻作战、对华集中作战谋略,加强封锁以及扶植中国武装的治安警察力量。

”迫使日本侵华战争策略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七七事变中中国军人的顽强抵抗B.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受到了迎头痛击

C.平型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士气D.百团大战打击了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

18.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勿怠人心”。

在后来的改革中,起到这种作用的措施是

A.殖产兴业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四民平等

19.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

“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

“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A.实行计划经济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

20.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可恢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

C.《罗马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2.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80年

0.02%

0.48%

1998年

28.5%

38.3%

18.9%

19.9%

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23.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

24.如果某企业生产A商品的个别价值用货币表示为8元,该行业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

一定时期,A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为15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情况

①说明了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②反映了该企业A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③有利于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④会促使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5.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扰乱了市场秩序,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维护市场秩序。

这是因为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能有效能维护市场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6.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未根本消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

面对这一国际背景,我国传统出口企业应对的措施有

①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②立足国内外市场,实施扩大内需的经营战略

③引进高新技术,用技术密集型产品替代劳动密集型产品

④抓住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机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7.近年来,“官方微博”遍地开花,“官微”们纷纷抛弃官腔,开始了平民化、专业化、服务化的转型,组成一张张“微服务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官方微博”的开通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②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经济效益

③表明政府能够创造监督自身的条件④有利于公民参与推动决策民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8.国务院制定《校车安全条例》,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国务院此举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的职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9.广东不断丰富和发展基层民主自治形式,逐步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组织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村(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自治新格局。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③有利于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④实现党对基层国家机关的领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0.2012年1月11日,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出征,执行联合国的维和任务。

这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④我国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1.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并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融和发展。

这表明

①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禀性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隆重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弘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以激发年轻一代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弘扬主旋律的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③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对优良传统的继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

其实,只要在一定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4.2011年以来,蔬菜、生猪等一大批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稳定农产品价格,需要

①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分析和把握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各种条件

②尊重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创造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固有联系

③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按照人的需要降低农产品价格

④综合把握农产品价格涨落的各种因素,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加以解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5、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主题研讨会中。

某同学以“邓小平的南巡谈话,解放人的思想,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的事例来说明主题。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切合主题

②事例没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革命批判精神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切合主题

④事例中反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切合主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某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增加值1000

(亿元)900

800

700

 

材料二:

近年来,该省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既坚持统一部署、协同发展,又坚持凸显特色、错位竞争。

积极鼓励艺术创作,发展大众文化产品,发展文化知名品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中低俗现象的依然时有出现,如电视“相亲热”以及随之而来的“拜金”、“炫富”现象等。

民众认为:

经济效益的获得,不能以损害社会作为代价。

(1)指出材料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4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司经营和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怎样才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0分)

37、材料一:

踏上富裕小康之路的广东,不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把“文化惠民”当做构建“幸福广东”的重要元素。

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材料二:

作为服务于“平安广东”和“幸福广东”的有力保障,2012年1月6日,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2012年要组织开展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内涵的“三打两建”建设幸福广东的活动。

(1)结合材料一,说明省委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在推动“文化惠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9分)

(2)结合材料一,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角度,谈谈你对文化建设的理解。

(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如何为“三打两建”提供必要的保障。

(11分)

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

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

(4分)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

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

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

(9分)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

(4分)

(4)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主要表现有哪些?

(7分)

(5)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新趋势?

(2分)

 

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

……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东亚经济圈走向解体。

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约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

这与蒸蒸日上的欧洲形成鲜明对照。

——摘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经济圈形成和解体的原因。

(8分)

材料二1913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分别占世界工业的比重是美国38%,德国16%,英国14%,法国6%。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美国11%,德国13%,英国15%,法国8%。

各国GDP在全球所占比重为美国19.1%,德国8.8%,英国21.1%,法国5.3%。

同时中国GDP在全球所占比重为8.9%。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6分)

材料三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2011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奥巴马说,“我们认为,没有一个地区比亚太地区更为重要。

我们希望与亚太地区伙伴在多个方面合作,确保环太平洋地区的就业、经济增长、繁荣和安全。

(3)新中国为了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推动这一地区的发展作了哪些努力?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繁荣和安全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0分)

40.(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根据环黄海经济地区一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以及苏北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地区,在经济互补性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区域交流层次的经济合作体系。

【材料二】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东营市是一个因为开采石油(胜利油田)而兴起的新兴城市,在距离城市中心东南13千米处,有一片位于海边的盐碱地。

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新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

(1)沿“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中北纬35°纬线自东向西,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逐渐______,降水逐渐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6分)

(2)黄河从A流向B,流量出现_____的变化,AB河段部分区域在春秋季节出现____现象。

(4分)

(3)山东省为粮、棉大省,近年来一些地区发展成为蔬菜、花卉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基地,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2分)

(4)根据材料,分析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5)环黄海经济圈中,中国与日韩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试从地理角度简述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

4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

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1)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该岛地形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材料一中A所在海域是台风主要源地之一,当台风中心位于A地时,B城市风向为

偏____风。

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___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

(4)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D

C

D

B

D

C

D

B

D

D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8分)

(1)增大;减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6分)

(2)减小,凌汛(4分)

(3)市场(2分)

(4)①有大片盐碱地,地价便宜;②有胜利油田丰富的油气资源(原料或资源丰富);③沿海的地理位置,海陆交通便利;(以上3点必答)

④靠近黄河,工业用水较充足;⑥政策优惠;⑦广大的消费市场。

(以上各点任答1点)(每点2分,共8分)

(5)中国:

资源丰富,土地租金低;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市场潜力大。

日韩:

资金充裕;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产品质量好,技术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化制度和法规较健全。

(各答出2点即可得8分)

41.(28分)

(1)热带雨林气候(2分)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分)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2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分)。

(2)沿海、沿河流分布(2分)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答出1点2分,满分4分)

(3)北(1分)大(1分)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分)

(4)利:

地势平坦(2分);不利:

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2分)。

(5)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

每答1点2分,满分6分)

历史参考答案:

12—16:

CBCBB17—21:

DDCAB22—23:

AB

38.(26分)

(1)表现: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4分)

(2)民主宪政(君主立宪或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民主共和思想(或三民主义)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分)

(3)变化:

欧洲日益崛起;中国开始(或逐渐)落后。

(4分)

(4)政治:

欧共体的建立,并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2分)

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或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2分)

(5)多极化趋势。

(2分)

 

39.(26分)

(1)形成原因:

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高度发达;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文化领先世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东亚国家区域内部贸易活跃。

(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体原因: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2分)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

(6分,答出任三点即可)

(3)努力:

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参加万隆会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改善与美日关系,与俄美日等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8分,,任答四点即可,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建议: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坚持包容精神,反对强权政治;避免贸易保护主义。

(2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

政治科参考答案:

24—25、BC26—30、BDABC31—35、BBBCD

36、

(1)“十一五”期间某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稳步增长,占GDP的比重逐步增加。

(2分)文化产业增速均大于GDP的增速,这说明该省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2分)或:

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2分)

(2)①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分)通过价格、供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