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893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11doc.docx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11doc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4.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处理办法。

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对照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已准备好的发酵实验挑选效果明显的一组;

(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课件;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件课件或电视节目。

(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500g(即9斤)分成三份、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

2.学生准备:

(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保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

(2)各类酸奶袋或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热点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药品、干细胞移植等都是人们关注热点。

另外国际重大事件中炭疽热、核泄漏、生物武器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请同学们注意,我刚才说到的热点和焦点信息中,你能指出哪些是和细菌、真菌有关吗?

学生抢答:

转基因药品和炭疽热、生物武器。

教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很高。

什么是转基因药品,什么是炭疽热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重新认识一下细菌和真菌吧。

请同学们列举已学过的细菌或真菌。

学生(举手做答):

学过的细菌有枯草杆菌、根瘤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等。

学过的真菌有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学生回答不全,允许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

哪些是对人类有利的?

哪些是对人类有害的?

学生:

(讨论后做答)有利的包括根瘤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曲霉、酵母菌、食用蘑菇等;有害的是枯草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等。

教师:

很好。

平常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看来,我们这节课要给细菌和真菌“平反昭雪”了。

板书: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

教师:

(拿出课外活动小组已做好的有关发酵现象的实验,其实验效果接近书P71页上发酵现象图)请同学观察我拿出的这个瓶有何特点?

学生:

(认真观察之后做答)瓶内不断有气泡产生,瓶口套的小气球在不断地膨胀变大。

教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原来小气球胀大的原因是因为瓶内不断产生气体的原故。

同学们,为什么瓶内会不断产生气体呢?

你想知道我放进瓶里的是什么东西吗?

学生:

想知道!

教师:

这个问题,请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回答。

课外小组同学:

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

教师:

原来,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就会产生气泡把小气球吹起来。

那好,我们请同学当场做实验证明。

学生活动:

按书P71演示实验开始进行实验。

●学生1:

介绍实验用具,即玻璃瓶或矿泉水瓶、糖、酵母、小气球、温开水

●学生2:

介绍实验步骤

●学生3:

具体操作。

操作步骤如下:

(a)先将温开水中倒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搅拌,倒入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再往瓶内放入一些温开水。

(b)将一瘪小气球套在瓶口。

(实验完毕)

教师:

同学们看,刚装好的瓶里有没有气泡产生,小气球胀了没有?

学生:

摇头叹气。

教师:

为什么?

学生:

(讨论、分析原因)放的时间短,应放在温暖的地方才会有气泡。

教师:

好,那我把瓶放在教室窗台上,同学们可记住每天观察。

接下来,老师倒有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记得刚才做实验的同学放到瓶子里的是糖、酵母和水,没有气体呀!

可为什么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气泡?

学生:

(讨论后应答)因为酵母把糖分解了,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小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

太感谢同学们能给出答案。

其实,这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发酵现象”。

板书:

发酵现象

[对实验拓展—延申—应用,归纳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教师:

同学们请继续观看讲桌上瓶子(已具实验效果的瓶子),如果这里面我放的不是糖,而是面粉和酵母;如果不是糖和酵母,而是牛奶和乳酸菌,如果不是牛奶和乳酸菌,而是麸皮、小米、红粮混在一起再放入醋酸菌;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换成糯米,接种上曲霉,那又会是什么样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P71第二自然段,再做答。

学生:

积极阅读,急于想找到答案,数分钟后解答:

(1)酵母分解面粉,会使面团发酵;

(2)乳酸菌可分解牛奶,会使牛奶发酵而制作成酸奶;

(3)醋酸菌会使麸皮、小米和红粮发酵,制作出醋。

(4)曲霉能分解糯米,使糯米发酵而制作出酒。

教师:

非常欣赏同学们的判断能力,同学们的表现令老师佩服。

好,现在,我们便来尝试甜酒的制作。

教师:

用多媒体课件打出实验报告单及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1.制作甜酒的工具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

2.酒曲和糯米比例一般为1:

6。

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为什么?

)本实验需较长时间(冬季3天左右)。

4.温度要保持30℃(为什么?

)。

5.记录实验现象。

6.糯米蒸熟,一般需20分钟左右。

板书: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发酵现象

2.利用细菌制作食品:

酸奶、泡菜、醋、利用真菌可制作食品:

馒头、面包、酒、酱油等。

3.甜酒的制作过程:

附:

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组

实验名称

制作甜酒

实验目的

将甜酒制作出来

实验用具

酒曲1块、糯米4500g,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锅、清洁筷子、洁净的蒸布一块

实验步骤

1.糯米:

教师已在上课前进行了浸泡处理。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

将蒸熟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用手摸约30℃时,再装入清洁容器中。

3.将酒曲碾成粉末,撒糯米上,搅拌均匀,压实,中间挖一凹坑,淋凉开水。

4.盖好容器,采取保温措施。

5.放温暖地方。

实验结果

1.打开容器可闻到酒香。

2.糯米粒呈柔软状,食无酸味。

3.凹坑内有液态的酒,便是米酒已酿出。

实验讨论

1.实验过程要保温,约30℃是容器内糯米的温度,此温度下,曲霉分解作用最为旺盛。

2.实验过程,一定注意清洁,以避免带入杂菌,影响实验结果。

改进措施

酒曲事先碾成粉末,以节省实验时间。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做实验认识了发酵现象,并认识到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息息相关,并亲自操作了甜酒的制作实验,本实验持续时间较长,请注意观察及实验结果。

(3天后可开盖)

[巩固练习]

1.蒸馒头时,使用下列哪种物质

A.乳酸菌B.曲霉C.醋酸菌D.酵母菌

答案:

D

2.酸奶食品利用的菌是_____________。

答案:

乳酸菌

3.试分析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

答案:

方法步骤:

(1)选奶粉混水,加热,冷却(消灭杂菌的过程)。

(2)分装洁净,巴氏消毒(60℃,30分钟煮过)后的瓶。

(3)接种,将市售的酸奶分倒入各瓶,密封。

(4)置入18℃左右保温箱内。

(5)一周后便可变成酸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1.发酵现象

2.利用细菌制作食品:

酸奶、泡菜、醋等,利用真菌可制作食品:

馒头、面包、酒、酱等。

 

●活动与探究

1.请同学回家亲自用干酵母蒸馒头,蒸熟后可带来学校互相品尝。

2.继续收集信息:

a.有关食物保存的。

b.有关药物的说明书,并分类。

c.有关生活中处理污水的。

生活环境周围是否有污水处理站。

d.收集酒瓶标签上标明酿酒原料常见有哪些?

 

●备课资料

一、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棒状杆菌

醋酸杆菌:

是一类能使糖类和酒精氧化成醋酸等产物的短杆菌。

醋酸杆菌没有芽孢,不能运动,好氧,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容易形成菌膜,常存在于醋和醋的食品中。

工业上可以利用醋酸杆菌酿醋、制作醋酸和葡萄糖酸等。

乳酸细菌:

是指一类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如乳链球菌和乳杆菌等。

乳酸细菌呈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

乳酸细菌产生的乳酸具有调味和防腐的作用,所以乳酸细菌广泛地应用在腌菜、泡菜、酸牛奶、青贮饲料等方面,以及工业上的乳酸发酵和制药方面。

生存在口腔内的乳酸细菌,能使糖类转化成酸类,从而腐蚀牙齿的釉质,形成龋(qú)齿。

棒状杆菌:

是一类细长的杆菌,因菌体的一端或两端粗大(呈棒状)而得名。

白喉杆菌是引起人类患白喉的一种棒状杆菌。

有些棒状杆菌,如北京棒状杆菌,能利用正烷烃作碳源,发酵生产味精。

味精,又名味素,是一种具有鲜肉味的调味品,它的有效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麸酸钠)。

味精于20世纪初问世,我国于1923年开始生产。

最早的味精是用面筋或豆饼作原料,经酸水解,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谷氨酸,再用碱中和,最后结晶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味精已经改用淀粉作原料,即先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通过细菌发酵,将葡萄糖转变成谷氨酸,再用碱中和,最后结晶制成的。

二、酵母菌在有氧时和无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三、青霉和曲霉的培养

在陈旧的馒头、面包、果酱、皮革和霉烂的水果皮上,可以看到青霉和曲霉。

通常用橘皮来培养青霉和曲霉。

方法是:

取潮湿的橘皮或者一小块馒头,放在一块洁净的玻璃上,上面扣上一个小烧杯或小玻璃杯。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度略高于20℃的暗处培养。

几天以后,馒头或橘皮上就会长出各种霉菌来,其中有一些带有青绿颜色的,就是青霉(用橘皮培养青霉效果更好)。

实验课上,为了保证学生真正看清楚青霉的无色分枝的菌丝,以及生长在菌丝上面成串的分生孢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取材时必须挑取少量的、颜色很浅的绿色部分做装片(如果挑取颜色较深的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绿色的青霉孢子;如果挑取白色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无色的菌丝)。

这样,在视野里才既能看到无色的分枝的青霉菌丝,又能看到生长在菌丝顶端的成串的绿色孢子。

为了使实验课上观察的效果更好,可以在上述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挑取第一次培养的青霉或曲霉,接种在橘皮上进行再次培养)。

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的青霉或曲霉,不仅比较纯净,而且生长得很快,往往1~2天后就可以供观察使用。

为了观察得更清楚,可以制备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方法是把马铃薯培养基趁热涂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涂成薄薄的一层,用解剖针挑取极少量的青霉或曲霉,进行接种,然后盖上洁净的盖玻片进行培养。

培养时,装片最好放在培养皿内,装片下面垫有玻璃棒,培养皿内放一些清水,以保持培养皿内的湿度。

在温暖的条件下,2~3天后就可以进行观察。

附:

马铃薯培养基的制备

取去皮马铃薯20g,切成薄片,放入烧杯中,加水100mL,煮沸20min。

用纱布滤出汁液,补足水分至100mL。

再加入葡萄糖(或蔗糖)和琼脂各2g,加热搅拌,使琼脂完全融化即可。

四、炭疽和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s)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的病原菌。

由于这种疾病的症状类型之一是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故称做“炭疽”。

炭疽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亦可传染给人。

本病原菌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农民、牧民、皮毛加工与动物屠宰工人及畜牧兽医工作者容易感染。

炭疽对人类及畜牧业威胁很大;由于炭疽杆菌具有致病性强,感染后潜伏期短、病情急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历史上,炭疽杆菌曾被用作生物武器和细菌战剂,对此,我们必须提高应有的警惕。

●炭疽杆菌的生物学:

炭疽杆菌是菌体最大的致病细菌之一,菌体长4~10μm,宽1~1.5μm;两端平截成凹陷。

在动物或人体内常以单个细胞或几个细胞形成短链存在。

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则分裂繁殖形成长链状,两个菌体细胞间有清晰的间隙,细胞排列成竹节状。

●炭疽杆菌致病性:

炭疽杆菌的致病性是主要引起草食动物传染病,主要摄食含有炭疽杆菌的饲料、饮水而感染肠炭疽;也可因以污染的用具、土壤等直接接触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而引起皮肤炭疽;牛、绵羊等最易感染,马、猪、山羊等较差;而狗等肉食动物有相当抵抗力。

……可引起败血症。

●炭疽杆菌对人的致病性:

人对炭疽杆菌的致病性仍次于草食动物牛、羊。

细菌可经皮肤、伤口、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体内,引起4种类型炭疽临床类型。

A.皮肤炭疽:

病菌经皮肤的微小损伤侵入,初发部位形成小疖,第3~4d,中心区发生出血性坏死,周围有大量水泡及不断扩大的水肿区,坏死区破坏后溃疡,血样物结成黑色干枷,称炭疽,皮肤炭疽常伴有中等发热(38℃~39℃)。

B.肺炭疽:

吸入带有炭疽芽胞的尘埃造成。

C.肠炭疽:

由于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制品而引起。

病变在回肠和盲肠,病死率25%左右。

D.脑炭疽:

以上3种类型炭疽并发败血症后,引起出血性脑脊髓膜炎,这种类型死亡率极高。

五、酿造用水的性质

1.酿造用水应具备以下条件:

(1)色泽 无色透明

(2)嗅味 无味、无臭,异常

(3)pH 中性附近

(4)铁 0.5mg/L以下

(5)硬度 在2~6°为宜

(6)有机物(高锰酸钾耗用量)<5mg/L

(7)蒸发残渣 水的总固体最好能在<100mg/L

(8)氨氮和亚硝酸氮 不检出

(9)生酸性菌群和大肠菌群,不检出

此外,水质应不被公害污染,对于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含量必须达到自来水的水质标准,K,Mg,Ca,Cl,H3PO4 等有效成分的含量适度为好。

有效成分少的水可以补加,对有害成分除去较困难,因此主要应选择有害成分少的水。

2.水源:

酿造用水最好选自山中的泉水,远离城镇上游的河水,河道比较宽阔洁净的河心水或湖心水,以及浅的或深的井水。

河水或井水经净化后的自来水也可使用,但往往带消毒的氯臭,带含量在1mg/L以下,可不必担心,酿酒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如使用在兑水时,酒中会残留臭气,可先用炭过滤除去游离氯后使用。

此外,自来水一般含Fe较多,使用时必须注意进行除Fe处理。

六、乳酸菌的发酵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乳酸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也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著名菌种,广泛应用于发酵酸乳、乳酸菌饮料、干酪、发酵豆乳、肉类、腌渍物、酸面包和饼干的加工制造。

1857年巴斯德(Pasteur)发现了酸乳的乳酸菌后,又有人相继发现了从肠道来的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乳酸菌能赋予食品柔和的酸味和香气,改进食物的品质和营养,还具有抗菌、降低胆固醇、维持微生态环境、抗肿瘤、抗变异原和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品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乳酸菌的定义、分类和著名菌种

乳酸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指一群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或杆菌的统称。

它们具有一些基本特征:

细胞为革兰氏阳性;细胞形态呈球状或杆状;过氧化氢酶为阴性;消耗的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不形成芽孢;不运动或极少运动;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腐败产物;脂肪分解能力较弱。

对于乳酸菌的分类,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9版第2卷(1986),乳酸菌主要归于以下6个属(表1)

表1 乳酸菌分类

 

 

 

 

 

 

 

 

另外,工业上应用的肠球菌属和乳球菌属也包括在内。

乳酸菌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菌种,表2列举了一些著名的乳酸菌菌种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表2 一些重要的乳酸菌菌种及应用

 

 

 

 

 

 

 

 

2.乳酸菌的发酵特性

乳酸菌为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代谢活动需要单糖,尤其是葡萄糖为碳源和能源,经发酵作用将单糖转变为低分子的乳酸和其他有机酸,获取生命代谢需要的能量。

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依据代谢途径和产物的差异,划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的两种类型。

同型乳酵发酵:

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几乎变成100%的乳酸。

如链球菌、片球菌和部分乳杆菌等。

 

 

3.乳酸菌的营养功效

乳酸菌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合成维生素,对脂肪也有微弱的分解能力,能显著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促进消化吸收。

以牛乳经乳酸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为例,来分析乳酸菌的营养功能(表3)。

表3 牛乳经乳酸菌发酵后的成分变化

 

 

 

 

 

蛋白质:

结构复杂、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在乳酸菌酶的作用下,部分降解为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利用胃肠消化吸收。

乳酸菌菌体蛋白还增加了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干燥酸奶较脱脂乳粉蛋白质增加9.5%),品质较高,氨基态氮含量增加。

乳糖:

乳酸菌具有乳糖酶,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经发酵作用转变为乳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半乳糖部分吸收进入机体,成为脑苷脂和神经物质的合成原料,促进脑组织发育。

多数人缺乏乳糖酶,饮用牛乳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饮用乳酸菌发酵的酸乳可以避免这种乳糖不耐症发生。

脂肪:

乳酸菌使部分脂肪少量降解,增加乳中游离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维生素: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消耗部分维生素,同时也合成叶酸等B族维生素。

有机酸使pH降低,增加肠内维生素B1、B6和B12的稳定性。

矿物质:

乳酸菌产生有机酸使钙、磷等元素处于易吸收的离子状态,有利于骨骼发育。

4.乳酸菌的保健功能

(1)维持微生态和肠管机能 人体肠道中有400~500种微生物,其中有害菌通过代谢产生酚、吲哚、亚硝酸、亚硝胺和偶氮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加速人体衰老和诱发癌症发生。

乳酸菌是定居在肠道中的有益菌群,通过代谢产酸、降低肠内pH,或产生抗菌的细菌素,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维持生态平衡和正常机能。

乳酸菌产生的有机酸还能刺激肠管蠕动,增加粪便含水量,有润肠通便功效。

对小儿下痢、成人渍疡性肠炎、细菌性下痢有显著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老年人和孕产妇便秘症状。

(2)抗菌作用 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使多数不耐酸的腐败菌和致病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二是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最具代表性的是乳酸链球菌素(NiSin),能够杀灭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的明串珠菌属等;三是产生H2O2,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

(3)改善肝功能 因为乳酸菌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减少了有毒代谢产物的吸收,可以改善肝功能。

肠内pH显著降低,致使氨变成难以吸收的离子状态。

(4)降低血清胆固醇 乳酸菌菌体成分或菌体外代谢物有抗胆固醇因子。

乳酸菌的代谢能显著减少肠管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乳酸菌吸收部分胆固醇并将其转变为胆酸盐排出体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课,引出食品保存方法]

教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发酵现象,了解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并且同学们亲手酿制了甜酒。

有些同学也尝试制作了酸奶。

那同学们,咱们制作的酸奶能长期保存吗?

学生:

不能。

第一天,我喝自己做的酸奶还好喝,到第二天便变味了,还拉肚子呢。

教师:

是酸奶变质了。

请问,你把制出来的酸奶放在什么地方了?

学生:

放在桌子上。

教师:

其他同学能找到酸奶变质的原因吗?

学生:

没有保存好,酸奶才变质。

教师:

对极了。

请同学们讲,日常生活中,除了酸奶,你还见过哪些食物变质现象?

学生:

变馊的米饭、腐烂的鱼内脏、发臭的肉汁、腐烂的菜叶……

教师:

如何防止它们的腐烂呢?

这节课,咱们便来认识一些具体的保存食物方法。

[认识食物保存方法,探究食物腐败原因]

教师:

请同学们查找手中所拿酸奶袋或瓶上有没有食物保存方法,保存日期。

学生:

(积极查找)的确有。

有的是常温,6个月;有的是-4℃,15天。

教师:

除了酸奶,你还知道哪些食物保存方法?

学生1:

用冰箱把肉冷冻起来,把馒头冷藏起来。

学生2:

用盐把蔬菜腌起来,做成咸菜。

学生3:

把肉做成罐头,把水果也做成罐头。

学生4:

……

教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食品保存片断,请你尽力记录有多少种保存办法。

多媒体课件播放内容:

画面中有将鱼放入冰柜的场景,有制作罐头的过程,有用巴氏杀菌法(60℃煮30分钟)给牛奶消毒的场景,还有高温瞬时杀菌来处理鲜奶的场景;有干制的香菇、被真空包装的各类肉制品、糖渍杏肉、蜜枣等糖果、正冒着热气的鸡等等食物的大特写。

学生:

仔细观察,紧张记录。

教师:

请试列举刚才所看到的食物保存方法。

学生:

(1)低温保存鱼

(2)真空保存熟肉制品

(3)干燥保存香菇等干果

(4)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

(5)高温瞬时杀菌的牛奶、啤酒等

(6)糖溃保存鲜果制成果脯

(7)熏蒸保存肉制品

(如果答不上来,教师可重新播放一遍课件学生再答。

课件可播三次)

教师:

请同学再来总结一下书P73页图中有哪些保存方法。

学生:

仔细看图,及时总结。

教师:

(可叫中下或差生来做答,以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答对者要及时表扬。

教师:

为使食品能放置更长时间,人们还往食物中添加了防腐剂,如肉制品中添加了亚硝酸盐,饮料中添加了山梨酸钾等。

那么,这些食品保存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目的。

而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参见书P73中第一自然段。

学生:

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烂。

教师:

可见,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

板书: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原因

2.食品保存办法

[探究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情况及细菌与环境保护关系]

教师:

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而细菌和真菌也可以使食物腐败。

同样,细菌、真菌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人也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对疾病进行防治。

板书: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教师:

请同学们查看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药品说明书,特别是有关抗生素的说明书。

并结合书P74页第一自然段,对抗生素有所了解。

学生活动1:

明确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用来杀死致病细菌的。

学生活动2:

阅读了《阿莫西林胶囊说明书》,认识到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真菌——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多种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如肺炎链球菌等,所以青霉素可治疗肺炎等多种疾病。

教师:

科学家利用细菌繁殖速度很快这一特点,利用细菌,把生物某种基因转入细菌内部,使细菌能生产出药品,以满足临床药物的供给,减轻病人的痛苦。

这种药品叫“转基因药品”。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课本中所提到的“转基因药品”——胰岛素的生产过程。

学生:

首先剪切胰岛素基因,再将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