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144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docx

分析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北京化工大学申报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推荐人选的事迹材料

 

我愿做一名优秀辅导员

——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申报材料

 

姓名燕明星

工作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06年4月18日

记得2003年在我自荐担任辅导员工作的《自荐书》中我这样写到:

“我喜欢从事这样一份充满朝气的工作,我希望能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中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我渴望与同学们交朋友并且帮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我愿意努力工作,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转眼间,我从事这份工作已经快三年了,我的学生也从充满稚气的大一新生快速地成长起来。

回首这三年的工作,有过苦闷,有过彷徨,但更多的却是得到认可的欣慰与获得成绩的喜悦。

因为我一直在不断地履行着自己当初的那句诺言:

“我愿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工作理念与基本思路

在工作中,我在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形成和完善自己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它贯穿于我的整个工作当中。

这个理念和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两个服务,两手出击。

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

在工作中,我与学生平等相待,与他们交朋友,经常深入学生当中,相信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

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种精神就是主动精神。

对我来说,就是对于领导布置的工作,对于同学面临的困难,对于正在发生和可能将要发生的问题,我都要主动地去分析,主动地去思考并寻找符合自己学校、学院实际的最好的处理方法并将之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下去,这样,我的工作开展起来才显得得心应手,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我也将主动精神的教育贯彻于自己的整个工作中,要激发广大同学的主动精神。

在现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只有我们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地去争取机会,主动地去交朋友,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两个服务就是指一方面我要认真努力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学校学院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育人”目标服务。

另一方面我要俯下身去,相信同学,深入同学,服务同学,有孺子牛的精神,去得到同学的信任与认可,为同学的成长与成才服务。

两手出击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有所侧重地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是抓好学生成长环境的建设。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抓好环境建设,构建起积极健康的环境,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在班级建设,国旗护卫队的组建与建设,师生真情互动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会的指导工作中都深深地融入了这种思想。

第二个方面是抓好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既要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也要充分鼓励、帮助同学们健康地自由发展。

这两手出击概括起来就是: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一句话概括我的工作原则就是:

只要是对同学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学校有利的事情,我们不妨多做一些,做好一些。

以班风学风建设为立足点,构建良好育人环境

在年级工作中,我担任装备专业4个班级和机械专业2个班级共175人的辅导员工作。

刚入校时,由于专业原因,我所带的六个班级的175名同学中第一志愿录取的仅仅10人,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多达165人,调剂比例高达94%。

特别是装备专业的四个班,全部都是调剂来的,调剂比例100%,在全校绝无仅有。

而且入校分数全校最低。

在同学中普遍存在着浓重的专业情绪,由此带来的班级凝聚力不强,同学关系紧张,课堂秩序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事件频发等问题。

困难的确很大,但我一直坚信一点:

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也经常鼓励我的学生,我们能入国家重点大学,我们就是最优秀的,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从营造育人环境入手,主要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一、师生真情互动工作。

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强对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大家学专业,爱专业的热情。

积极配合学院领导,举办系列专业讲座,包括高院士,学院罗兵书记在内的多位知名教授都为同学们开了讲座。

此外,为了加强同学们与老师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我积极推动、配合学院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师生真情互动活动。

一次是2003年下半年,我推动并协助组织了近50名教授与整个北区的600余名同学的“师生真情互动,机电情满一家”座谈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的热爱。

第二次是协助组织了北区600名同学到东校区参观实验室,了解我们的专业与发展方向,更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学机电,爱机电,我为机电做贡献”的热情。

第三次是组织了“师生真情互动运动会”,包括任校长、崔老师和大部分院领导在内的近70名老师与近700名02、03、04级同学参加了这次盛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通过这些师生真情互动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学校学院的认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收益与效果。

我所带班级的三名优秀生没有一人申请转专业,我所带班级大一上学期考试具备自由选择专业资格的10名同学也没有一人申请转专业,只有一名同学因专业学习能力原因自动退学。

二、班风学风建设工作。

好的班风学风在同学们成长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惰性与贪玩是年轻人的通病,好的班风与学风对于抑制这些消极因素,激发积极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班风学风建设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组建民主高效的团支部、班委会,建立班长、支书例会制度。

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学担任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言传身教地加强对班级干部的教育与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协助他们制定一系列适合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的一些制度,比如说,装备0303班建立的一帮一制度,装备0304班建立的班级奖学金制度,机械0301班建立的集体自习制度等。

充分发挥班级党员的作用,将班级内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的力量进行有机整合,确保班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2、经常性地深入同学宿舍,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与沟通,丢掉架子,与同学们平等相待,真心诚意与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及时发现他们中间出现的问题,尽力地予以解决。

3、建立相应的荣誉激励机制。

首先,严格认真地做好每学期的评优与奖学金评定工作。

其次,每学期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优秀荣誉的班级与个人通过隆重的表彰大会予以表彰,并在校园内张贴公告。

从而在学院内,班级间去营造一种赶学比超的氛围与风气,激发广大同学的集体感与荣誉感。

再次,建立“机电工程学院好人好事公告栏”,将同学们中间出现的好人好事与取得的优秀成绩在办公室内显著位置予以公布,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4、社会实践工作。

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工作,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每个学期的第一个班会就是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

通过进行实践和相互交流,鼓励同学接触社会,体验社会,认识社会,从而为同学们进行自我定位,目标确定,人生规划打下基础。

激发他们自发自动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心理问题同学和“差生”的转变工作。

只有深入同学才能了解同学,只有得到同学的信任才能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特别是在心理问题同学和“差生”的转变工作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要通过你的诚意获得他的信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在我的学生中就有三起这样的案例。

对于“差生”的转变工作,一方面我都会定期与他们进行耐心细致地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发现和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另一方面发动班级的力量来促进他进行提高。

我坚信,没有任何一个同学是真正的并且心甘情愿地做“差生”,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了,这些同学是会获得重大转变的。

总之,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

我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都有了大的变化与长足的进步,同学们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了健康的成长。

入学以来,我所带班级中先后有四个班级十个班次荣获北京市级、校级各项荣誉。

其中北京市级优秀班级一次,校级红旗班级四次,校级优秀班级五次。

在学习成绩中也有突出表现,近两个学期,考试成绩合格率都在97%左右。

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了平均近70%,取得了学院近年来的最大突破。

其中装备0301的通过率达到了81.7%,更是学院近四年来的最好成绩,该班也以整体实力,通过学校公开答辩,以第四名,其中本科班级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北京市优秀班级”的荣誉称号。

我也被评为2005年度“北京市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建设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

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得不看出,虽然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也冷静清醒地看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着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培养。

主要有:

1、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2、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不和谐;3、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修养不高,理论知识贫乏;4、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影响尚不明显;5、扩招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放松。

在工作中,针对对以上问题的认真思考、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

我支部在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中,提出了“三结合”的基层支部建设思路,来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其中,重中之重是要通过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加强党员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结合”即制度继承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党员发展与党员培养相结合,支部建设与促进各项工作相结合。

制度继承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一方面我们认真继承并严格执行党章与学校党委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开好三会(支部大会,党员发展会与民主生活会)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创造性地讨论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来保障在发展党员的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培养。

如:

革新支部组织结构,建立分开发展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制度,将一个支部分成两个分支部来发展党员,尽可能多地节省时间进行理论学习。

“五人小组谈话制度”与“辅导员谈话制度”进一步严格了党员发展,提高了党员质量。

“七十五分检讨制度”要求每位党员与积极分子两课学习成绩都应该在75分以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的理论修养,并极大地促进了两课学风的改变。

“支部简报出版制度”要求在宣传委员的组织下,定期轮调支部党员参编支部理论学习与宣传阵地——《赤诚》支部简报,树典型,出标兵,扩大宣传与理论学习。

党员发展与党员培养相结合。

用于党建工作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工作中,要提高效率,整合资源。

我们将党员发展与党员再教育结合起来,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新老党员的教育与培养。

例如实行“五人小组谈话制度”,从支部党员中民主推荐五名同志组成五人小组对支部重点培养对象进行非常正式的考察与谈话,从而决定该培养对象的发展问题,在谈话的过程中,对老党员也是一次新的学习与教育。

支部简报制度,定期轮调所有党员参加支部简报的编写工作,并对在支部简报上发表理论文章的党员予以奖励等形式来加强理论学习与宣传。

给新党员上党课制度,从先进性教育中选拔学习成绩突出的党员给新党员辅导保先教育内容等。

支部建设与促进各项工作相结合。

我们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加强支部建设,把支部工作的最后落脚点与考评点放到实际工作中。

一方面,我们将党小组建到班上,将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的力量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合力,促进班风学风建设。

另一方面,在支部内成立引领工程秘书处,下设九个引领小组,将所有党员和重点培养对象包含其中,并成立响应的监督与考评机构和激励政策,以此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这种“三结合”思路的引导下,极大地调动了我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家集思广益,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活动,提高大家的参与性与热情。

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具有主动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学生干部,成为各种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的骨干力量。

我们先后建立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香山双清别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基地”等一系列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学习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学校2005年度优秀学生党支部评选中,我们支部以出色的表现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以学生会工作为载体,构建学生素质拓展平台

学生会是我们素质拓展计划的最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担任学生会指导教师的工作中。

我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唱响主旋律,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乘长风破万里浪。

学生会的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服务。

在05年院周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以“鸢飞鱼跃,激情奉献”为主题的院周活动,将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化大校训和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机电精神贯穿其中,获得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我们组织开展的“师生真情互动”活动也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2、抓好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开设干部培训课程,言传身教,细致谈心等方法,建设一支高效团结、积极主动、受同学认可和支持的学生干部队伍。

我作好他们的坚强后盾,鼓励他们大胆地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为同学服务。

3、群众性与分类服务原则。

在学生会活动的策划中,坚持和贯彻群众性与参与性原则,要对同学群体进行群体细化,分类开展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将尽可能多的同学吸引入我们的活动中来,去获得收获与提高。

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举办了学校历史上第一届院级运动会,使近700名同学和60余名老师参与其中,办成了一届盛大的节日。

受到广大同学的喜爱与好评,获得巨大的成功。

在东区,我们针对考研、就业、出国等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开展了活动,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坚持这两项原则,有力地保证了学生会活动在同学中的影响力,也更加地发挥了学生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校风学风形成中的作用。

通过学生会全体成员的一致努力,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广大同学的认可与支持,我们的活动受到大家的喜爱。

在05年学校举行的院周评比中,我们的院周活动名列第一,得到了院周活动评审小组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以国旗护卫队建设为出发点,构建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2004年9月12日,在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校团委、武装部主办,机电工程学院承办,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协助,正式成立了我校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化的国旗护卫队。

我担任了国旗护卫队的指导员承担护卫队的组建与建设工作。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护卫队已经逐步地成长起来,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和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国旗护卫队的建设具体思路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种文化、两个宗旨、三大目标、四套体系和五项工作。

一种文化:

在国旗护卫队内正逐步形成的一种将大学校园文化与军营文化有机结合的具有国旗护卫队特色的文化氛围。

护卫队的文化建设以队训(责任、荣誉、忠诚)、队歌、誓词、队徽为基础,以队内文体、联谊活动;以纳新、宣誓、退役等隆重仪式;以网络、纪念相册、护卫队办公室布置等护卫队历史记载为三大载体,通过一届届护卫队员的相互传承与发展,形成的一种忠诚勇敢,团结友爱,顽强坚韧,永争第一的护卫队文化。

两个宗旨:

在护卫队成立之初,护卫队就确立了“护卫国旗,重于生命”与“树化大正气,为国旗争光”这相统一的两大宗旨。

护卫队工作的开展正是围绕这两大宗旨而进行的。

三大目标:

即:

一、提升护卫队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护卫队真正成长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面鲜红旗帜。

二、加强对护卫队队员的培养与教育,增强护卫队队员的个人修养,使护卫队成为全校最优秀学生的摇篮。

三、确立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护卫队工作严格有序健康快速地长久发展下去,形成我校的品牌、特色与传统。

四套体系:

紧密围绕建队宗旨,瞄准护卫队发展目标,我们制定和不断完善了护卫队的四项工作体系,保障了护卫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科学管理激励体系。

现在,在护卫队章程下,已经制定了考勤与奖惩条例、值勤制度、训练制度、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服装管理办法、护卫队队员行为准则、护卫队办公室管理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从而为护卫队的正规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护卫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护卫队的“积分制管理体系”。

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优表彰体系,在护卫队内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二、严格规范的训练值勤体系。

护卫队的工作主要通过值勤体现出来的。

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卫队的训练值勤体系。

继续做好护卫队新队员的军训工作,通过邀请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教官对我们进行培训,为护卫队新队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训练中,进一步将训练与值勤规范化,细节化和严格化,将重大典礼仪式的升旗活动丰富化、隆重化。

抓好训练的每一个细节,与“积分制管理体系”相结合,保证护卫队的良好工作风貌。

增强护卫队的自我训练能力,积极培养一批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能力突出的队员承担护卫队日常训练任务和新队员的入队培训任务,为护卫队的日常训练提供保障,同时也加快护卫队队员的成长。

三、宣传体系。

为了尽可能最大化地发挥护卫队在爱国主义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宣传体系和扩大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有基础上,护卫队将在校团委、武装部的领导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宣传体系。

该体系由国旗护卫队网站,海报宣传,校内平面媒体,广播站和学校网站组成。

护卫队专门成立网络组负责护卫队网站的日常维护;成立新闻组负责护卫队的新闻纂写,成立外联组负责与校内宣传机构的联络与沟通,成立宣传组负责平面海报的宣传。

从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护卫队的辐射功能。

四、学习与人才培养体系。

护卫队的三大目标中将人才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年的护卫队纳新都受到全校同学的积极响应。

03年,240名符合基本标准的同学竞争30个名额,04年,190名符合标准的同学竞争30个名额。

受到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是护卫队工作得到认可的一个表现,也为护卫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这是一支具备了相当素质的队伍,也是一支具有强大潜力的队伍,加强对护卫队队员的培养与教育,对于促进队员的成长成材,发挥护卫队文化的辐射功能,促进护卫队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基础上,在团委武装部的领导下,护卫队将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建设一套完整的学习与人才培养体系。

该项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纳新教育。

纳新教育主要包括护卫队文化教育,队史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基本军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组成。

第二,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主要在军训期间完成。

邀请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优秀教官或驻训部队优秀教官来进行。

第三,参观学习。

每年,护卫队组织进行参观和学习活动。

第四,队内日常学习。

队内定期组织护卫队队员进行理论学习。

第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

制定了每学年团委书记为护卫队上一堂特色团课并与国旗护卫队队员座谈的制度。

积极推荐护卫队员参加北京市、学校的各种培训。

总之,通过学习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地拓展护卫队职能,发挥护卫队作用,使护卫队在深入贯彻《十六号》文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项工作:

即国旗护卫队在五个主要方面开展好工作,形成特色和品牌。

一、“国旗在我心中”系列活动。

“国旗在我心中”系列活动,是我校国旗护卫队开展的一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通过授予在校风学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和将其作为“优秀校风学风引领旗手”参与升旗活动以及与入选旗手进行座谈等形式,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弘扬先进、大力倡导争优创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争优荣誉感。

04年我们共从青年志愿、科技创新、勤俭求学、社会工作和立志报国五个方面推选了五名优秀旗手,并开展了座谈、国旗下的讲话、宣传和集体访谈等一系列活动,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对外联谊学习活动。

护卫队组建以来,开展了与昌平中医院的共建活动,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共建和联谊活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学校周边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充分展示了化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达成了每年中秋节进行参观学习和联欢的意向,充分利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这个窗口和平台进行自己教育与宣传。

三、纳新及军训工作。

充分利用好护卫队的纳新和军训工作机制,在军训工作中发挥护卫队的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日常升旗任务。

这是护卫队的基本任务,也是最繁重和最能体现护卫队精神和意志的任务,护卫队将继续严格认真地完成这项工作,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服务。

五、重大活动升旗任务。

这是一项充分展示护卫队风采和表现化大学子英姿的任务。

包括每年的开学典礼,重大节日升旗,学校新生运动会和春季运动会升旗,毕业典礼升旗等。

结语

在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思索,不断学习,与同事们一起加强理论研究,总结经验,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我积极参与“育学同行”活动。

在“育学同行”第一期中,发表《三农问题的现状与研究》,在第二、三期中,发表《学生党建工作问题分析》与《高校民族优良传统教育》。

此外,我参与了第三期教案改革立项的“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工程。

撰写并主讲“学生干部培训”课程,先后为机电学院02、03、04级学生干部和国旗护卫队同学讲授三场,受到同学的欢迎。

做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但做人的工作也是最有意义的。

辅导员工作就是这么一项重要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目前,全国正在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我们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我将充满信心,充满激情,积极主动地去从事这份工作,去实践自己的理想和诺言:

做一个优秀的辅导员。

燕明星

2006-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