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373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

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19高考化学考点解析全程练习-7.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复习重点

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基本原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2、难点聚焦

1、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

玻璃、陶瓷、水泥。

2、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

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

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3、例题精讲

[例1]熔融氢氧化钠反应选用的器皿是[]

A、陶瓷坩埚B、石英坩埚

C、普通玻璃坩埚D、生铁坩埚

分析:

陶瓷的成分中含有SiO2,石英的成分就是SiO2,玻璃的主要成分中也含有SiO2,而SiO2在高温下可以跟NaOH发生如下反应:

SiO2+2NaOH

Na2SiO3

所以A、B、C的器皿都不能选用,只能内生铁坩埚。

答案:

D

[例2]以下溶液中可以盛放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硅酸钠溶液B、氢氟酸

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硅,它能跟氢氟酸迅速反应,所以,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陶瓷容器中,只能保存在铅皿或塑料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在常温下反应十分缓慢,所以可以盛放在玻璃瓶中,但瓶的磨口处的二氧化硅跟氢氧化钠缓慢反应后,生成的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因此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硅酸钠溶液可以用玻璃瓶盛放,只是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原因同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不跟玻璃中各种成分反应。

答案:

AC

[例3]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4SiO2

〔1〕试计算普通玻璃中相当含有Na2O,CaO和SiO2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2〕制造50kg普通玻璃,需要纯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各多少千克?

分析:

Na2SiO3·CaSiO3·4SiO2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为:

Na2O·CaO·6SiO2。

〔1〕Na2O的摩尔质量为62g/mol,CaO的摩尔质量为56g/mol,SiO2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2〕由第〔1〕题求出普通玻璃中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可计算50kg普通玻璃中Na2O、CaO和SiO2的含量:

m〔Na2O〕:

50kg×13%=6.5kg

m〔CaO〕:

50kg×11.7%=5.85kg

m〔SiO2〕:

50kg×75.3%=37.65kg

再求需纯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质量:

m〔SiO2〕:

37.65kg

答案:

〔1〕普通玻璃中Na2O的质量分数为13%,CaO的质量分数为11.7%,SiO2质量分数为75.3%。

〔2〕制造50kg普通玻璃,需要纯碱11.11kg、碳酸钙10.45kg、二氧化硅37.65kg。

[例4]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

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1.375倍。

B固体能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

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

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为哪种元素的单质?

B、C各是什么物质?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先求出A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反应现象可推出单质A;再根据B的有关反应现象可推出B;最后根据制取C的方法及C的性质可推出C。

A物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1.375=44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A为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根据B物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能继续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可推出B物质为二氧化硅。

C物质由石灰石、纯碱、B物质〔二氧化硅〕混合加热而得,结合C物质在高温时软化且无固定熔点,可推知C物质为普通玻璃。

答案:

A为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C+O2

CO2

B为SiO2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C为普通玻璃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例5]某硅酸锌样品含58.6%的锌,而ZnO%与SiO2%的质量分数的总和为100%,写出这样品的化学式〔最简式〕。

分析:

题目要求写出这样品的化学式〔最简式〕,即是要求通过计算找出ZnO与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值,然后用SiO2和ZnO的形式表示此硅酸锌样品的组成。

可先由Zn%求算出ZnO%,并求出SiO2%。

然后再运用求最简式最基本的方法求出此硅酸锌的组成。

SiO2%=1-73.0%=27.0%

该硅酸锌样品的化学式为:

2ZnO·SiO2。

[例6]两个原硅酸分子的OH原子团之间可以相互作用而脱去一分子水:

2H4SiO4===H6Si2O7+H2O

原硅酸结构为:

那么在所得的H6Si2O7分子的结构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

A、5B、6

C、7D、8

分析:

此题是一道选择题,也是一道信息迁移题。

给出的新情境是原硅酸结构及脱水反应,考查内容是H6Si2O7分子中的硅氧键数目。

两个原硅酸共有8个硅氧键,当它们相互作用时,虽然有一个硅氧键断裂,但又形成一个新的硅氧键,如下图:

故硅氧键的总数目没有变,仍然是8个。

答案:

D

[例7]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

A、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B、单质硅与烧碱溶液反应

C、石英砂与烧碱反应制水玻璃

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

分析:

往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O2生成正盐Na2CO3,正盐能与酸反应变为酸式盐,所以当CO2过量时即溶液中H2CO3过量时,生成物为NaHCO3,故A式正确。

单质硅能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NaOH是易溶于水的强碱,Na2SiO3。

是易溶于水的盐,均完全电离,故Na+可以简化掉,B式正确。

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烧碱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故C式正确。

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所以往水玻璃即硅酸钠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制硅酸。

反应物中的Na2SiO3和生成物中的Na2CO3均为易溶于水的盐,能完成电离写成离子式,并且Na+可以简化掉,故D式不正确。

答案:

D

[例8]有一铅锡合金质量为100g,完全氧化后得到氧化物的混合物质量为116g,求合金中铅、锡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解法一:

分析:

设100g铅锡合金中含锡xg,那么含铅〔100-x〕g。

①Sn氧化后的稳定产物是SnO2〔+4价氧化物稳定〕,S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Pb氧化后的稳定产物是PbO〔+2价氧化物稳定〕,P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PbO的式量为223,〔100-x〕gPb氧化生成的PbO质量必

因为SnO2与PbO质量共为116g,故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出Sn、Pb质量。

[解]设100g锡铅合金中含锡xg,含铅为〔100-x〕g。

根据化学式所表示的元素质量分数及题意,列代数方程式:

解得x=43.2〔g〕

100-x=100-43.2=56.8〔g〕

答:

合金中锡、铅质量分数分别为43.2%、56.8%

解法二:

分析:

此题利用物质的量计算也很方便。

设100g合金中含xg,含铅为〔100-x〕g

将SnO2与PbO由物质的量换算成质量,质量和为116g。

解:

设100g锡铅合金中含锡为xg,含铅为〔100-x〕g

Sn的物质的量=SnO2的物质的量

Pb的物质的量=PbO的物质的量

SnO2与PbO质量和为116g

解得x=43.2〔g〕

〔锡的质量〕

100-x=56.8〔g〕

〔铅的质量〕

Pb%=1-43.2%=56.8%

答:

合金中铅、锡分别占56.8%、43.2%

[例9]称取两份由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组成的混合物7.06g。

其中:

一份加入过量的盐酸,可得CO2为1792mL〔在标准状况下〕,另一份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为止。

冷却后再跟过量盐酸反应,可得CO2为896mL〔在标准状况下〕。

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

分析:

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成分物质的量之比的题。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份7.06g混合物,各成分都跟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均生成CO2。

CO2体积之和为1792mL;第二份7.06g混合物加热后,除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外,碳酸氢铵那么因全部转变为气态物质而不存在固体物质了。

混合物中原有碳酸钠及生成的碳酸钠共同跟过量盐酸反应,生成896mLCO2。

解全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

NaHCO3+HCl==NaCl+H2O+CO2↑

〔2〕

NH4HCO3+HCl==NH4Cl+H2O+CO2↑

〔3〕

〔4〕

〔5〕

设7.06g该混合物中含Na2CO3、NaHCO3、NH4HCO3分别为x、y、zmol

从化学方程式〔1〕〔2〕〔3〕可知,第一份7.06g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共生成CO2为〔x+y+z〕mol

从化学方程式〔4〕、〔5〕可知,第二份7.06g混合物加热,其中

x∶y∶z=0.02∶0.04∶0.02=1∶2∶1

答:

Na2CO3、NaHCO3、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例10]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跟传统硅酸盐材料相比,有什么特性?

【分析】〔1〕能承受高温,强度高。

如氮化硅陶瓷在1200℃时仍具有高强度。

〔2〕具有电学特性。

有的可作绝缘体,有的可作半导体、导体、超导体。

〔3〕具有光学特性。

有的能发出各色光,有的能透过可见光,有的能使红外线、雷达射线穿过。

〔4〕具有生物功能。

有些对人体组织有较好的适应性,且硬度高、无毒、不溶于水,可直接植于人体内。

【答案】略。

[例11]请比较红宝石和蓝宝石成分的异同。

人造红宝石和人造蓝宝石各有何用途?

【解答】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刚玉〕。

刚玉中混有少量铬时,呈现红色,就形成红宝石;刚玉中混有少量钛时,呈现蓝色,就形成蓝宝石。

人造红宝石硬度高,可制钟表的轴承,它能放大某一波长的光而产生激光,可作固体激光器。

人造蓝宝石因能使紫外线和可见光通过,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

[例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送大量信息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分析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溶于强酸,但溶于氢氟酸。

因为它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

硅酸酸性比碳酸弱,它反映在CO2通入Na2SiO3溶液可生成硅酸。

而SiO2能和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CO2,它可说明不挥发的SiO2可把气体CO2制出,但不能说明碳酸和硅酸的相对强弱。

答案:

B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2.实验室存放以下各试剂的瓶塞必须用橡皮塞的是

A.澄清石灰水B.硅酸钠溶液

C.新制氯水D.氯化钙溶液

3.2MgO·SiO2中的酸根离子是

A.SiO

B.Si2O

C.SiO

D.SiO

4.将过量的CO2通入以下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

A.CaCl2溶液B.石灰水

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

5.以下各组物质的比较中,正确的选项是

A.熔点:

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

B.金属活动性:

锗>锡

C.稳定性:

CH4>SiH4

D.酸性:

H2SiO3>H2CO3

6.欲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CO3和Fe2O3,最好应加入的试剂是

A.硫酸B.烧碱

C.氢氟酸D.盐酸

7.现有以下五个转化,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

Na2SiO3

②CuSO4

CuCl2

③SiO2

H2SiO3

④CuO

Cu〔OH〕2

⑤Ca3〔PO4〕2

Ca〔H2PO4〕2

A.①和②B.③和④

C.②③和④D.②③④和⑤

8.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

B.二氧化碳不宜用于扑灭金属钠燃烧引起的火灾

C.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

D.氢气作为新型燃料,其突出的优点是氢气轻,便于携带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9.(12分)将5g含有SiO2的石灰石与267mL0.5mol·L-1的盐酸反应,所得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64mL。

(1)中和剩余的盐酸,需1mol·L-1NaOH溶液mL。

(2)煅烧1吨这种不纯的碳酸钙,最后残留物质量为吨。

10.(10分)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

(1)氮化硅晶体属于晶体。

(2)氮化硅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3)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10分〕普通玻璃的成分Na2CaSi6O14,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钾云母的化学式是K2H4Al6Si6O24,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12.(10分)由Fe、Si、Al组成的混合物9.7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5.6L氢气。

假设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也可产生同样多的氢气。

问在上述9.7g混合物中含Fe、Si、Al各多少克?

13.〔10分〕由SiO2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26.0g,经灼烧至质量恒定时,其质量减少8.8g,试解答:

〔1〕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3〕求原混合物中SiO2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1.D2.AB3.C

4.解析:

同温下NaHCO3比Na2CO3的溶解度要小。

答案:

CD

5.C6.D

7.解析:

SiO2+2NaOH===Na2SiO3+H2OCuSO4+BaCl2===BaSO4↓+CuCl2

Ca3(PO4)2+4H3PO4===3Cu(H2PO4)2。

答案:

B

8.CD

【二】9.〔1〕38.5

(2)0.582

10.

(1)原子〔2〕Si3N4(3)3SiCl4+6H2+2N2

Si3N4+12HCl

11.Na2O·CaO·6SiO2K2O·3Al2O3·6SiO2·2H2O

12.Fe:

5.6gSi:

1.4gAl:

2.7g

13.〔1〕SiO2+CaCO3

CaSiO3+CO2↑,CaCO3

CaO+CO2↑

〔2〕4.48L

〔3〕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