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479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docx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方案

刘家九义校(小学部)课改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根据2015年3月在太谷学习的宝贵经验:

“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24字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自本学期开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施“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小结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的意见》为依据,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学习借鉴太谷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特色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封平

副组长:

尹开武李建敏张琼刘小梅

组员:

吴文强李举成魏永刘敏李强刘勇刘琼秀及全体教师

三、具体要求

(一)深刻了解“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

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24字”是指:

①导入明标②自学质疑③合作交流

④展示点拨⑤分层训练⑥小结延伸

(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导入明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老师在课堂上应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

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可以用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等方式。

导入新课后要立即出示目标。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目标可事先写在黑板上。

2、自学质疑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自己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考虑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

例如:

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

②以什么方式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

例如:

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

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

另外,可以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可用《实践园地》等习题的基础题型,检测观察自学成果,(教师在选题时要注意题型及量)。

使施教更能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3、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

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4、展示点拨,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

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

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点拨精讲。

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一是精讲:

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

注重“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对于学生不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点拨: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耐心倾听学生展示的内容,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

教师点拨时要求精辟、精炼。

5、分层训练

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教师出示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

①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把自己精心设计的题型记录在教案上)。

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③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进行互阅。

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

④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6、小结延伸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

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

学生小结:

①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

②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③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师小结:

①教师进行点评式小结。

②将课堂表现计入学生平时成绩或计入小组成绩。

(三)“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

本校全体班级。

一、二、三年级重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教会其如何学,四、五、六年级给出自学要求及自测题目,学生自学并小组合作学习。

“24字教学模式”,是为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和教师提供的一个参考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基本框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班要根据24字模式这一母体,创造性地衍生学科模式,衍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使模式的推进更具执行力、更有操作性。

要科学理解24字模式的真正内涵,要与学科结合,将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的操作程序与要领。

还可以与其他模式整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百法齐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四)四种课型设计要领

以课堂教学24字模式为总纲,我们积极探索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设计要领,旨在通过设计要领的剖析,引导教师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授课教学模式案例设计要考虑六点:

1、如何导入    2、自学提纲  3、自测题  4、预估出现的问题

5、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6、设计分层题组

复习课的“以练代讲”模式案例设计时考虑四点:

1、复习的是哪一段的知识,这一段知识有几个知识点,几个基本方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2、哪些基础题能展示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

3、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和哪些知识链接较多。

4、这些知识点和方法在新课程的中考中如何考?

习题课“分解任务,小组展示”模式案例设计时应考虑五点:

1、今天习题课要巩固哪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2、今天习题课要和哪些知识链接,做哪些拓展和延伸。

3、有几个小组,设计几个题,每个小组的任务如何分配。

4、每个小组中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点评?

5、用什么方法让小组展示。

评讲试卷课“找准问题疑难,题组分解补漏”模式设计时应考虑四点:

1、测评的是哪些章节的知识?

2、这次测评的共性问题和疑难有几处?

具体体现是什么?

症结在何处?

3、根据问题疑难,设计的题组是什么?

4、这些题组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如何讲解提炼?

(五)工作措施

1、教研组牵头,全员行动

推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必须行政推进,教研组长必须首先实践,并对所负责学段的课改推进情况进行长期督查,就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组织教师进行探索,同时形成记录上交教科室。

2、各学段抓实过程

一是抓好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二是抓好对学生的培训。

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好过程性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四是抓好学案的使用及教师的二次备课,要明确学案不能代替教案,教案不能脱离学案,教学案必须一体化。

教师必须在拿到学案后,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

五是课堂要保证四到位:

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

六是课后保证两反馈:

教师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到教案上,学生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在学案上。

 

附1:

如何设计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程序

1、研读教材。

教师必须熟读深思,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明晰内涵与外延。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创新,必要时还可提出策略和方法,供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设计最佳学习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分析学生。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

(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4)处理突发问题的对策。

3、优化资源。

我们要结合学生特点、新课改的要求,对知识加以甄别、筛选和加工,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反思的基础上,借助于教学用书,参考名家设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案设计。

4、集体研讨。

每周确定一名主备人,同组确定同一课题,先由主备人写出集体备课的说课稿,设计出学案的初稿。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进行说课,同学科的教师针对说课内容及学案初稿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见解,确定教学的设计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能力训练题的量、面、难易度等,分析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学案。

二、学案设计的模式

学案的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学案的模式一般常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检测、问题讨论、思维训练、学习小结等五个部分。

1、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理解、综合应用。

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

2、自学检测。

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前,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检测”的内容,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检测”中提出的问题。

3、课堂探究。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拟定的讨论题,是教师课堂上的主要话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4、思维训练。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或精选具有一定思考容量、短小精悍的题目——“思维训练”题,让学生训练,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把整节课推向高潮,同时又对个别知识点加强巩固温习,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5、学习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

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起导向作用。

 

 

  

 

附2: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事宜

1、合理分组

我们假设班内有48名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内所有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12个小组。

首先,在进行广泛的班级调研的基础上,教师从全班挑选出12名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归为一类,编号为A,分别担任12个小组的组长,组与组之间组长座位相邻,便于组间交流。

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分为3类,从高到低变为B、C、D,每类12名同学。

之后,班主任从每类学生中各选一名构成12个4人小组,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注意要使各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尽量做到同桌二人组,四人一大组,达到效率最大化。

(1-5年级座位按组长加组员的形式就坐,六年级以组长加组长,组员加组员的形式,组长桌坐后面,可以促进优生互帮互助)

2、团队建设

组建好学习小组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合作学习小组健康正常运行,关键是通过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组长培训

1、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引导小组长对组员进行辅导

(1)先进思路,后讲做法:

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样,还有别的思路吗,最简捷的思路是什么

(2)小组长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讲:

可先问组员什么地方不会,让组员暴露问题,再讲解。

3、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捆绑式评价

(1)开学初制定各项评比细则,让学生认真学习(班级可设班级优秀学习小组、班级进步学习小组、班级明星小组、优秀学习个人,进步之星等)

(2)采取教师评小组,组长评组员,教师评个人相结合

评价要及时,做到当堂课当堂评价,加分减分做到有理有据,主要以正面引导。

(评价时方法灵活多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3)日评、周结、月评、期末总评方式

日评:

每天课内得分各人各组得分、扣分由小组长统计

周结:

每周小组评比小结,与每周的班会内容挂钩,分析差距原因,由科代表统计分数

月评:

每月小结,由科任教师统计分数。

期末总评:

期末时,教师将各学月的得分进行累加,评出小组及个人前三名交教科室

4、合作技能七字诀

表达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

倾听专心不插嘴,注视对方动脑筋。

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竖拇指。

说服他人表明理,话语委婉少批评。

求助别人要虚心,得到帮助表谢意。

帮助同学有热情,诲人不倦解疑难。

反思自己有勇气,敢于认错学别人。

建议之前多思考,敢于创新献良策。

自控守纪听安排,融入集体留个性。

 

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

1、“时间+汗水”型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是不为学生负责的教师,是不会享受幸福的教师。

2、传统教学让教师教的苦教师讲和学生讲是不一样的,学生讲其他学生会感到平等,敢于批评、主动提出质疑。

教师讲不清楚的就让学生讲。

3、对待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体验和理解。

他们说出来,即使是漏洞百出,依然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4、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整体的参与互动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5、教师不是“讲”师,是导师、是组织者。

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路人。

二、迅速行动

1、尽快掌握“24字课堂教学模式”,并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

2、改变过去备课备知识,备教材,备教参的做法,要把学生作为重要资源。

注重备学生,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3、了解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4、耐心倾听,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6、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风趣、民主尊重且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手势。

比如:

(1)你真了不起!

你们组同学肯定都像你这样熟练!

(2)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会说得很好!

(3)请坐!

(不要说坐下吧!

)、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要用“请”字。

)……(用语举例附后)。

再者,课堂上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赏的目光都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孩子可能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7、教研活动认真务实,观课议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必须提出建设性意见。

看课看两点:

一看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看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如何。

8、教师要研究和反思课堂小现象。

对于课堂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家集体进行总结探讨、分析会诊,不断提高。

9、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堂生成有时无法预测,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做好课中备课,进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的要求

一、学习理念

1、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

2、能力是自己练出来的,不是听老师讲出来的;

3、要坚信: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4、建立三种境界:

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最高境界。

如果想进步,你就去教别人吧。

教会了你才等于真会了。

二、学习要求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安静等待上课。

2、自主预习时,主动、认真、投入的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安静。

3、交流讨论时,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理有节;达到了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

4、展示时,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5、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6、善于思考,能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别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7、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8、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载。

9、组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教师的指导,听从组长和教师的指挥。

10、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乱扯、闲聊等不良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