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654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鲁迅先生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C.《创业史》是小说家柳青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以梁生宝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为建设农村合作社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D.《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主要叙述的是我国古代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B.电影《流浪地球》以其盛大的场景、震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C.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D.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作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当之无愧的。

B.这段时间哥哥病了,姑姑家的小表妹又走丢了,我家真是祸不单行啊。

C.偶发事件永远都是不期而至的到来,它们一般是由恐慌引起的。

D.小猫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在洞口,老鼠刚出洞,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去。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国军民在宜昌保卫战中同仇敌忾,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由长江西进的态势,打破了日军以战迫降、迅速解决中国战场的妄想。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任何人也压制不了。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的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5.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xíng) 怅惘(wǎng)   绅士(shēn) 凫水(fú)

B.归省(xǐng) 絮叨(xù)     撺掇(duo)  争讼(sòng)

C.糜子(měi)  斡旋(wò)    幽悄(qiǎo)  蕴藻(yùn)

D.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chén)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磅礴 燎原 家眷 叹为观止

B.束缚 点缀 严峻 顾名思义

C.皎洁 挑衅 辐射 人情世故

D.锵然 斡旋 嘱咐 震憾人心

3.(3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4.(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B.“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C.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少则数十人(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多时可达百余人。

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6.(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3分)7.(3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碧波荡漾   ④星光灿烂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8.(3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③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句子默写

9.(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

(《诗经•式微》)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

(《诗经•子衿》)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10.(4分)(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两大问题。

(2)傅雷的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写的,写信的目的是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7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了。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对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12.对选文第③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3.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是()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

C.不至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

1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5.选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五、作文未命名

16.(4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冷清;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人生也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长拥有春天般的生活。

请以“向往春常在”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游戏的功用

①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

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游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

②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愉悦。

这种愉悦情绪,能激发和调动他们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是他们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课。

游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③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491名小孩分成几个组,对他们进行了一种名为“托伦斯测试”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检测。

这种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一系列根据图形进行的拓展绘画来判断创造力程度高低。

孩子们被要求以某个特定图形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然后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并描述出故事背景。

测试结果显示,有游戏经验的孩子的思维更发散也更灵活,比不玩游戏的孩子能发挥出更高的创造力。

④部分孩子因为玩游戏影响了学习。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来自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适量地玩计算机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来自美国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喜欢玩计算机游戏的孩子更“聪明、有活力和易于成功”。

⑤年轻人往往喜欢一些高难度游戏,以获得新异的刺激和求真的乐趣。

在玩精彩的游戏时,也即在克服障碍时,年轻人主动让自己朝着情感的积极一端前进。

他们紧张地投入其中,而这恰恰是产生各类积极情绪和体验的正确心态和身体状况,这是因为人在能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的,这种态度就是游戏设计师和心理学家所谓的“心流”。

一旦进入了心流状态,人们就想长久地停留在那里,不管是放弃还是获胜,两种结果都无法让你心满意足。

如果游戏的目标真正具有吸引力、反馈又足以激励人心,年轻人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满怀热情,不断挑战游戏设置的重重障碍。

在游戏中,他们积极乐观地做着一件自己擅长并享受的事情,这给他们带来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⑥当今,本应是年轻人喜爱的一些游戏也成为银发老人的“宠儿”。

他们不仅可以为老人晚年的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游戏还有减轻老人精神压力的功用,可以使老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通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边玩电子游戏边活动身体的参试者的大脑功能变得活跃,同等运动量下,他们的收获也更多。

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根据有关材料改写)

6.游戏具有哪些功用?

请分条概括。

7.仔细阅读第⑤段,为“心流”下一个定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大游戏是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

B.借助一系列根据图形进行的拓展绘画来判断创造力程度高低,是“托伦斯测试”的基本原理。

C.要想让孩子聪明、有活力,就应鼓励孩子多玩游戏,因为游戏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

D.年轻人喜欢玩一些髙难度游戏,升在克服重重障碍中获得刺激和乐趣,这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阅读《快乐单车》,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单车

紫陌

①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段时间了。

骑自行车出行,环保健身不用说,我还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四季的温暖寒凉,体验春风、夏雨、秋叶、冬雪细致入微的变化与静美,一路走一路欣赏着它们给我的惊喜。

②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还是偷着学会的。

那时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买辆新自行车可是件大事,车子也是家里添置的大件。

父亲在乡中学教书,每天两个来回上下班,都是步行,地里还有一大摊活儿等着父亲下了班去干呢。

为了节约时间,父母权衡再三,决定买辆自行车。

父亲托在县里棉麻公司上班的舅爷给搞到了一张自行车票,用去家里的全部积蓄,推回了一辆“燕山”牌大“二八”自行车。

③这辆大“二八”自行车结实,载重量大,农忙时,一星半点的,可以往家驮粮食。

哥哥、姐姐先后在父亲教书的学校上初中,上学下学,风风雨雨,父亲用这辆自行车将儿女们驮着送入了高中、师范。

哥哥、姐姐初中毕业,我又上了初中,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又坐上了我。

④后来,小舅舅把他的一辆自行车给了我,虽然不是新的,但总算可以自己骑行上下学,不用再搭爸爸的车子。

每个清晨,每个黄昏,骑行在乡间的土路上。

春天,两侧高高的白杨吐绿长叶,巴掌大的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铺向天边,新鲜泥土的气息伴着庄稼的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

夏天,浓荫蔽日,蝉儿藏在树叶下不知疲倦地高叫着,忽尔一阵雨过,骑车可就难行了,车轱辘和瓦圈当中塞满泥,车轮转动不得,还得从路边捡根棍,一边走一边捅泥,寸步难行,一身泥水。

秋天,树叶凋零,落叶铺满土路,骑车从落叶上碾过,“沙沙”作响。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骑车上学就显得艰难,天冷地滑,稍不留神,就会连人带车摔倒路边。

⑤有坦途、有风雨、有艰难,这辆二手自行车陪我度过了初中生活,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天上学放学后座上都会载着一个同学,有时甚至是两个——前边大梁上也坐一个。

有一次三个人一辆车,又说又笑,又打又闹,一不小心冲进了路边的排水沟,一人一身土一身泥,却仍然“哈哈”大笑。

我们在风中,在雨中,在阳光里,在白杨下,一路高歌,一路欢笑,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六里地距离成了最快乐的旅程。

⑥我上高中时,哥哥姐姐都已工作了,高中学校在县城,离家三十多里地。

哥哥姐姐共同出资,给我买了辆“梅花”牌“二六”大链盒自行车,小巧精致,这是真正意义上属于我的自行车。

从此,这辆车风风雨雨陪伴我辛苦、充实、不断成长的高中生活,然后把我送离了高中,送离了县城,让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⑦每当骑车而行,风儿掠过耳畔,似又回到青春飞扬的少年时光,回到泥土飘香的乡间土路,回到那回不去的从前……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3期,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自行车为线索,回忆了有关自行车的几件往事,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B.第②段中,父母权衡再三才决定买辆自行车,表明了“我”家境的贫穷,父母的吝啬。

C.第④段生动地展现了乡间土路上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表现了“我”骑车上下学的兴奋与烦恼。

D.第⑤段在叙述基础上抒情,骑车上学的路上有坦途、有风雨、有艰难,但更是充满了少年的快乐。

10.请简要概括与自行车有关的三件事。

11.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析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辆车风风雨雨陪伴我辛苦、充实、不断成长的高中生活,然后把我送离了高中,送离了县城,让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1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办。

”其此之乎?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

“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有间③,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④也。

”有间,有所黯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髙望而远志焉。

曰:

“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寢子离席再拜,曰:

“此曲确《文王操》⑤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

增加、加深。

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

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志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黑而长

1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甲)文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16.(乙)文中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孔子在学琴的过程是怎样“知不足”的。

四、句子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八百里分麾下灸,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5)生活中,遇到困境怎么办?

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18.走进名著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老奸巨猾的毛太公陷害猎户解氏兄弟”、“赌胜车迟国”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出自名著《          》、《          》。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的散文集;爱玉、识玉、琢玉的高手梁亦清是霍达的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

(3)《童年》的作者高尔基是这样评价他的外祖父的:

“           ”。

19.(题文)文学名著。

请完成名著《水浒传》的相关题目。

⑴某班举行《水浒》故事会,下面四故事按原著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故事:

①武松大闹飞云浦         ②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③花荣大闹清风寨         ④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⑵精彩片段赏析: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①文中打人者是__________,被打者是__________。

②上述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打者的感受。

③上述文字表现了打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特征。

六、作文

20.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爱自己,接受自己,展示自我,绽放本色……做真实的自己,行走在自己的风景里,一切美好,都随之而来。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做真实的自己”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名著阅读

1、

2、

六、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