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5655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docx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1

一、基本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以旅游突破带动现代服务业提升的发展战略,以全域旅游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支撑,深度拓展旅游市场,全力提升旅游服务,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市旅游业呈现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市六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先后召开了旅游突破发展动员大会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并结合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和《xx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对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了“一心两翼”(城市休闲服务中心、北部河洛文化发展翼和南部山区生态休闲发展翼)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成立了xx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

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级各部门凝聚起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显著改善和优化了旅游发展环境。

二是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旅游资源。

目前我市备案景区有13家,其中a级景区7家,4a级景区2家,星级饭店4家,金、银、铜盘级旅游餐馆各4家,旅游住宿推荐接待单位12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10家,旅行社及服务网点31家。

新建3a级旅游景区—xx开业以来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仅春节七天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开创了xx旅游接待市场的新局面。

全市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不断提速,文化游、观光游更加丰富,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冰雪游使我市旅游淡季不淡,灯光节、打铁花、火龙钢花等夜间旅游产品,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全市旅游产品整体格局和品味全面提升。

截止目前,我市在建旅游项目共14个,总投资117.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25.15亿元。

其中,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5个,投资额共计93亿元,占在建项目投资总额的79%。

2019年,我市旅游招商项目共18个,引资总额共计1570.4亿元,目前到位资金22.12亿元,资金到位率为1.4%。

三是产业带动效应显著。

2019年我市多项旅游经济指标大幅增长,旅游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成效明显。

自市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本土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力推动了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依托旅游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企业形成合力,共惠及贫困户91户271人。

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做法

全市旅游系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机遇,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年围绕全市旅游业转型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目标引领,强化制度保障

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确立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实施。

一是科学谋划确立发展目标。

围绕全市旅游业工作重点,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高规格、全市性的旅游突破发展动员大会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进行了周密部署。

并结合xx实际,制定下发了《xx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和《xx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对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了“一心两翼”(城市休闲服务中心、北部河洛文化发展翼和南部山区生态休闲发展翼)产业发展布局,明确了xx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具体措施。

二是整体统筹完善推进机制。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任组长的旅游突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同时,建立“四项重点工作、四项保障工作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督导督查考核”为主要内容的“4+4+2”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将旅游业发展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实施“月点评、季观摩”制度,成立督查局,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导。

三是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xx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进一步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

健全旅游综合执法体系,成立了旅游警察大队和旅游巡回法庭。

在全市20个镇(街道)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加强对基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服务。

(二)突出项目带动,强化招商引资

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强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切实增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一是借势发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布局7大招商项目群和24个专项招商项目,以招大商、揽大项目、产业化运作为主,统一打包进行整体推介招商。

2019年元月份以来,先后有大唐西市、融创集团、碧桂园、蓝城集团、雅居乐集团等100多批知名客商来巩考察,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截止目前,已与正商置业、融创集团、荣盛康旅、雅居乐等知名企业签订项目正式合作协议10个,框架协议10个,一大批旅游项目即将落地,预计总投资1500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在建旅游项目建设。

对重点在建旅游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倒排时间节点,强化协调和督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有序推进。

短短一年时间,竹林长寿山风情古镇、石居部落特色民宿、偃月古城项目相继竣工营业,进一步丰富了我市旅游业态,成为了吸引游客来巩的巨大磁石。

三是推进旅游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为进一步盘活资产,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开发,推进旅游业发展从依靠政府向市场化运作转变,成立了xx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平台融资专门用于全市的旅游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

(三)突出宣传创新,促进区域联动

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协调各个景区,实施联合营销、抱团营销,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一是借助媒体平台加强推广。

组织召开xx旅游2019年媒体见面会及“走进xx圣地、感知魅力xx”大型媒体采风活动。

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媒体全年来对xx旅游进行了全方位、持续性的报道,起到了热烈反响。

二是以节促旅打造旅游名牌。

充分发挥旅游节庆活动聚客、引客的效应,先后举办了xx文化旅游节、春节庙会活动、xx诗歌文化周、xx红叶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旅游接待高峰。

三是与旅行社合作强化市场营销。

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研究制定xx市景区门票统一管理办法、联合营销办法及旅游团队奖补政策,与省内8家大型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开通了xx、xx等周边11个地市至xx的旅游直通车。

四是积极拓展周边客源市场,强化区域联动。

组织人员先后赴xx、xx等地进行宣传推介,开展交流合作。

并赴xx举办2019年“灵秀山水,诗瓷xx”专题推介会,与西安华商国际旅行社、陕西新春国际旅行社等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四)突出配套完善,提高服务品质

一是开展农家乐“三改一整(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专项行动,对全市6个镇59家农家乐经营单位进行了专项整改,并对达标的农家乐进行评星定级。

通过整改,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品质。

二是开展旅游推荐接待单位评选及“金牌级”、“银牌级”、“铜牌级”旅游餐馆等级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食宿接待市场。

三是持续开展旅游厕所革命。

制定下发了《xx市旅游厕所建设提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道)辖区内所有旅游厕所均达到a级标准,2019年全市完成旅游厕所新、改建任务31座。

四是围绕解决服务游客“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旅游交通导示系统。

在市区及通往全市旅游景区的国道、省道等新增旅游交通指示牌86块,实现了通往主要景区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全覆盖。

五是构建完善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xx中原西路西延xx工程于2019年4月份完工通车,标志着xx至xx的“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陇海路快速通道西延xx段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投资180亿元的xx市轨道交通项目与中轨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约,项目连通xx与xx,计划今年5月份正式开工。

同时,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部旅游路网建设,xx旅游通道于2019年底全线贯通,游客行此线路可连续游览xx、xx、xx等主要景区,极大的缩短了出游时间。

三、存在问题

自实施旅游突破战略以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宣传欠缺精准性。

旅游宣传营销的市场定位和策划不够,没有统一的、精准的宣传造势方案,宣传上缺乏精准性、系统性、持续性。

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缺乏谋划。

我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谋划,没有整合成“点线面”总体格局,且多数景区景点品质不高,特色不足,对游客吸引力不强,没有能推向市场的特色旅游产品线路。

三是旅游产品结构和形式单一。

我市旅游产品精品少,且以观光产品为主,导致游客引得来,留不住,缺乏具有较高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四是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

旅游产业主要带动了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与此相关的旅游企业和个体收益显著提升,但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旅游商品收入效益低,导致政府投入大、收益小。

五是旅游人才建设明显滞后。

我市旅游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目前严重缺乏策划创意、景区营销、产品包装等方面高端人才。

四、下步努力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实现从建景区景点向发展产业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合作发展”转变、从依靠政府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的“三转变”目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创新营销方式,开展精准营销

制定《xx市旅游宣传营销三年推广计划》,全方位、深层次,科学系统的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一是打造特色产品线路。

深度挖掘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结合景区特点,针对不同时间季节,策划山水生态游、文化遗迹游、乡村休闲游、研学体验游等主题一日游、两日游产品线路,与驴妈妈、途牛、携程、同程等知名旅游代理网站合作,定期推出xx旅游套餐、旅游线路推广,以团购、秒杀、游记征集等形式吸引游客,提升xx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强化旅游市场营销。

制定2019年旅游团队奖补政策,建立与旅行社合作的常态化联合机制,对旅行社做到让利和奖励并行,充分调动旅行社推广我市旅游产品的积极性。

三是实施新媒体营销。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app应用等传播速度快、关注度高的新兴网络方式营销,提高现代感和亲和力。

着重建设灵秀xx微信官方渠道,秉持“内容为王”的态度进行软文、微电影、创意视频等内容创作,通过新媒体矩阵铺设内容曝光渠道,提高xx旅游品牌及景点网络曝光量。

建立xx旅游大数据中心,并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实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专项的客源市场的精准定向营销。

四是打造旅游品牌节庆活动。

重点谋划新春庙会、xx新春灯会、xx民俗文化节、xx文化旅游节、xx文化周、长寿山xx红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探索市场化办节模式,引入专业策划机构高标准、创意化打造。

旅游节庆活动营销重点选择新媒体进行推广宣传,形成引爆效应。

(二)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交通路网建设。

完成xx旅游通道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xx旅游通道赵岭—马米路—石殿东延工程;东部五镇至中原西路连接道路完成施工;除此之外,积极谋划xx旅游路,xx高速口通往xx旅游度假区旅游道路,中原西路沿线通往各镇、各景区的道路的建设,加快构建完备通达的旅游交通体系。

二是完善公共休闲设施建设。

围绕xx产业带和南部山区打造xx景观带、黄河游览区骑行绿道及xx山地自行车道;完善自驾车交通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景区特别是xx旅游度假区、xx景区等山地户外旅游景区建设自驾车宿营地。

三是强化智慧旅游建设。

启动xx市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集旅游信息发布、客流实时监控、景区车辆调度、游客来源分析等为一体的智慧信息平台。

加快旅游景区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导航、导游、导购服务智能化。

四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进程。

与规划、住建、园林、农委、交通等部门结合,将旅游厕所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研究制定《xx市“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2019-2019年)》、《xx市“厕所革命”工作奖励办法》,加强对厕所革命的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

建立旅游厕所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定期下发督查情况通报。

开展厕所革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提升、科技提升、文明提升四大提升行动,2019年计划在全市新、改建厕所30座,确保各景区景点、旅游通道公厕数量达到科学配置。

(三)推进旅游标准,提升服务管理

全力做好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创建的准备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旅游标准化体系。

在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餐饮住宿等涉旅企业贯彻推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旅游行业标准,标准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全域旅游展示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等客运站点,29家旅行社沿街门店,7家3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涉旅企业要对照标准,实现标准化信息标识系统的全覆盖。

三是提升旅游接待品质。

督促全市备案景区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硬件设施,规范讲解、接待、咨询等软件服务水平。

6家非a级景区要积极开展创a工作,xx、xx完成4a级景区创建;开展星级饭店、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工作,三星级饭店全部创成绿色旅游饭店;对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娱乐场所实行标准化管理,促使其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某市旅游业调研报告2

为推动我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1月下旬起,在区政协副主席陈忠尧的牵头下,区政协城建人资环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我区旅游业发展,采取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视察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一、我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旅游局、区旅游发展公司及有关镇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9年,全区接待国内外狭义游客151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狭义总收入15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5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0.4%,均高于全区gdp增幅。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7万人。

纵观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成绩斐然。

目前,全区在建旅游项目36只,总投资283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50.6亿元。

金沙·东方山水欢乐岛完成主体和外部装修,正在内部精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部分场馆可望在5月份试运行。

大香林·兜率天景区已完工并开放运营。

若航直升机场进展顺利。

天马汽车休闲广场项目施工进度过半。

鉴湖江沿岸环境改造基本完成,正在配套建设慢行道和骑行道。

二是乡村旅游借势起步发展迅速。

2019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发展南部山区乡村休闲旅游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南部山区全域“景区化”的目标和要求。

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341万元,创建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民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汽车营地、台门旅馆、工业旅游等新业态逐步培育。

三是特色小镇谋篇布局势头良好。

各镇街制定了特色小镇创建计划,其中湖塘黄酒小镇、兰亭书法小镇、柯岩酷玩小镇已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平水养生小镇、安昌明清街区文化小镇、漓渚春兰小镇、滨海蓝印时尚小镇、福全创客小镇、杨汛桥智慧小镇等正在探索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是宣传推介借力节庆营造概念。

在利用传统宣传营销手段的同时,全力办好香雪梅海梅花节、小舜江亲水节、大香林樱花节、虞舜文化旅游节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节庆节会,策划开展驴友会、茶友汇、骑行赛、乡村马拉松等新概念活动。

此外,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等互联网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

五是经营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完善。

目前,区旅游局负责全区旅游工作的行业管理和指导,鉴湖—柯岩旅游度假区负责柯南区域的旅游开发建设,旅发公司负责区财政本级出资的资源类旅游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相关镇街负责其他景点的建设管理与乡村旅游的管理指导,其他民企负责非资源类旅游资产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旅游业的地位作用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明显,且具有高就业率、几乎无污染的优势。

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发展旅游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虽然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2.7%,但仅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5.7%。

二是对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研究不够。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的产业,需要进行深入、长远、仔细的总体谋划、个案研究和市场操作策划。

而目前我区旅游产品不多,功能不全,特色不明;旅游配套要素缺失,旅游带动作用不强;旅游企业各自为战,合力不足;营销推介手段创新不多,效果不佳。

三是旅游业综合性规划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旅游业是一门战略性产业,需要从全局的高度规划旅游业的发展,把相关、相近、相似的行业规划、工作计划纳入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内,确立全区景区化、生态化的目标。

而目前我区旅游业规划与新农村规划、水利规划、集镇规划等没有做到有机融合、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时互相掣肘,造成浪费,贻误时机。

四是研究型和创意型的高素质旅游业人才相对缺乏。

要把我区的自然环境、人文优势和现代社会互动类、参与类产品转化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改造、包装、重组、推介,而这需要专门人才队伍来研究、运作。

虽然目前有关镇街正在开展相关资源的发掘与建设,但如何转化为旅游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需要抓紧研究。

五是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要将相关、相近、相似的行业规划、工作计划纳入全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性规划内,就要有能够统领全局的机构来实施;要将各个旅游资源统筹运用,有机衔接,就要有能够跨越地域界限的机构来执行;要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长久培育和扶持,就要有拥有相应的政策手段和财物资源的机构来保障。

而目前我区涉及旅游业发展的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虽已覆盖各个空间,但各自独立,各自为战,无法胜任这一任务。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深化旅游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继续推进旅游领域的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理顺政府、行业中介机构和企业关系,严格规范权力清单,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发展中介组织,搞好行业指导、规范、服务与自律,在强化行业监督自律、推进标准化建设以及质量评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有机衔接、良性互动的局面。

2.继续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类似于区旅游业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统筹全区旅游业发展和管理,强化旅游业发展、规划、研究等方面的参谋功能;辖下组建相应的投资公司或由现有的旅发公司担纲,解决体制机制矛盾,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整合分散在其他部门的美丽乡村、文物景观、江河湖泊等及周边空间资源,作为投资公司,要充分发挥在旅游产品开发、重要旅游线路策划和重大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建设的作用。

进一步调整一些重要平台和重要环节的运作机制,探索建立投资公司与所在镇街共同出资、封闭运作的管理机构,完善统筹协调、灵活高效的开发机制;大胆创新景区管理体制,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开发建设的积极性。

3.不断扩大旅游开放。

推动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自由流动,尝试国有资本合理的退出机制,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民营资本全面开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重组兼并等途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开发,吸引越商回归参与旅游开发,投资重大旅游项目,促进混合所有制旅游经济发展。

放宽产业准入条件,建立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旅游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与周边区域和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具有较强实力的旅游运营商和旅游专业集团投资开发。

特别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大胆引入民营资本,让专业的力量从事专门的事业。

(二)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1.打造中心城区一级平台。

中心城区要重点建设“两带三区”:

一是建设鉴湖风光旅游带。

西至湖塘西跨湖桥,东至区界的鉴湖水域,依托柯岩风景区,尽早开设夜鲁镇,渐次开发沿岸沿河街区、名人故居、文物古迹、内河等旅游资源,布置环湖慢行道和骑行道,开发水上旅游项目。

二是建设会稽山佛教旅游带。

东至大雾尖香山寺、西至大香林龙华寺的城区南部山脉,以大香林及龙华寺、兜率天景区为依托,逐步完善服务设施,并采用游步道、索道、景区摆渡车等方式,联通各佛院景区,积极打造第五大佛教名山。

三是建设印象柯桥时尚区。

在东方山水欢乐岛附近选址建设大型室内馆,作为印象柯桥时尚区。

馆内开辟轻纺布料零售区、服装创意展示区、个人特色定制区、快递物流保障区,同时在淘宝网上建立相应平台,现场下单,网上支付宝预付,事后通过快递完成一手交货签收、一手网上最终支付,努力将印象柯桥时尚区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个人服饰定制中心。

四是建设江南古镇体验区。

以柯桥古镇保护开发为依托,以最完善的设施和最优质的服务,完成向江南古镇的完美蜕变。

对原居民散留结合,大力引进古镇所需的各类人士和各类店坊,开设特色水街、水上集市,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尽早完成柯桥古镇的开发建设任务。

五是建设“两湖”市民休闲区。

瓜渚湖和大、小坂湖是市民的休闲区,也是游客住宿市区后的消遣区。

在“两湖”功能布局上,要充分兼顾两方面的需求。

建议规划建设环瓜渚湖水文化娱乐休闲带,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扩大柯桥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打造镇(街)村居二级平台。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鼓励建设特色小镇。

在重点建设省级特色小镇的同时,鼓励各镇街、平台建设特色小镇。

当前,要尽快实质性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选商工作。

在建设特色小镇中,要坚持实业立镇,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二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城区南部型塘、漓渚、兰亭片和南部平水、王坛、稽东片中,选择条件较好的村落,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其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改造和拆迁拆违工作,引入民间资本负责民宿经济开发、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改造。

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的客厅建设,以乡村客厅为纽带,加快集聚农家乐餐饮、运动、观光、休闲、农货出售、民宿等项目。

三是精心培育旅游新业态。

充分挖掘本土本乡已有的资源,依托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植入旅游元素,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适应游客多元需求,大力发展养生、运动、修学等旅游业态,培育自由行、分时度假等出游新方式,开拓自驾车营地、游艇邮轮、温泉疗养等新兴旅游市场。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1.健全旅游交通网络系统。

加强旅游交通组织,合理规划旅游交通线路,加快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外部交通有机衔接,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城市快速通道、地下交通、水路客运等立体交通网,解决交通进入性和旅游节点换乘问题,促进外部交通、城市公交与旅游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全力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

规划建设网络型的交通标识导向系统,开发智能化路网管理系统,实现旅游度假区和a级景区全覆盖。

加快旅游慢行系统建设,重点建设好环鉴湖江慢行系统,做好导向指示系统、信号灯规划,在重要节点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

同时,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立体式停车库,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点和旅行社超市,开通旅游公交班车,方便外地游客换乘,缓解景区及周边车辆拥堵状况。

加快与各区、县(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组合旅游直通线路,实现游客互送。

2.实施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

以信息化为引导,以智慧旅游为手段,大力推进旅游“电商换市”,发展旅游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重点培育在线旅游企业及淘宝旅行等第三方服务平台,扩大我区旅游在线交易的市场规模。

积极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化,开发虚拟旅游系统,分层次构建静态地理信息系统、网上虚拟旅游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