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59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重点Word文件下载.docx

1.核心:

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2.内涵:

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就是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比例

(三)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1.内涵:

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两大核心任务之一。

2.注意:

时间、地点、部门之间的协调。

(四)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具体化

2.目标:

产出率和利用率

6、土地利用规划应包含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4.土地供需平衡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

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9.农业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11.土地专项规划12.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与规划实施

7、土地利用规划原则一、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密切联系性

二、因地制宜原则——土地利用条件与土地质量的时空差异性要求

三、综合效益原则——近期、远期效益;

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四、逐级控制原则——五级控制,由上而下

五、动态平衡原则——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部门比例之间的平衡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一)整体性——对象包括全部的土地资源

(二)长期性——一般以十年或更长时间为期限

(三)战略性——研究问题的战略性:

——总量平衡问题、用地布局调整问题、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问题

(四)控制性——1.上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指导与控制,下级又是上级的反馈2.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一)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宏观管理体系的基础

(二)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对各类用地合理布局,以充分、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盲目开发

(三)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依据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基础数据2.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

3.土地利用变化规律4.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5.土地利用特点6.土地利用问题与重点

(二)土地供给量预测

利用和分析土地评价资料:

1.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潜力2.区域农业用地利用潜力

3.未利用地的分布、类型、面积4.适宜开发土地的方向与数量

(三)土地需求量预测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土地资源数量、质量、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预测:

1.各用地部门规划期间用地变化预测和用地分布要求2.建设用地需求量

3.农业用地需求量

(四)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1.规划的主要任务2.规划的目标3.规划的基本方针

(五)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对各类用地的供给与需求量进行综合平衡2.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调整用地结构

3.分解下达各类用地指标,为编制下一级规划作依据

(六)土地利用分区

1.省级分区:

提出各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结构和今后利用的方向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2.市级分区:

提出各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结构、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措施

3.县级以下分区:

提出土地利用具体用途,制定各分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划

(七)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1.法规措施2.行政措施3.经济措施4.技术措施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阶段程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

1.组织准备2.制定工作计划3.制定技术方案4.收集资料

(二)方案编制阶段

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4.编制供选方案

5.方案择优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三)规划审批阶段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评审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1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果等方面共30项指标组成。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A)

土地垦殖率(A1)=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00%

土地利用率(A2)=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土地农业利用率(A3)=农业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土地建设利用率(A4)=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地总面积×

耕地复种指数(A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草原载畜量(A6)=各类放牧牲畜头数/草原面积

水面利用率(A7)=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

人口密度(A8)=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

林地覆盖率(A9)=林地面积/土地面积×

建筑密度(A10)=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

建筑容积率(A11)=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

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A12)=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口总数

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B)

单位耕地功率数(B1)=拖拉机年平均在册功率数/耕地面积

耕地灌溉率(B2)=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

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B3)=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

单位耕地耗电度数(B4)=生产用电总度数/耕地面积

单位耕地用工量(B5)=用工总量/耕地面积

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B6)=土地总投资/土地总面积

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B7)=土地产出总值/土地投入总值

单位用地产值率(B8)=土地产出价值/用地面积

单位产值占地率(B9)=用地面积/土地产出价值

交通密度(B10)=交通线总长度/土地总面积

城镇化水平(B11)=城镇人口总数/人口总数×

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C)

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或产值)(C1)=作物总产量(或总产值)/

作物总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粮食耕地年单产(C2)=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复种指数)

单位耕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产值(C3)=种植业产值(或各业产值)/耕地(或园地、林地、牧地、水面和建设用地)面积

单位农用地总产值(C4)=农业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

单位建设用地总产值(C5)=建设部门总产值/建设用地面积

单位土地净产值(国民收入)(C6)=(产品总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纯收入(土地盈利率)(C7)=(产品总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14、规划后评价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效率性原则15、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概念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全局性问题的谋略和策划。

16、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一)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经过分析和归纳,揭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和通过规划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说明它的影响程度及其成因。

(二)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

主要是在土地供给潜力分析和土地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土地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和测算土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探寻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

(三)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土地利用目标主要包括规划期末几种主要用地所应达到的面积或要控制的面积、土地开发与整治的面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

(四)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为实现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所应遵循的方向的指针。

依据包括: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②“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③本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④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制约。

17、土地质量评价概念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

18、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二)永续利用原则:

即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

下的适宜性。

(三)效益原则:

即土地利用所获取得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是有利可图的。

(四)因地制宜原则:

即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进行评定。

(五)综合性原则:

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

(六)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

指既要评定土地当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评定。

19、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1.土地用途的确定——土地用途的确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进行设定。

2.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性状相对一致的地段。

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评价中,评价单元有三种类型:

①以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单元;

②以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

③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3.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土地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通常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如农业土地主要考虑农作物的生态要求,经营管理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及区位与投入水平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则主要考虑土地的区位、建筑立地条件、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等。

4.土地评价因子赋分——土地用途确定之后,选择不同用途的土地质量因子,编制土地质量因子分级表,据以对不同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因子赋分。

5.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比配——把土地用途及其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与土地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分值和之间加以比配,依据土地评价分类系统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等级,并提交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

20、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

(一)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该法的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

吴友仁教授对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时应用此法。

以粮食年增速度为5%、4%和3%三种方案,据以推算2000年粮食总产量水平,取届时粮食商品率为20%,城镇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粮食300kg。

(二)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

1982年,周一星教授在对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城市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列模型:

y=40.551lgx-74.96

式中:

y为城镇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

z为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

(三)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

据有关资料表明,每位新增城镇人口平均基建投资为6000~7000元,若增加1.6亿人,则需增加基建投资达9600亿~11200亿元。

按规划期18年计,每年需投资约为545亿~620亿元,再将其与可能增加基建投资额相比,以确定新增城镇人口和计算城市化水平。

(四)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

此法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和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其公式为:

Yn=Y0(1+r)n+C·

n+[A0(1+r)n·

d-S/t]βR

Yn为规划年城镇人口;

Y0为基期年城镇常住人口;

C为机械迁移量;

n为预测年限;

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A0为基期年农业总人口;

d为劳动力系数;

S为规划年耕地面积;

t为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β为剩余劳动力转化率;

R为带眷系数。

(五)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粮增长量预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工业增长速度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和基建投资数额预测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

应用影响城市化水平多项指标数据(X1,X2,X3,…,Xn)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经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用于未来城市化水平预测,具体的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有:

人均GDP、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工农业产值、总人口数、三次产业GDP比重、住宅建设投资总额。

(六)恩格尔系数预测法

依据恩格尔系数与商品化程度相关的特征,提出以总人口(P)与恩格尔系数(E)的乘积测算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

(Y)=[P(1-E)×

100%]/P

这种方法是中国学者赵燕青参加一项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中美合作研究时提出的。

(七)人口指标修正法

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上存在的问题,如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与城镇实体的地理界线不一致和城镇人口统计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我国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对现行统计数据建议调整和修改办法。

对于市镇人口统计口径的确定,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城镇人口有五个组成部分:

①非农业人口比重不低于70%的城市总人口数;

②非农业人口低于70%的城市,以其市内非农业人口数乘以10/7而获得城市人口数;

③县城镇人口总数;

④除县城镇外,非农业人口比重不低于60%的建制镇人口总数;

⑤除县城镇外,非农业人IZl比重低于60%的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

21、土地利用结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22、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的拟定原则

(1)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2)统筹兼顾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4)三大效益统一原则(5)公众参与原则23、土地利用用地分区时应遵循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用途一致性原则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原则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界完整性原则24、建设用地的配置中选择居民点用地时应考虑的要求

1.组织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应把居民点布置在其服务范围内的适中位置,以保证居民点对外具有方便的联系,缩短运输距离。

应避免行车密度较大的高级公路横穿乡镇,最好两者之间保持150m距离。

居民点用地应具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

选址时应考虑未来的供水方式。

2.建筑要求

(1)地形朝向——用地要求地形平坦,具有良好的朝向,具体地讲居住区的坡度一般不应大于6%(相当于4°

左右)。

(2)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用地建筑的地下水位不应过高(表10-11),一般要离地面不小于1.5m,距埋藏较深的基础底面应保持0.5m,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价,并为居住卫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选择用地时,洪水最高水位以0.5%~1.0%的频率考虑,以保证50年到100年一遇的洪水发生时不被淹没。

(3)土质条件——用地土质要求坚固,在不经人工处理的条件下能承载建筑物的压力。

(4)安全条件——用地应不受洪水威胁,在选用河流岸边修建乡镇建筑时,应保证拟用土地的高度超过历年最高洪水水位lm以上,不应选在地层断裂带、滑坡回填地上面,也不应选在大型水利工程、水库的下方。

(5)节约用地条件——尽可能利用原有村庄的基础,少占或不占好地。

3.卫生保健要求

(1)用地应尽可能选择风景优美,环境舒适,靠近河流、湖泊、水库和天然林木处,不受风、雨、雪水的危害。

(2)用地不宜选在沼泽死水塘等蚊虫滋生的地方,应当远离墓地和行车密度较高的公路,以保持居民点内的清洁卫生环境。

(3)用地应在工厂的上风上游,避免工厂“三废”的污染。

同时应避开高压线和易燃易爆的仓库区。

(4)当在居民点内布置畜牧场时,应注意使牧场和其他生产建筑处于住宅区的下风向。

4.兽医防疫要求

(1)畜牧场应距最近的公路最好在100m以上,以防止病菌带人畜牧场,如设有绿化、围墙时,其间距可以适当缩短。

(2)在居民点内设置畜牧场,不应让畜群放牧时穿过住宅区,死亡畜群埋葬地应距居民点、畜牧场1km以上。

25、工业企业选址要求

1.厂址应选择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全计划费用最小的地点

2.在布局和选址时,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3.符合生产和建筑的要求

4.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26、基本农田概念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其中包括:

①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②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③蔬菜生产基地;

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⑤国务院规定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27、基本农田保护区概念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①基本农田的数量保护,即根据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维持区域必需的基本农田数量,通过立法、行政手段保持区域基本农田面积的稳定;

②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即维持基本农田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并采用生物、工程等措施将划为基本农田的中低产田改造为高中产田;

③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即采用行政和科学手段,对现有基本农田的环境、基础设施与利用方式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28、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具体目标为

1.合理确定基本农田面积,实现严格的数量保护

2.科学进行基本农田布局,保证农田的质量要求29、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2.综合协调的原则

3.双轨并行的原则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必须遵循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双轨并行原则,基本农田保护控制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乡(镇)逐级下达,以乡(镇)行政辖区为基本核定单位。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实行由下对上逐级负责的保护方法,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4.区划完整性的原则

30、土地整理概念广义的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和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既包括对现有已利用土地的整理,以提高其利用的集约度,也包括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废弃地的复垦以增加耕地总量。

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农村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的概念界定为:

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根本目的的,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农田、水域、道路、农田防护林网用地进行综合整理的措施和手段,既包括已利用农用地的结构调整和土地整治(即耕地整理),也包括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

31、土地整理的特性1.政府行为的主导性2.整理目标的多元性

3.整理过程的长期性4.整理工作的复杂性5.整理区域的差异性

32、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选定土地整理范围

(2)整理区实地调查(3)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4)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和方向(5)划定土地整理区(6)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7)确定土地整理的重点项目(8)土地整理的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9)规划实施计划(10)整理规划成果

33、农用地开发规划包括内容

(1)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

(2)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

(3)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方案(4)土地开发规划方案的实施措施与计划34、城镇土地开发规划包括内容

(1)土地勘测调查和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

(2)土地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4)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5)小区规划设计;

(6)土地开发实施计划,包括开发时间、规模和地段开发顺序等。

35、水土保持林分类

(1)分水岭防护林——分水岭防护林主要配置在丘陵区的“墚”和“峁”上。

(2)水流调节林——在坡耕地上每隔一定距离配置具有特殊功能的水流调节林。

(3)沟谷防护林——包括沟头、沟岸、沟坡及沟底造林四部分。

36、梯田的断面形式分类

37、自然保护区内分区

(1)核心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地段,为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地。

这个区域严禁任何砍伐和狩猎等,主要任务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使之尽量不受人为干扰,能自然生长和发展,成为遗传的基因库,用作生态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

(2)缓冲区——一般位于核心区外围,包括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地段。

既可预防核心区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又可用于某些试验性或生产陛的科学试验。

(3)试验区——在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区域,主要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生产,最好能包括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态系统类型。

38、城镇体系概念城镇体系(urbansystem)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系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9、城镇体系规划概念城镇体系规划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40、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城镇体系所在的区域应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这个区域应当和中心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大体一致。

2.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基础条件分析一般是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演变规律;

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基础,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项内容;

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及其特点、发展条件和方向,并落实到每个城镇。

3.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在市、县城镇体系规划中应以乡镇为基础单元,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应以县为单元。

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必须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因素之间可以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权重。

最后应将评价结果落实到基本单元之上。

41、居民点辐射规模系概念居民点辐射规模系指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特点、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42、居民点四种布局形式

(一)卫星式——这种形式一般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重点卫星城和一般城镇。

(二)带状式——大小居民点分布呈带状,最常见是沿着铁路干线、大型河流或国家级公路而设立,形如串珠一般。

(三)多边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按形状可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