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179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docx

许磊党校结业论文01

 

日照市委党校第十九期学习班结业论文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

许磊

日期: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日照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许磊

摘要: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县级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县域比较优势,对全国区域经济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和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县域经济在关联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命运与前途。

关键词:

日照市;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措施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已经开始使用,当时重点探讨的是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各界对县域经济的研究逐步深入,县域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县域经济的内涵有不同的诠释。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论述:

孟宪刚、刘福刚定义为: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的区域经济。

陈锡文认为:

在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

从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看,它既包含城镇经济,又包含农村经济;从经济活动的产业特征看,它囊括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从资产的所有制角度看,它既有国有经济,又有集体经济,还有个体、私有和混合经济。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指出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广阔,资源丰富,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将县域经济定义为: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日照市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范围的为东港区、岚山区2区和莒县、五莲县2县(以下简称县域),覆盖52个乡镇、街道,2923个村居,总人口277.42万。

2011年全市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8.1亿元,同比增长18.6%(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9.58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16.5%。

(一)综合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县域完成GDP占全市总量的96.2%。

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分别为381亿元、412亿元、230亿元和1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6.2%、14%和13.5%。

2区生产总值是2县的2.1倍。

地方财政收入:

2011年,县域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总量的71.8%。

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分别为22.11亿元、16.86亿元、5.94亿元和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3%、31.1%和26.6%。

2区财政收入是2县的3.8倍。

实际到帐外资:

2011年,县域实际到帐外资占全市总量的47.4%。

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分别为5100万美元、4430万美元、5300万美元和3170万美元。

2区实际到帐外资是2县的1.12倍。

(二)人均水平。

人均GDP:

2011年,全市人均GDP为43205元,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分别为54391元、100576元、20306元和28169元。

2区人均GDP是2县的3.19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1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岚山区为9766元,最低的五莲县为8311元,东港区、莒县分别为9076元、8369元。

2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县的1.13倍。

(三)发展速度。

2008年以来,全市县域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见表),平均增幅达到16.5%,其中,岚山区最高为24.7%,五莲县较低为11.2%,东港区为15.8%,莒县为14.5%。

全市县域财政收入平均增速为23.15%,其中,岚山区最高为28.3%,五莲县最低为16.7%,东港区为24.2%,莒县为23.4%。

表:

2008-2011年各区县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

GDP增速(%)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东港区

18.8

17.6

14.5

12.2

23.3

22.1

30.5

21

岚山区

36.5

28.1

17.8

16.2

78.1

9.5

20.4

5.3

莒县

15.8

16.1

13.7

12.2

17

22.6

23

31.1

五莲县

15.5

12

3.8

13.5

7.2

15.2

17.7

26.6

三、我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和经验

近年来,日照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调整发展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县域进位争先意识不断增强。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出台30条政策措施,从财政投入、产业规划、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层面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绩效考核,引导区县找准发展优势,调高发展标杆,科学把握“好”与“快”的关系,促进县域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了目标方向。

区县根据省、市县域经济会议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调整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提出力争通过3-5年努力,岚山区、东港区跨入全省先进行列,莒县、五莲县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在区县党委换届会议上,各区县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调整细化了发展目标,东港提出突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旅游兴区、农业稳区,到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340亿元,人均达到5900美元;岚山提出全力打造实力岚山、生态岚山、文明岚山、平安岚山、活力岚山,力争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莒县提出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文化树县“四大战略”,强化工业化“一个核心”,突出招商引资、镇域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化“四个重点”,争取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五莲提出围绕“山清水秀、县强民富”新五莲的总目标,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建县”三个战略,到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

通过调整目标,自我加压,县域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市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临港优势产业加快集聚。

抓住用好“蓝、红、金”国家战略机遇,依托县域优势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十大蓝色产业基地,打造钢铁、石化、汽车制造三个“千亿级”和浆纸、海洋装备、粮油加工三个“五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

东港区依托省级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科技、现代物流园和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四园一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格局,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企业分别由2007年的20家、19家发展到72家和52家,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5.3亿元。

岚山区规划建设了钢铁配套、油气储运加工、木材贸易加工、海洋食品药品四个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新兴油气储运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集散基地。

莒县大力培植建材、食品、服装、塑料、化工五大特色产业集群,2011年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380亿元。

五莲县突出传统产业提升、汽车产业膨胀、新兴产业培植和中小企业扶持壮大,2011年车辆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32.6亿元,成为全省优质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生产基地。

(四)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制定实施了茶叶、蔬菜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百万吨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截至2011年,共发展特色农业100万亩、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6%,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00个。

“日照绿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日照蓝莓”、“涛雒大米”、“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和“莒县丹参”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证明商标。

创建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国重点产茶区、国家级无公害绿茶示范区、山东名特优经济林有机蓝莓之乡、山东省优质水产加工品生产基地。

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完善了区县总体规划和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

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硬化路。

334、335、342省道改建工程建成通车。

完成了4座大中型水库和36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发展节水灌溉19.38万亩。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2%。

实施了区县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三年计划,共新建改造农房13.9万户。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累计发放涉农各类补贴23.7亿元,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2.2万人。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6元,是2007年1.6倍。

2010、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4和2.2个百分点。

(五)项目投入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四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11个,实际利用外资16.1亿美元。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强对上争取,全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累计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275个,无偿资金7.15亿元,项目个数和资金额分别占全市的79.71%和64.82%。

2009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实行了市级领导和区县、市直部门领导包保大项目责任制。

截至2011年底,县域共计开工建设大项目161个,累计完成投资672亿元,项目开工个数和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的67.4%和63.8%。

韩国锦湖金马、马来西亚森达美、台湾润泰、美国泰森、香港华润等一批500强企业落户区县,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原油管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启用,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011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90.8%。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不懈地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

在宏观政策趋紧的形势下,各级能够在困难和挑战中捕捉发展契机,把握发展机遇;各区县能够从实际出发,科学地确立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各级在融资、土地等方面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根本在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间断地推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各级的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各区县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每年都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践证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新的眼光看待和把握机遇,以新的思路和理念引领发展,以新的举措和办法破解各种难题。

(二)是坚持不懈地在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上见成效。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五莲县能够把农用车产业做强,岚山区和莒县能够把液体化工和水泥等产业做大,东港区城区街道能够把第三产业做活,巨峰、后村等镇能够把茶叶产业做优,关键是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了优势主导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县域和镇域经济的发展。

这些都表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围绕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使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影响不断扩大,以优势主导产业支撑经济发展。

(三)是坚持不懈地在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上做文章。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区县乡镇和部门间能够在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等工作中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能够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核心是不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特别是在考核奖惩上动真的、来实的。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抓住奖惩考核这个关键和要害,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良好的导向和氛围。

(四)是坚持不懈地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坚持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打牢基础,积极稳妥地推动发展。

四、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量仍然较小。

2011年,威海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平均GDP为514.2亿元、平均财政收入为26.7亿元,我市县域平均GDP为292亿元、平均财政收入12.3亿元,仅是威海三市平均水平的56.8%和46.1%。

同时,区与县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岚山区、东港区已进入全省30强,而莒县处在30弱边缘、五莲县处在30弱的位次,排名最高与最低相差90个位次;2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人均GDP都在2县的2倍以上。

日照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整体谋划与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才能为“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区县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日照市县域经济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沿海的东港区和岚山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趋势较好,发展速度较快。

莒县和五莲县在空间位置上属于内陆,接受港口辐射发展起步较晚,带动力偏弱,加上都是历史老县,人口大县,历史包袱比较重,资源禀赋比较复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区县之间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差距,也表现为人均指标的差距。

根据2008年末数据统计,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相差幅度较大,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速最高为44.4%,最低为23.5%,高低相差20.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最高为72.8%,最低为16.7%,高低相差56.1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最高为30.8%,最低为21.6%,高低相差9.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最高为17.8%,最低为11.6%,高低相差6.2个百分点。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加剧,出现了强者进位、弱者退位的局面,有1个县进入2006-2007年度考核全省30个欠发达县行列。

县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不仅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关系着各项改革的可行性。

从县域层面上缩小经济差距,加快协调发展,是日照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构现象突出。

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从2011年区县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县一产占过大,均在10%以上,莒县高达16%,五莲县为11.3%;二产方面,岚山区为66.8%、五莲县为62.7%,产业结构明显偏重,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三产方面,岚山区、五莲县不足30%,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6和12.3个百分点。

(四)开放度低,外向型经济发展较慢。

县域对外开放度偏低,利用外资很少,经济外向度较低,就县域经济而言,对外开放既包括与国外经济的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包括与县域以外的省内、国内经济的合作与联系。

从国际方面来看,近年来,区县引进了一批外资项目,有些已初具规模,但整体上看大项目不多,产业聚集度不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招商引资档次有待提升。

自2006年国家重新审核县域4个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以来,受核准开发面积所限,加上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到位,各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县接受港口辐射带动远远弱于2区。

(五)县乡财政保障能力还比较弱。

2011年,我市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东港区、岚山区分别达到22.1亿元和16.86亿元,莒县、五莲县财政收入仅5亿元左右。

而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已达到81个,占66.4%,其中,过20亿元的40个,过30亿元的21个。

威海三市平均地方财政收入26.7亿元,是我市的2倍多,我市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东港区比威海财政收入最高的荣成市少14多亿元。

同时,受惠民政策分级负担、“三农”和基本建设增支等因素影响,区县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迅速,县乡两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压力较大。

(六)体制和政策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从表面上看,一个县级区域够不够“强”,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

但是往深一层探究,制度和政策等层面的创新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出台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约束效应。

县级政府管理部门不断地被中央、省、市上收,使县级政府在许多领域处于空壳无权管理的境地,在具体的县级政府项目审批、土地使用、户籍变更、金融等政策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同时存在体制性因素制约,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部门权力强化,财力向上级集中,县级政权受条块分割体制制约,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

在实施税制改革后,中央集中财力,把本来属于县乡的收入相当大的部份上收了,现在大约中央占财政收入的60%,地方占财政收入的40%中,在这40%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县级只占到12%左右。

在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下,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业集中。

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几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县域干部任期短、换届快,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

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始终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先决条件,也是发达地区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就目前日照市县域经济发展看,既有机遇和优势,也有困难和挑战,但是总起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困难,前提是解放思想,关键是把握和利用。

(一)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机遇依然存在。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何时见底也是个未知数,对我国来说虽然影响很大,但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丰厚,国内一直未放松资本管制,虚拟经济占的比重较低,所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目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是外贸出口,中央政府对此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

由于日照市区县的经济外向度并不是很高,这样的外部形势对日照市县域经济发展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实体经济不会造成毁灭性冲击。

与此同时,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却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

一是一批影响县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将会启动建设,如贯穿五莲县的日潍高速公路和黄日铁路、连接岚山与枣庄的岚枣高速公路,甚至纵贯五莲、莒县的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也会提上日程。

二是国家提出要积极引导外贸企业扩大内销市场,这必然会引起区域内的外贸产业重组和转移,这对日照市各区县发挥区位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新机会。

三是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

目前的金融危机给现有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已经停产破产,县域经济遭受着巨大的创痛。

但是这次危机猛烈冲击的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说到底是市场对企业和产业的一次洗礼和检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强自己的优势产业,加快上马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更加广阔,腾笼换鸟无疑会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方向。

(二)利好政策日益凸显,机遇千载难寻。

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快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

日照是鲁南五市最直接的出海口,是半岛城市群的成员,处于鲁南五市和半岛城市群的接点上。

应该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中,日照站在了加快发展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2007年,山东省又出台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日照鲁南临海产业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省里的开发战略将在日照市形成以沿海特别是鲁南临海产业区为龙头、各区县共同参与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个新的格局中,东港、岚山处在发展的最前沿,莒县和五莲也会打破传统陆域思维束缚,成为参与发展的重要一员。

从区位分析,莒县经日东高速到港口半小时左右路程,五莲潮河工业园十五分钟左右路程,这次也被列为鲁南临海产业区规划之内,在产业发展上将同沿海一同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一同布局,完成内陆县向沿海县的转变。

最近,青岛市着眼区域竞争的新形势,把发展着力点放到了区域一起整合、共同发展上来,明确提出要打造青日潍铁三角,增强区域实力,提升青岛竞争力。

从青日潍三角关系上看,日照市的五莲、莒县也都纳入到了发展的前沿,岚山和东港有更大参与合作的沿海资源优势。

所有这些都为日照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用好用足这些机遇,上海之于宁波那样的连动效应在日照也会上演。

(三)基础条件优势明显,机遇得天独厚。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日照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软硬环境和产业基础,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把这些优势放大到极致,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是当前日照县域经济面临的基本背景。

一是认识逐步统一,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省市县域经济工作会以后,市委领导分区县调研,帮助区县找原因,举办了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统一各级发展县域经济的认识。

目前,各级干部已经普遍认识到,县域经济既是日照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加快跨越发展步伐、赶超先进地区的希望所在和潜力所在。

二是港口和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开辟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港口是日照最可利用并可以持续做大的核心战略资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2008年港口吞吐能力已经超过1.5亿吨,港口功能更加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伴随着港口的发展,临海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区县将更有条件依托港口发展大进大出的制造业,依托临港大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实力有了更加得天独厚的支点。

三是日照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目前全市人均GDP突破了4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只要工作措施得当,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将不断加大,日照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期已经来到。

六、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下一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制定新一轮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机遇,加快研究制定我市突破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把县域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抓住用好“蓝红金”三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突出园区建设、民生保障两项重点,强化县域进位争先意识,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开创以市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力争经过五年努力,两县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两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国百强水平。

(一)改善行政管理体制,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的能动作用很大。

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提高县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质,转换观念意识。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并能指导、帮助和监督县镇、乡村和村组科学地搞好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进步。

三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